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天空--《历史的天空》
花了很长的时间终于还是看完了这本书。
在合上最后一页的时候有一种依依不舍的沉重感,但同时对于之前的一些疑虑也终于如释重负,可以长舒一口气了。
这应该是我第一次看战争主题的书,虽然之前也看过这方面的电视剧,但还是觉得书本给人的震撼更大。电视画面固然很华丽、宏大,但缺少了书本给人肆意想象的空间,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和深入,我就像生活在故事场景中,听着他们的对话、观察着他们的生活点滴、揣测着人物的内心活动,人物形象愈加立体丰满,对于他们的感情也与日俱增。特别是其中的战争场面,借助平时看的电视,脑海中的图景更加激烈、撼动人心。
回归故事本身,四个从蓝桥埠日军猛烈轰炸中死里逃生的乡下青年阴差阳错的进入了与初衷背道而驰的国共两军,意气风发地投入革命的洪流中。经历了抗战、解放战争的刀光剑影,抗过了文革及其畸形的浪潮,几十年的潮起潮落、跌宕起伏迅速褪去了当初的少年稚气,更加成熟稳重、深谋大略的人物形象愈加鲜明、立体。特别是主人公梁大牙,谁能想到当初那个吐粗口,行为放荡不羁的形象粗犷的乡下娃子多年后会成为战功赫赫的司令,并且文明、睿智了许多……但是现实有时就是如此,你永远想像不到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纵使身上的棱角再锋利,刺再狂放,也总是会被那些人、那些事所磨圆、柔化,甚至与当初全然不同。
给我印象最深的另一人物就是七十九团团长石云彪。刚开始是不喜欢甚至是讨厌这个人物的,冷峻、不苟言笑,俨然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但是当看到他为了保留七十九团的尊严舍生取义的时候泪水就忍不住的夺眶而出,这是怎样的一个男子啊,将军人的形象彰显的淋漓尽致。
凡事都不是完美的,在这部小说中国共两党各自党内人事纠葛的矛盾中也可以看得出来,江古碑、李文斌对梁大牙的不满,石云彪领导的七十九军与刘汉英部队的“水火不容”都可以感受到隐含着的冷光。还有故事中透漏出的国共两军名义上联合抗日实则紧张的关系也为故事营造了紧张的气氛。
从战争的角度,刀光剑影、热血洒战场的场面我们当然是希望能越少越好;从生活的角度,生活一直在继续,时光在推动我们前进,未来会怎样我们说都说不好,所能做的也还是活在当下,珍惜现在的生活。
在合上最后一页的时候有一种依依不舍的沉重感,但同时对于之前的一些疑虑也终于如释重负,可以长舒一口气了。
这应该是我第一次看战争主题的书,虽然之前也看过这方面的电视剧,但还是觉得书本给人的震撼更大。电视画面固然很华丽、宏大,但缺少了书本给人肆意想象的空间,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和深入,我就像生活在故事场景中,听着他们的对话、观察着他们的生活点滴、揣测着人物的内心活动,人物形象愈加立体丰满,对于他们的感情也与日俱增。特别是其中的战争场面,借助平时看的电视,脑海中的图景更加激烈、撼动人心。
回归故事本身,四个从蓝桥埠日军猛烈轰炸中死里逃生的乡下青年阴差阳错的进入了与初衷背道而驰的国共两军,意气风发地投入革命的洪流中。经历了抗战、解放战争的刀光剑影,抗过了文革及其畸形的浪潮,几十年的潮起潮落、跌宕起伏迅速褪去了当初的少年稚气,更加成熟稳重、深谋大略的人物形象愈加鲜明、立体。特别是主人公梁大牙,谁能想到当初那个吐粗口,行为放荡不羁的形象粗犷的乡下娃子多年后会成为战功赫赫的司令,并且文明、睿智了许多……但是现实有时就是如此,你永远想像不到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纵使身上的棱角再锋利,刺再狂放,也总是会被那些人、那些事所磨圆、柔化,甚至与当初全然不同。
给我印象最深的另一人物就是七十九团团长石云彪。刚开始是不喜欢甚至是讨厌这个人物的,冷峻、不苟言笑,俨然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但是当看到他为了保留七十九团的尊严舍生取义的时候泪水就忍不住的夺眶而出,这是怎样的一个男子啊,将军人的形象彰显的淋漓尽致。
凡事都不是完美的,在这部小说中国共两党各自党内人事纠葛的矛盾中也可以看得出来,江古碑、李文斌对梁大牙的不满,石云彪领导的七十九军与刘汉英部队的“水火不容”都可以感受到隐含着的冷光。还有故事中透漏出的国共两军名义上联合抗日实则紧张的关系也为故事营造了紧张的气氛。
从战争的角度,刀光剑影、热血洒战场的场面我们当然是希望能越少越好;从生活的角度,生活一直在继续,时光在推动我们前进,未来会怎样我们说都说不好,所能做的也还是活在当下,珍惜现在的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