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长的过程中,哪些道理让人懂之恨晚?
费妮妮, 让人景仰或者喜欢是一件很累的事,如果你不能保持优秀是很难有人持续喜欢的,因为他们总会说,哦,也不过如此而已,所以你要做出持续的发力,給人持续的惊喜。 真的天真是一件很傻很快乐的事,这和知世故而不世故是不同的,后者从某种意义上是悲哀的,就像当你发觉岁月教会你一切都有迹可循的时候你已经变得小心翼翼了,有些事情再也不能畅快淋漓。 很多时候别人羡慕的侃侃而谈都来源于曾经的傻逼,吃一堑长一智,能懂得这么多想必也吃过不少的亏吧。谈吐自如的背后往往是难以言说的伤感。 别看对方油腔滑调的开着玩笑,幽默感都是建立在强大的文化内涵且能成功组织语言+脸皮厚hold住能装逼+不俗的品位。 在我们开自己玩笑自嘲的时候并不是我们傻,也不是对自我的作贱,你要知道一个连自己的姿态都放低的人已经把万事万物的姿态都放低了。 我们不过是后知后觉者,我们为此懊恼不已或者思前想后的道理早已有无数前人深思熟虑了,我们每悟出一个道理就急着脱口而出,其实真正聪明的人早就已经默默的去实践了,大智若愚也。 学会珍惜。珍惜身边已经习以为常、觉得普普通通的一些东西,比如家乡,比如亲情,比如朋友。因为终有一天你会发现,曾经有那么一段旧时光,美得让人心碎。 这样的意义在于,了解自己不孤单。有时候,这一点,足以支撑一个人的世界。 永远不要对别人的帮助有太高期许,哪怕是你的父母,凡事靠自己。——孟非 但是爱什么的奢侈东西就不要再信口开河了。 初夏的冬瓜, 别去过多的纠缠过去,好奇心特别重,对喜欢的人着迷,把人家三尺地都挖开看看。可怜见的,哪片黄土下无白骨?看到了吓着了,或者畏畏缩缩,或者犹豫不决,或者以泪洗面,或者喝闷酒强说愁。人路不是一条直线,直通罗马。也用不着自恋的以为世间总有对的人在必经路上等你,流氓会等你,强盗会等你,而唯独对的人早就死了。 别去过多的描述未来,以为爱就是占有,连未来都给你吹牛逼好了。在那未来里,端的是大富大贵满身金甲,大宅院子,大葡萄架,奴仆遍地四处遛马。等到现实来了,击个粉碎,到是怵了,坏了,怕了,怂了,阳痿了。未来是什么并不重要,如果你连划过身边的每一分钟都把握不了,多谈一点都是罪孽。 爱情是文火慢炖的功夫,厨师们都知道,灶火分文、中、武,如果是那积年的老花胶,或者上好的干杯鲍鱼都离不开文火慢炖,一天一夜。老苏也说,爱情啊,火候足时它自美。你把爱情放在心里,以身为鼎,慢慢的透着微弱红光执着煎熬,哪有烂不开的肉,哪有磨不开的情。情开有味,味有微毒,容易蒙心。 性爱是甜蜜美妙相对论,所有世间的情诗都是为了这一刻准备的,铺垫是必然的,犹如你把性爱当作动力,为爱人单写一部奥赛罗,先没感动别人就已经感动了天地。如果意浓心切偷心急迫,那曲线的婉转,交融,圆润,真的是千万年最终进化的因果。 争吵是慢性自杀的裂缝,男女走在一起,一切皆有缘,而缘生不灭化,必然走穿四季年华。可那争吵对骂或因小事、或因俗气、或因焦虑,一旦起来犹如青盏瓷器上的纹,一丝一丝裂进去,久了突然就碎了。再恩爱都无法弥补这细纹,防御倒也简单,你强她弱你弱他强足矣,说白了就是谦让。只可惜那世间愚蠢男女,心动的上下交锋,哪里知道这般厉害。
很多人的优秀都只是一般常见优秀。
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拿我打个比方,我自己曾经拿过国家奖学金,政府奖学金,平均分90,破破烂烂大大小小的奖和科研也一堆。当我问中介我可不可以申请到世界某top10学校之后,她笑了,她说她每年见到我这种“普通常见优秀的学生”太多了,无数个985211的学生Gpa都比我高,科研也比我强,实习比我好,但即使是这样,他们依然无缘top10。所以这就说明,如果我无法在某一个领域比别人好一大截,具备某种不可替代性,那我凭着“大多数人都有的优秀资质”去和无数个竞争者抗衡,我永远都会被边缘化cut掉。在求职中也是一样。
而我就是这么一个“一般常见优秀的人”。我知道在冰山露出水的表面,我可能能打败大多数人。但我知道那深不可测的冰山底是“特别优秀的人”的竞技场,除非我拥有一项“不可替代的王牌”,否则我永远也无法拿到号进入这个圈子。
我一直都是这样一个“一般常见优秀的人”,所以我心里很虚。即使我站在高高的颁奖台上,我心里依然会滋生出“我压根不配这么多称赞”的念头。因为我的成功很容易就被复制,我很容易就能被第二个和我一模一样的人替代。因为我没有做到我领域的极致,我永远都有可能被后浪拍在沙滩上。
人只有知道自己不会被替代,心里的秤砣才会有重量,才会拥有真正的底气。
我现在明白自己内心为什么总是“隐隐发虚”了,即使我在别人的嘴里那么的“优秀”。
我知道,如果我不努力做到极致,我就有被打败的可能。 如果我一直是“普通常见优秀”。我就永远会被边缘化cut掉。 拥有一项不可替代的本领,拥有值得别人侧目的“speciality”,而不是无数个“commonality”,才是当下最该修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