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综复习法
有句话说,英语是过线的保证,西医是得分的王道。西医综合300分,想拿高分必须从这里下手是浅显,西医综合题目比较有深度,要推理,光死记硬背不行。今年的西医综合题目和以往比较有着明显的不同,可以看出,教育部命题中心在转变出题方向了,以前的一些观念必须得摒弃了。2009年西医综合题目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很多考完的人多说自己能够考个230,甚至240,250以上,结果出来都大跌眼镜,170多,200分不到的大有人在。我想,这个原因主要在于看书的深度不够。今年的题目,基础的很基础,大家都会做,看似不难其实暗藏杀机的题目是拉开距离的题目,这些题目主要集中在病例分析题和多选题。为了写得更有条理性,我分小标题来写,便于大家看
一 复习一定要以教材为蓝本。还是那句话,教材是命题之本。也许大多数人包括我在内,在本科期间学习内科时候,都认识上临床以后这些东西不一定管用,很可能不是按照这些东西来的。其实错了,我们教科书上写的东西恰恰都是长期的临床经验的集中反映。实习过的同学应该知道这点,这些东西并非纸上谈兵,临床上就是这样干的,所以不要藐视教科书。现在的题目对我们应届本科生是越来越不利了,主要是因为临床的题目太灵活了,而我们应届生又没有什么临床经验,所以要吃亏。但是也不慌,如果你书看得够仔细,够熟练,知识够系统也就不怕,没有见过咱们可以推理啊,是不是?
二 大致的复试思路。首先推荐贺银成的辅导讲义,毕竟贺老师辅导这么多年,也有一些经验,他的书出的还是不错的。我建议大家这样看讲义:第一阶段要仔细,到边到角,看完一章,立刻看教材,把讲义上面没有写出来的补上去,不要把讲义看得太珍贵,尽量涂画,只有自己看得懂便于记忆就最好。看第一遍时候都在实习阶段,所以花费2个月到2个半月看完。记住,一定不要漏了!看完第一遍后,你还是什么都不记得,不要慌,这时候你的大致轮廓是有了。第二阶段,结合真题。做真题大概知道历年来喜欢考哪里,怎末考(鉴于2009年出题风格转变,这点貌似作用不是很大了)。这次做真题推荐用北医的那本把各个章节放在一起的那本书,不过我没有用它,听说确实很好。做完后,正确的也要看,也许是猜中的,错误的在讲义上找出来,一般都有,同时也要在教材上找出来,做个醒目的记号,因为教材更系统,记号便于翻书时候看见。每次翻书时候,即使你找的目标不是它,但是无意中看到了它,你就印象深刻一次,如此下来,就很深刻了。这个阶段大概2个月。第三阶段(9月到11月中旬),进入了下学期了,这时候实习可以适当的逃跑,增加点复试时间,同时有保研资格的要多注意保研的问题,毕竟考研是相当的痛苦的。这个阶段比较复杂点,因为有部分人有可能有保研资格,但是不一定能够保送的很,好所以比较矛盾,不能静下心来。一般保研在国庆节后就彻底结束了。如何进行9月份这个阶段的复习,不好说,我没有处理好,效率很低。国庆节后,基本上要静下心来了,再不静下心来就可能考不上了。这时候离考研只有3个月,一定要制定一下复习计划,否则打乱仗,考前还是慌张的状态。国庆节后,把住一个原则-”快速多重复”。如果再老牛拖破车,估计又要忘记差不多了。这时候,你前面的2遍起到了实质性的作用了,你翻书,翻讲义的速度都很快了,很多难以记忆的东西你开始有灵感去创作顺口溜了,很多难以理解的你近似的能够理解了,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就是这个道理。