2012年五道口考研经验
2012年五道口考研经验
本内容由凯程教育独家提供
2012清华五道口考研经验----我的风雨道口路
----By石同学
五一假期第一天的早上,我在朦胧中用手机登录道口官网看到拟录取名单上有自己的名字,心中的一块石头才算落地,一年多的辛苦总算有个不错的结果。回想备考过程,往届师兄师姐们的经验贴对我帮助极大,自己也曾在几何时暗下决心,要是我能够考上道口的话一定要写一篇经验贴纪念纪念,也算是对论坛的回馈。首先说下我的情况吧:应届毕业生,今年第一次考;本科安徽大学,一个普通的211;专业是财政学,可以算是经济学类,所以也有跨地区跨专业跨学校的嫌疑。
一、坚定信念,放手一搏
高考因各种原因而最终与自己的梦想擦肩而过,渡过了一个黑色的暑假之后背着厚重的行囊来到陌生的城市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涯。虽然自己力图通过参加各种社团、各种活动以求用忙碌疲惫的身躯麻木心灵,但心中的落寞与不甘还是在短暂的大学新鲜感逝去之后时常隐隐发作。于是乎,还是大二上的时候我就开始在谋划自己的出路,本来是想提前一年毕业早点考研出去,后来因为某些原因又不得不放弃这个计划。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大二下的一天一个中科大的高中同学叫我去他们学校听五道口的宣讲会,当时听了好几个师兄师姐介绍道口的辉煌和他们的复习经验,我就这样我认识了道口,也在心中默默的埋下了要考道口的种子。后来暑假回家乡去实习,自然没有时间去准备,倒是利用那段空余时间痛快的玩了一回,去上海看了世博会、去游了苏州,还把三国志11玩了好几个通关。大三开学带着这种负罪感开始为考研做前期准备工作,当时一方面是跟着几个学长上自习了解考研的信息,另一方面也开始看数学和英语的考研书。尽管大三确实专业课很多,没有多少自习时间,但我还是做了几件比较有意义的事情,首先是确定了要考金融专业,其次就是对考研的准备过程有了一个大致的把握,最后就是对数学英语有了一定的信心。也就是在大三上结束的那个冬天,我在综合了各种信息之后,下定决心要考五道口,记得当时自己在日记中写道“相信任何成功人士骨子里都是赌徒,但他们是带着一种信念、带着万分谨慎去下注”。正是凭着这股信念,我抛开了自己以前的一些成见,制定了一个大致的复习时间计划表,也回家说服了父母,开始从各方面进入考研复习准备状态。
二、克骄克躁,埋头苦学
大三下一开学就意味着考研仅仅只有十个月了,所以我一开学就立马投入到了学习当中,和几个研友一起在博学南楼五楼占了位子,开始了考研人苦行僧似的的生活。上半年因为有很多专业课,所以上自习的时间断断续续,当然这段时间自己计划的复习任务也不是很重,所以基本可以顺利完成进度,应该说上半年的状态还是很好的。后来到了六月中下旬,为了准备期末考试而不得不中断了一段时间的复习。接着就是艰难的暑假了,开始一段时间是自己在自习看书,后来参加了数学和英语的辅导班,再加上回家休整了一个星期,又去北京上专业课辅导班花了一个多星期,暑假就这样在忙绿和奔波中渡过。九月份回到学校的时候真的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感,一方面是感觉时间突然就只有四个月了,另外就是主要是来自专业课方面的压力。所以当时自己在不断增加学习时间和压力的同时,也坚持每天晚上十点半去南场跑步锻炼半个小时左右。后来十一假期又去北京上了一次辅导班,专业课的复习进度也慢慢加快,开始有了一定的信心。记得十月底公务员和银行考试开始报名的时候,自己确实是纠结过一段时间的,后来在父亲的劝导下总算坚持下来没有去分心做别的事。十一月吧,整体的情况还是很好的,只是月底的时候有过一段疲劳期,所以当时就索性跟几个朋友出去玩了两天,彻底离开自习室放松下心境。果然十二月还是效率很高的,复习状态很好,然后就是一月了,漫长的复习之后迎来了考研的初试。
另外就说一下关于道口合并对我的影响吧。应该说我在下决心考道口的时候就已经传出了道口可能跟清华合并的消息,当时自己是综合了各种信息之后决定下来的,初步的想法就是上半年先复习着,四月底清华百年校庆应该会有确切的消息,万一不行的话可以考虑转考清华在深圳的金融专业硕士。令我们失望的是清华百年校庆的时候还是静悄悄的,所以我当时就在初步分析之后不得不抱着道口不会变的预期继续走下去,即使心里很没有底,一直到九月十五道口招生简章公布才算真正安定下来。在这里我想对13或者14考道口的学弟学妹们说的是,既然道口现在已经合并,很多东西就会随之改变,但是到底会怎么变,我们大家谁都不知道,信息是基本对称的,与其整天漫天担心,倒不如安心看书来得踏实。但是,我这里绝对不是鼓励盲目坚持,而是号召大家谨慎选择,也就是说你必须要在复习开始之前尽你所能搜集各种信息,分析考试可能会怎么变、如果变了你怎么应对,当然面对竞争如此之大的选拔性考试你也要想好自己万一考不上又怎么办,只有你把这些都想清楚了,有了自己的退路和应对策略,你才可能集中全部精力去准备考试而不会被各种流言扰乱心神。
我的作息时间比较固定,早上一般6点四五十起来,7点半左右到教室,接下来一个小时读英语,三个小时做数学,中午11点半吃饭,再稍微在教室桌子上趴着睡一小会,大概1点左右开始看书,一直到下午5点半,上半年就是两个小时专业课加两个多小时英语,下半年就是两个多小时政治加两个小时英语,晚上的话基本是7点开始到11点左右,上半年就是两小时专业课加两小时数学,下半年就全部看专业课。接下来就分别说一下我每一科的复习进度和复习内容吧。
1、 数学
我数学用的书不是很多,除了同济的高数和线代以及浙大的概率教材以外,还有《李永乐复习全书》、《李永乐真题》、《线性代数讲义》、《经典660》、《400题》。3、4月主要是认真看了高数和概率的教材,并对照考试大纲自己做了一个大纲解析式样的笔记,主要就是对照每一个知识点从课本中抄出经典习题。5、6月做复习全书第一遍,认认真真每一个题目都是盖了答案自己算的,基本在期末考试之前结束第一遍。这中间利用数学基础班的时间安排也把线代讲义做了两遍,收获还是很大的。7、8月就是上了数学强化班,由于辅导班资料有些杂就基本只是上课听听而已,课下自己把《660题》做了一遍,感觉不是很好,有些题考得太过于细节了,非常繁琐,计算量也很大。于是又把全书做了第二遍,可悲的就是有些题第一遍不会的第二遍还是不会,一度让我很伤心。9、10月的话先是按时间做了十年真题,然后又做了几套400题,基本上两天一套,前一天按时间做题,后一天就分析错题跟知识点,并找到教材进一步强化。真题的感觉还是很不错的,基本可以有140+,但是400题却做得不好,一方面其难度确实大于真题,另一方面计算量也很大。建议大家有时间可以做400题,要是没时间的话不做也罢。11、12月主要就是结合复习全书和考试大纲进一步分析考试的难点和重点,同时又按照章节顺序把真题过了一遍。1月主要就是熟悉下公式和知识点,同时适当的练手就够了。
数学的话,我最后考得确实不如意,主观方面是自己当时心态没有调整好,有些过于紧张和急躁,客观方面是考点草稿纸太抠门也让我深受影响。对于数学的复习,我的建议就是,首先一定要抓好教材的复习,务必认真将教材中的知识点理解透彻,尤其是线性代数的理解更加抽象,可以结合一些基础的习题加深理解。其次,保持一定的习题量至关重要,数学的习题是基础,只有题目做多了才会有举一反三的灵感。最后,对于数学三确实不难,所以建议大家把真题吃透、把真题的考点吃透,认真做好、做精一本复习全书就足够了,不要贪多。
2、 英语
