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药传说
中国古代传说里,春药的名声一直有些躲躲闪闪、阴森诡秘。
各类偏方医经方子里,轻易一翻,就是大堆怪药名字,常带合欢、男女、阴阳、惜福、慎乐之类字样,大多数功能,也是神神鬼鬼,透着古代版“祖传老军医,专业泌尿科”的味道。
赵飞燕的老公汉成帝,传说是服一种药叫慎恤胶。慎恤俩字,可见用心,简直可以想见方士或邪医颤颤巍巍抖抖索索,把这玩意递给天子的模样,俨然逆天而行泄露了天机,多半还附耳说:
“陛下不能吃太多,要慎,要恤,不然麻烦哪……”
企图逃避医疗责任——当然,最后汉成帝还是服多死掉了。
中国古典故事常有劝世之意,男女问题上尤其如此。企图警告年轻人修身养性。
现在报纸还常有专栏,有医生疾言做色,说些吓死人的重口味故事——类似于麦兜妈妈那种“有个小孩他不听话,后来他死了”的逻辑——就为了末尾抖个包袱:一滴精十滴血,一滴血十碗饭啊少年们!
既然荒淫者多半横死,用春药的人逆常规,按情节当然要遭报应。
《金瓶梅》里,西门庆去跟胡僧求了个春药方子,结果末了操作不当,死状甚是惨烈,这还罢了。
《初刻拍案惊奇》里,有个甄监生去跟道士索了些药来吃,而且还不是一般吃,是“浪吞秘药”,吃多了出大事:和一个丫鬟正来劲呢,粘住了,长上了!
我看这段,满心只有一个念头:凌先生啊,我理解你劝善的心,但把情色小说写出《异形》味来,您老这是要干嘛?
话说,这似乎就是中国古往今来对春药的态度:神秘;邪淫;毒副作用。
各类小说、笔记、逸事里,凡提到春药,一般剧情,无非某男欲求不满,索要春药;软磨硬泡,和尚道士给了一丸,一定要劝“且莫乱用”,最后呢肯定是白嘱咐,男主角一定死在这上头。。。这和某小兵“我打完这仗就回老家结婚”,然后死在战场上,其实是差不多的。
总之,小说总要做一副劝世状:色即是空,年轻人可不能仗着身体健壮就撒欢儿折腾,善哉善哉……
妙在中国古方里,许多药很是望文生义。像许多炖煮的药方里,常见的如淫羊藿、蛇床子之类药,倒罢了;牛鞭狗鞭驴鞭,其实最多能补充点营养热量,说能助益纱帐,实在是以形补形的胡思乱想。
另一处好玩的是,甄监生和西门庆,一个求道一个求僧,折射出中国古代都相信:因为男欢女爱这勾当不是大太阳底下的事,所以春药这东西,正经医生不够霸道;非得出家人,暗藏着超凡脱俗的玩意,能助他们快乐无边。
道家有些流派,自称男女交合修炼房中术,掰扯出许多术语,无非是利用姑娘身体做鼎炉,修炼自己那点子器官,细想来真是恶心。但居然获得了专业人士兜售秘药的资格,真是诡异得很。
非独中国人在这事上犯晕,一牵扯到下半身,全地球都很迷信。
欧洲以前有人信死了,说牡蛎能壮阳,但理由不是我们想像的牡蛎含锌。希腊神话里,克罗诺斯把他爸爸天神乌拉诺斯的胯下那东西割了,掉进海里,化作爱神阿弗罗狄忒,脚踩牡蛎壳出水。
所以吃着牡蛎,就等于吃了鲜嫩美丽的阿弗罗狄忒,还顺便让自己和乌拉诺斯一样雄伟,这其实也是望文生义,而且经不起实在细想。
欧洲人在下半身这事上发挥起想像力来,也很没边际。中世纪时崇奉东方香料,把肉桂、生姜们奉为至宝,价比黄金,开始是因为物以稀为贵。
东西一稀少,人就爱幻想,把香料都想像得神通广大、上接神仙府第。
按说胡椒之类,也就是温热,没有剧烈影响神经系统反应速度的功效,但温热能让人起性,加上安慰剂效应,也哄得动人。
所以越传越神,到中世纪时,已经有大票的人相信:生姜、胡椒、桂皮等合成的汤剂,给男人喝可以壮阳;给姑娘两腿间抹上,能助双方快乐似神仙。
古代春药的疗效虽然未必能保证,但其中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无法验证的世界观,充满了想入非非的传奇,而且能望文生义的解释,让你心甘情愿去吃各类动物的鞭,满足动物界没有b j的遗憾,最后还很有安慰剂效应。
你听说这个药是黄帝和女娲、唐明皇和杨贵妃、潘金莲和西门庆、咸丰皇帝和慈禧太后搞在一起的药,心里定会欲火熊熊。。。。。。
看见头母马,都会觉得她虽然皮肤粗丑,但线条倒比以前顺眼多了~~~~一不小心就可能谱写了一段天地融合、阴阳相倚、君臣合欢的传奇。
哈哈哈哈~
————————
无节操科普,趣味冷知识~~居家旅行睡前醒后必备关注!
