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对性、暴力及生命意义天生痴迷
文章目录
为什么总是看色情东西会对心理机制有害?
自私的基因并不会早就自私的人。
为什么女人和男人挑选对象时标准有差别?
为什么男人会更倾向于杀人?
重新构建的需求金字塔
随意浏览的时候被标题给吸引的,第一本心理学的书籍,没有深入研究,但是这种进化心理学还是让自己大开眼界,还挺有兴趣看来明年要开始读一系列心理学相关的书籍了,由此也说明还是对性、谋杀以及生命这些关键词非常痴迷,正中靶心的感觉。没有读过想关知识结构的时候,读什么都是深以为然的。
为什么总是看色情东西会对心理机制有害?
书中时说,如果你是男人,看太多美女照片会破坏你对伴侣的感情,但如果你是女人看太多的实干家则会消弱你对伴侣的忠诚度。现代社会小明星和大人物似乎到处都是,市场驱动下好莱坞会倾向向人们提供他们心中希翼的东西。以至于你看的影视节目越多对你的伴侣就越不利,对自己大概也是如此。
我们现代生活中看了太多假的东西,太多夸张的东西,比如肥臀丰乳,所导致心理上认知有问题,以为现实世界应该是技术处理过后的样子。
自私的基因并不会早就自私的人。
书中解释时候,我们有时候赋予攻击性,是因为我们要争取更多地位来获得异性,然后繁衍。同样我们总是离经叛道,越是年轻越是如此,自觉不自觉的塑造独特的自我来获得异性青睐。其实不去炫耀也是一种炫耀,显示自己与众不同,品味独特。
我们妄图让基因传下去,一开始充满了斗争,但最后会想着让这个设计变得更好一点,因为,我们有自己的孩子需要保护,需要这个社会温柔的对待,这是很多人热心公益的重要原因之一,没有人希望让自己孩子葬身到无谓的斗争中。
为什么女人和男人挑选对象时标准有差别?
男人选择结婚对象是选择年轻美貌,现在审美的胸大漂亮,头发有光泽等等,都是展示一种有活力的象征,所以会引起男人的性趣。而女人选择对象,更多的是选择一个稳定的未来,因为女人会更多的为自己和自己的孩子考虑,会慎重对待自己的未来。
一夜情的问题中,男人是来者不拘,女人特别挑剔,也是这种现象的反映之一。
为什么男人会更倾向于杀人?
大部分暴力行为的一个惊人动机有关:人们往往会选择用更富攻击性的表现给他人留下深刻印象。这种动机在女人中很少见,但在男人中比比皆是,并且,这种炫耀暴力倾向的爱好,也许能够解释为什么男人更乐于将杀人幻想付诸实施。
雄性的攻击性并非一成不变:它根据若干因素而强弱不定。例如,在很多物种中,攻击性会在交配季节前陡然增加,那时它们需要争夺领地和雌性。就人类而言,男孩进入青春期后,会更加突出显示其支配地位,那时拥有获得成功的竞争力可以让他们更受异性欢迎,比如成为体育健将。男人在青春期后期和二十多岁这两个阶段,是最具有攻击性的,此时其睾丸激素的水平最高,并且是彼此争夺伴侣最激烈的时期。另一方面,男人结婚后,睾丸激素水平下降,到妻子生育以后,其激素水平还会下降。那时,就没有太多必要去炫耀了,而更需要远离潜在的致命争斗,他们也就不会再为酒吧里的自动点唱机应该放哪首歌而挑衅了。就算是对于充分参与竞争的男子而言,为赢得尊重而选择暴力也是要付出昂贵代价的危险之路——并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男人通常会尽力避免这么做。实际上,他们一般都会避免使用暴力。
重新构建的需求金字塔
在作者重新构建的需求金字塔中,养育子女是最高层次,自上而下依次是:养育子女,留住配偶,获得配偶(欲望),地位/尊重/自我实现,自我保护,直接生理需求。
这个金字塔颠覆了原来马斯洛需求模型:自我实现,尊重,爱(情感归属),安全,直接生理需求。
在作者看来,地位、自我实现、尊重等等是更深层次的是繁殖的需求,应该列举了几位名人,比如毕加索等等,说正是因为每次要争取更多的异性而创作,从而保证了艺术思维。但是此处我自己又提出质疑了,历史上许多伟大的人并没有这些情况,有许多人是非常专一的,有的人是没有结婚的。不过,我可以做一点佐证,谈恋爱之后就不会作诗了。
至于生命的意义,除了繁衍,我没有读出来有什么意义。某人说,生了孩子就可以去死了,我说,不对还要照看孙子。
原文链接:http://www.xingyuzhi.com/%e6%88%91%e4%bb%ac%e5%af%b9%e6%80%a7%e3%80%81%e8%b0%8b%e6%9d%80%e5%8f%8a%e7%94%9f%e5%91%bd%e6%80%bb%e6%98%af%e7%97%b4%e8%bf%b7/
为什么总是看色情东西会对心理机制有害?