应该说我的英语基础还是不错的,四六级都是550+,加之自己对英语也一直没有放下。所以一开始复习的时候我就跳过了单词环节,直接从阅读开始上手。3、4月早上就是在背新概念三,然后就做了《星火的巅峰阅读100篇》,附带翻了一下《星火的题源阅读》。星火的书不是很难,适合基础起步的环节看,可以大大增强信心。5、6月在继续背新概念三的同时,开始做《张剑的基础阅读150篇》,有一定的难度,但是题目出得还不错,文章选得也很好,就在分析文章的同时顺带把翻译练习了一番。在这段时间也陆续的写了几篇作文,做了做完形填空之类的。7、8、9月除了上辅导班之外就是在做真题,当时真题确实花了不少的时间,基本是一个星期两年真题的样子,当然收获也还是有的,那时候若作文按22分计算,基本每套试卷可以做到80左右。10、11、12月就是把真题又过了一遍,尤其是重点分析了其中的错题,做了三套模拟试卷,当然也对新题型、翻译、完型和作文做了一些练习。
对于英语,我的个人意见就是一定要重视基础,尤其要重视坚持做阅读训练。不管是哪本阅读书,其阅读文章都是选自外文报刊的,大体差异不大,但是出题方面还是觉得张剑的书更加切合真题思路。大家做阅读的时候一定要注重事后的文章分析,就是在做完以后再将文章反复看几遍,挑出其中的生词或熟词僻意,适当抄出其中的优美句子,并从整体上认真理解文章结构。这样坚持下来,你的阅读能力就会自然提高。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应对考试,咱们还是要重视真题,尤其要注意分析阅读真题的出题思路,自己第一遍做错的题目更加要反复想明白到底错在哪里,以后更要从思路上纠正过来。我当时就是结合星火的真题和张剑的真题解析,前者具有连贯性和整体性,方便套题训练和晨读,后者解析做得不错,适合进行细致的分析。对于作文的话,我觉得可以整理几个自己的模版,当然不是死的模版,而是根据真题的出题风格,挑出其大致主题,然后明确每一个主题怎么去扩展。我当时就是根据辅导班的思路,将作文主题分为永恒话题和社会问题,然后每一个主题自己整理了一些基本结构和扩展句子,效果还是挺不错的,大家不妨尝试,省力又高效。
3、 政治
政治应该说是考研四门里面最容易的,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我的政治复习应该是9月中下旬才开始的,因为直到9月15号才买到大纲解析,也就是所谓的红宝书。然后对照着红宝书开始做选择题,我做的书是《肖秀荣的1000题》,当时是看一章做一章。第一遍大概花了20多天的时间,确实比较痛苦,因为红宝书的印刷和排版不敢恭维,字很小、还基本没有什么加粗与重点之类的,看的时候真的很容易疲劳、犯困,但是坚持下来就会好很多的。后来进度慢慢就快了起来,第二遍大概半个月,自己对照红宝书做了一个目录式样的框架性笔记,同时还在六维空间下了一份新东方的音频听了一遍,以求进一步加深印象。11、12月的话就是在对照框架一遍又一遍看红宝书,自己都不知道最后到底看了多少遍了,反正对书的各个部分是基本了然如心了,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应付选择题,因为考研政治选择题很重要,并且除了热点以外所有的考点全部来自红宝书。同时,又把选择题做了两遍,也开始买了一些所谓的热点和专题之类的,当然也有《肖秀荣最后四套卷》,感觉大题的话基本上只要多看看把那些东西看熟就行了,没必要去刻意背诵,到时候考场你自然可以扯出来的。不信的话,你也可以用肖的模拟试卷适当的进行全真模拟练习一次,只要你熟悉红宝书的框架,大题你肯定可以扯得差不多的。因为政治的大题和热点确实有些费力不讨好的感觉,要全部看全部背肯定不太划算,所以还是得适当的采用些小技巧。
4、 专业课
道口的专业课自然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对许多跨专业的同学来说,其涉及的范围很广阔也具有一定的深度,往往还会结合热点知识,我虽然是经济学类,但是也没有学过国际金融、金融市场和证券投资之类的课程,所以也基本是靠自学的。宏微观我倒是不太担心,因为当时本科上课的时候就由于感兴趣而学得不错,后来大二上又把教材之类的过了一遍。我用的教材基本就是论坛上面师兄师姐推荐的:高鸿业的宏微观,胡庆康的货币银行,姜波克的国际金融,张亦春的金融市场,戴国强的商业银行,陈共的财政学,高教的保险学,CPA会计教材和高教的统计学。其他有用的资料可能就是凯程的《人行一本通》、猪哥冲刺班的《热点讲义》,2002年金融联考大纲。当然,自己也有买了几本金圣才的,只是没怎么看,仅仅当做参考书用的,就是有时候找一些题目补充之用。
3月开始看国际金融,开始就有做笔记的,但是做得很不好,所以后来基本没看,说实话,第一遍看国金还确实有些痛苦,里面的理论太多、模型太复杂,理解上面有些吃力。4月看货币银行,这个倒是因为以前学过的缘故而看得很快。5月又重新把国金、货银过了一遍,趁热打铁的进一步加深印象,感觉收获很大。6月份没多少时间,就只是把微观过了一遍,看了看以前的笔记。7、8月看了宏观,金融市场和商业银行,还把国金和货银又过了一遍。9月份正式开始做自己的答题笔记,主要做了宏观、国金、货银、微观金融理论四个大科目以及微观、财政、保险、会计四个小科目。当时是大小科目穿插结合着做的,大科目还整理了知识框架结构图,用A4纸直接写,就当是模拟答题,各种知识点也严格控制版面,大的知识点一张纸、小的知识点半张纸,第一遍也只是写一面,另一面白纸留备以后补充用。至于内容的选择和摘取,主要是参考前述的几本参考书,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取舍或者改写,一般我都会选用适合自己记忆的语言,省去那些繁琐的不必要的推导过程。对于小科目就可以比较豁达的对待,因为毕竟小科目只考一个题目甚至不考,所以大部分人看书的时候就会比较的纠结,不知道怎么取舍,仔细的全部看肯定很费时间,但是要不看又怕到时候考到会后悔死,我当时也确实被小科目折腾得不行。直到后来看了真题才明白过来。对于会计和保险确实得尽量多背一些知识点的,就道口的风格而言,不会出那些太过于明显的概念,而是会选一些带有一点专业色彩的名词解释。所以,会计的CPA教材就可以只挑那些基本理论部分的知识点即可,而保险的重点也全部在前面的基本理论部分,至于具体的保险实务是很少或从来不涉及的。而微观和财政则是需要认真看书的,微观今年还出了一个大题,不排除以后会增加对微观的考查,而财政的话主要是挑出其中财政政策、税收、财政支出和预算四个部分即可。以上四门都主要是以名词解释的形式准备即可,不要准备太多的内容,每科基本30个左右足够了。另外的话,对于所谓的金融市场学和证券投资学,教材可以略看,道口主要还是会考查与热点相关的内容,所以大可放到热点里面进行相应的准备。应该说这个做笔记的过程是我真正提高的过程,通过这样一个脑力加体力的过程我的专业课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个过程直到10月底基本结束,但是由于十一在北京辅导班的模拟考试做得很不顺,所以11月又进一步对大科目的笔记进行了完善补充,也开始对照笔记进行强化记忆。12月就是在笔记中又加入热点分析的同时,继续一遍又一遍的反反复复的看笔记。到最后的话,我就基本只看自己的笔记,很少去翻教材了,应该说大科目笔记看了10来遍不在话下。就这样到了考场,犹记得那天下午拆开信封看到试卷以后我就很兴奋,因为那些题目大部分都准备过,所以做起来还算是很顺手的,当然结果也很给力,专业课是我考得最好的一门。