我们都在牵着乌龟,公众微信号:lzzleer
各类偏方医经方子里,轻易一翻,就是大堆怪药名字,常带合欢、男女、阴阳、惜福、慎乐之类字样,大多数功能,也是神神鬼鬼,透着古代版“祖传老军医,专业泌尿科”的味道。
赵飞燕的老公汉成帝,传说是服一种药叫慎恤胶。慎恤俩字,可见用心,简直可以想见方士或邪医颤颤巍巍抖抖索索,把这玩意递给天子的模样,俨然逆天而行泄露了天机,多半还附耳说:
“陛下不能吃太多,要慎,要恤,不然麻烦哪……”
企图逃避医疗责任——当然,最后汉成帝还是服多死掉了。
中国古典故事常有劝世之意,男女问题上尤其如此。企图警告年轻人修身养性。
现在报纸还常有专栏,有医生疾言做色,说些吓死人的重口味故事——类似于麦兜妈妈那种“有个小孩他不听话,后来他死了”的逻辑——就为了末尾抖个包袱:一滴精十滴血,一滴血十碗饭啊少年们!
既然荒淫者多半横死,用春药的人逆常规,按情节当然要遭报应。
《金瓶梅》里,西门庆去跟胡僧求了个春药方子,结果末了操作不当,死状甚是惨烈,这还罢了。
《初刻拍案惊奇》里,有个甄监生去跟道士索了些药来吃,而且还不是一般吃,是“浪吞秘药”,吃多了出大事:和一个丫鬟正来劲呢,粘住了,长上了!
我看这段,满心只有一个念头:凌先生啊,我理解你劝善的心,但把情色小说写出《异形》味来,您老这是要干嘛?
话说,这似乎就是中国古往今来对春药的态度:神秘;邪淫;毒副作用。
各类小说、笔记、逸事里,凡提到春药,一般剧情,无非某男欲求不满,索要春药;软磨硬泡,和尚道士给了一丸,一定要劝“且莫乱用”,最后呢肯定是白嘱咐,男主角一定死在这上头。。。这和某小兵“我打完这仗就回老家结婚”,然后死在战场上,其实是差不多的。
总之,小说总要做一副劝世状:色即是空,年轻人可不能仗着身体健壮就撒欢儿折腾,善哉善哉……
妙在中国古方里,许多药很是望文生义。像许多炖煮的药方里,常见的如淫羊藿、蛇床子之类药,倒罢了;牛鞭狗鞭驴鞭,其实最多能补充点营养热量,说能助益纱帐,实在是以形补形的胡思乱想。
另一处好玩的是,甄监生和西门庆,一个求道一个求僧,折射出中国古代都相信:因为男欢女爱这勾当不是大太阳底下的事,所以春药这东西,正经医生不够霸道;非得出家人,暗藏着超凡脱俗的玩意,能助他们快乐无边。
道家有些流派,自称男女交合修炼房中术,掰扯出许多术语,无非是利用姑娘身体做鼎炉,修炼自己那点子器官,细想来真是恶心。但居然获得了专业人士兜售秘药的资格,真是诡异得很。
非独中国人在这事上犯晕,一牵扯到下半身,全地球都很迷信。
欧洲以前有人信死了,说牡蛎能壮阳,但理由不是我们想像的牡蛎含锌。希腊神话里,克罗诺斯把他爸爸天神乌拉诺斯的胯下那东西割了,掉进海里,化作爱神阿弗罗狄忒,脚踩牡蛎壳出水。
所以吃着牡蛎,就等于吃了鲜嫩美丽的阿弗罗狄忒,还顺便让自己和乌拉诺斯一样雄伟,这其实也是望文生义,而且经不起实在细想。
欧洲人在下半身这事上发挥起想像力来,也很没边际。中世纪时崇奉东方香料,把肉桂、生姜们奉为至宝,价比黄金,开始是因为物以稀为贵。
东西一稀少,人就爱幻想,把香料都想像得神通广大、上接神仙府第。
按说胡椒之类,也就是温热,没有剧烈影响神经系统反应速度的功效,但温热能让人起性,加上安慰剂效应,也哄得动人。
所以越传越神,到中世纪时,已经有大票的人相信:生姜、胡椒、桂皮等合成的汤剂,给男人喝可以壮阳;给姑娘两腿间抹上,能助双方快乐似神仙。
古代春药的疗效虽然未必能保证,但其中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无法验证的世界观,充满了想入非非的传奇,而且能望文生义的解释,让你心甘情愿去吃各类动物的鞭,满足动物界没有b j的遗憾,最后还很有安慰剂效应。
你听说这个药是黄帝和女娲、唐明皇和杨贵妃、潘金莲和西门庆、咸丰皇帝和慈禧太后搞在一起的药,心里定会欲火熊熊。。。。。。
看见头母马,都会觉得她虽然皮肤粗丑,但线条倒比以前顺眼多了~~~~一不小心就可能谱写了一段天地融合、阴阳相倚、君臣合欢的传奇。
哈哈哈哈~
————————
无节操科普,趣味冷知识~~居家旅行睡前醒后必备关注!
我们都在牵着乌龟,公众微信号:lzzle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