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如何实现盲降?
![]() |
根据民航局于今年年初下发的要求,运营旅客吞吐量排名前十位的机场至首都机场的航班机长,自2014年1月1日始,必须具备二类盲降运行资格。这样一来,雾霾天将不会像以前一样严重影响飞机的正常起降。“盲降”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那么,什么是盲降?在雾霾中盲降安全吗?
什么是盲降
盲降是仪表着陆系统ILS(Instrument Landing System)的俗称。因为仪表着陆系统能在低天气标准或飞行员看不到任何目视参考的天气下,引导飞机进近着陆,所以人们就把仪表着陆系统称为盲降。
盲降的目的是在低能见度着陆时,提供与“正常”运行条件下等效的安全水平,从而大大提高飞行正常性。它的作用在天气恶劣、能见度低的情况下显得尤为突出。它可以在飞行员肉眼难以发现跑道或标志时,给飞机提供一个可靠的进近着陆通道,以便让飞行员掌握位置、方位、下降高度,从而安全着陆。
盲降等级
根据盲降的精密度,盲降给飞机提供的进近着陆标准不一样,因此盲降可分为CATⅠ、CAT Ⅱ、CATⅢ三类标准。CAT Ⅲ又可细分为CAT III A 、CAT Ⅲ B 以及CAT Ⅲ C。
一类盲降,天气标准为前方能见度不低于800米或跑道视程不小于550米,着陆决断高度不低于60米;
二类盲降,能见度为400米或跑道视程不小于350米,着陆最低标准的决断高度不低于30米;
三类盲降,细分为A、B、C三个等级。
三类A:能见度200米、云比高低于30米,跑道视程不小于200米。
三类B:能见度50米、云比高低于15米,小于200米但不小于50米。
三类C:能见度和云比高均为零米,才是完全意义上的全盲降。即在肉眼什么也看不见的情况下,完全依靠仪器就能实现飞机起降。
如何盲降
仪表着陆系统通常由一个甚高频(VHF)航向信标台、一个特高频(UHF)下滑信标台和几个甚高频(VHF)指点标组成。当飞机离跑道几十公里时,不同的装置各自发挥作用,向飞机发送无线电波。最终,无线电信号在空中合成,勾勒出一条可供降落的精确路线,显示在飞机仪表盘上。飞行员按照这个下滑轨迹,不断校准飞机的高度、方位和速度,最终平稳降落在跑道上。
盲降安全吗
飞机实现盲降与机场设备保障能力、飞行员的技术水平以及飞机的技术状况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同一架飞机能执行的盲降种类也是不同的。
中国民航总局57号令中对于飞行人员也有着严格的规定。“飞行机组任一成员未经训练,或未按规定取得Ⅱ类合格证,该机组不得在低于Ⅰ类运行天气条件下执行生产营运任务。”对于飞行人员的训练包含了地面理论训练,飞行训练和技术检查三大部分。同时规定“需执行Ⅱ类运行任务的飞行人员,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定期复训。”
仪表着陆系统是飞机进近和着陆引导的国际标准系统,它是二战后于1947年由国际民航组织ICAO确认的国际标准着陆设备。全世界的仪表着陆系统都采用ICAO的技术性能要求,因此任何配备盲降的飞机在全世界任何装有盲降设备的机场都能得到统一的技术服务。在现阶段,盲降是最为理想、最为可靠的辅助进近着陆系统。
专家观点
华北空管局总工程师 颜晓东
盲降系统由成熟的技术系统与操作程序组成,并最终在飞机仪表盘上显示出一条可供降落的精确路线,并通过飞行员的操作达成平稳安全降落。首都机场是国内第一家拥有二类盲降跑道的机场,实施二类盲降应该是从1994年开始。在上世纪90年代末,国内陆续有了上海、成都、西安、乌鲁木齐开始实施低能见度运行,到现在,国内很多机场都已经具备二类盲降运行能力。
盲降是安全的,2012年首都机场就启动过很多次二类盲降,只要机组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安全是有保障的。
编辑策划:查好评 www.chahp.com
查好评是基于用户亲身体验及客观评价的商品分享社区,还原最真实的生活体验与使用感受,进一步发现、购买到真正值得买的好商品。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