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臺北過週末
![]() |
2013.11.10于台北淡水
怪不得香港人如此熱衷於台灣的短期旅途,一個多小時的飛程,不論是臺北台中還是台南,都可以遠離擁擠的街道,繁雜的人群,恍如換了個世界。享不盡的美食滿大街都可以買到,從夾雜著英文的快速粵語轉個頻道到帶著點嗲味的臺式國語,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都是說學生時期的人是有時間沒錢,工作了的人是有錢沒時間。而我發現,像我們這種剛工作的人,簡直就是沒錢也沒時間。勉勉強強擠出的三天週末假期,沒有太多的budget,也沒有做什麽充足的功課,臺北自然是不錯的選擇了。
“去台灣開民宿”,記得之前在一本旅遊雜誌中看到台灣的民宿已經不止是吸引到香港人去入住體驗,而是動起了生意的頭腦,自己擁有一家民宿。在網上隨意搜索一下,“住民宿,泡溫泉”成為最熱門的臺北旅行標籤。各式各樣設計的民宿,有的價格甚至超越了昂貴的酒店,賣點就是獨特體驗。爲了方便起見,這次將酒店定在了靠近市區的位置,方便出行。最大的意外就是,原來走出酒店,再過兩條大街,就是饒河夜市,而往另一個方向走五分鐘,就是鼎鼎有名的五分埔。
賓果哥是臺北出生的地道香港人。記得出發的那天早上,他起床跟我說的第一句說居然是“耶~我們可以去吃台灣小吃了”。我們兩個吃貨果然沒有失望。如果我還記得幾個月前去東京,被各式美食吸引到一天要吃上四頓,那在臺灣,真的沒有個界限來幫助我記得吃了多少東西。胃一直都是處在飽和的狀態。饒河夜市是每晚都去光顧的地方,烤玉米,烤魷魚,藥膳排骨,臭豆腐……窄窄的一條街上遍佈了無數攤位。只恨每晚都去,卻還是不夠胃把所有都嘗個遍。若是推薦夜市給其他朋友,自然會選擇饒河而非士林。不說士林被遊客所佔據,據說口味也早就沒有了當初的地道。而饒河,卻還保留著很多的原汁原味。酒店附近就是鬍鬚張鹵肉飯,油膩拿捏得剛剛好,再配上豆腐、幹筍絲、豬腳幾個小菜,滿足感立即得到大大的提升。桃源街的牛肉麵店是歷史悠久,不得不去的。
臺北的樓房建得都不高,在寬闊的道路兩旁悠悠地排列著。捷運站的牆上塗鴉著繽紛的色彩,遊客忙著拍照,記錄下臺灣小文藝的點滴。淡水、九份,再去忠孝東路走“一遍”,101、誠品,就是這麼閑晃著度過了兩個白天。喝咖啡,看日落,嘗小吃。這樣的慢節奏,正符合週末嫻雅的心情。在回香港的飛機上,已經迫不急的地計畫著下一次臺灣的行程。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