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总结
上海交通大学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总结
自己缺什么就补什么。成绩不好并非我不想努力不愿意付出,只是大学四年我根本就没想明白为什么要去好好读书。现在既然想明白了,那就开始呗。数学忘了可以重新学,专业课不会就从零开始。反正念大学的时候考试前我也是从零开始,考前两天开始预习,考前一天开始复习,考前一天晚上做习题,我可以考个六七十多分。相较于这个时间,考研的复习时间还是挺充沛的。
一、数学
如果你和我一样底子不那么扎实,我建议数学的话着重看大纲解析,因为里面的例题都是以前真题,整个难度不高,容易上手。复习全书只要补充看下大纲解析里没有的题型就好。之后再是660题,400题,真题。遇到不会的就翻大纲解析或者复习全书,知道考点,会总结会融会贯通就好,考研数学三一般都不会很难,男生天生似乎就有些数学小天赋,扎扎实实把上面书做了应该能到140以上。
二、 英语、政治
政治和英语除了网上大家经常提到的那些复习书之外,强烈推荐教育部考试中心出的《考试分析》,这套书数学政治英语都有。书里会对最近几年的试题做非常详细的分析。特别是对当年的研究生考试,这套书会给出一个总结性的评价,并且为明年的考试提出建议。这些往往就是明年考试的方向,大家尤其要注意。另外,对于政治题目,每年考试结束各家辅导班都会网上放出参考答案,这些答案有时彼此之间差别很大,所以,大家一定要对着《考试分析》去理解真题答案,特别是政治简答题,仔细发掘真正的得分点是什么。千万不要把网上辅导班的答案当做标准答案去理解,那些答案有的洋洋洒洒近千字,有关的没关的知识点都被罗列上去,但是真正的得分点并没有占全。
三、最后是专业课。
高金给的参考书主要涉及三门课,货币银行学,公司理财还有微观。但是最近两年的考试微观没有出现在最终试卷中。明年考不考不知道,但是,只要不是复习时间紧张到完全复习不过来,一定要看看。千万不要拿一年的时间去做赌注。即使最后真的不考,每本书都心里有底能够让你更有自信的参加考试。信心对于考试发挥尤其重要。
不过在时间分配上,大家可以把货币银行学和公司理财作为重点。这两门课我都几乎只看了高金的参考书,没有过多的拓展。结合我最后的成绩可以给大家的参考是,只看参考书单纯考试没有问题,但是拿高分很难。高金改卷子比较严,成绩出来以后像我这样的一般专业课很难考在110分以上,这也是一个教训吧,大家一定要注意了。
另外,考试的时候如果出现一些小状况大家一定要稳住不要慌张。2011年高金的专业课考试突然使用了全英文的试卷(之后两年都是中文),2013年(也就是我们今年)高金的专业课考前老师突然说不允许使用计算器(后来明白,今年但凡准考证上没有注明能用计算器的一律不准使用,大家以后也要注意)。要知道二三十分的题涉及到方差相关系数,只能笔算,冷静一些,先列式子化简公式,能约分则约分,尽量估算,也许答案会有误差,但是卷子上尽量不要留白。考试时不管发生什么,沉着冷静,只要好好复习过,一点小状况不会影响到最后的结果,大家一定要相信自己。
【复试准备】
考完试之后,如果觉得自己有希望进复试,那就尽早准备吧。
准备的主要内容是三块:英语口语,金融知识,简历。
口语方面,因为大二时候的比赛就是全英文的,再加上大三实习500强企业里好多老外,没有英语根本没法交流,所以我对口语不是特别担心。很多同学推荐看美剧是一种很好地提升英语水平的方法,但是就我个人而言,对各种电视剧总是缺乏热情。所以我主要是看英语新闻,感觉难度上Bloomberg > CNN > BBC > NHK World。平时在家就放着,遇到涉及金融事件的重要新闻就写下outline,作为金融知识的储备素材。每天看看世界上发生着什么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练了英语,储备了金融知识,而且不会感觉很累。一天下来,outline也记了很多了。休息的时候可以拿出来对着outline自己一边记忆一边复述,想象老师可能涉及到的问题自问自答,遇到不会的单词就查下字典,慢慢的就会发现不管什么话题自己都有话可说了。