对于专业课的复习,我有几点很深的体会:第一,刚开始复习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看教材,不要图快,务必认真看懂,理解每一个理论、每一个模型,争取可以把各个理论模型前后贯通,笔记的话可做可不做,做可以加深印象,不做可以节约时间。对于教材的话,还是猪哥说的透彻“伤人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认认真真的看好一本教材是很关键的。第二,最后一遍的答题笔记还是很必要的,这不仅是你后来进一步复习的基础,也是对你前一阶段复习的一个巩固和提高。这个过程还可以帮助你更好的理解知识点,并实现前后贯通。刚开始这个阶段的时候,或许你会有些痛苦、会有些迷惘,但是你只要真正坚持下来了就会有一种拨开云雾重见月的感觉。第三,真题还是很关键的,虽然不知道道口以后出题会怎么变,但是真题对于我们的复习始终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向性引导。同样的一门课程,不同的学校命题风格是很不一样的,大家一定要看到这一层。因为道口的专业课确实范围太广,我们绝对不可能每一门课都去深究,那样是肯定没有时间的,也不见得会有效果。真题最好是那种按照年份和按照科目分类的真题相结合使用,效果会更佳,前者可以让你看到命题的历史变化趋势,后者可以让你在每一科复习之时明白如何进行巧妙的取舍。第四,热点一定要重视。道口的专业课从来都不回避热点,12年就有好几个跟热点相关的题目,初试中的社会融资总量和货币政策亲周期性,复试就是更加赤裸裸的考热点啦,如人民币国际化。至于热点的准备,个人认为《中国金融》上面的专题和《经济观察报》足矣,但是看的时候一定要有取舍,不要每期每一篇都去看,而是要学会挑重点看,看的时候可以顺便在自己的笔记上面整体出主要意思,以后再复习就只需要看笔记就够了。第五,专业课是需要记忆的,但是绝对不是死记,而是通过反复多遍的方法不断强化印象,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好主要的意思。大家的记忆力都相差不大,真正可以倒背如流的人少之又少,所以还是记好大概的框架,到了考试的时候有了框架和大意的引导,具体的语言就只需要自己去组织就行了。再说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训练,那些专业的语言也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深植你的思维中,到时候你自然会妙笔生花、文如泉涌的。
三、煎熬等待,勇往直前
初试过后自然是疯狂了一段时间,毕竟压抑了许久,确实需要一段时间的调节和休整。但是,当我玩了几天后在网上对答案时着实出了一身冷汗,英语和政治还算稳定发挥,但是数学却很悲剧的算错了两道大题,还是犯的那种很不应该的错误,当时心里的那个恨啊!接下来自然就是各种胡思乱想!所以整个寒假在家过得确实是很煎熬的,一方面是祈祷自己可以幸运过线,另一方面也开始在准备找工作,至少万一考不上还能有个去处。后来考厦大、清华的研友陆续出分,基本都是400+,弄得我心神不宁,一度在考虑调剂的事宜。3月28号晚上,研友发给我一个链接,我怀着紧张又激动的心情输入准考证和名字,当屏幕上出现408的数字时,内心一阵狂喜,当晚真的是没怎么睡好觉。当时估计自己可能排名会比较靠后,就很快赶回学校去准备复试。复试准备倒还好,基本就是看看初试中几个大科目的笔记,再看《中国金融》和《经济观察报》中的热点专题,然后练一下听力和口语。英语就是买了一本星火的复试英语参考书,听力都听了一到两遍,口语的话自己也总结了一些专题之类的早上读。虽然复试准备过程中也会被所谓的面试换了老师、复试风格变化等传言所困扰,但是按照自己的计划坚持下来,不去想太多没必要的担忧就基本没事了。
今年复试时间比较晚,我担心自己不适应北京的气候和环境,就提前了五天过去,住在清华一个同学的寝室里面,在清华的教室上了几天的自习。复试的前一晚搬到五道口旁边的一个快捷酒店住,一来是方便跟研友一起交流讨论,二来是我们今年外地考生面试就在笔试的当天下午,中午休息时间很短,怕到时候来不及。上午英语听力略有些难度,主要是第一段录音确实很快,有压力测试的嫌疑,专业笔试很常规,基本都是考热点或者书上的常规知识,只有一个“沃尔克规则”貌似大家基本都不怎么会。下午先是专业面试,然后是英语口语。我面试分的是第一组,主考官是康以同老师,很和蔼。我当时进门先鞠了一个躬,然后老师叫我坐下,接着叫我做一个自我介绍,接下来就问了三个问题,中央银行独立性、我国汇率制度改革以及农村劳动力流转,都比较常规,我之前都是有准备过的,所以应该答得还算是不错的。英语面试虽然有些卡壳,也算是基本应付过去了,就这样在短短的一天之内就结束了复试。
对于复试的话,我的建议就是,大家首先要从初试后放松的状态中调整过来,绝对不能掉以轻心,该看的书一定要看,该考虑的细节一定要考虑到位,各种准备一定要做好,然后就是面试的时候不要过于紧张,该怎么表现就怎么表现,千万不要有太大的压力,自然一些才是最真实的。
四、几点建议,几份祝福和感谢
考研的漫长之旅一路走下来,应该说每一个人都很不容易,大家都为自己的梦想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对于考道口的人来说更是如此,或者避过了风花雪月、或者放弃了保研出国、或者舍弃了名企offer ,不论结局如何,我觉得每一个人都是好样的,至少我们敢于为自己的梦想拼搏、至少我们曾经执着的坚持、至少我们在奔波过程中收获了知识和友谊等许多许多。在这里,我衷心的祝愿所有的研友在以后的人生中步步高升、马到功成。
对于13、14的学弟学妹们,作为过来人,我这里给大家提几点建议,希望能对你们的复习起到些许帮助。
1、正确看待经验贴。经验贴只是别人曾经走过的路或者别人曾经使用过的方法,而实际情况一直在不断变化,每个人的自身状况也各不相同,所以那些都只能是参考而已,大家需要有自己的方略。我自己的话从经验贴中受益很多,尤其是每每当自己很浮躁或者不知所措的时候会去翻一翻经验贴,看一看别人是怎么走过来的。但是我也没有能正确处理好经验贴,就是在暑假以后甚至是十一月份,看到别人写的需要达到什么什么的状态,而自己却没有这种感觉,因而一度很压抑很失望。所以,我建议大家可以参考经验贴,但是万万不能迷信经验贴,务必根据自己的情况坚持走到最后。
2、心中有个大概的规划。我个人比较喜欢制定规划,用以引导自己的行动,但是我的规划绝对不是那种死死的计划,而是一个大概的展望,就是讲大概哪段时间要完成哪些任务,保证自己在复习中能够有条不紊,并且规划的制定务必要有较大的弹性,就是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不断的进行调整。
3、尽量多锻炼。这一点我个人是体会最深刻的,在考研之前我的身体一直非常的好,高中的时候在校运会长跑中每每都能够取得前三的名次,甚至冬天下雪的时候都能够坚持用冷水冲澡。但是,去年考研准备过程中我因为平时学习时间紧、缺少锻炼的缘故,居然感冒了四五次,每次都得拖上三四天,其痛苦和郁闷可想而知。
4、保持坚定的信心。考研毕竟是一次选拔性考试,总是会不可避免的有人失利,这就需要我们更加坚韧,尤其是要对自己有坚定的信心。不管你的基础如何,也不论你的复习进度怎样,你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必须风雨兼程,必须对自己有坚韧的信心。
最后,感谢我的父母和亲人给我的鼓励和支持,感谢那些给我帮助的师兄师姐们,感谢陪我一起走过考研风风雨雨的研友们,感谢我的同学们和朋友给我的支持和帮助,感谢论坛给我提供的各种信息和各种经验贴,在这里真心的谢谢你们,谢谢!同时,也祝所有13、14的学弟学妹们,祝你们考研顺利,心想事成。
凯程五道口考研的优势:
1、考上人数最多,2013年考入道口29人;
2、授课最系统,拥有保录班集训营、常规班等课程;
3、授课师资力量最强,公共课李海洋索玉柱等教授授课,专业课为五道口历年状元授课
