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昆《长生殿》:占了情场,弛了朝纲
“第一美人被赐死”,本身就是传奇。而传奇的故事铺排开来,就最能撼动人心。
清代剧作家洪升的《长生殿》一共五十出,2007年上海昆剧团曾经演过内容涵盖其中四十三出的“全本”。这次黎安、沈昳丽、余彬演出的版本是精华版,共分为八出。其中“定情”、“絮阁”、“密誓”、“惊变”、“埋玉”,是情爱缠绵、石破天惊,“权哄”“进果”“合围”,表现的是安史之乱的背景及民生疾苦。
当晚黎安、余彬演得好,沈昳丽的前三出过于直亮,稍逊一筹。在“惊变”“埋玉”中,小生应工的黎安有意往老生的戏路去靠,演出了唐明皇的份量。又因面临的是家国之变,黎安在声腔塑造中,将老年的他表现出更多的无奈、绝望和痛彻心扉。举手投足、唱念之间也都非常真切。“埋玉”一出,对高力士、陈元礼的几声断喝及唱念,也是有诧又有怨、又有求情。而当他回顾贵妃时,更是万般的不舍,万般的不甘。余彬则演绎了前一出宫中的缠绵蕴藉和后一出马嵬坡的凄凉,情绪反差虽大,也颇有细节。在这两出中,二人与角色已经融合。
尤其唱曲牌“南泣颜回”和“北石榴花”时,二人身着明黄色的宫衣,在台上长身玉立,唱“携手向花间,暂把幽怀同散”,以及“不劳你玉纤纤高捧礼仪烦,只待借小饮对眉山。俺与你浅斟低唱互更番,三杯两盏,遣性消闲”,真是一对玉人。使观者也想终老温柔乡。可是后来兵变,杨贵妃对着明皇叫“三郎”,明皇对着贵妃说出“妃子说哪里话!你若捐生,朕虽有九重之尊,四海之富,要它则甚!”之语时,观众又都欲泪!
李商隐曾作诗:“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哀婉痛绝,正是此意。
但从这个戏的剧本来说,虽然它获得过文华大奖,我并不认为它摘选得好。它把杨贵妃这个人物的可爱处淹没了。众所周知,戏曲(非连台本戏)擅长的并不是在两个小时内讲复杂故事,而是将小处放大来表现。很明显,在这个版本中,对杨贵妃的展现比较片面。“絮阁”之前少了“春睡”一出,让贵妃的美不能通天达地,直接演对梅妃的妒,反显得她小气(美女的醋意总是容易被大家原谅的,对平凡人,我们会更苛刻些)。而“密誓”也因缺乏之前的“献发”“窥浴”,使剧情和人物情感缺少了跌宕之姿。同样,安史之乱用“权哄”“进果”“合围”三出戏来表现,并不连贯。
我知道日本能剧也有《杨贵妃》,它是类似京剧《太真外传》的“仙会”一折。该剧单讲杨玉环死后,在蓬莱仙山以幽灵的形式向方士诉说自己的爱情,区区一个场景而已。京剧的《贵妃醉酒》也不过是说贵妃在百花亭摆宴却被明皇爽约,自己喝到酩酊大醉之事。剧情更纯洁干净,反倒把人物讲得透彻。
《长生殿》被洪升的朋友评价为“闹热的《牡丹亭》”,我想,这个闹热不是因为安史之乱,而是因为洪升用五十出铺展开的晚年唐明皇作为一个国君,也是一个人。他从“定情”到“埋玉”到“重圆”的情感丧离。因此,上昆的这出剧如果在摘选上只关注人和情感,从“春睡”始,到“重圆”终,选取七到八出,或许艺术的感染力会更强些。
清代剧作家洪升的《长生殿》一共五十出,2007年上海昆剧团曾经演过内容涵盖其中四十三出的“全本”。这次黎安、沈昳丽、余彬演出的版本是精华版,共分为八出。其中“定情”、“絮阁”、“密誓”、“惊变”、“埋玉”,是情爱缠绵、石破天惊,“权哄”“进果”“合围”,表现的是安史之乱的背景及民生疾苦。
当晚黎安、余彬演得好,沈昳丽的前三出过于直亮,稍逊一筹。在“惊变”“埋玉”中,小生应工的黎安有意往老生的戏路去靠,演出了唐明皇的份量。又因面临的是家国之变,黎安在声腔塑造中,将老年的他表现出更多的无奈、绝望和痛彻心扉。举手投足、唱念之间也都非常真切。“埋玉”一出,对高力士、陈元礼的几声断喝及唱念,也是有诧又有怨、又有求情。而当他回顾贵妃时,更是万般的不舍,万般的不甘。余彬则演绎了前一出宫中的缠绵蕴藉和后一出马嵬坡的凄凉,情绪反差虽大,也颇有细节。在这两出中,二人与角色已经融合。
尤其唱曲牌“南泣颜回”和“北石榴花”时,二人身着明黄色的宫衣,在台上长身玉立,唱“携手向花间,暂把幽怀同散”,以及“不劳你玉纤纤高捧礼仪烦,只待借小饮对眉山。俺与你浅斟低唱互更番,三杯两盏,遣性消闲”,真是一对玉人。使观者也想终老温柔乡。可是后来兵变,杨贵妃对着明皇叫“三郎”,明皇对着贵妃说出“妃子说哪里话!你若捐生,朕虽有九重之尊,四海之富,要它则甚!”之语时,观众又都欲泪!
李商隐曾作诗:“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哀婉痛绝,正是此意。
但从这个戏的剧本来说,虽然它获得过文华大奖,我并不认为它摘选得好。它把杨贵妃这个人物的可爱处淹没了。众所周知,戏曲(非连台本戏)擅长的并不是在两个小时内讲复杂故事,而是将小处放大来表现。很明显,在这个版本中,对杨贵妃的展现比较片面。“絮阁”之前少了“春睡”一出,让贵妃的美不能通天达地,直接演对梅妃的妒,反显得她小气(美女的醋意总是容易被大家原谅的,对平凡人,我们会更苛刻些)。而“密誓”也因缺乏之前的“献发”“窥浴”,使剧情和人物情感缺少了跌宕之姿。同样,安史之乱用“权哄”“进果”“合围”三出戏来表现,并不连贯。
我知道日本能剧也有《杨贵妃》,它是类似京剧《太真外传》的“仙会”一折。该剧单讲杨玉环死后,在蓬莱仙山以幽灵的形式向方士诉说自己的爱情,区区一个场景而已。京剧的《贵妃醉酒》也不过是说贵妃在百花亭摆宴却被明皇爽约,自己喝到酩酊大醉之事。剧情更纯洁干净,反倒把人物讲得透彻。
《长生殿》被洪升的朋友评价为“闹热的《牡丹亭》”,我想,这个闹热不是因为安史之乱,而是因为洪升用五十出铺展开的晚年唐明皇作为一个国君,也是一个人。他从“定情”到“埋玉”到“重圆”的情感丧离。因此,上昆的这出剧如果在摘选上只关注人和情感,从“春睡”始,到“重圆”终,选取七到八出,或许艺术的感染力会更强些。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
张敞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红楼梦未完(二十):“浊物”不能来“太虚” (2人喜欢)
- 红楼梦未完(十九):人间正“太虚幻境”也 (1人喜欢)
- 红楼梦未完(十八)——张爱玲的传承与流变④ (1人喜欢)
- 红楼梦未完(十七)——张爱玲的传承与流变③ (5人喜欢)
- 红楼梦未完(十六)——张爱玲的传承与流变②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