金融知识,其实就是对最近几年重要金融事件自己做一个总结。包括发生的背景,发生的原因,对经济的影响,解决的办法。涉及到的内容由远及近包括次贷危机,欧元区危机,人民币升值,QE4,大陆房地产泡沫,中国的金融市场改革,城镇化,三月份两会涉及的央行货币财政政策,还要就是在面试前几天发生的英镑暴跌和塞浦路斯银行危机等等很多。如果自己分析不出原因可以去网上搜索下各家的观点,总结出自己的东西。背景、原因、影响和解决办法每一点不要长篇大论,提炼出重要的一二三四五条,既便于记忆,又能在面试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提供给老师尽可能多的信息量。有了之前的新闻储备,其实做这一块不会感觉特别费力。金融事件彼此间联系紧密,而且很有逻辑性,不会让自己感觉枯燥。每天看看以前总结的,再总结些新的知识,知识储备就和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除此以外,每天背一遍全球主要指数和汇率,要培养自己对金融数据的感觉,并且这类问题连着两年被问到了。
最后是简历。高金面试前需要提交简历和本科成绩单,千万要好好准备。英文的那份简历一定仔细检查,不要有语法和拼写错误(之后的面试,老师会对照着你的英文简历提问)。此外简历要简洁明了,突出自己的特点。简历的格式内容大家可以参见网上的资料。但是绝对不要掺水,不要夸夸其谈。我的简历中没有数据支撑或者没有直接材料证明的活动全部删除了。留下的全是某年某月参加些什么比赛,得了些什么奖。某年某月,在哪里实习,做了什么。某年某月,在哪里接受培训,主要内容是什么。确保每一项都经得起推敲和提问。针对简历老师还可能问些有关个人素质能力的问题,比如遇到的挫折,最难忘的事儿等等,这些大家可以参照宝洁的经典问题进行准备,回答这些问题的同时,也便于对自己的过去进行一个梳理。
临近复试的时候,我和中科大另外两个参加高金面试的同学隔几天就会QQ语音一次,练习口语,针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总结我们的进度。科大在高金的师姐一有空也会上QQ替我们模拟面试,给我们提意见。真的非常感谢他们,自己能被录取,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抱团一起努力的结果。现在回忆起来,是一段非常非常美好的回忆。
【关于复试】
终于,参加复试了。
高金的复试既温暖又残酷。
温暖是因为,高金的老师非常nice,复试的间隔给我们准备了各种点心和饮料自助。其他组面试的时候,会有专门的老师陪着我们,让我们不用紧张,陪我们聊天,给我们讲笑话。面试前还特地从休息室送我们到教室门口,说,“不紧张吧,加油哦!”
残酷是因为,至少一半以上的人要被淘汰。
复试当天所有的同学都穿着正装。
复试分成两部分。小组讨论和传统面试。所有的环节全部英语(包括小组讨论时组员间的沟通)。
小组讨论每六个人一组,大屏幕上给出话题和问题,每人一份A4纸一页多一些的英文案例,我们需要在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内得出结论,写出展示的Outline,准备Presentation。Presentation时间15分钟,每位组员都要上场。案例是关于商业伦理和个人利益的选择。题目并不难,讨论的时候注意不要在细节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尽可能的让每一个组员都能参与并且发挥作用。并且留出足够的时间准备presentation。老师会在身边打分,评分的细节我们不知道,大家可以参看网上有关群面的分析,应该评分标准不会差太多。
小组讨论完之后,吃些点心,休息一阵就是传统面试了。
三个老师,三个学生。进去以后微笑,握手,就坐。老师分别提问,同学分别回答。
“介绍一下你们自己,不要说简历上有的,不要说你来自哪里。”
然后是针对个人提问。老师的问题覆盖面很广很杂并且有的问题非常犀利。比如老师问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的本科排名是多少?