从9月到报名结束(大概每年的11月14号),这是最为关键的一遍,这一遍不再是一章一章来,而是结合真题再做一遍(注意是按照每年的题目不是每个科目来做,特别注意,否则,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在这一遍过程中,翻书翻讲义是最多的,你前面2遍的工作做的好,这一遍就有明显的成效了。比如说,你做的记号,哪些是考过的,哪些是常考的,哪些是你爱犯错误的,剩下的就是没有考过的。每次翻书,翻到了目标地方,也要把目标周围的知识点附带看一下,看多了就熟练了,日久生情啊!难以记忆的,编个口诀画个图画或者其它的方式,无论是高雅的还是低俗的都行,能够记住就是王道,反正我编写的都是比较那个点。。。每次翻书看到口诀,默念一遍,遐想一次。还有,有些类似的知识点可以自己归纳出来,写在讲义上面的相应地方,这点很重要,自己归纳的往往印象最深刻。在这个第三遍过程中,你翻书的次数已经是无法统计了,反正看了很多遍,即使不是很完整。报名结束后开始第四遍了,这时候离考试只有2个月了,后面的时间还要倾向于政治和英语,所以西医时间不是太多,但是也不能太少了,每天至少要保证4个小时。第四阶段是冲刺阶段了,建议做北医的模拟题。之所以推荐北医的模拟题,是因为它出题的风格很接近考研的试题风格,尽管简单了点,但是价值是大大的。我估计命题人和北医出版社的人有瓜葛,都是在天子脚下,每年命中题目最多的就是北医模拟题。北医模拟题一共10套,每2天做一套,做完后要把错误的全部找出来,结合教材和讲义,逐个分析,再看后面的解析,它后面的解析往往都很精辟简练,做正确的也看一下解析,要理解。10套题目20天下来搞定了。然后再花10天时间把这个模拟题再看一遍,这是第四个阶段,第四个阶段主要体现实战的技巧了,等你上考场会发现很多题目很有亲切感。第五个阶段就剩下一个月来,西医复习时间更加的少了,英语作文,政治大题一大堆,但是也不要大意失荆州,西医仍然要花时间,这个阶段把真题再看一次,找出那些你觉得很难记忆的很难理解的东西以及你老是错误的东西,写出page数字,集中精力想个巧妙办法解决它,图像记忆法,顺口溜,联想记忆法。。。是法子的全部用上去,等到考前5天,再次看看,基本上忘记不了了。
三 09年题目与以往的不同之处:病例题目灵活,所以内科外科是重中之重,模棱两可的,干扰性大的很多,比如诊断结核还是肺癌的,诊断心绞痛还是气胸的,检查C肽还是查夜间血糖的;有超纲题目,比如IGA肾病的病例类型无论是病理学还是内科学都不属于考纲,但是考了,那个类风湿关节炎感染性因子中的EB病毒,其实是《实用内科学》里面的知识,我们五年制教材没有;还有,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愈的诊断标准,其实是八年制教材的内容,五年制教材也没有;一些题目跟时代走,比如那个早期胃癌的诊断,小于2cm算不算,其实这是是肿瘤学界最近修订的东西,多选题那道属于遗传性的疾病光看我们病理书还不好选择,但是看肿瘤学教材就知道了,白血病是相关性的疾病所以不能选择,还有生化的基因敲除等等。重复真题少了,特别偏僻的变态的题目少了,常考的也少了,比如以前经常出肝硬化的分类,结核性腹膜炎的热型等现在这类题目不多;诊断学的东西单独考的很少了,貌似就发现病例题目第一题肝硬化腹壁静脉曲张静脉流向和杂音是完全摘自诊断书的;基础课程的题目推理性的多了,比如血压变化,静息点位几道题,外科学烧伤中的还有一道补液计算题目;有些题目是来自执业医师题目,比如,多选题中肝胆外科留置T管引流作用,病理学中乙脑特征性的病理变化,教材是没有明确说的,都是执业医师题目,还有一些病例题目也是执业医师题目的影子;陷阱不少,比如用甲肝误导肝硬化,其实是肾衰或者尿毒症。还有一些特点暂时想不出来,想出来了再补充
