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着歌的日子
有事没事哼个小曲,是大家打发时间最常做的事情,可能这人当时心情不坏,甚至还带着点雀跃和得意,也可能是为了排遣心中烦闷而苦中作乐罢了。但“哼”这个字眼儿,真是把原本毫无生气的歌词都给带活了起来,“哼唱”听起来也很妙。中国的文字真是深不可测,不可捉摸。
少年时,关于哼的什么歌,基本上来自于当时很火的电视剧插曲,什么《快乐至上》、《雨蝶》、《当》、《千年等一回》……尤其是琼瑶剧火得一塌糊涂的时候,《还珠格格》家喻户晓,大夏天如果遇上突然停电,大人们只好躺在房顶上或树底下乘凉,讨论着接下来的剧情,义愤填膺的怒斥剧中某个恶人。小孩子们也是一脸无奈,好像这停电比考试考了零分还难过,就用那五音不全的嗓子唱着不着调的主题曲,越哼唱就越激昂,好像这是一场悼念这错失的两集剧情的仪式。女孩子们整体上调子抓的比男孩子准些,但唱出来也是干干涩涩,不成气候。
年纪稍长,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也随之丰富起来,流行磁带和抄歌词的时代也在渐渐远去,MP3悄然登场,但拥有一个随身听依旧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那时候的磁带依旧满大街小巷在卖,和现在的iphone和ipad一样普及。读书住校那会,我拿着小阿姨半旧的随身听,捣鼓着从同学那里借来的磁带,都是当时很火的流行歌曲,嘴巴里哼哼唧唧的都是周董和F4的歌,那时候《爱在西元前》《东风破》《第一时间》《流星花园》已经算是老掉牙的歌了,新出的《七里香》《发如雪》《菊花台》备受宠爱。一到周五晚的闲聊时间,经常有同学半夜不睡觉窝在被子里听歌聊天,聊着聊着就没声了是常有的事儿,第二天醒来也许还要在床上倒腾半天找耳塞帽哩。
高中的三年说长也不长,但在那会儿两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的备考日子里显得是多么的漫长,以致于我们总是想着法儿来找乐子。因此晚自习课间的十五分钟,显得尤为珍贵,做完眼保健操,认真的同学们依旧埋首书海,不安分的同学就打打闹闹。而我属于介于认真和打闹之间的人,和班上几个要好的同学趴在栏杆上,望着远处的灯光,看着整个校园弥漫在一片课间的欢乐中。同学们三五一堆的围在一起听我唱歌,没错,我就是用我那五音不全的破嗓子哼唱一首游鸿明的《白色恋人》,那时候我自以为唱歌犹如天籁,后来大学KTV去的多了,常常把别人带跑调,才知道自己当年也是多么奇葩的存在,但是那会小伙伴们都好认真在听我唱歌,聊成绩聊八卦,现在想来,那些日子最值得怀念,纯真的我们,虽在高压之下,却也能自得其乐!
进入大学乃至毕业,突然就开始怀旧了,不再追着潮流跑,喜欢听老歌和陈奕迅,张学友、周华健、张国荣、李宗盛、罗大佑,一数一箩筐。而且随着年纪的增长,喜欢陈奕迅似乎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因为他的歌感情丰富,有故事,不做作,有些是至理名言、人生哲理,听起来令人唏嘘不已。而他的很多好听的歌都是粤语的,《遥远的她》、《葡萄成熟时》、《今天只做一件事》、《最佳损友》、《K歌之王》……不会唱粤语,就只能哼着调子来了。春天花香满路,夏天凉风习习,秋天落叶纷飞,冬天日头暖暖,插着耳塞哼着歌骑着车穿过这四季越来越不甚分明的南方街道去上班,这样的日子也充满了勃勃生机。
少年时,关于哼的什么歌,基本上来自于当时很火的电视剧插曲,什么《快乐至上》、《雨蝶》、《当》、《千年等一回》……尤其是琼瑶剧火得一塌糊涂的时候,《还珠格格》家喻户晓,大夏天如果遇上突然停电,大人们只好躺在房顶上或树底下乘凉,讨论着接下来的剧情,义愤填膺的怒斥剧中某个恶人。小孩子们也是一脸无奈,好像这停电比考试考了零分还难过,就用那五音不全的嗓子唱着不着调的主题曲,越哼唱就越激昂,好像这是一场悼念这错失的两集剧情的仪式。女孩子们整体上调子抓的比男孩子准些,但唱出来也是干干涩涩,不成气候。
年纪稍长,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也随之丰富起来,流行磁带和抄歌词的时代也在渐渐远去,MP3悄然登场,但拥有一个随身听依旧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那时候的磁带依旧满大街小巷在卖,和现在的iphone和ipad一样普及。读书住校那会,我拿着小阿姨半旧的随身听,捣鼓着从同学那里借来的磁带,都是当时很火的流行歌曲,嘴巴里哼哼唧唧的都是周董和F4的歌,那时候《爱在西元前》《东风破》《第一时间》《流星花园》已经算是老掉牙的歌了,新出的《七里香》《发如雪》《菊花台》备受宠爱。一到周五晚的闲聊时间,经常有同学半夜不睡觉窝在被子里听歌聊天,聊着聊着就没声了是常有的事儿,第二天醒来也许还要在床上倒腾半天找耳塞帽哩。
高中的三年说长也不长,但在那会儿两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的备考日子里显得是多么的漫长,以致于我们总是想着法儿来找乐子。因此晚自习课间的十五分钟,显得尤为珍贵,做完眼保健操,认真的同学们依旧埋首书海,不安分的同学就打打闹闹。而我属于介于认真和打闹之间的人,和班上几个要好的同学趴在栏杆上,望着远处的灯光,看着整个校园弥漫在一片课间的欢乐中。同学们三五一堆的围在一起听我唱歌,没错,我就是用我那五音不全的破嗓子哼唱一首游鸿明的《白色恋人》,那时候我自以为唱歌犹如天籁,后来大学KTV去的多了,常常把别人带跑调,才知道自己当年也是多么奇葩的存在,但是那会小伙伴们都好认真在听我唱歌,聊成绩聊八卦,现在想来,那些日子最值得怀念,纯真的我们,虽在高压之下,却也能自得其乐!
进入大学乃至毕业,突然就开始怀旧了,不再追着潮流跑,喜欢听老歌和陈奕迅,张学友、周华健、张国荣、李宗盛、罗大佑,一数一箩筐。而且随着年纪的增长,喜欢陈奕迅似乎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因为他的歌感情丰富,有故事,不做作,有些是至理名言、人生哲理,听起来令人唏嘘不已。而他的很多好听的歌都是粤语的,《遥远的她》、《葡萄成熟时》、《今天只做一件事》、《最佳损友》、《K歌之王》……不会唱粤语,就只能哼着调子来了。春天花香满路,夏天凉风习习,秋天落叶纷飞,冬天日头暖暖,插着耳塞哼着歌骑着车穿过这四季越来越不甚分明的南方街道去上班,这样的日子也充满了勃勃生机。
-
辣子皮皮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5-09 19:4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