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美卡随想录》
【剑柄】
依偎冲谦自牧,容易变成晦黯枯涸,终身狂放不羁,又往往流于轻薄可笑。
冲谦而狂放的人不多。
谦狂交作地过一生是够堂皇的。
论事毋涉私心意气谓之谦,命世不计个人得失谓之狂。
不谦而狂的人,狂不到哪里去;不狂而谦的人,真不知其在谦什么。
拜伦以天才自命,以不多读书自诩。后来在他的故居,发现许多书上密密麻麻地注满他的思想。
【我友】
美哉田兴!
季札的挂剑而去,也是最高的潇洒—美哉季札。
潇洒是这样的潇洒,现代时装公司广告上的潇洒是指衣服裁剪得好。
试看古潇洒,值得频回首。
【休息】
在人类的一切情欲中,恐怕要算嫉妒最顽强最持久的了,所以说,嫉妒心是不知道休息的。
【除此】
我原先是从来不知疲倦的,眼看别人也都是不知疲倦的。
一天, 我忽然疲倦了,眼看别人也都是疲倦了,疲倦极了。
我躺着,躺着想,天堂是怎样的呢,在天堂里走一天,脱下来的袜子,纯粹是玫瑰花的香味。
【烂去】
人类的历史,逐渐明了意向:
多情—无情
往过去看,一代比一代多情;往来看,一代比一代无情,多情可以多到没际涯,无情则有限,无情而已。
当人们可以发觉亵渎神圣可以取乐取宠,就此乐此不疲了,不会感激从前的人创造了这么多可以供他们亵渎的素材。
【问谁】
谁不是凭借甘美的绝望,而过尽自鉴自适的一生。
【嗻语】
过多的才华是一种危险的病,害死很多人。差点害死李白。
如果抽调杜甫的作品,一部《全唐诗》会不会有塌下来的样子。
还有,像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那种诚恳,只有陀思妥耶夫斯基才有。
在西贝柳斯的音乐中,听不出芬兰的税率、教育法、罚款条例、谁执政、有无死刑。艺术家的爱国主义都是别具心肠的。
他的琴声一起,空气清新,万象透明,他与残暴卑污正相反,肖邦至今还是异乎寻常者中之异乎寻常者。
海明威的意思是:有的作家一生,就是为后来的另一作家的某个句子做准备。我想:说对了的,甚至类同于约翰与耶稣的关系。
本该是“想象力”最自由,“现实主义”起来之后,想象力死了似的。加西亚马尔克斯又使想象力复活—我们孤寂了何止百年。
《源氏物语》的笔调,滋润柔媚得似乎可以不要故事也写得下去—没有故事,紫式部都搁笔了。
希腊神话是一大笔美丽得发昏的糊涂账,这样糊涂这样发昏才美丽。
真太无知于奴隶的生、奴隶的死、奴隶的梦了,“敦煌”的莫高窟,是许多奴隶共成的一个奇葩的梦结。
凡是爱才苦命的人,都围在那里大谈拿破仑。
希特勒是一把铁梳子,除了脊背,其他全是牙齿。
使你快乐的那个人不是你原先想的那个人。
江南是绿 石阶也绿 总像刚下过雨
重见何年 十五年前一夜而苍黄的脸
飞镖刺气球的金发少年 一副囊括所有青春的模样
希腊的贴在身上的古典 那是会一直古典下去的古典
他忘了他是比她还可爱得心酸的人
细雨扑面 如果在快乐中 快乐增一倍
那明信片上的是去年的樱花 樱花又开了
为何矇然不知中国食品的精致是一种中国的颓废
又在流行烛光晚餐 多谢君子不忘其旧
读英格丽•裹曼传 想起自己的好多苍翠往事
我于你一如白墙上摇曳的树影
表面上浮着无限深意的东西最魅人
我与世界的勃谿 不再是情人间的争吵
新的建筑不说话 旧的建筑会说话
温带的每个季节之初 都有其神圣气象
幼者的稚趣之美是引取慈爱的骗局
乡村暮色中野烧枯秸的烟香令人销魂
幸亏梦境的你不是你 我也毕竟不是我
夏未央 秋虫的繁音已使夜色震颤不定
乏味 是最后一种味
路上行人 未必提包而无不随身带着一段故事
记忆里的中国 唯山川草木葆蕴人文主义精髓
我所歆享的 都是从朋友身上弹回来的快乐
光阴改变着一切 也改变人的性情 不幸我是例外
人之一生 必需说清楚的话实在不多
我曾是一只做牛做马的闲云野鹤
现代比古代寂寞得多了
曼哈顿大街人人打扮入时 谁也不看谁又都是看见了的
甘美清凉的是情侣间刚刚解释清楚的那份误会
常说中国江南应分有骨的江南 无骨的江南