4、内部资源最丰富,凯程有多年道口考研辅导经验,与道口北大人大等学校最紧密;
5、凯程最懂五道口考研,紧抓重难点,切实把握复习方向。
更多请查看五道口考研招生简章,电话 400-050-3680
2013五道口考研经验交流视频 (见凯程官方网站)
http://www.kaichengschool.com/jjx/renhang/kyjy/
2013年凯程五道口考研集训营押题记录(视频讲解),大多数题目是我们集训营平时训练过的。
http://www.kaichengschool.com/jjx/renhang/kyxx/28882.html
特别喜报:2013年五道口考研,凯程学员进入复试44人,占进入复试总人数的50%。点此进入详细查看,2013年凯程学员录取29人,占道口录取总人数的50%。
特别通知:2015辅导班正在报名中。2014年考道口的参考书讲解请咨询凯程老师索取。qq 800016820 (现在正在预定前50个座位。)
为什么选择凯程?
1、凯程师资最强,授课师资均为历年状元,例如2013状元余梁、2012状元彭柯、还有猪哥。
2、考上人数最多,2013年考入道口的人数29余人,道口招生总人数60人,占五道口录取总人数的50%。
3、历年状元均出自凯程,例如,2013年李少华余梁同学状元,2012状元马佳伟、2011状元陈玉倩。战绩来自实力保障。
4、独一无二的集训营,全日制封闭式集训。
更多,请来凯程实地考察。
2013年凯程学员进入五道口金融学院复试名单(合计44人,占道口复试总人数89人的50%),2013年凯程学员道口录取29人,凯程占录取总人数的50%。
详细名单如下
边晓青1***33060109264
王骁恒1***33060109269
王荃艺1***33060109756
陈平安1***33060111648
李欣1***33060110456
刘磊1***33060110723
陈博1***33060111048
陈业宝1***33060110453
崔向博1***33060112581
张林1***33060112520
王文豪1***33060112509
王福川1***3306***1705
叶力舟1***3306***1633
黄鸿力1***3306***1718
杨婉馨1***3306***1740
刘临珂1***3306***1726
李少华1***3306***1769
周利楠1***3306***1773
张欣1***3306***1774
龚晖堂1***3306***1808
余梁1***3306***1817
陈谦怡1***3306***1837
张翎1***3306***1818
陈兴平1***3306***2005
王振龙1***3306***1851
闫美凝1***3306***1887
杨佐邦1***3306***1893
熊菁1***3306***1907
欧阳维海1***3306***1910
王勇1***3306***1915
郑凌迪1***3306***1931
姚红宇1***3306***1953
王健1***3306***1841
郭遂恒1***33060107979
郭仁杰1***33060108349
邹晓栋1***33060109217
文豪1***33060109234
李彦霏1***33060109237
陈维宇1***33060109245
陈启腾1***33060109246
2012年考研光荣榜,凯程学员录取人数占道口录取总人数的1/3。
马家伟 440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初试状元、复试状元)
孟睿 396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邢亚龙 402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王立 414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陈乐然 412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朱松涛 407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方昶 402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张驰 416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李迪 394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陈蕴卓 424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王露露 412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秦明柳 399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胡力 413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张岩 416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石寄华 408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尚学令 403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董孜孜 413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王地 411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张欣 394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特别通知:
1、2015年辅导班正在报名中。
2、凯程2012成功学员名单及成功经验交流视频,成功源于实力保证。 http://www.kaichengschool.com/jjx/renhang/kyxx/2604.html
3、凯程2013年高分学员名单及成功经验,见本页的顶部图片。
背景介绍
2012年4月,清华大学与中国人民研究生部正式签署合并协议,原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撤销,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成立。五道口金融学院成立后的一个重要改革方向就是增设了金融专业硕士(MF)。为此,凯程教育根据自身在道口的各种资源,开设专门针对五道口的金融硕士辅导课程。
道口先锋班:针对2015年考道口的同学
道口金融硕士优势
1、学生毕业可以获得清华大学与中国人民研究生部双重身份;
2、学制短,两年毕业,更早进入社会获得更加丰富的工作经验;
3、五道口金融学院保持道口导师制度,人行人脉资源依然保留;
4、2012年第一年招生,统考名额更多,相对而言成功几率更高。
凯程道口师资:
1、凯程内部师资:道口状元级别学长, 2013道口状元余梁+猪哥,状元级别学长授课是凯程一向的风格。(余梁,公司理财投资学,猪哥,货银国金。)
2、凯程独家师资,拥有多年授课经验。
3、成功学员占道口录取总人数的50%,录取29人。
本内容由凯程教育独家提供
2012清华五道口考研经验----我的风雨道口路