四 如何处理实习和考研
实习是很难得的机会,所谓有得必有失,想都处理好很累,甚至都处理不好。我是这样处理的,先把内科实习完,实习时候确实能够学到一些东西,而且在实习过程中学的东西印象很深刻,很难忘记,比如,在心内科,请教一位副教授学如何看心电图,头一次接触向量法分析,然后就大概知道哪些导联主波向上哪些向下,果真很多难以记忆的记住了,看来心内科确实是技术活,虽然心内科最难,但是考研题目涉及的很少,万幸啊!建议心内了实习多懂脑筋多看书,说不定不懂的东西借这个机会就懂了呢!实习时候学的东西是牢固,但是太少了,我转完消化科,连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都没有见过,遗憾吧!所以,在权衡实习与考研中,我偏向于多花点时间看书,看书看的东西要多得多,尽管不够深刻,但是对付考研更有利!因为内科学在西医综合比例最大,有90分,而且内科学考得最难,所以内科实习要实习好点,多问多看多动脑筋。外科我没有怎末认真实习,但是外科考得稍微简单点,如果你是打算考本校,不要求分数高,可以认认真真的实习一下。
五 学习要有方法 脑子灵活点,不要把医学东西全部看成是死记硬背的,要善于总结,善于推理。外科学一定要结合解剖学。比如,毕II术后输入输出袢梗阻的问题,神经外科定位诊断问题,只有分析清楚解剖,全部不攻自破,如果死记忆,怎末记也记不住,挺恼火的!再比如病理学炎症因子,哪些有趋化作用,哪些是血管扩张,通透性增高的,调理素的,看老贺的表格,自编口诀,全部解决,要不然你能够硬记下来,真服了你!肾病的病理类型特点,淋巴瘤里面的病理特点,核型,都是可以编制口诀的,全部能够拿下来;如何灵活运用讲义上的表格呢,这样搞,比如癌与肉瘤的比较那个表格,你就用笔圈出不同点的关键字中的一个字,然后八点区别就记忆八个字,八个字串成一句反复的默念,即使很咬口,也让它变成通顺的,记了癌就不用记肉瘤了,这样就OK了!
六 注重与他人交流,不要死要面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和别人交流的东西所学会的很难忘记,记忆很深刻。我至今还记得肾前性和肾性肾衰特点的区别,内科外科书都有。这个题目曾经考了几次,很难记忆,后来一个网友教我:肾前性,见一小,见比大,尿浓度自然是肾前性的大,因为缺血尿少,这样,这个问题就永远记住了。考前的2个月,我每天晚上下自习仍然上网,偶尔没有上,上网时候就和群里的人交流,互相学习
七 辅导书 贺的辅导讲义,北医的真题(两个版本的,分类和整篇的),北医模拟题,时间充足,贺的练习题也可以做做,还有,推荐一下协和执业医师习题集,里面的题目值得做,可惜没有讲解
写了这么多,再次总结一下主要内容:教材为根本,学习方法要灵活,实习要挤出时间,真题要3遍,教材要5遍,多与他人交流,快速多重复,死记的东西巧妙记忆,活的东西理解记忆,内外是重点,内科是难点,北医模拟题要看重。五轮复习这样安排:
一 复习一定要以教材为蓝本。还是那句话,教材是命题之本。也许大多数人包括我在内,在本科期间学习内科时候,都认识上临床以后这些东西不一定管用,很可能不是按照这些东西来的。其实错了,我们教科书上写的东西恰恰都是长期的临床经验的集中反映。实习过的同学应该知道这点,这些东西并非纸上谈兵,临床上就是这样干的,所以不要藐视教科书。现在的题目对我们应届本科生是越来越不利了,主要是因为临床的题目太灵活了,而我们应届生又没有什么临床经验,所以要吃亏。但是也不慌,如果你书看得够仔细,够熟练,知识够系统也就不怕,没有见过咱们可以推理啊,是不是?