我宠爱那种书卷气中透出来的草莽气
草莽气中透出来的书卷气也使我陶醉
灵感之句 是指能激起别人的灵感的那种句子
当你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我正打算迁徙
比幸福 我不参加 比不幸 也不参加
因为喜欢朴素所以喜欢华丽
又在威尼斯过了一个不狂不欢的狂欢节
如欲相见 我在各种悲喜交集处
能做的事情就是长途跋涉的归真反璞
【风言】
伟大的艺术常是裸体的,雕塑如此,文学何尝不是如此。
人的五官,稍异位置,即有美丑之分,文章修辞亦当作如是观。
文学是什么,文学家是什么,文学是对文学家这个人的一番终身教育。
批评家的态度,第一要冷静,第二要热诚。第三要善于骂见鬼去吧的那种潇洒。第四,第四要有怆然而涕下的那种泼辣。
文学的不朽之作,是夹在铺天盖地的速朽之作必朽之作中出现的,谁人不知,谁人又真的知道了。
迷路于大道上的人嗤笑于迷路于小径上的人,后者可怜,前者可怜且可耻。
真正聪明的人能使在他旁边的人也聪明起来,而且聪明得多了。
师事,那是以一己的虔诚激起所师者的灵感。
一贯说假话的人,忽然说了真话—那是他开始欺骗自己了。
成功,是差一点就失败了的意思。
人的快乐,多半是自以为是的快乐。
植物动物,如果快乐,真快乐。
当某种学说逐渐形成体系,它的生命力便趋衰竭。
有人搔首弄姿,穿文学之街过文学之巷……下雨了……那人抖开一把缀满形容词的佛骨小花伞,边转边走。
一个性格矛盾的人,并没有什么,要看是什么控制着这些矛盾。
快乐是吞咽的,悲哀是咀嚼的,如果拒绝快乐,会嚼出悲哀来。
生活的过程,是个自我教育的过程。
怀疑主义者其实都是有信仰的人。
荒谬只是起点,而非终点。--加缪
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
冥冥之中,有一律令。它以得为失,以失为得。
从前的艺术家的风格,都是徐徐徐徐形成的,自然发育,有点受日月之精华的样子。地球大,人口少,光阴慢,物质和精神整个儿松松宽宽潇潇洒洒,所以:人格即风格。
我们苦乐难言忧喜参半地活在前人所料不及的世界上,努力保持宽厚,却终究变得锲薄了,再不惕励,也要落入布封的话的后发的滋味中去的。
俄罗斯的文学像一床厚棉被。
急功近利的观念蔓延全世界,并不意味着人和社会充满捷活,正是显露了人和社会的虚浮孱弱。
童年的朋友,犹如童年的衣裳,长大后,不是不愿意穿,是无可奈何了。
有几分繁华,便有几分荒凉。
秋天,十一月的晴暖阳光,令人想起春天。(我觉得木心说这句话很好,后面引用蒙田和培根的话却不好了,读木心的句子是在很多无用的句子里挑选精美的句子,某一段,某一处找到好的了,便欣喜至极,容易忘怀和满足)
怨恨之深,无不来自恩情之切。
还有墓志铭,不用一个爱字不用一个恨字,照样阐明了毕生经历,他们真是十分善于写作的。
【后记】
当某个环境显得与你相似时,便不再对你有益。
借别人之身,经历了一场残疾。他带着病回去,我痊愈了,而额外得了这份康复的欢忻。
他的一生,倘若全然平凡,连不幸的遭遇(疾病)也算在平凡里,可是唯其平凡,引我遐想—这遐想随处映见我的自私。从前,我的不幸,就曾作过别人的幸运的反衬。虽然很多不幸业已经退去,另外的很多不幸还会涌至。可是那天晚上,我走回来,分明很轻快地庆幸自身技能的健全,而且庆幸的还不止这些。
琼美卡与我太相似,有益和无害是两回事,不能耽溺于无害而忘思有益。
我将迁出琼美卡。
【摘抄完笔记的一些碎碎念】
夜已好深了。从浴室里冲完澡赤身裸体地回到自己的房间,用一条毯子裹着不禁觉得有几分凉意。身上的水不停地往下落,滴在木板地上发出好听的声音。我找了一块更为松软的毛毯放在脚下,也让自己的脚心感到放松和舒适些。(人的感受舒适是最重要的,生命仅此一次,要好好对待。)窗外不远处灯火依旧通红一片,那是对“不夜城”三字的最恰当的描述。三年前父亲卖掉之前的房子,全家人搬到一个郊区的地方居住,门前修了一条路供自己驱车进出。夏日的时候我就躲在家里,吹着空调,看窗边是不是飞过的鸟儿,偶尔有兴致的时候拍几张照。
