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巳秋南京、扬州之行(四)——东方的巴西利卡:灵谷寺无梁殿
![]() |
南京钟山上有灵谷寺无梁殿,是明代砖结构建筑的代表之一,在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都已经提及。这次南京、扬州之行当然必须来此一趟。灵谷寺原来估计在明孝陵一带,所以明孝陵营建时需要搬迁,包括了高僧的塔林。在《中国盗墓史》中就举了孝陵工程迁高僧坟的事情,传说高僧遗体在棺材中还容颜如生,惊异了当时人,于是明太祖决定迁址之后还是要复建灵谷寺以安定高僧。
灵谷寺无梁殿是明代多座无梁殿之一,但是由于空间奇特,是和西方的“巴西利卡”相似的,引来诸多猜测,以为是西洋传入云云。而刘敦桢对此应该是取开放的态度,在《刘敦桢文集》中有讨论灵谷寺无梁殿的年代,应该是明代建造无疑,但是究竟是明代多次重建还是明初遗构,就不清楚了。
灵谷寺无梁殿在民国时翻修过,改成了国民军纪念馆,灵谷寺被利用为国民革命纪念园。灵谷寺无梁殿在民国时已经破败严重,在陈从周老先生的随笔《梓室遗墨》中有提及老匠人当时参与修整,屋顶部分基本是翻修出来的。比如斗拱等细节是民国时修补上的样子。
![]() |
灵谷寺 |
![]() |
灵谷寺的入口 |
![]() |
灵谷寺入门 |
![]() |
民国革命纪念园时期的牌坊 |
![]() |
![]() |
“大仁大义”匾额 |
![]() |
“救国救民”匾额 |
![]() |
写实主义的石狮子,感觉是美洲狮 |
![]() |
过了牌坊看到的就是无梁殿了 |
![]() |
无梁殿 |
![]() |
无梁殿 |
![]() |
无梁殿 |
![]() |
无梁殿正心间 |
![]() |
无梁殿次间 |
![]() |
无梁殿稍间 |
![]() |
无梁殿 |
![]() |
无梁殿门槽 |
![]() |
无梁殿前部 |
![]() |
无梁殿中部 |
![]() |
![]() |
![]() |
无梁殿后部 |
![]() |
无梁殿中部空间十分高大,与西洋教堂确实有相似的感受 |
![]() |
中部上部墙体貌似有收分 |
![]() |
内部的拱券结构运用自如 |
![]() |
无梁殿背后 |
![]() |
无梁殿的檐口斗拱,是民国时重修的 |
![]() |
无梁殿的檐口斗拱 |
![]() |
来自李乾朗的书籍《穿墙透壁》,最下面的就是这个无梁殿! |
![]() |
来自李乾朗的书籍《穿墙透壁》,这是山西的,空间还是传统的布局 |
![]() |
罗马时代的巴西利卡 |
![]() |
巴西利卡平面,和灵谷寺无梁殿空间形式基本相同 |
![]() |
西洋教堂中的巴西利卡,成为教堂的定式了 |
![]() |
明代遗留的龟驮碑座 |
![]() |
无梁殿之后就是民国时期的纪念园了,有一圈的纪念碑在大树下 |
![]() |
纪念碑正面 |
![]() |
![]() |
纪念碑背面 |
![]() |
灵谷寺塔是民国时墨菲设计的中国形式钢筋混凝土建筑 |
![]() |
![]() |
![]() |
外貌是仿照我国古典的 |
![]() |
内部是旋转楼梯往上,始料未及 |
![]() |
每层的墙壁上有刻纪念碑文 |
![]() |
纪念碑文是著名书法家于右任的书法 |
![]() |
往外可观钟山风景 |
![]() |
远眺中山陵 |
![]() |
灵谷寺新建寺院 |
![]() |
新建的唐三藏纪念佛殿,仿唐风,内供奉唐三藏顶骨舍利 |
![]() |
在钟山上,中山陵是免费开放的,所以人山人海 |
![]() |
![]() |
人山人海的中山陵和偏僻冷清的灵谷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