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写 今年发
我想该健康生活,就该每天跑步。住的地方后面是中学,土操场,跑几步能冒烟,不巧几天后天降大雨,淹了操场。绕道学校后面,有平整车少的柏油路,但那路沿自县城来的臭水沟而建,臭水沟已经达到可以修桥的规模,风向对的时候不臭像一条美丽的小河,在村庄旁缓缓流过
我在的地方很小。7月份我还在抓心挠肝的想去草原撒欢儿,看个壮阔的落日,想去青海湖骑行,看看油菜花儿,然后我就到了这里,外省的小镇上,卖起了房子。
自觉不能被这里的平淡淡淹没,就找很多事做。跑步,重学英语,看书,后来被传承下来的是网购。这临省道,但快递依然对它视而不见,货车呼啸而过奔去繁华的县城。网购有县城的朋友带过来,盼快递成了大乐趣。后来后来网银没有银子了,我就被迫消停了。需要找别的念想寄托。之前我去那个永远不会有钱的ATM查银行卡余额,得知所剩135块,就琢磨着怎么花的更有意义些。最后狠狠心买了个牛皮本,加上点零件,是的它有零件,如此不着调我当然得买个装屁的本,所以它当然会有一些装屁的零件,比如不锈钢拉丝书签,比如十字架复古挂件,比如假邮票,共计100元。我就傻不拉几的在这城乡结合部兀自玩着格调小清新。月月把钱败到最后一分。剩下点钱做了更有意义的事,给帮我管钱也管不住的可爱朋友买了书签。这张卡就地由银行卡化身塑料卡。
我的下一步念想是攒钱,买烤箱,买本烘焙书,烤饼干。尤其是八月节买了天价又梆硬的月饼后,就立志明年让朋友吃上我做的月饼。哈哈!也看过甜品师写的东西,他说做一个蛋糕叫玩,做上百个一样儿的叫恶心。
我们住着一个140平的房子,除了床里面的所有东西都是自己添置的。从扫帚抹布窗帘被褥到电饭锅洗衣机,一律挑最便宜的,觉得再大的家电维持一到两年就足够,保修卡都不用。所以在这个阔气的大房子里处处显着将就和杂乱。餐厅里最显档次的是那个红色饮水机,它是废的。我们喝桶装的纯净水都是蹲在地上直接抱桶倒。再看到什么100多平的大房子,什么三室两厅,觉得不过如此。大客厅一直空着,最开始我非常不靠谱的想和室友合资买个台球案子放上,好在室友是个靠谱的人,这事儿没成,偶尔我就对着白花花的大面墙壁打羽毛球。白墙壁上星星点点的印子若隐若现。
当我生活在健康频率时,日子是这样的:早起,喝水,换运动鞋下楼,到后面学校跑步,七点左右回来,和小区打扫卫生的大爷打招呼,上楼,开收音机听中国之声,洗漱,煮粥,或摆上从楼下带回来的早餐。早饭后和朋友上班。中午午睡。下午签到上班,下班买菜做晚饭。看书,洗澡睡觉。抽风时会背两个单词,过后他们像风一样离去,不留一丝痕迹。
在这里开始习惯。最初觉得不怎么样的超市现在经常去,买水买油买鸡蛋调料,日常用的东西去土产日杂店里买,曾经我以为这种五金店日杂店店是随时要黄的,现在觉得这才是民生所需,最多一天去过三次,后来需要个钉子什么的大姐就送给我们,做衣架的时候需要锯直接去她家借来。
我由在校时的摆弄纸壳子过渡到上手钢锯锤子洋钉子,气质越发鲁莽。
早上经常去一家店吃烧饼老豆腐,他家很火,总是排队等着刚出炉的烧饼,但烧饼一出炉我的队就白排了,阿姨们一哄而上,留个大空盘子给我等下一锅。
