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我想编本词典,面朝官话,春暖花开
近来读书看新闻,看的越多,越体会到知识爆炸的冲击和单个人在它面前的无力。又因学的是经济学专业,必然对政治动向有所关注,要努力了解中国政治架构和政治运作的相关知识。就算如此,当看到几千到几万字不等的、表面上又红又专枯燥乏味其实字字珠玑深思熟虑的文件时,还是只能含着泪给跪了。然后,默默地打开新浪新闻,找到百姓阅读版,像作弊一样欣喜又惶恐的捧读参考答案。可脑海中总有一个念头挥之不去:如何解读官方文件?有没有一个可操作的,能被实践检验的解读方法?更有意思的问法是,有没有这样一台翻译机,可以把官话套话内涵话翻译成俗话水话大白话?有没有这样一本密码本,能从那些枯燥无味的字符中破译出执政者的意图与宣传官员的手段?举例而言,决定中的探索、推动(大力推动&稳步推进)、坚持分别代表了什么态度?又如,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与决定性作用到底有什么区别?搞懂这些问题不是政治的全部,却似乎是XX特色政治的重要门槛:连行话都听不懂,怎么好意思和同行打招呼啊。
因此,如果能有一本《当代官话词典(征求意见稿)》的东西正是再好不过了。格式就仿照王力的古汉语词典,以一些经典文献为基础,搜集并统计常用词的出现频率及位置,给出相应的解释,并考证词源与背景。经典文献主要有几类:第一,新华社及中央级别官方媒体文献,包括但不限于新华社稿件,央视报道(新闻联播等),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人民日报等。第二,中央及部分部委的文件,包括但不限于党的重要会议决议案及公告,领导人重要讲话,国务院相关文件,部门重要文件,最高法相关解释,人大重要立法。我认为上述所列各项的重要性依次递减,第三,部门及地方相关文件,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定,行业要求等,以法律,决定,意见,通知,条例,办法等为结尾,各不相同,让人傻傻分不清楚。由于权力不直接来自民众,合法性的维持就和别的地方不一样,造成现在行政独大的局面,立法和司法,不是橡皮图章就是权力附庸。因此,行政权力的等级直接决定上述各文献的等级,也是无奈却真实的现状。有了上述基础文献,就可以进行分析和整理工作了。首先,需要大量时间去揣摩和判断文字背后的意图,并用时间检验判断的正误。其次,阅读他人著作或是请教行内专家,若遇到对的人将少走很多弯路。最后,社会的演进与代际的交替反应在行话中,必有淘汰与更新,熟悉历史,把握现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知要倾注多少心血呢,如果不够聪明,到头来一场空也不一定。
因此,如果能有一本《当代官话词典(征求意见稿)》的东西正是再好不过了。格式就仿照王力的古汉语词典,以一些经典文献为基础,搜集并统计常用词的出现频率及位置,给出相应的解释,并考证词源与背景。经典文献主要有几类:第一,新华社及中央级别官方媒体文献,包括但不限于新华社稿件,央视报道(新闻联播等),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人民日报等。第二,中央及部分部委的文件,包括但不限于党的重要会议决议案及公告,领导人重要讲话,国务院相关文件,部门重要文件,最高法相关解释,人大重要立法。我认为上述所列各项的重要性依次递减,第三,部门及地方相关文件,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定,行业要求等,以法律,决定,意见,通知,条例,办法等为结尾,各不相同,让人傻傻分不清楚。由于权力不直接来自民众,合法性的维持就和别的地方不一样,造成现在行政独大的局面,立法和司法,不是橡皮图章就是权力附庸。因此,行政权力的等级直接决定上述各文献的等级,也是无奈却真实的现状。有了上述基础文献,就可以进行分析和整理工作了。首先,需要大量时间去揣摩和判断文字背后的意图,并用时间检验判断的正误。其次,阅读他人著作或是请教行内专家,若遇到对的人将少走很多弯路。最后,社会的演进与代际的交替反应在行话中,必有淘汰与更新,熟悉历史,把握现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知要倾注多少心血呢,如果不够聪明,到头来一场空也不一定。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