对于自己的过去不管是优势还是不足都要坦诚相告。不要夸大自己的成绩,也不要隐瞒自己的不足。你要相信老师并不会抓着你的一个缺点不放,关键是你的综合能力。面试的时候如果被发现不诚实,那就一票否决了。
之后的问题我记得的有,说说你过去的社团经历中遇到最困难的一件事。
(很经典的素质测评问题)。
人民币五年后的汇率你觉得是多少?
(我根据人民币汇率近三年的近似增幅,列了一个式子,估算了下五年后的汇率水平。个人认为虽然这是开放性的问题,但是给的答案理由尽可能要充分)
七百万的百分之十三是多少?
(老师语速很快,我第一次听成了百分之三十,这一题结果我答错了)
你觉得中国利率上限(interestrate cap)是多少?
(我那时候回答说 “一年期存款利率是3%,我觉得上限是5% 。”老师看了我一眼,“只能增2%了?”我想解释下利率太高能控制通胀但是对经济不好。老师摆摆手说,“不用原因我就要个答案”我只好作罢。之后回家我上网查了下,interest rate cap 涉及在利率衍生品中,我只查到一个定义,但是没有估值,不知道大家有好的答案么)
道琼斯指数上周五收盘是多少点?
(类似的问题两年都有提及,大家一定要准备)
还有一些问题我记不清了,但是可以看出来这些问题你可以回答得很简单,但是也可以回答得很有深度。这个就是老师测试你水平的地方了。
面试的时候千万不要太紧张,英语的语速流畅稳定,吐词要清楚。不会回答的问题也尽量给老师一个思路,不要冷场。最后就是面带微笑,相信自己吧。
整个一场传统面试持续了30分钟左右的时间。出来的时候脑子昏昏沉沉的。感觉自己有的问题回答的不好,有的问题回答的不错,能不能录取,自己心里也没有底。
面试完等待的过程特别漫长。
9天以后的四月二号上午。一起复试的科大同学给我发了个短信。
他:“有消息吗?等得实在受不了了。”
我:“呵呵,不知道啊。应该最近会出吧,不然过几天放假了又是会好久。”
十分钟以后,他突然给我打电话:
“通知出了,我们都被录取了!”
人不怕走弯路,只要你有勇气再走回来。在高金,又会是一个新的开始。
自己缺什么就补什么。成绩不好并非我不想努力不愿意付出,只是大学四年我根本就没想明白为什么要去好好读书。现在既然想明白了,那就开始呗。数学忘了可以重新学,专业课不会就从零开始。反正念大学的时候考试前我也是从零开始,考前两天开始预习,考前一天开始复习,考前一天晚上做习题,我可以考个六七十多分。相较于这个时间,考研的复习时间还是挺充沛的。
一、数学
如果你和我一样底子不那么扎实,我建议数学的话着重看大纲解析,因为里面的例题都是以前真题,整个难度不高,容易上手。复习全书只要补充看下大纲解析里没有的题型就好。之后再是660题,400题,真题。遇到不会的就翻大纲解析或者复习全书,知道考点,会总结会融会贯通就好,考研数学三一般都不会很难,男生天生似乎就有些数学小天赋,扎扎实实把上面书做了应该能到140以上。
二、 英语、政治
政治和英语除了网上大家经常提到的那些复习书之外,强烈推荐教育部考试中心出的《考试分析》,这套书数学政治英语都有。书里会对最近几年的试题做非常详细的分析。特别是对当年的研究生考试,这套书会给出一个总结性的评价,并且为明年的考试提出建议。这些往往就是明年考试的方向,大家尤其要注意。另外,对于政治题目,每年考试结束各家辅导班都会网上放出参考答案,这些答案有时彼此之间差别很大,所以,大家一定要对着《考试分析》去理解真题答案,特别是政治简答题,仔细发掘真正的得分点是什么。千万不要把网上辅导班的答案当做标准答案去理解,那些答案有的洋洋洒洒近千字,有关的没关的知识点都被罗列上去,但是真正的得分点并没有占全。
三、最后是专业课。
高金给的参考书主要涉及三门课,货币银行学,公司理财还有微观。但是最近两年的考试微观没有出现在最终试卷中。明年考不考不知道,但是,只要不是复习时间紧张到完全复习不过来,一定要看看。千万不要拿一年的时间去做赌注。即使最后真的不考,每本书都心里有底能够让你更有自信的参加考试。信心对于考试发挥尤其重要。
不过在时间分配上,大家可以把货币银行学和公司理财作为重点。这两门课我都几乎只看了高金的参考书,没有过多的拓展。结合我最后的成绩可以给大家的参考是,只看参考书单纯考试没有问题,但是拿高分很难。高金改卷子比较严,成绩出来以后像我这样的一般专业课很难考在110分以上,这也是一个教训吧,大家一定要注意了。
