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之名」的几点
rt,符号学还在搬砖中。小说只看个意思。诸如不解书名的含义一类的问题层出不穷,遂翻阅一些资料,零碎撷取如下,不成文,故名笔记,愿分享。
《玫瑰之名》
渊源:伏尔泰 拉伯雷
主题:无条件认知意志所带来的厄运 为了真理而寻求真理的悲剧
主人公只是想揭示秘密但却导致毁灭
时代:20世纪晚期类似于中世纪之秋 “门槛时代”
题目寓意:(1)与叙事者有一夜爱情历险的姑娘之题目带有玫瑰二字
《世界沉思录》 昔日玫瑰只存芳名 陪伴我们的只有赤裸的名字
Vanitas 转瞬即逝 见证昔日辉煌的只有文字 符号 而不是他们表征的现实
符号学意义探寻:
我们的处境是绝对的无依无靠 意义的不确定性和阐释的多样性 解释类似冒险:理性推理 经验主义都不存在 而是启发性假设
故事起源于一本书 强调不存在起源 转移或浓缩 记忆有疏漏
符号是有待填充的空位 每一次填充都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方式 因而不存在法定的意义 诶一次填补空位本质上都是任意附会
记号只能起到标示不在场的作用 不能自说自话 只能从他者那里倾听到自己
符号并不代替事实 而是指向事实 因而需要阐释 “‘意义’尚形状模糊时”
将符号一分为三 (经过Occam 洛克 莱布尼兹) 符号与现实脱离
符号需要篇章才有意义 单独符号无意义 关系中彰显意义
阐释并不“符合”真相,而是“创造”世界
符号三大特点:无根据 无真理 无源头
意义范畴不明确 不确定性和多元化 Derrida:意义是一种发明 源自符号间的空位 是符号间相互支持的产物 根本上是随意的
“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秩序”“不可能存在间接的知识。”
世界:符号的百科全书
否定索绪尔、巴特关于符号晶格结构的理论 认为符号结构难以描述 建立于混沌之上 符号结构是不在场的 更类于迷宫
三类迷宫,对应理性、经验和符号:古希腊米诺陶洛斯迷宫(阿里阿德涅) 近代巴洛克式迷宫(多岔路无阻碍) 现代根茎迷宫(不知何去何从 永远无意义)
“游戏”理性与非理性之间 追求终极真理导致极权主义 不是解放而是限制
以无秩序反抗理性世界 虚无主义
笑是自由的动作 却不承诺自由
唯一的真理就是:学会将自己从对真理的病态的激情中解放出来
《玫瑰之名》
渊源:伏尔泰 拉伯雷
主题:无条件认知意志所带来的厄运 为了真理而寻求真理的悲剧
主人公只是想揭示秘密但却导致毁灭
时代:20世纪晚期类似于中世纪之秋 “门槛时代”
题目寓意:(1)与叙事者有一夜爱情历险的姑娘之题目带有玫瑰二字
《世界沉思录》 昔日玫瑰只存芳名 陪伴我们的只有赤裸的名字
Vanitas 转瞬即逝 见证昔日辉煌的只有文字 符号 而不是他们表征的现实
符号学意义探寻:
我们的处境是绝对的无依无靠 意义的不确定性和阐释的多样性 解释类似冒险:理性推理 经验主义都不存在 而是启发性假设
故事起源于一本书 强调不存在起源 转移或浓缩 记忆有疏漏
符号是有待填充的空位 每一次填充都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方式 因而不存在法定的意义 诶一次填补空位本质上都是任意附会
记号只能起到标示不在场的作用 不能自说自话 只能从他者那里倾听到自己
符号并不代替事实 而是指向事实 因而需要阐释 “‘意义’尚形状模糊时”
将符号一分为三 (经过Occam 洛克 莱布尼兹) 符号与现实脱离
符号需要篇章才有意义 单独符号无意义 关系中彰显意义
阐释并不“符合”真相,而是“创造”世界
符号三大特点:无根据 无真理 无源头
意义范畴不明确 不确定性和多元化 Derrida:意义是一种发明 源自符号间的空位 是符号间相互支持的产物 根本上是随意的
“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秩序”“不可能存在间接的知识。”
世界:符号的百科全书
否定索绪尔、巴特关于符号晶格结构的理论 认为符号结构难以描述 建立于混沌之上 符号结构是不在场的 更类于迷宫
三类迷宫,对应理性、经验和符号:古希腊米诺陶洛斯迷宫(阿里阿德涅) 近代巴洛克式迷宫(多岔路无阻碍) 现代根茎迷宫(不知何去何从 永远无意义)
“游戏”理性与非理性之间 追求终极真理导致极权主义 不是解放而是限制
以无秩序反抗理性世界 虚无主义
笑是自由的动作 却不承诺自由
唯一的真理就是:学会将自己从对真理的病态的激情中解放出来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