这里民风淳朴,或许我们在这的生活太浅,没有扎根下去感受到更沉重的东西,就好像不熟的人总会笑眯眯很客气一样。一条街每天走,几天就熟络。所有的小孩子管我们叫叔叫姨,我们就不敢再擅自称呼别人叔叔阿姨,全部大哥大姐。于是有了卖菜大哥,卖菜家大姐,土产日杂大姐,土产日杂家大哥,烧饼大哥,裁缝店大哥,blalblabla
下班后买菜,东西走向的街铺着傍晚的阳光,各种车走过,卷起尘土,农用车动静贼大,大货车喇叭特别吵,我和朋友拎着土豆豆角,或凉菜或猪肉往回走。尘土飞扬喧嚣吵闹的街,柴米油盐的日子已来临,如此琐碎,淹没其中还觉得不真实。室友不敢养猫,我不敢养狗。
不长记性和大手大脚是我的毛病,过了把小特性当优点没皮没脸炫耀的年纪,现在这俩毛病给我的生活带来无数便利和不便。便利是不记坏事,所有情绪一扫空的时候又是一条好汉;坏处是,真的太TM爱落东西了。出趟门,要回头取一次钱包、一次电动车钥匙、一次电话……
看了小日本的扫除力介绍,开始热衷整理各种东西。就在文档里发现这个扬当二正的日记。果然很墨迹。
然后呢,我在夏天的尾巴来,这么快又要开始过夏天。我的大小计划纷纷泡汤,有始有终这件事还是践行的不够,陷入深深的自我厌弃中,然后依然斗志昂扬的新循环继续。
我看不到明天之后的日子是什么样儿。
下午有人来买储藏间,中年女人,领一个女儿,和女儿刚刚定亲的小女婿,这个小眼睛男生带着新女婿的殷勤,帮忙说话,但这不老不少的一家十分不讲理,真让人烦。
突然一手管个项目的宣传,写稿无人改稿直接找人设计然后制作简直爽翻。继而是无人交流的迷茫和孤独。
销售会接触到各种人,继之是各个人背后的家庭。有的家好说好商一团和气,有的家斤斤计较焦头烂额。我也不知道以后有没有智慧和能力把家整成什么样。要和气必须宽松,心宽钱宽,不忘这两样,方得始终。
我在的地方很小。7月份我还在抓心挠肝的想去草原撒欢儿,看个壮阔的落日,想去青海湖骑行,看看油菜花儿,然后我就到了这里,外省的小镇上,卖起了房子。
自觉不能被这里的平淡淡淹没,就找很多事做。跑步,重学英语,看书,后来被传承下来的是网购。这临省道,但快递依然对它视而不见,货车呼啸而过奔去繁华的县城。网购有县城的朋友带过来,盼快递成了大乐趣。后来后来网银没有银子了,我就被迫消停了。需要找别的念想寄托。之前我去那个永远不会有钱的ATM查银行卡余额,得知所剩135块,就琢磨着怎么花的更有意义些。最后狠狠心买了个牛皮本,加上点零件,是的它有零件,如此不着调我当然得买个装屁的本,所以它当然会有一些装屁的零件,比如不锈钢拉丝书签,比如十字架复古挂件,比如假邮票,共计100元。我就傻不拉几的在这城乡结合部兀自玩着格调小清新。月月把钱败到最后一分。剩下点钱做了更有意义的事,给帮我管钱也管不住的可爱朋友买了书签。这张卡就地由银行卡化身塑料卡。
我的下一步念想是攒钱,买烤箱,买本烘焙书,烤饼干。尤其是八月节买了天价又梆硬的月饼后,就立志明年让朋友吃上我做的月饼。哈哈!也看过甜品师写的东西,他说做一个蛋糕叫玩,做上百个一样儿的叫恶心。