另外,考试的时候如果出现一些小状况大家一定要稳住不要慌张。2011年高金的专业课考试突然使用了全英文的试卷(之后两年都是中文),2013年(也就是我们今年)高金的专业课考前老师突然说不允许使用计算器(后来明白,今年但凡准考证上没有注明能用计算器的一律不准使用,大家以后也要注意)。要知道二三十分的题涉及到方差相关系数,只能笔算,冷静一些,先列式子化简公式,能约分则约分,尽量估算,也许答案会有误差,但是卷子上尽量不要留白。考试时不管发生什么,沉着冷静,只要好好复习过,一点小状况不会影响到最后的结果,大家一定要相信自己。
【复试准备】
考完试之后,如果觉得自己有希望进复试,那就尽早准备吧。
准备的主要内容是三块:英语口语,金融知识,简历。
口语方面,因为大二时候的比赛就是全英文的,再加上大三实习500强企业里好多老外,没有英语根本没法交流,所以我对口语不是特别担心。很多同学推荐看美剧是一种很好地提升英语水平的方法,但是就我个人而言,对各种电视剧总是缺乏热情。所以我主要是看英语新闻,感觉难度上Bloomberg > CNN > BBC > NHK World。平时在家就放着,遇到涉及金融事件的重要新闻就写下outline,作为金融知识的储备素材。每天看看世界上发生着什么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练了英语,储备了金融知识,而且不会感觉很累。一天下来,outline也记了很多了。休息的时候可以拿出来对着outline自己一边记忆一边复述,想象老师可能涉及到的问题自问自答,遇到不会的单词就查下字典,慢慢的就会发现不管什么话题自己都有话可说了。
金融知识,其实就是对最近几年重要金融事件自己做一个总结。包括发生的背景,发生的原因,对经济的影响,解决的办法。涉及到的内容由远及近包括次贷危机,欧元区危机,人民币升值,QE4,大陆房地产泡沫,中国的金融市场改革,城镇化,三月份两会涉及的央行货币财政政策,还要就是在面试前几天发生的英镑暴跌和塞浦路斯银行危机等等很多。如果自己分析不出原因可以去网上搜索下各家的观点,总结出自己的东西。背景、原因、影响和解决办法每一点不要长篇大论,提炼出重要的一二三四五条,既便于记忆,又能在面试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提供给老师尽可能多的信息量。有了之前的新闻储备,其实做这一块不会感觉特别费力。金融事件彼此间联系紧密,而且很有逻辑性,不会让自己感觉枯燥。每天看看以前总结的,再总结些新的知识,知识储备就和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除此以外,每天背一遍全球主要指数和汇率,要培养自己对金融数据的感觉,并且这类问题连着两年被问到了。
最后是简历。高金面试前需要提交简历和本科成绩单,千万要好好准备。英文的那份简历一定仔细检查,不要有语法和拼写错误(之后的面试,老师会对照着你的英文简历提问)。此外简历要简洁明了,突出自己的特点。简历的格式内容大家可以参见网上的资料。但是绝对不要掺水,不要夸夸其谈。我的简历中没有数据支撑或者没有直接材料证明的活动全部删除了。留下的全是某年某月参加些什么比赛,得了些什么奖。某年某月,在哪里实习,做了什么。某年某月,在哪里接受培训,主要内容是什么。确保每一项都经得起推敲和提问。针对简历老师还可能问些有关个人素质能力的问题,比如遇到的挫折,最难忘的事儿等等,这些大家可以参照宝洁的经典问题进行准备,回答这些问题的同时,也便于对自己的过去进行一个梳理。
临近复试的时候,我和中科大另外两个参加高金面试的同学隔几天就会QQ语音一次,练习口语,针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总结我们的进度。科大在高金的师姐一有空也会上QQ替我们模拟面试,给我们提意见。真的非常感谢他们,自己能被录取,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抱团一起努力的结果。现在回忆起来,是一段非常非常美好的回忆。
【关于复试】
终于,参加复试了。
高金的复试既温暖又残酷。
温暖是因为,高金的老师非常nice,复试的间隔给我们准备了各种点心和饮料自助。其他组面试的时候,会有专门的老师陪着我们,让我们不用紧张,陪我们聊天,给我们讲笑话。面试前还特地从休息室送我们到教室门口,说,“不紧张吧,加油哦!”