二 大致的复试思路。首先推荐贺银成的辅导讲义,毕竟贺老师辅导这么多年,也有一些经验,他的书出的还是不错的。我建议大家这样看讲义:第一阶段要仔细,到边到角,看完一章,立刻看教材,把讲义上面没有写出来的补上去,不要把讲义看得太珍贵,尽量涂画,只有自己看得懂便于记忆就最好。看第一遍时候都在实习阶段,所以花费2个月到2个半月看完。记住,一定不要漏了!看完第一遍后,你还是什么都不记得,不要慌,这时候你的大致轮廓是有了。第二阶段,结合真题。做真题大概知道历年来喜欢考哪里,怎末考(鉴于2009年出题风格转变,这点貌似作用不是很大了)。这次做真题推荐用北医的那本把各个章节放在一起的那本书,不过我没有用它,听说确实很好。做完后,正确的也要看,也许是猜中的,错误的在讲义上找出来,一般都有,同时也要在教材上找出来,做个醒目的记号,因为教材更系统,记号便于翻书时候看见。每次翻书时候,即使你找的目标不是它,但是无意中看到了它,你就印象深刻一次,如此下来,就很深刻了。这个阶段大概2个月。第三阶段(9月到11月中旬),进入了下学期了,这时候实习可以适当的逃跑,增加点复试时间,同时有保研资格的要多注意保研的问题,毕竟考研是相当的痛苦的。这个阶段比较复杂点,因为有部分人有可能有保研资格,但是不一定能够保送的很,好所以比较矛盾,不能静下心来。一般保研在国庆节后就彻底结束了。如何进行9月份这个阶段的复习,不好说,我没有处理好,效率很低。国庆节后,基本上要静下心来了,再不静下心来就可能考不上了。这时候离考研只有3个月,一定要制定一下复习计划,否则打乱仗,考前还是慌张的状态。国庆节后,把住一个原则-”快速多重复”。如果再老牛拖破车,估计又要忘记差不多了。这时候,你前面的2遍起到了实质性的作用了,你翻书,翻讲义的速度都很快了,很多难以记忆的东西你开始有灵感去创作顺口溜了,很多难以理解的你近似的能够理解了,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就是这个道理。从9月到报名结束(大概每年的11月14号),这是最为关键的一遍,这一遍不再是一章一章来,而是结合真题再做一遍(注意是按照每年的题目不是每个科目来做,特别注意,否则,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在这一遍过程中,翻书翻讲义是最多的,你前面2遍的工作做的好,这一遍就有明显的成效了。比如说,你做的记号,哪些是考过的,哪些是常考的,哪些是你爱犯错误的,剩下的就是没有考过的。每次翻书,翻到了目标地方,也要把目标周围的知识点附带看一下,看多了就熟练了,日久生情啊!难以记忆的,编个口诀画个图画或者其它的方式,无论是高雅的还是低俗的都行,能够记住就是王道,反正我编写的都是比较那个点。。。每次翻书看到口诀,默念一遍,遐想一次。还有,有些类似的知识点可以自己归纳出来,写在讲义上面的相应地方,这点很重要,自己归纳的往往印象最深刻。在这个第三遍过程中,你翻书的次数已经是无法统计了,反正看了很多遍,即使不是很完整。报名结束后开始第四遍了,这时候离考试只有2个月了,后面的时间还要倾向于政治和英语,所以西医时间不是太多,但是也不能太少了,每天至少要保证4个小时。第四阶段是冲刺阶段了,建议做北医的模拟题。之所以推荐北医的模拟题,是因为它出题的风格很接近考研的试题风格,尽管简单了点,但是价值是大大的。我估计命题人和北医出版社的人有瓜葛,都是在天子脚下,每年命中题目最多的就是北医模拟题。北医模拟题一共10套,每2天做一套,做完后要把错误的全部找出来,结合教材和讲义,逐个分析,再看后面的解析,它后面的解析往往都很精辟简练,做正确的也看一下解析,要理解。10套题目20天下来搞定了。然后再花10天时间把这个模拟题再看一遍,这是第四个阶段,第四个阶段主要体现实战的技巧了,等你上考场会发现很多题目很有亲切感。第五个阶段就剩下一个月来,西医复习时间更加的少了,英语作文,政治大题一大堆,但是也不要大意失荆州,西医仍然要花时间,这个阶段把真题再看一次,找出那些你觉得很难记忆的很难理解的东西以及你老是错误的东西,写出page数字,集中精力想个巧妙办法解决它,图像记忆法,顺口溜,联想记忆法。。。是法子的全部用上去,等到考前5天,再次看看,基本上忘记不了了。