----By石同学
五一假期第一天的早上,我在朦胧中用手机登录道口官网看到拟录取名单上有自己的名字,心中的一块石头才算落地,一年多的辛苦总算有个不错的结果。回想备考过程,往届师兄师姐们的经验贴对我帮助极大,自己也曾在几何时暗下决心,要是我能够考上道口的话一定要写一篇经验贴纪念纪念,也算是对论坛的回馈。首先说下我的情况吧:应届毕业生,今年第一次考;本科安徽大学,一个普通的211;专业是财政学,可以算是经济学类,所以也有跨地区跨专业跨学校的嫌疑。
一、坚定信念,放手一搏
高考因各种原因而最终与自己的梦想擦肩而过,渡过了一个黑色的暑假之后背着厚重的行囊来到陌生的城市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涯。虽然自己力图通过参加各种社团、各种活动以求用忙碌疲惫的身躯麻木心灵,但心中的落寞与不甘还是在短暂的大学新鲜感逝去之后时常隐隐发作。于是乎,还是大二上的时候我就开始在谋划自己的出路,本来是想提前一年毕业早点考研出去,后来因为某些原因又不得不放弃这个计划。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大二下的一天一个中科大的高中同学叫我去他们学校听五道口的宣讲会,当时听了好几个师兄师姐介绍道口的辉煌和他们的复习经验,我就这样我认识了道口,也在心中默默的埋下了要考道口的种子。后来暑假回家乡去实习,自然没有时间去准备,倒是利用那段空余时间痛快的玩了一回,去上海看了世博会、去游了苏州,还把三国志11玩了好几个通关。大三开学带着这种负罪感开始为考研做前期准备工作,当时一方面是跟着几个学长上自习了解考研的信息,另一方面也开始看数学和英语的考研书。尽管大三确实专业课很多,没有多少自习时间,但我还是做了几件比较有意义的事情,首先是确定了要考金融专业,其次就是对考研的准备过程有了一个大致的把握,最后就是对数学英语有了一定的信心。也就是在大三上结束的那个冬天,我在综合了各种信息之后,下定决心要考五道口,记得当时自己在日记中写道“相信任何成功人士骨子里都是赌徒,但他们是带着一种信念、带着万分谨慎去下注”。正是凭着这股信念,我抛开了自己以前的一些成见,制定了一个大致的复习时间计划表,也回家说服了父母,开始从各方面进入考研复习准备状态。
二、克骄克躁,埋头苦学
大三下一开学就意味着考研仅仅只有十个月了,所以我一开学就立马投入到了学习当中,和几个研友一起在博学南楼五楼占了位子,开始了考研人苦行僧似的的生活。上半年因为有很多专业课,所以上自习的时间断断续续,当然这段时间自己计划的复习任务也不是很重,所以基本可以顺利完成进度,应该说上半年的状态还是很好的。后来到了六月中下旬,为了准备期末考试而不得不中断了一段时间的复习。接着就是艰难的暑假了,开始一段时间是自己在自习看书,后来参加了数学和英语的辅导班,再加上回家休整了一个星期,又去北京上专业课辅导班花了一个多星期,暑假就这样在忙绿和奔波中渡过。九月份回到学校的时候真的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感,一方面是感觉时间突然就只有四个月了,另外就是主要是来自专业课方面的压力。所以当时自己在不断增加学习时间和压力的同时,也坚持每天晚上十点半去南场跑步锻炼半个小时左右。后来十一假期又去北京上了一次辅导班,专业课的复习进度也慢慢加快,开始有了一定的信心。记得十月底公务员和银行考试开始报名的时候,自己确实是纠结过一段时间的,后来在父亲的劝导下总算坚持下来没有去分心做别的事。十一月吧,整体的情况还是很好的,只是月底的时候有过一段疲劳期,所以当时就索性跟几个朋友出去玩了两天,彻底离开自习室放松下心境。果然十二月还是效率很高的,复习状态很好,然后就是一月了,漫长的复习之后迎来了考研的初试。
另外就说一下关于道口合并对我的影响吧。应该说我在下决心考道口的时候就已经传出了道口可能跟清华合并的消息,当时自己是综合了各种信息之后决定下来的,初步的想法就是上半年先复习着,四月底清华百年校庆应该会有确切的消息,万一不行的话可以考虑转考清华在深圳的金融专业硕士。令我们失望的是清华百年校庆的时候还是静悄悄的,所以我当时就在初步分析之后不得不抱着道口不会变的预期继续走下去,即使心里很没有底,一直到九月十五道口招生简章公布才算真正安定下来。在这里我想对13或者14考道口的学弟学妹们说的是,既然道口现在已经合并,很多东西就会随之改变,但是到底会怎么变,我们大家谁都不知道,信息是基本对称的,与其整天漫天担心,倒不如安心看书来得踏实。但是,我这里绝对不是鼓励盲目坚持,而是号召大家谨慎选择,也就是说你必须要在复习开始之前尽你所能搜集各种信息,分析考试可能会怎么变、如果变了你怎么应对,当然面对竞争如此之大的选拔性考试你也要想好自己万一考不上又怎么办,只有你把这些都想清楚了,有了自己的退路和应对策略,你才可能集中全部精力去准备考试而不会被各种流言扰乱心神。
我的作息时间比较固定,早上一般6点四五十起来,7点半左右到教室,接下来一个小时读英语,三个小时做数学,中午11点半吃饭,再稍微在教室桌子上趴着睡一小会,大概1点左右开始看书,一直到下午5点半,上半年就是两个小时专业课加两个多小时英语,下半年就是两个多小时政治加两个小时英语,晚上的话基本是7点开始到11点左右,上半年就是两小时专业课加两小时数学,下半年就全部看专业课。接下来就分别说一下我每一科的复习进度和复习内容吧。
1、 数学
我数学用的书不是很多,除了同济的高数和线代以及浙大的概率教材以外,还有《李永乐复习全书》、《李永乐真题》、《线性代数讲义》、《经典660》、《400题》。3、4月主要是认真看了高数和概率的教材,并对照考试大纲自己做了一个大纲解析式样的笔记,主要就是对照每一个知识点从课本中抄出经典习题。5、6月做复习全书第一遍,认认真真每一个题目都是盖了答案自己算的,基本在期末考试之前结束第一遍。这中间利用数学基础班的时间安排也把线代讲义做了两遍,收获还是很大的。7、8月就是上了数学强化班,由于辅导班资料有些杂就基本只是上课听听而已,课下自己把《660题》做了一遍,感觉不是很好,有些题考得太过于细节了,非常繁琐,计算量也很大。于是又把全书做了第二遍,可悲的就是有些题第一遍不会的第二遍还是不会,一度让我很伤心。9、10月的话先是按时间做了十年真题,然后又做了几套400题,基本上两天一套,前一天按时间做题,后一天就分析错题跟知识点,并找到教材进一步强化。真题的感觉还是很不错的,基本可以有140+,但是400题却做得不好,一方面其难度确实大于真题,另一方面计算量也很大。建议大家有时间可以做400题,要是没时间的话不做也罢。11、12月主要就是结合复习全书和考试大纲进一步分析考试的难点和重点,同时又按照章节顺序把真题过了一遍。1月主要就是熟悉下公式和知识点,同时适当的练手就够了。
数学的话,我最后考得确实不如意,主观方面是自己当时心态没有调整好,有些过于紧张和急躁,客观方面是考点草稿纸太抠门也让我深受影响。对于数学的复习,我的建议就是,首先一定要抓好教材的复习,务必认真将教材中的知识点理解透彻,尤其是线性代数的理解更加抽象,可以结合一些基础的习题加深理解。其次,保持一定的习题量至关重要,数学的习题是基础,只有题目做多了才会有举一反三的灵感。最后,对于数学三确实不难,所以建议大家把真题吃透、把真题的考点吃透,认真做好、做精一本复习全书就足够了,不要贪多。
2、 英语