残酷是因为,至少一半以上的人要被淘汰。
复试当天所有的同学都穿着正装。
复试分成两部分。小组讨论和传统面试。所有的环节全部英语(包括小组讨论时组员间的沟通)。
小组讨论每六个人一组,大屏幕上给出话题和问题,每人一份A4纸一页多一些的英文案例,我们需要在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内得出结论,写出展示的Outline,准备Presentation。Presentation时间15分钟,每位组员都要上场。案例是关于商业伦理和个人利益的选择。题目并不难,讨论的时候注意不要在细节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尽可能的让每一个组员都能参与并且发挥作用。并且留出足够的时间准备presentation。老师会在身边打分,评分的细节我们不知道,大家可以参看网上有关群面的分析,应该评分标准不会差太多。
小组讨论完之后,吃些点心,休息一阵就是传统面试了。
三个老师,三个学生。进去以后微笑,握手,就坐。老师分别提问,同学分别回答。
“介绍一下你们自己,不要说简历上有的,不要说你来自哪里。”
然后是针对个人提问。老师的问题覆盖面很广很杂并且有的问题非常犀利。比如老师问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的本科排名是多少?
对于自己的过去不管是优势还是不足都要坦诚相告。不要夸大自己的成绩,也不要隐瞒自己的不足。你要相信老师并不会抓着你的一个缺点不放,关键是你的综合能力。面试的时候如果被发现不诚实,那就一票否决了。
之后的问题我记得的有,说说你过去的社团经历中遇到最困难的一件事。
(很经典的素质测评问题)。
人民币五年后的汇率你觉得是多少?
(我根据人民币汇率近三年的近似增幅,列了一个式子,估算了下五年后的汇率水平。个人认为虽然这是开放性的问题,但是给的答案理由尽可能要充分)
七百万的百分之十三是多少?
(老师语速很快,我第一次听成了百分之三十,这一题结果我答错了)
你觉得中国利率上限(interestrate cap)是多少?
(我那时候回答说 “一年期存款利率是3%,我觉得上限是5% 。”老师看了我一眼,“只能增2%了?”我想解释下利率太高能控制通胀但是对经济不好。老师摆摆手说,“不用原因我就要个答案”我只好作罢。之后回家我上网查了下,interest rate cap 涉及在利率衍生品中,我只查到一个定义,但是没有估值,不知道大家有好的答案么)
道琼斯指数上周五收盘是多少点?
(类似的问题两年都有提及,大家一定要准备)
还有一些问题我记不清了,但是可以看出来这些问题你可以回答得很简单,但是也可以回答得很有深度。这个就是老师测试你水平的地方了。
面试的时候千万不要太紧张,英语的语速流畅稳定,吐词要清楚。不会回答的问题也尽量给老师一个思路,不要冷场。最后就是面带微笑,相信自己吧。
整个一场传统面试持续了30分钟左右的时间。出来的时候脑子昏昏沉沉的。感觉自己有的问题回答的不好,有的问题回答的不错,能不能录取,自己心里也没有底。
面试完等待的过程特别漫长。
9天以后的四月二号上午。一起复试的科大同学给我发了个短信。
他:“有消息吗?等得实在受不了了。”
我:“呵呵,不知道啊。应该最近会出吧,不然过几天放假了又是会好久。”
十分钟以后,他突然给我打电话:
“通知出了,我们都被录取了!”
人不怕走弯路,只要你有勇气再走回来。在高金,又会是一个新的开始。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