我已很久不玩相机。今天早上出门跑步的时候用手机对着天空拍了一张,发在自己的weibo上。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坐在窗边,吃着冰葡萄,眉头紧锁。那时候的我在读杜拉斯的《情人》。
吃过晚饭,我从书架上拿了本木心的书到书房里读。我枕边放有一叠最近喜欢读的书,其中也有本是木心的《云雀叫了一整天》。先前有朋友和我说,诗歌不可学木心。先前不解,后来读过之后才发现确实如此。木心的诗歌用的是小说笔法,没有他的经历很难有他的那种体会,况且木心出生在富足的家庭,又常年在国外,其中不少介绍外国地名和人名都让我觉得困惑不已。我觉得自己的地理不错,但那些终究只是纸上看来的文字,没有真实的存在感。所以这些地名出现的时候,我很难理解木心先生当时的那份情结。这么想来,我是多少有些对不起木心了。
读木心的文字就像是在五彩的糖果中挑选自己最为中意的那几颗。心不要大,否则会甜坏了牙齿。木心所写的精美的文字总是镶嵌在看似不经意的朴素之中。更或者说是:读木心的句子是在很多无用的句子里挑选精美的句子,某一段,某一处找到好的了,便欣喜至极,容易忘怀和满足。
前些日子在读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近日又拿起莫言的几本书来随便翻翻,果然还有魔幻现实主义的风格。我总是讨厌有风格的东西,总觉得被打伤标签的东西总会在某一处的时候不那么地尽如人意。第一次读到莫言这个名字是在帕慕克的《伊斯坦布尔》一书的扉页上。当时只觉得是很普通的作家的笔名,也就没有在意,翻过去就忘记了。去年的一年世间里,莫言也是被炒作得最多最火的一位作家。等这些风潮过去的是,等人们的评论声都渐渐地轻下去的时候,我才找去他的作品选取其中的一部分来读。有时候是有遗憾的,可是人的一生不能没有遗憾。
依偎冲谦自牧,容易变成晦黯枯涸,终身狂放不羁,又往往流于轻薄可笑。
冲谦而狂放的人不多。
谦狂交作地过一生是够堂皇的。
论事毋涉私心意气谓之谦,命世不计个人得失谓之狂。
不谦而狂的人,狂不到哪里去;不狂而谦的人,真不知其在谦什么。
拜伦以天才自命,以不多读书自诩。后来在他的故居,发现许多书上密密麻麻地注满他的思想。
【我友】
美哉田兴!
季札的挂剑而去,也是最高的潇洒—美哉季札。
潇洒是这样的潇洒,现代时装公司广告上的潇洒是指衣服裁剪得好。
试看古潇洒,值得频回首。
【休息】
在人类的一切情欲中,恐怕要算嫉妒最顽强最持久的了,所以说,嫉妒心是不知道休息的。
【除此】
我原先是从来不知疲倦的,眼看别人也都是不知疲倦的。
一天, 我忽然疲倦了,眼看别人也都是疲倦了,疲倦极了。
我躺着,躺着想,天堂是怎样的呢,在天堂里走一天,脱下来的袜子,纯粹是玫瑰花的香味。
【烂去】
人类的历史,逐渐明了意向:
多情—无情
往过去看,一代比一代多情;往来看,一代比一代无情,多情可以多到没际涯,无情则有限,无情而已。
当人们可以发觉亵渎神圣可以取乐取宠,就此乐此不疲了,不会感激从前的人创造了这么多可以供他们亵渎的素材。
【问谁】
谁不是凭借甘美的绝望,而过尽自鉴自适的一生。
【嗻语】
过多的才华是一种危险的病,害死很多人。差点害死李白。
如果抽调杜甫的作品,一部《全唐诗》会不会有塌下来的样子。
还有,像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那种诚恳,只有陀思妥耶夫斯基才有。
在西贝柳斯的音乐中,听不出芬兰的税率、教育法、罚款条例、谁执政、有无死刑。艺术家的爱国主义都是别具心肠的。
他的琴声一起,空气清新,万象透明,他与残暴卑污正相反,肖邦至今还是异乎寻常者中之异乎寻常者。
海明威的意思是:有的作家一生,就是为后来的另一作家的某个句子做准备。我想:说对了的,甚至类同于约翰与耶稣的关系。
本该是“想象力”最自由,“现实主义”起来之后,想象力死了似的。加西亚马尔克斯又使想象力复活—我们孤寂了何止百年。
