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骑行1周年
正式开始有规律的骑行,是在12年12月3号,到今天为止,已经一年多了。咕咚软件上的公里数是1384公里,自行车上码表的公里数为323公里,因为买了码表之后,咕咚就用的少了,所以总的里程应该是1700左右。体重也从75.5kg下降到69.5kg,这个是最开心的吧。
我的坐骑是Giant ATX750,在2012年7月时购入。当时听说公司要搬家,我又正好想骑行锻炼一下身体,就花了2500大洋买了这辆蓝色的拉风的车子。买了之后,嫌天气热,又没有什么小伙伴,便一直搁置下来。
而有规律的骑行,应该是公司正式搬家后的第一天,也就是12年12月3号。从家到公司,5公里左右。冬天风很大,我又穿的很多很厚,看起来像熊一样,速度可想而知,基本上需要25分钟到半小时才可以骑完。速度也就13/14公里的样子。碰到下雪就休息一下,大姨妈的时候也会停一个2到3天。周末的时候会去骑钱塘江边上的之江东路,每次20千米,在豆瓣网上找到了周末骑行的小伙伴,每次骑完很开心。这样我慢慢的坚持下来。每个月也会有20天左右。
印象很深的是2013年的1月1号,早上7点左右起床,吃过早饭出发,8点左右到了钱塘江江边。路上很静,没有什么人,只有落叶和风。早上的钱塘江有雾,可以隐隐约约看到对面的建筑,更远处,江和天是连在一起的。一个人在江边迎接新年,心情很激动,就随手发了微信纪念一下。看来2014年的1月1号,还是值得大清早起床去迎接初升的太阳。
渐渐的春天来了,春天的之江东路是条很漂亮的路,路的一边每天都是漂亮的花儿。先是白玉兰开的花枝招展,然后是樱花开的灿烂无比,随后的满地落英,也别有一番缤纷的味道。接下来应该是映山红开了,那种浓烈的紫红色会让人情不自禁的想哼起那首老歌:满山开遍幺映山红。
而路的另一边是柳树,随风摆动的柳枝不但摇曳生姿,还挡住了从钱塘江飘过来的风,使这条路更适合骑行。
我的骑行水平和体力也在慢慢的增加,可以骑到每小时15-16km。
夏天来临的时候,我做了一次对我来说的长途。骑行,从下沙出发到浙江工业大学去看一场竞赛,单程为23km。早上的时候很轻松,毫无压力,骑了不到一个半小时就到了。可是到了下午累死个人,太阳很大,风也很大,带来的阻力很大,骑不动,很渴。骑1km就要停下来喝水,很想放弃,但最后还是坚持下来了。虽然浑身都酸,第二天甚至都起不了床。事后想想还是很骄傲的,我完成了我的第一个日行40km。
杭州的夏天,高温有40度,太阳白花花的照在地上。为了防晒,我在迪卡侬买了皮肤风衣,每次出门骑车前,涂上厚厚的防晒霜。即便这样,还是晒黑了,特别是手臂。早上骑车的时候都穿骑行衣,到了公司用湿毛巾擦一下,换上上班的衣服去工作。麻烦是麻烦了点,但是骑行带来的快乐是没有办法代替的。当然在最热的那几天,我还是放弃了,担心中暑。坐了几天的班车。
到了9月的时候,我的骑行速度达到了17-18km了,跟杭电的小伙伴去骑了一趟盐官。在观潮节前去的,体验了一把盐官的风情。我们就是顺着钱塘江边的沿江大道,一路向北,骑行了32km,到达目的地,风很大,跟我一起骑行的都是年轻的小伙子,即便经过中途的两次休息,我还是跟不上他们。
到了盐官之后,我累的像狗一样,他们几个还是神采奕奕。中午在盐官吃了小笼包之后,又逛了那条著名的老街,我们打道回府。回程的路线跟来的时候一模一样,我还是跟不上。不过不要紧,我成功的回来了。
秋天来的时候,我在网上买了两套骑行衣裤,自己觉的很拉风。就拉着LG跟我一起去骑之江东路,骑过几次之后,他觉得不错,在我的怂恿下,也买了一辆Giant。我们一起骑行的机会就更多了。有一次的晚上,去骑江东大桥,因为骑行道路在桥的最边上,看着滔滔的江水从脚下流过,本来就有点恐高的我更是胆战心惊。就紧贴着最里边骑,生怕掉下去。LG嘲笑我,怕什么吗,不是有护栏吗,而且你又学会了游泳。江东大桥很长2公里左右,用了比平时慢一半的速度骑完。当再一次脚踏实地的时候,我长长的舒了口气,再也不找虐了。
记忆中还有一次,从下沙出发,沿着钱塘江往西湖的方向出发。这个方向平时骑的少,第一次发现原来这边风景独好。路是新修的,没有什么车,也没有什么人。但是偶尔会有跟我一样穿骑行衣裤的小伙伴们风一般的从身边经过,他们的速度比我快多了。我在路边还发现了彼岸花儿,哈哈,意外之喜。单程骑了15km之后,没有路了,后来查了一下地图,快到老航海路和庆春东路的交叉口啦,隔杭州图书馆很近,哈哈,下次骑车去杭图!
冬天来的时候,我的骑行速度最快可达20km每小时啦,有一次用了17分钟,从家到公司,越来越快,但安全很重要,还是不要太快。
想想这一年,骑行给我带来很多快乐,跟大自然在一起的快乐,跟风在一起的快乐,跟小伙伴在一起的快乐。
2014,加油吧!
