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发明?分离的儿童领域。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 p178-179
随着童年与成年进一步分离,隐私及与之相关联的心理需求就酝酿成熟了。在前现代的时代,欧洲是不成问题的,其他大多非现代文化无疑也是这样,不论是在家庭之外还是在家庭生活中,孩子较早期的生活是在于成年人互动的集体情景中度过的。一种分离的儿童领域的出现限定了儿童成长过程中从外界活动中获得经验的可能。儿童变得封闭和家庭化,同时要听命于核心的正规学校教育的影响。当把儿童从成年人的活动中分离出来之后,或者说至少是以独特的方式对儿童加以塑造之后,这便构成了一个隐秘的领域,在此一领域中,私人的经验得以建构。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教育是一种公共的活动,因为它是在家庭之外完成的。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学校仍是一个与成人的工作及其其他活动的环境相区别的隔离开的环境。包括性生活的主要方面在内的儿童发展素质的逐渐隐秘化,便是这些隔离过程的结果。这是解释治疗的出现与治疗又集中于儿童学习过程的问题之间存在有紧密关联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儿童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成为一种人格的“基础结构”。这并不是说现代性等同于心理压抑增强的观点是对的,本书所说的观点恰好与此不同。毋宁说,儿童“发明”所带来的新的“学习领域”的出现,使得依据儿童的经验的治疗重构变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