《源氏物语》的笔调,滋润柔媚得似乎可以不要故事也写得下去—没有故事,紫式部都搁笔了。
希腊神话是一大笔美丽得发昏的糊涂账,这样糊涂这样发昏才美丽。
真太无知于奴隶的生、奴隶的死、奴隶的梦了,“敦煌”的莫高窟,是许多奴隶共成的一个奇葩的梦结。
凡是爱才苦命的人,都围在那里大谈拿破仑。
希特勒是一把铁梳子,除了脊背,其他全是牙齿。
使你快乐的那个人不是你原先想的那个人。
江南是绿 石阶也绿 总像刚下过雨
重见何年 十五年前一夜而苍黄的脸
飞镖刺气球的金发少年 一副囊括所有青春的模样
希腊的贴在身上的古典 那是会一直古典下去的古典
他忘了他是比她还可爱得心酸的人
细雨扑面 如果在快乐中 快乐增一倍
那明信片上的是去年的樱花 樱花又开了
为何矇然不知中国食品的精致是一种中国的颓废
又在流行烛光晚餐 多谢君子不忘其旧
读英格丽•裹曼传 想起自己的好多苍翠往事
我于你一如白墙上摇曳的树影
表面上浮着无限深意的东西最魅人
我与世界的勃谿 不再是情人间的争吵
新的建筑不说话 旧的建筑会说话
温带的每个季节之初 都有其神圣气象
幼者的稚趣之美是引取慈爱的骗局
乡村暮色中野烧枯秸的烟香令人销魂
幸亏梦境的你不是你 我也毕竟不是我
夏未央 秋虫的繁音已使夜色震颤不定
乏味 是最后一种味
路上行人 未必提包而无不随身带着一段故事
记忆里的中国 唯山川草木葆蕴人文主义精髓
我所歆享的 都是从朋友身上弹回来的快乐
光阴改变着一切 也改变人的性情 不幸我是例外
人之一生 必需说清楚的话实在不多
我曾是一只做牛做马的闲云野鹤
现代比古代寂寞得多了
曼哈顿大街人人打扮入时 谁也不看谁又都是看见了的
甘美清凉的是情侣间刚刚解释清楚的那份误会
常说中国江南应分有骨的江南 无骨的江南
我宠爱那种书卷气中透出来的草莽气
草莽气中透出来的书卷气也使我陶醉
灵感之句 是指能激起别人的灵感的那种句子
当你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我正打算迁徙
比幸福 我不参加 比不幸 也不参加
因为喜欢朴素所以喜欢华丽
又在威尼斯过了一个不狂不欢的狂欢节
如欲相见 我在各种悲喜交集处
能做的事情就是长途跋涉的归真反璞
【风言】
伟大的艺术常是裸体的,雕塑如此,文学何尝不是如此。
人的五官,稍异位置,即有美丑之分,文章修辞亦当作如是观。
文学是什么,文学家是什么,文学是对文学家这个人的一番终身教育。
批评家的态度,第一要冷静,第二要热诚。第三要善于骂见鬼去吧的那种潇洒。第四,第四要有怆然而涕下的那种泼辣。
文学的不朽之作,是夹在铺天盖地的速朽之作必朽之作中出现的,谁人不知,谁人又真的知道了。
迷路于大道上的人嗤笑于迷路于小径上的人,后者可怜,前者可怜且可耻。
真正聪明的人能使在他旁边的人也聪明起来,而且聪明得多了。
师事,那是以一己的虔诚激起所师者的灵感。
一贯说假话的人,忽然说了真话—那是他开始欺骗自己了。
成功,是差一点就失败了的意思。
人的快乐,多半是自以为是的快乐。
植物动物,如果快乐,真快乐。
当某种学说逐渐形成体系,它的生命力便趋衰竭。
有人搔首弄姿,穿文学之街过文学之巷……下雨了……那人抖开一把缀满形容词的佛骨小花伞,边转边走。
一个性格矛盾的人,并没有什么,要看是什么控制着这些矛盾。
快乐是吞咽的,悲哀是咀嚼的,如果拒绝快乐,会嚼出悲哀来。
生活的过程,是个自我教育的过程。
怀疑主义者其实都是有信仰的人。
荒谬只是起点,而非终点。--加缪
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
冥冥之中,有一律令。它以得为失,以失为得。
从前的艺术家的风格,都是徐徐徐徐形成的,自然发育,有点受日月之精华的样子。地球大,人口少,光阴慢,物质和精神整个儿松松宽宽潇潇洒洒,所以:人格即风格。
我们苦乐难言忧喜参半地活在前人所料不及的世界上,努力保持宽厚,却终究变得锲薄了,再不惕励,也要落入布封的话的后发的滋味中去的。