我的坐骑是Giant ATX750,在2012年7月时购入。当时听说公司要搬家,我又正好想骑行锻炼一下身体,就花了2500大洋买了这辆蓝色的拉风的车子。买了之后,嫌天气热,又没有什么小伙伴,便一直搁置下来。
而有规律的骑行,应该是公司正式搬家后的第一天,也就是12年12月3号。从家到公司,5公里左右。冬天风很大,我又穿的很多很厚,看起来像熊一样,速度可想而知,基本上需要25分钟到半小时才可以骑完。速度也就13/14公里的样子。碰到下雪就休息一下,大姨妈的时候也会停一个2到3天。周末的时候会去骑钱塘江边上的之江东路,每次20千米,在豆瓣网上找到了周末骑行的小伙伴,每次骑完很开心。这样我慢慢的坚持下来。每个月也会有20天左右。
印象很深的是2013年的1月1号,早上7点左右起床,吃过早饭出发,8点左右到了钱塘江江边。路上很静,没有什么人,只有落叶和风。早上的钱塘江有雾,可以隐隐约约看到对面的建筑,更远处,江和天是连在一起的。一个人在江边迎接新年,心情很激动,就随手发了微信纪念一下。看来2014年的1月1号,还是值得大清早起床去迎接初升的太阳。
渐渐的春天来了,春天的之江东路是条很漂亮的路,路的一边每天都是漂亮的花儿。先是白玉兰开的花枝招展,然后是樱花开的灿烂无比,随后的满地落英,也别有一番缤纷的味道。接下来应该是映山红开了,那种浓烈的紫红色会让人情不自禁的想哼起那首老歌:满山开遍幺映山红。
而路的另一边是柳树,随风摆动的柳枝不但摇曳生姿,还挡住了从钱塘江飘过来的风,使这条路更适合骑行。
我的骑行水平和体力也在慢慢的增加,可以骑到每小时15-16km。
夏天来临的时候,我做了一次对我来说的长途。骑行,从下沙出发到浙江工业大学去看一场竞赛,单程为23km。早上的时候很轻松,毫无压力,骑了不到一个半小时就到了。可是到了下午累死个人,太阳很大,风也很大,带来的阻力很大,骑不动,很渴。骑1km就要停下来喝水,很想放弃,但最后还是坚持下来了。虽然浑身都酸,第二天甚至都起不了床。事后想想还是很骄傲的,我完成了我的第一个日行40km。
杭州的夏天,高温有40度,太阳白花花的照在地上。为了防晒,我在迪卡侬买了皮肤风衣,每次出门骑车前,涂上厚厚的防晒霜。即便这样,还是晒黑了,特别是手臂。早上骑车的时候都穿骑行衣,到了公司用湿毛巾擦一下,换上上班的衣服去工作。麻烦是麻烦了点,但是骑行带来的快乐是没有办法代替的。当然在最热的那几天,我还是放弃了,担心中暑。坐了几天的班车。
到了9月的时候,我的骑行速度达到了17-18km了,跟杭电的小伙伴去骑了一趟盐官。在观潮节前去的,体验了一把盐官的风情。我们就是顺着钱塘江边的沿江大道,一路向北,骑行了32km,到达目的地,风很大,跟我一起骑行的都是年轻的小伙子,即便经过中途的两次休息,我还是跟不上他们。
到了盐官之后,我累的像狗一样,他们几个还是神采奕奕。中午在盐官吃了小笼包之后,又逛了那条著名的老街,我们打道回府。回程的路线跟来的时候一模一样,我还是跟不上。不过不要紧,我成功的回来了。
秋天来的时候,我在网上买了两套骑行衣裤,自己觉的很拉风。就拉着LG跟我一起去骑之江东路,骑过几次之后,他觉得不错,在我的怂恿下,也买了一辆Giant。我们一起骑行的机会就更多了。有一次的晚上,去骑江东大桥,因为骑行道路在桥的最边上,看着滔滔的江水从脚下流过,本来就有点恐高的我更是胆战心惊。就紧贴着最里边骑,生怕掉下去。LG嘲笑我,怕什么吗,不是有护栏吗,而且你又学会了游泳。江东大桥很长2公里左右,用了比平时慢一半的速度骑完。当再一次脚踏实地的时候,我长长的舒了口气,再也不找虐了。
记忆中还有一次,从下沙出发,沿着钱塘江往西湖的方向出发。这个方向平时骑的少,第一次发现原来这边风景独好。路是新修的,没有什么车,也没有什么人。但是偶尔会有跟我一样穿骑行衣裤的小伙伴们风一般的从身边经过,他们的速度比我快多了。我在路边还发现了彼岸花儿,哈哈,意外之喜。单程骑了15km之后,没有路了,后来查了一下地图,快到老航海路和庆春东路的交叉口啦,隔杭州图书馆很近,哈哈,下次骑车去杭图!
冬天来的时候,我的骑行速度最快可达20km每小时啦,有一次用了17分钟,从家到公司,越来越快,但安全很重要,还是不要太快。
想想这一年,骑行给我带来很多快乐,跟大自然在一起的快乐,跟风在一起的快乐,跟小伙伴在一起的快乐。
2014,加油吧!
-
byfish 赞了这篇日记 2013-12-11 13: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