三 09年题目与以往的不同之处:病例题目灵活,所以内科外科是重中之重,模棱两可的,干扰性大的很多,比如诊断结核还是肺癌的,诊断心绞痛还是气胸的,检查C肽还是查夜间血糖的;有超纲题目,比如IGA肾病的病例类型无论是病理学还是内科学都不属于考纲,但是考了,那个类风湿关节炎感染性因子中的EB病毒,其实是《实用内科学》里面的知识,我们五年制教材没有;还有,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愈的诊断标准,其实是八年制教材的内容,五年制教材也没有;一些题目跟时代走,比如那个早期胃癌的诊断,小于2cm算不算,其实这是是肿瘤学界最近修订的东西,多选题那道属于遗传性的疾病光看我们病理书还不好选择,但是看肿瘤学教材就知道了,白血病是相关性的疾病所以不能选择,还有生化的基因敲除等等。重复真题少了,特别偏僻的变态的题目少了,常考的也少了,比如以前经常出肝硬化的分类,结核性腹膜炎的热型等现在这类题目不多;诊断学的东西单独考的很少了,貌似就发现病例题目第一题肝硬化腹壁静脉曲张静脉流向和杂音是完全摘自诊断书的;基础课程的题目推理性的多了,比如血压变化,静息点位几道题,外科学烧伤中的还有一道补液计算题目;有些题目是来自执业医师题目,比如,多选题中肝胆外科留置T管引流作用,病理学中乙脑特征性的病理变化,教材是没有明确说的,都是执业医师题目,还有一些病例题目也是执业医师题目的影子;陷阱不少,比如用甲肝误导肝硬化,其实是肾衰或者尿毒症。还有一些特点暂时想不出来,想出来了再补充
四 如何处理实习和考研
实习是很难得的机会,所谓有得必有失,想都处理好很累,甚至都处理不好。我是这样处理的,先把内科实习完,实习时候确实能够学到一些东西,而且在实习过程中学的东西印象很深刻,很难忘记,比如,在心内科,请教一位副教授学如何看心电图,头一次接触向量法分析,然后就大概知道哪些导联主波向上哪些向下,果真很多难以记忆的记住了,看来心内科确实是技术活,虽然心内科最难,但是考研题目涉及的很少,万幸啊!建议心内了实习多懂脑筋多看书,说不定不懂的东西借这个机会就懂了呢!实习时候学的东西是牢固,但是太少了,我转完消化科,连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都没有见过,遗憾吧!所以,在权衡实习与考研中,我偏向于多花点时间看书,看书看的东西要多得多,尽管不够深刻,但是对付考研更有利!因为内科学在西医综合比例最大,有90分,而且内科学考得最难,所以内科实习要实习好点,多问多看多动脑筋。外科我没有怎末认真实习,但是外科考得稍微简单点,如果你是打算考本校,不要求分数高,可以认认真真的实习一下。
五 学习要有方法 脑子灵活点,不要把医学东西全部看成是死记硬背的,要善于总结,善于推理。外科学一定要结合解剖学。比如,毕II术后输入输出袢梗阻的问题,神经外科定位诊断问题,只有分析清楚解剖,全部不攻自破,如果死记忆,怎末记也记不住,挺恼火的!再比如病理学炎症因子,哪些有趋化作用,哪些是血管扩张,通透性增高的,调理素的,看老贺的表格,自编口诀,全部解决,要不然你能够硬记下来,真服了你!肾病的病理类型特点,淋巴瘤里面的病理特点,核型,都是可以编制口诀的,全部能够拿下来;如何灵活运用讲义上的表格呢,这样搞,比如癌与肉瘤的比较那个表格,你就用笔圈出不同点的关键字中的一个字,然后八点区别就记忆八个字,八个字串成一句反复的默念,即使很咬口,也让它变成通顺的,记了癌就不用记肉瘤了,这样就OK了!
六 注重与他人交流,不要死要面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和别人交流的东西所学会的很难忘记,记忆很深刻。我至今还记得肾前性和肾性肾衰特点的区别,内科外科书都有。这个题目曾经考了几次,很难记忆,后来一个网友教我:肾前性,见一小,见比大,尿浓度自然是肾前性的大,因为缺血尿少,这样,这个问题就永远记住了。考前的2个月,我每天晚上下自习仍然上网,偶尔没有上,上网时候就和群里的人交流,互相学习
七 辅导书 贺的辅导讲义,北医的真题(两个版本的,分类和整篇的),北医模拟题,时间充足,贺的练习题也可以做做,还有,推荐一下协和执业医师习题集,里面的题目值得做,可惜没有讲解
写了这么多,再次总结一下主要内容:教材为根本,学习方法要灵活,实习要挤出时间,真题要3遍,教材要5遍,多与他人交流,快速多重复,死记的东西巧妙记忆,活的东西理解记忆,内外是重点,内科是难点,北医模拟题要看重。五轮复习这样安排: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