俄罗斯的文学像一床厚棉被。
急功近利的观念蔓延全世界,并不意味着人和社会充满捷活,正是显露了人和社会的虚浮孱弱。
童年的朋友,犹如童年的衣裳,长大后,不是不愿意穿,是无可奈何了。
有几分繁华,便有几分荒凉。
秋天,十一月的晴暖阳光,令人想起春天。(我觉得木心说这句话很好,后面引用蒙田和培根的话却不好了,读木心的句子是在很多无用的句子里挑选精美的句子,某一段,某一处找到好的了,便欣喜至极,容易忘怀和满足)
怨恨之深,无不来自恩情之切。
还有墓志铭,不用一个爱字不用一个恨字,照样阐明了毕生经历,他们真是十分善于写作的。
【后记】
当某个环境显得与你相似时,便不再对你有益。
借别人之身,经历了一场残疾。他带着病回去,我痊愈了,而额外得了这份康复的欢忻。
他的一生,倘若全然平凡,连不幸的遭遇(疾病)也算在平凡里,可是唯其平凡,引我遐想—这遐想随处映见我的自私。从前,我的不幸,就曾作过别人的幸运的反衬。虽然很多不幸业已经退去,另外的很多不幸还会涌至。可是那天晚上,我走回来,分明很轻快地庆幸自身技能的健全,而且庆幸的还不止这些。
琼美卡与我太相似,有益和无害是两回事,不能耽溺于无害而忘思有益。
我将迁出琼美卡。
【摘抄完笔记的一些碎碎念】
夜已好深了。从浴室里冲完澡赤身裸体地回到自己的房间,用一条毯子裹着不禁觉得有几分凉意。身上的水不停地往下落,滴在木板地上发出好听的声音。我找了一块更为松软的毛毯放在脚下,也让自己的脚心感到放松和舒适些。(人的感受舒适是最重要的,生命仅此一次,要好好对待。)窗外不远处灯火依旧通红一片,那是对“不夜城”三字的最恰当的描述。三年前父亲卖掉之前的房子,全家人搬到一个郊区的地方居住,门前修了一条路供自己驱车进出。夏日的时候我就躲在家里,吹着空调,看窗边是不是飞过的鸟儿,偶尔有兴致的时候拍几张照。
我已很久不玩相机。今天早上出门跑步的时候用手机对着天空拍了一张,发在自己的weibo上。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坐在窗边,吃着冰葡萄,眉头紧锁。那时候的我在读杜拉斯的《情人》。
吃过晚饭,我从书架上拿了本木心的书到书房里读。我枕边放有一叠最近喜欢读的书,其中也有本是木心的《云雀叫了一整天》。先前有朋友和我说,诗歌不可学木心。先前不解,后来读过之后才发现确实如此。木心的诗歌用的是小说笔法,没有他的经历很难有他的那种体会,况且木心出生在富足的家庭,又常年在国外,其中不少介绍外国地名和人名都让我觉得困惑不已。我觉得自己的地理不错,但那些终究只是纸上看来的文字,没有真实的存在感。所以这些地名出现的时候,我很难理解木心先生当时的那份情结。这么想来,我是多少有些对不起木心了。
读木心的文字就像是在五彩的糖果中挑选自己最为中意的那几颗。心不要大,否则会甜坏了牙齿。木心所写的精美的文字总是镶嵌在看似不经意的朴素之中。更或者说是:读木心的句子是在很多无用的句子里挑选精美的句子,某一段,某一处找到好的了,便欣喜至极,容易忘怀和满足。
前些日子在读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近日又拿起莫言的几本书来随便翻翻,果然还有魔幻现实主义的风格。我总是讨厌有风格的东西,总觉得被打伤标签的东西总会在某一处的时候不那么地尽如人意。第一次读到莫言这个名字是在帕慕克的《伊斯坦布尔》一书的扉页上。当时只觉得是很普通的作家的笔名,也就没有在意,翻过去就忘记了。去年的一年世间里,莫言也是被炒作得最多最火的一位作家。等这些风潮过去的是,等人们的评论声都渐渐地轻下去的时候,我才找去他的作品选取其中的一部分来读。有时候是有遗憾的,可是人的一生不能没有遗憾。
-
Jason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09 11:4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