我们住着一个140平的房子,除了床里面的所有东西都是自己添置的。从扫帚抹布窗帘被褥到电饭锅洗衣机,一律挑最便宜的,觉得再大的家电维持一到两年就足够,保修卡都不用。所以在这个阔气的大房子里处处显着将就和杂乱。餐厅里最显档次的是那个红色饮水机,它是废的。我们喝桶装的纯净水都是蹲在地上直接抱桶倒。再看到什么100多平的大房子,什么三室两厅,觉得不过如此。大客厅一直空着,最开始我非常不靠谱的想和室友合资买个台球案子放上,好在室友是个靠谱的人,这事儿没成,偶尔我就对着白花花的大面墙壁打羽毛球。白墙壁上星星点点的印子若隐若现。
当我生活在健康频率时,日子是这样的:早起,喝水,换运动鞋下楼,到后面学校跑步,七点左右回来,和小区打扫卫生的大爷打招呼,上楼,开收音机听中国之声,洗漱,煮粥,或摆上从楼下带回来的早餐。早饭后和朋友上班。中午午睡。下午签到上班,下班买菜做晚饭。看书,洗澡睡觉。抽风时会背两个单词,过后他们像风一样离去,不留一丝痕迹。
在这里开始习惯。最初觉得不怎么样的超市现在经常去,买水买油买鸡蛋调料,日常用的东西去土产日杂店里买,曾经我以为这种五金店日杂店店是随时要黄的,现在觉得这才是民生所需,最多一天去过三次,后来需要个钉子什么的大姐就送给我们,做衣架的时候需要锯直接去她家借来。
我由在校时的摆弄纸壳子过渡到上手钢锯锤子洋钉子,气质越发鲁莽。
早上经常去一家店吃烧饼老豆腐,他家很火,总是排队等着刚出炉的烧饼,但烧饼一出炉我的队就白排了,阿姨们一哄而上,留个大空盘子给我等下一锅。
这里民风淳朴,或许我们在这的生活太浅,没有扎根下去感受到更沉重的东西,就好像不熟的人总会笑眯眯很客气一样。一条街每天走,几天就熟络。所有的小孩子管我们叫叔叫姨,我们就不敢再擅自称呼别人叔叔阿姨,全部大哥大姐。于是有了卖菜大哥,卖菜家大姐,土产日杂大姐,土产日杂家大哥,烧饼大哥,裁缝店大哥,blalblabla
下班后买菜,东西走向的街铺着傍晚的阳光,各种车走过,卷起尘土,农用车动静贼大,大货车喇叭特别吵,我和朋友拎着土豆豆角,或凉菜或猪肉往回走。尘土飞扬喧嚣吵闹的街,柴米油盐的日子已来临,如此琐碎,淹没其中还觉得不真实。室友不敢养猫,我不敢养狗。
不长记性和大手大脚是我的毛病,过了把小特性当优点没皮没脸炫耀的年纪,现在这俩毛病给我的生活带来无数便利和不便。便利是不记坏事,所有情绪一扫空的时候又是一条好汉;坏处是,真的太TM爱落东西了。出趟门,要回头取一次钱包、一次电动车钥匙、一次电话……
看了小日本的扫除力介绍,开始热衷整理各种东西。就在文档里发现这个扬当二正的日记。果然很墨迹。
然后呢,我在夏天的尾巴来,这么快又要开始过夏天。我的大小计划纷纷泡汤,有始有终这件事还是践行的不够,陷入深深的自我厌弃中,然后依然斗志昂扬的新循环继续。
我看不到明天之后的日子是什么样儿。
下午有人来买储藏间,中年女人,领一个女儿,和女儿刚刚定亲的小女婿,这个小眼睛男生带着新女婿的殷勤,帮忙说话,但这不老不少的一家十分不讲理,真让人烦。
突然一手管个项目的宣传,写稿无人改稿直接找人设计然后制作简直爽翻。继而是无人交流的迷茫和孤独。
销售会接触到各种人,继之是各个人背后的家庭。有的家好说好商一团和气,有的家斤斤计较焦头烂额。我也不知道以后有没有智慧和能力把家整成什么样。要和气必须宽松,心宽钱宽,不忘这两样,方得始终。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