应该说我的英语基础还是不错的,四六级都是550+,加之自己对英语也一直没有放下。所以一开始复习的时候我就跳过了单词环节,直接从阅读开始上手。3、4月早上就是在背新概念三,然后就做了《星火的巅峰阅读100篇》,附带翻了一下《星火的题源阅读》。星火的书不是很难,适合基础起步的环节看,可以大大增强信心。5、6月在继续背新概念三的同时,开始做《张剑的基础阅读150篇》,有一定的难度,但是题目出得还不错,文章选得也很好,就在分析文章的同时顺带把翻译练习了一番。在这段时间也陆续的写了几篇作文,做了做完形填空之类的。7、8、9月除了上辅导班之外就是在做真题,当时真题确实花了不少的时间,基本是一个星期两年真题的样子,当然收获也还是有的,那时候若作文按22分计算,基本每套试卷可以做到80左右。10、11、12月就是把真题又过了一遍,尤其是重点分析了其中的错题,做了三套模拟试卷,当然也对新题型、翻译、完型和作文做了一些练习。
对于英语,我的个人意见就是一定要重视基础,尤其要重视坚持做阅读训练。不管是哪本阅读书,其阅读文章都是选自外文报刊的,大体差异不大,但是出题方面还是觉得张剑的书更加切合真题思路。大家做阅读的时候一定要注重事后的文章分析,就是在做完以后再将文章反复看几遍,挑出其中的生词或熟词僻意,适当抄出其中的优美句子,并从整体上认真理解文章结构。这样坚持下来,你的阅读能力就会自然提高。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应对考试,咱们还是要重视真题,尤其要注意分析阅读真题的出题思路,自己第一遍做错的题目更加要反复想明白到底错在哪里,以后更要从思路上纠正过来。我当时就是结合星火的真题和张剑的真题解析,前者具有连贯性和整体性,方便套题训练和晨读,后者解析做得不错,适合进行细致的分析。对于作文的话,我觉得可以整理几个自己的模版,当然不是死的模版,而是根据真题的出题风格,挑出其大致主题,然后明确每一个主题怎么去扩展。我当时就是根据辅导班的思路,将作文主题分为永恒话题和社会问题,然后每一个主题自己整理了一些基本结构和扩展句子,效果还是挺不错的,大家不妨尝试,省力又高效。
3、 政治
政治应该说是考研四门里面最容易的,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我的政治复习应该是9月中下旬才开始的,因为直到9月15号才买到大纲解析,也就是所谓的红宝书。然后对照着红宝书开始做选择题,我做的书是《肖秀荣的1000题》,当时是看一章做一章。第一遍大概花了20多天的时间,确实比较痛苦,因为红宝书的印刷和排版不敢恭维,字很小、还基本没有什么加粗与重点之类的,看的时候真的很容易疲劳、犯困,但是坚持下来就会好很多的。后来进度慢慢就快了起来,第二遍大概半个月,自己对照红宝书做了一个目录式样的框架性笔记,同时还在六维空间下了一份新东方的音频听了一遍,以求进一步加深印象。11、12月的话就是在对照框架一遍又一遍看红宝书,自己都不知道最后到底看了多少遍了,反正对书的各个部分是基本了然如心了,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应付选择题,因为考研政治选择题很重要,并且除了热点以外所有的考点全部来自红宝书。同时,又把选择题做了两遍,也开始买了一些所谓的热点和专题之类的,当然也有《肖秀荣最后四套卷》,感觉大题的话基本上只要多看看把那些东西看熟就行了,没必要去刻意背诵,到时候考场你自然可以扯出来的。不信的话,你也可以用肖的模拟试卷适当的进行全真模拟练习一次,只要你熟悉红宝书的框架,大题你肯定可以扯得差不多的。因为政治的大题和热点确实有些费力不讨好的感觉,要全部看全部背肯定不太划算,所以还是得适当的采用些小技巧。
4、 专业课
道口的专业课自然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对许多跨专业的同学来说,其涉及的范围很广阔也具有一定的深度,往往还会结合热点知识,我虽然是经济学类,但是也没有学过国际金融、金融市场和证券投资之类的课程,所以也基本是靠自学的。宏微观我倒是不太担心,因为当时本科上课的时候就由于感兴趣而学得不错,后来大二上又把教材之类的过了一遍。我用的教材基本就是论坛上面师兄师姐推荐的:高鸿业的宏微观,胡庆康的货币银行,姜波克的国际金融,张亦春的金融市场,戴国强的商业银行,陈共的财政学,高教的保险学,CPA会计教材和高教的统计学。其他有用的资料可能就是凯程的《人行一本通》、猪哥冲刺班的《热点讲义》,2002年金融联考大纲。当然,自己也有买了几本金圣才的,只是没怎么看,仅仅当做参考书用的,就是有时候找一些题目补充之用。
3月开始看国际金融,开始就有做笔记的,但是做得很不好,所以后来基本没看,说实话,第一遍看国金还确实有些痛苦,里面的理论太多、模型太复杂,理解上面有些吃力。4月看货币银行,这个倒是因为以前学过的缘故而看得很快。5月又重新把国金、货银过了一遍,趁热打铁的进一步加深印象,感觉收获很大。6月份没多少时间,就只是把微观过了一遍,看了看以前的笔记。7、8月看了宏观,金融市场和商业银行,还把国金和货银又过了一遍。9月份正式开始做自己的答题笔记,主要做了宏观、国金、货银、微观金融理论四个大科目以及微观、财政、保险、会计四个小科目。当时是大小科目穿插结合着做的,大科目还整理了知识框架结构图,用A4纸直接写,就当是模拟答题,各种知识点也严格控制版面,大的知识点一张纸、小的知识点半张纸,第一遍也只是写一面,另一面白纸留备以后补充用。至于内容的选择和摘取,主要是参考前述的几本参考书,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取舍或者改写,一般我都会选用适合自己记忆的语言,省去那些繁琐的不必要的推导过程。对于小科目就可以比较豁达的对待,因为毕竟小科目只考一个题目甚至不考,所以大部分人看书的时候就会比较的纠结,不知道怎么取舍,仔细的全部看肯定很费时间,但是要不看又怕到时候考到会后悔死,我当时也确实被小科目折腾得不行。直到后来看了真题才明白过来。对于会计和保险确实得尽量多背一些知识点的,就道口的风格而言,不会出那些太过于明显的概念,而是会选一些带有一点专业色彩的名词解释。所以,会计的CPA教材就可以只挑那些基本理论部分的知识点即可,而保险的重点也全部在前面的基本理论部分,至于具体的保险实务是很少或从来不涉及的。而微观和财政则是需要认真看书的,微观今年还出了一个大题,不排除以后会增加对微观的考查,而财政的话主要是挑出其中财政政策、税收、财政支出和预算四个部分即可。以上四门都主要是以名词解释的形式准备即可,不要准备太多的内容,每科基本30个左右足够了。另外的话,对于所谓的金融市场学和证券投资学,教材可以略看,道口主要还是会考查与热点相关的内容,所以大可放到热点里面进行相应的准备。应该说这个做笔记的过程是我真正提高的过程,通过这样一个脑力加体力的过程我的专业课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个过程直到10月底基本结束,但是由于十一在北京辅导班的模拟考试做得很不顺,所以11月又进一步对大科目的笔记进行了完善补充,也开始对照笔记进行强化记忆。12月就是在笔记中又加入热点分析的同时,继续一遍又一遍的反反复复的看笔记。到最后的话,我就基本只看自己的笔记,很少去翻教材了,应该说大科目笔记看了10来遍不在话下。就这样到了考场,犹记得那天下午拆开信封看到试卷以后我就很兴奋,因为那些题目大部分都准备过,所以做起来还算是很顺手的,当然结果也很给力,专业课是我考得最好的一门。
