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外国中小学生学习汉语的方法
近年来美国的汉语学习人数直线增长,很多中小学都开设了汉语课程。那么美国学生在学习汉语的时候是怎样进行的呢?
首先将语文教学的概念从汉语教学中完全剔除。
在美国教中文,汉语是一门外语,和国内的语文教学完全不同。英文才是他们的母语。虽然他们的父母在家说中文,孩子懂也会说日常的简单中文,但是他们接触不到大的、真实的中文环境。所以,对他们来说,听到的,会说的中文太有限。了解这一点,对中文教学非常重要。举个例子说,在中国,小学生学拼音,声调,不是什么难题。但是,在这儿的中文学校里,真正拼音,尤其是声调不出错的孩子不多。为什么?因为拼音只是帮助认读汉字的发音工具,音节和声调,在没有汉字帮助的情况下,同音字太多,没有上下文,无法确定其确切意思。如果你事先听说过,明白一个词意思,比如maimo(埋没),看拼音,猜也猜得出来,顺口就是二声和四声,很容易。可是,要是你从来没听到过这个词,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就只能按照读音规则发音节,象唱歌一样从声调的音值去发二声和四声了,一下子发出来,发准,就不简单了。可是,你去问问在美国六,七岁开始学拼音的孩子,有几个听说过“埋没”这个中文词的?一个对孩子来说完全没有意义的音节,再加上拼音跟英文字母看上去一样,可是发音又完全不同的干扰,学起来既不容易,也远远不那么有趣。对已经熟练用英文作为交际工具孩子们来说,学中文,不是交流必需的,而是人为额外加上的一份工作。所以老师,家长在对孩子们强调学好中文重要性的同时,也要理解孩子学中文的难处和压力,用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兴趣,分散难点。
掌握真正的汉语教学方法。
想要掌握真正的汉语教学方法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在于平时的积累,比如,你会说,“我吃了饭了。”“车快来了”“我现在会说中文了”“我学了三年中文了。”这些句子里都有“了”,它们的意思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了”到底有几种用法?什么时候用哪一种?对中文是母语的老师,家长来说,中文我们是习得的,也就是说,我们小时候在真实的汉语环境中,一句一句的学来记住的,当学到足够多时,我们脑子里有了一个潜在的语法规则,就可以不出错地说出我们想说的任何句子。可是,对我们学中文的孩子来说,他们没有完全的中文环境,又不用中文作为主要的交际工具,所以,中文对他们来说是学习来的,他们得按照学来的语法规则才能不说出错的句子。
尊重学生的文化背景
们在这儿教的学生是在西方文化中长大的。注重自我,尊重个性。跟中国教育中的说教,灌输不一样。由于我们老师,家长都受过十几年中国式教育,所以,自觉不自觉地用我们习惯观念教书育人。比如:我们的教材中有这样的课文:“中文学校是我家,老师爱我我爱她。你的家,我的家,老师就像好妈妈。”我的经验是:每学到这一课,都有学生偷偷发笑,我也觉得十分不自在!周末被家长逼来学中文的地方,可能是“家”吗?“老师”和“妈妈”在美国人的观念里是一回事吗?
最后在美国教汉语最重要的是维持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只要让孩子们喜欢上了中文,以后还想继续学中文,就很了不起了。只是千万小心不要让孩子觉得学中文是一种折磨,以后说到学中文就恶心,那可真是误人子弟了。
首先将语文教学的概念从汉语教学中完全剔除。
在美国教中文,汉语是一门外语,和国内的语文教学完全不同。英文才是他们的母语。虽然他们的父母在家说中文,孩子懂也会说日常的简单中文,但是他们接触不到大的、真实的中文环境。所以,对他们来说,听到的,会说的中文太有限。了解这一点,对中文教学非常重要。举个例子说,在中国,小学生学拼音,声调,不是什么难题。但是,在这儿的中文学校里,真正拼音,尤其是声调不出错的孩子不多。为什么?因为拼音只是帮助认读汉字的发音工具,音节和声调,在没有汉字帮助的情况下,同音字太多,没有上下文,无法确定其确切意思。如果你事先听说过,明白一个词意思,比如maimo(埋没),看拼音,猜也猜得出来,顺口就是二声和四声,很容易。可是,要是你从来没听到过这个词,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就只能按照读音规则发音节,象唱歌一样从声调的音值去发二声和四声了,一下子发出来,发准,就不简单了。可是,你去问问在美国六,七岁开始学拼音的孩子,有几个听说过“埋没”这个中文词的?一个对孩子来说完全没有意义的音节,再加上拼音跟英文字母看上去一样,可是发音又完全不同的干扰,学起来既不容易,也远远不那么有趣。对已经熟练用英文作为交际工具孩子们来说,学中文,不是交流必需的,而是人为额外加上的一份工作。所以老师,家长在对孩子们强调学好中文重要性的同时,也要理解孩子学中文的难处和压力,用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兴趣,分散难点。
掌握真正的汉语教学方法。
想要掌握真正的汉语教学方法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在于平时的积累,比如,你会说,“我吃了饭了。”“车快来了”“我现在会说中文了”“我学了三年中文了。”这些句子里都有“了”,它们的意思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了”到底有几种用法?什么时候用哪一种?对中文是母语的老师,家长来说,中文我们是习得的,也就是说,我们小时候在真实的汉语环境中,一句一句的学来记住的,当学到足够多时,我们脑子里有了一个潜在的语法规则,就可以不出错地说出我们想说的任何句子。可是,对我们学中文的孩子来说,他们没有完全的中文环境,又不用中文作为主要的交际工具,所以,中文对他们来说是学习来的,他们得按照学来的语法规则才能不说出错的句子。
尊重学生的文化背景
们在这儿教的学生是在西方文化中长大的。注重自我,尊重个性。跟中国教育中的说教,灌输不一样。由于我们老师,家长都受过十几年中国式教育,所以,自觉不自觉地用我们习惯观念教书育人。比如:我们的教材中有这样的课文:“中文学校是我家,老师爱我我爱她。你的家,我的家,老师就像好妈妈。”我的经验是:每学到这一课,都有学生偷偷发笑,我也觉得十分不自在!周末被家长逼来学中文的地方,可能是“家”吗?“老师”和“妈妈”在美国人的观念里是一回事吗?
最后在美国教汉语最重要的是维持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只要让孩子们喜欢上了中文,以后还想继续学中文,就很了不起了。只是千万小心不要让孩子觉得学中文是一种折磨,以后说到学中文就恶心,那可真是误人子弟了。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