自私的基因并不会早就自私的人。
为什么女人和男人挑选对象时标准有差别?
为什么男人会更倾向于杀人?
重新构建的需求金字塔
随意浏览的时候被标题给吸引的,第一本心理学的书籍,没有深入研究,但是这种进化心理学还是让自己大开眼界,还挺有兴趣看来明年要开始读一系列心理学相关的书籍了,由此也说明还是对性、谋杀以及生命这些关键词非常痴迷,正中靶心的感觉。没有读过想关知识结构的时候,读什么都是深以为然的。
为什么总是看色情东西会对心理机制有害?
书中时说,如果你是男人,看太多美女照片会破坏你对伴侣的感情,但如果你是女人看太多的实干家则会消弱你对伴侣的忠诚度。现代社会小明星和大人物似乎到处都是,市场驱动下好莱坞会倾向向人们提供他们心中希翼的东西。以至于你看的影视节目越多对你的伴侣就越不利,对自己大概也是如此。
我们现代生活中看了太多假的东西,太多夸张的东西,比如肥臀丰乳,所导致心理上认知有问题,以为现实世界应该是技术处理过后的样子。
自私的基因并不会早就自私的人。
书中解释时候,我们有时候赋予攻击性,是因为我们要争取更多地位来获得异性,然后繁衍。同样我们总是离经叛道,越是年轻越是如此,自觉不自觉的塑造独特的自我来获得异性青睐。其实不去炫耀也是一种炫耀,显示自己与众不同,品味独特。
我们妄图让基因传下去,一开始充满了斗争,但最后会想着让这个设计变得更好一点,因为,我们有自己的孩子需要保护,需要这个社会温柔的对待,这是很多人热心公益的重要原因之一,没有人希望让自己孩子葬身到无谓的斗争中。
为什么女人和男人挑选对象时标准有差别?
男人选择结婚对象是选择年轻美貌,现在审美的胸大漂亮,头发有光泽等等,都是展示一种有活力的象征,所以会引起男人的性趣。而女人选择对象,更多的是选择一个稳定的未来,因为女人会更多的为自己和自己的孩子考虑,会慎重对待自己的未来。
一夜情的问题中,男人是来者不拘,女人特别挑剔,也是这种现象的反映之一。
为什么男人会更倾向于杀人?
大部分暴力行为的一个惊人动机有关:人们往往会选择用更富攻击性的表现给他人留下深刻印象。这种动机在女人中很少见,但在男人中比比皆是,并且,这种炫耀暴力倾向的爱好,也许能够解释为什么男人更乐于将杀人幻想付诸实施。
雄性的攻击性并非一成不变:它根据若干因素而强弱不定。例如,在很多物种中,攻击性会在交配季节前陡然增加,那时它们需要争夺领地和雌性。就人类而言,男孩进入青春期后,会更加突出显示其支配地位,那时拥有获得成功的竞争力可以让他们更受异性欢迎,比如成为体育健将。男人在青春期后期和二十多岁这两个阶段,是最具有攻击性的,此时其睾丸激素的水平最高,并且是彼此争夺伴侣最激烈的时期。另一方面,男人结婚后,睾丸激素水平下降,到妻子生育以后,其激素水平还会下降。那时,就没有太多必要去炫耀了,而更需要远离潜在的致命争斗,他们也就不会再为酒吧里的自动点唱机应该放哪首歌而挑衅了。就算是对于充分参与竞争的男子而言,为赢得尊重而选择暴力也是要付出昂贵代价的危险之路——并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男人通常会尽力避免这么做。实际上,他们一般都会避免使用暴力。
重新构建的需求金字塔
在作者重新构建的需求金字塔中,养育子女是最高层次,自上而下依次是:养育子女,留住配偶,获得配偶(欲望),地位/尊重/自我实现,自我保护,直接生理需求。
这个金字塔颠覆了原来马斯洛需求模型:自我实现,尊重,爱(情感归属),安全,直接生理需求。
在作者看来,地位、自我实现、尊重等等是更深层次的是繁殖的需求,应该列举了几位名人,比如毕加索等等,说正是因为每次要争取更多的异性而创作,从而保证了艺术思维。但是此处我自己又提出质疑了,历史上许多伟大的人并没有这些情况,有许多人是非常专一的,有的人是没有结婚的。不过,我可以做一点佐证,谈恋爱之后就不会作诗了。
至于生命的意义,除了繁衍,我没有读出来有什么意义。某人说,生了孩子就可以去死了,我说,不对还要照看孙子。
原文链接:http://www.xingyuzhi.com/%e6%88%91%e4%bb%ac%e5%af%b9%e6%80%a7%e3%80%81%e8%b0%8b%e6%9d%80%e5%8f%8a%e7%94%9f%e5%91%bd%e6%80%bb%e6%98%af%e7%97%b4%e8%bf%b7/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