对于专业课的复习,我有几点很深的体会:第一,刚开始复习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看教材,不要图快,务必认真看懂,理解每一个理论、每一个模型,争取可以把各个理论模型前后贯通,笔记的话可做可不做,做可以加深印象,不做可以节约时间。对于教材的话,还是猪哥说的透彻“伤人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认认真真的看好一本教材是很关键的。第二,最后一遍的答题笔记还是很必要的,这不仅是你后来进一步复习的基础,也是对你前一阶段复习的一个巩固和提高。这个过程还可以帮助你更好的理解知识点,并实现前后贯通。刚开始这个阶段的时候,或许你会有些痛苦、会有些迷惘,但是你只要真正坚持下来了就会有一种拨开云雾重见月的感觉。第三,真题还是很关键的,虽然不知道道口以后出题会怎么变,但是真题对于我们的复习始终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向性引导。同样的一门课程,不同的学校命题风格是很不一样的,大家一定要看到这一层。因为道口的专业课确实范围太广,我们绝对不可能每一门课都去深究,那样是肯定没有时间的,也不见得会有效果。真题最好是那种按照年份和按照科目分类的真题相结合使用,效果会更佳,前者可以让你看到命题的历史变化趋势,后者可以让你在每一科复习之时明白如何进行巧妙的取舍。第四,热点一定要重视。道口的专业课从来都不回避热点,12年就有好几个跟热点相关的题目,初试中的社会融资总量和货币政策亲周期性,复试就是更加赤裸裸的考热点啦,如人民币国际化。至于热点的准备,个人认为《中国金融》上面的专题和《经济观察报》足矣,但是看的时候一定要有取舍,不要每期每一篇都去看,而是要学会挑重点看,看的时候可以顺便在自己的笔记上面整体出主要意思,以后再复习就只需要看笔记就够了。第五,专业课是需要记忆的,但是绝对不是死记,而是通过反复多遍的方法不断强化印象,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好主要的意思。大家的记忆力都相差不大,真正可以倒背如流的人少之又少,所以还是记好大概的框架,到了考试的时候有了框架和大意的引导,具体的语言就只需要自己去组织就行了。再说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训练,那些专业的语言也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深植你的思维中,到时候你自然会妙笔生花、文如泉涌的。
三、煎熬等待,勇往直前
初试过后自然是疯狂了一段时间,毕竟压抑了许久,确实需要一段时间的调节和休整。但是,当我玩了几天后在网上对答案时着实出了一身冷汗,英语和政治还算稳定发挥,但是数学却很悲剧的算错了两道大题,还是犯的那种很不应该的错误,当时心里的那个恨啊!接下来自然就是各种胡思乱想!所以整个寒假在家过得确实是很煎熬的,一方面是祈祷自己可以幸运过线,另一方面也开始在准备找工作,至少万一考不上还能有个去处。后来考厦大、清华的研友陆续出分,基本都是400+,弄得我心神不宁,一度在考虑调剂的事宜。3月28号晚上,研友发给我一个链接,我怀着紧张又激动的心情输入准考证和名字,当屏幕上出现408的数字时,内心一阵狂喜,当晚真的是没怎么睡好觉。当时估计自己可能排名会比较靠后,就很快赶回学校去准备复试。复试准备倒还好,基本就是看看初试中几个大科目的笔记,再看《中国金融》和《经济观察报》中的热点专题,然后练一下听力和口语。英语就是买了一本星火的复试英语参考书,听力都听了一到两遍,口语的话自己也总结了一些专题之类的早上读。虽然复试准备过程中也会被所谓的面试换了老师、复试风格变化等传言所困扰,但是按照自己的计划坚持下来,不去想太多没必要的担忧就基本没事了。
今年复试时间比较晚,我担心自己不适应北京的气候和环境,就提前了五天过去,住在清华一个同学的寝室里面,在清华的教室上了几天的自习。复试的前一晚搬到五道口旁边的一个快捷酒店住,一来是方便跟研友一起交流讨论,二来是我们今年外地考生面试就在笔试的当天下午,中午休息时间很短,怕到时候来不及。上午英语听力略有些难度,主要是第一段录音确实很快,有压力测试的嫌疑,专业笔试很常规,基本都是考热点或者书上的常规知识,只有一个“沃尔克规则”貌似大家基本都不怎么会。下午先是专业面试,然后是英语口语。我面试分的是第一组,主考官是康以同老师,很和蔼。我当时进门先鞠了一个躬,然后老师叫我坐下,接着叫我做一个自我介绍,接下来就问了三个问题,中央银行独立性、我国汇率制度改革以及农村劳动力流转,都比较常规,我之前都是有准备过的,所以应该答得还算是不错的。英语面试虽然有些卡壳,也算是基本应付过去了,就这样在短短的一天之内就结束了复试。
对于复试的话,我的建议就是,大家首先要从初试后放松的状态中调整过来,绝对不能掉以轻心,该看的书一定要看,该考虑的细节一定要考虑到位,各种准备一定要做好,然后就是面试的时候不要过于紧张,该怎么表现就怎么表现,千万不要有太大的压力,自然一些才是最真实的。
四、几点建议,几份祝福和感谢
考研的漫长之旅一路走下来,应该说每一个人都很不容易,大家都为自己的梦想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对于考道口的人来说更是如此,或者避过了风花雪月、或者放弃了保研出国、或者舍弃了名企offer ,不论结局如何,我觉得每一个人都是好样的,至少我们敢于为自己的梦想拼搏、至少我们曾经执着的坚持、至少我们在奔波过程中收获了知识和友谊等许多许多。在这里,我衷心的祝愿所有的研友在以后的人生中步步高升、马到功成。
对于13、14的学弟学妹们,作为过来人,我这里给大家提几点建议,希望能对你们的复习起到些许帮助。
1、正确看待经验贴。经验贴只是别人曾经走过的路或者别人曾经使用过的方法,而实际情况一直在不断变化,每个人的自身状况也各不相同,所以那些都只能是参考而已,大家需要有自己的方略。我自己的话从经验贴中受益很多,尤其是每每当自己很浮躁或者不知所措的时候会去翻一翻经验贴,看一看别人是怎么走过来的。但是我也没有能正确处理好经验贴,就是在暑假以后甚至是十一月份,看到别人写的需要达到什么什么的状态,而自己却没有这种感觉,因而一度很压抑很失望。所以,我建议大家可以参考经验贴,但是万万不能迷信经验贴,务必根据自己的情况坚持走到最后。
2、心中有个大概的规划。我个人比较喜欢制定规划,用以引导自己的行动,但是我的规划绝对不是那种死死的计划,而是一个大概的展望,就是讲大概哪段时间要完成哪些任务,保证自己在复习中能够有条不紊,并且规划的制定务必要有较大的弹性,就是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不断的进行调整。
3、尽量多锻炼。这一点我个人是体会最深刻的,在考研之前我的身体一直非常的好,高中的时候在校运会长跑中每每都能够取得前三的名次,甚至冬天下雪的时候都能够坚持用冷水冲澡。但是,去年考研准备过程中我因为平时学习时间紧、缺少锻炼的缘故,居然感冒了四五次,每次都得拖上三四天,其痛苦和郁闷可想而知。
4、保持坚定的信心。考研毕竟是一次选拔性考试,总是会不可避免的有人失利,这就需要我们更加坚韧,尤其是要对自己有坚定的信心。不管你的基础如何,也不论你的复习进度怎样,你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必须风雨兼程,必须对自己有坚韧的信心。
最后,感谢我的父母和亲人给我的鼓励和支持,感谢那些给我帮助的师兄师姐们,感谢陪我一起走过考研风风雨雨的研友们,感谢我的同学们和朋友给我的支持和帮助,感谢论坛给我提供的各种信息和各种经验贴,在这里真心的谢谢你们,谢谢!同时,也祝所有13、14的学弟学妹们,祝你们考研顺利,心想事成。
凯程五道口考研的优势:
1、考上人数最多,2013年考入道口29人;
2、授课最系统,拥有保录班集训营、常规班等课程;
3、授课师资力量最强,公共课李海洋索玉柱等教授授课,专业课为五道口历年状元授课
4、内部资源最丰富,凯程有多年道口考研辅导经验,与道口北大人大等学校最紧密;
5、凯程最懂五道口考研,紧抓重难点,切实把握复习方向。
更多请查看五道口考研招生简章,电话 400-050-3680
2013五道口考研经验交流视频 (见凯程官方网站)
http://www.kaichengschool.com/jjx/renhang/kyjy/
2013年凯程五道口考研集训营押题记录(视频讲解),大多数题目是我们集训营平时训练过的。
http://www.kaichengschool.com/jjx/renhang/kyxx/28882.html
特别喜报:2013年五道口考研,凯程学员进入复试44人,占进入复试总人数的50%。点此进入详细查看,2013年凯程学员录取29人,占道口录取总人数的50%。
特别通知:2015辅导班正在报名中。2014年考道口的参考书讲解请咨询凯程老师索取。qq 800016820 (现在正在预定前50个座位。)
为什么选择凯程?
1、凯程师资最强,授课师资均为历年状元,例如2013状元余梁、2012状元彭柯、还有猪哥。
2、考上人数最多,2013年考入道口的人数29余人,道口招生总人数60人,占五道口录取总人数的50%。
3、历年状元均出自凯程,例如,2013年李少华余梁同学状元,2012状元马佳伟、2011状元陈玉倩。战绩来自实力保障。
4、独一无二的集训营,全日制封闭式集训。
更多,请来凯程实地考察。
2013年凯程学员进入五道口金融学院复试名单(合计44人,占道口复试总人数89人的50%),2013年凯程学员道口录取29人,凯程占录取总人数的50%。
详细名单如下
边晓青1***33060109264
王骁恒1***33060109269
王荃艺1***33060109756
陈平安1***33060111648
李欣1***33060110456
刘磊1***33060110723
陈博1***33060111048
陈业宝1***33060110453
崔向博1***33060112581
张林1***33060112520
王文豪1***33060112509
王福川1***3306***1705
叶力舟1***3306***1633
黄鸿力1***3306***1718
杨婉馨1***3306***1740
刘临珂1***3306***1726
李少华1***3306***1769
周利楠1***3306***1773
张欣1***3306***1774
龚晖堂1***3306***1808
余梁1***3306***1817
陈谦怡1***3306***1837
张翎1***3306***1818
陈兴平1***3306***2005
王振龙1***3306***1851
闫美凝1***3306***1887
杨佐邦1***3306***1893
熊菁1***3306***1907
欧阳维海1***3306***1910
王勇1***3306***1915
郑凌迪1***3306***1931
姚红宇1***3306***1953
王健1***3306***1841
郭遂恒1***33060107979
郭仁杰1***33060108349
邹晓栋1***33060109217
文豪1***33060109234
李彦霏1***33060109237
陈维宇1***33060109245
陈启腾1***33060109246
2012年考研光荣榜,凯程学员录取人数占道口录取总人数的1/3。
马家伟 440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初试状元、复试状元)
孟睿 396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邢亚龙 402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王立 414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陈乐然 412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朱松涛 407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方昶 402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张驰 416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李迪 394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陈蕴卓 424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王露露 412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秦明柳 399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胡力 413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张岩 416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石寄华 408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尚学令 403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董孜孜 413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王地 411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张欣 394 金融学 五道口金融学院
特别通知:
1、2015年辅导班正在报名中。
2、凯程2012成功学员名单及成功经验交流视频,成功源于实力保证。 http://www.kaichengschool.com/jjx/renhang/kyxx/2604.html
3、凯程2013年高分学员名单及成功经验,见本页的顶部图片。
背景介绍
2012年4月,清华大学与中国人民研究生部正式签署合并协议,原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撤销,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成立。五道口金融学院成立后的一个重要改革方向就是增设了金融专业硕士(MF)。为此,凯程教育根据自身在道口的各种资源,开设专门针对五道口的金融硕士辅导课程。
道口先锋班:针对2015年考道口的同学
道口金融硕士优势
1、学生毕业可以获得清华大学与中国人民研究生部双重身份;
2、学制短,两年毕业,更早进入社会获得更加丰富的工作经验;
3、五道口金融学院保持道口导师制度,人行人脉资源依然保留;
4、2012年第一年招生,统考名额更多,相对而言成功几率更高。
凯程道口师资:
1、凯程内部师资:道口状元级别学长, 2013道口状元余梁+猪哥,状元级别学长授课是凯程一向的风格。(余梁,公司理财投资学,猪哥,货银国金。)
2、凯程独家师资,拥有多年授课经验。
3、成功学员占道口录取总人数的50%,录取29人。
-
胖香蕉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7-03 15:3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