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想去的地方徒步抵达
今天是台湾之行的59天。计划中的行程是花莲清水断崖。
起床后(已经11点,这并不是计划,昨天欢送宴青海喝了很多,整晚都在喊难受,早上五点还在要水喝,大家应该都是那个点才睡着)非常快速地洗漱吃饭,然后去圆山转运站搭车。
1815一路爬行在北海岸,经过野柳海水不断冲刷屋舍门槛的渔港、新北的温泉和大片湿润的田野,最终抵达山门里的法鼓;1879则朝向南方的宜兰苏澳。从台北到东海岸有两条线路,或者乘台铁北上至基隆附近的海岸线然后南下,或者坐大巴穿过宜兰附近的雪山隧道,取近道直达东部。
昨天和今天都在下雨,并不是出行的好天气,云朵压在地平线上,丰富的水汽和大片的湖泊海域呼应着,难得见到带状的阳光穿过云层照射地面。这是看见台湾里齐柏林要表达的雨季,他说连绵不停的雨水和新植的高山茶破坏了台湾的土壤。但这似乎还没有破坏它的美。
到达罗东的时候刚过两点,大巴停在宜兰,如果想去花莲,就只能改乘台铁,到更远的距离就需要换上更长久的工具。赶去车站发现最近一班到和仁的车是三点四十。查过路线说在和仁搭计程车6分钟就可以到清水断崖,所以并不赶时间。买了车票就在罗东镇上闲逛,没有任何目的看着这个除了正在发生的交错以外和我毫无关联的小镇无比日常的午后。
因为罗东的耽搁,到达和仁时已经四点过半。火车穿过山中无人烟的小站时,总会想会是谁因为什么原因到这儿来,但原以为是花莲某个县城的和仁,就是这样的惊喜:周围除了一个采矿厂外,就只有沉默黛青的大山,海和公路。希望看到的旅店和计程车,哪怕是人,都无影无踪。
往前去花莲市?还要等几个小时。而且,既然是看海,海就在那里,为什么不直接去看它就好。
和仁站奇特地不设检票口,从进站口穿过地下通道就可以自由出入月台;售票处藏在站台里某个远处的角落:看起来,这个车站像是完全没有人在打理,和周围的自然源于一体的,伪装成人造物的山体或者森林。那些伪装成的人类穿过长长的地下通道,找到自己的月台然后上车,去向远方。而它也没有围墙,横穿七八条铁轨就可以到达海边。
雨越下越大,被荒芜的出口和大雨逼回月台,站在那里想,渡过时间的办法就只有跳下月台,翻过铁轨走向海边。海水和昨天一样浅绿,海浪和昨天一样翻着一层层白色铺平了海岸。沿着海边走了五分钟,海和大雨中的眼睛一样,变得模糊,但在铁轨的另一边,却可以清楚地看到所谓的清水断崖离这里其实并不远。
重新回到月台,买了六点半回罗东的票,算好时间,至少可以往前再走二十分钟。高速公路被不时驰及的怪物照亮,公路和铁路交错,随着后者遁入山中,公路向上爬至断崖。水域和视野变得开阔,然后太平洋发出越来越近的震动,冲它大吼几声打了招呼,它也给以回应。走了二十几分钟终于没办法往前。其时我正站在崖壁的一块立石上,身前是咆哮的大海,右前方是飞来飞去的高速公路,后方是洞穿的山体。而这里,就是清水断崖,就是太鲁阁的入口。
两个月里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台北,岛屿的中心在我看来好像停在了日落前社子岛的三角洲,几乎可以看见一个长镜头从对岸的福州一直望向淡水,从淡水老街终于在社子岛遇到了淡水和基隆河的岔道,那就是台北即将开始的地方。右岸向前是西门、北门和艋舺商圈划定的老台北,左岸是基隆河供养的新台北,站在阳明山上,可以看到绿光闪闪的101向不同的方向散发出数条金色的光带,那是城市的交通和脉络。
台北以南,在日落的同一条线上,是台中、古老的鹿港、高雄爱河、屏东以至恒春镇以南的垦丁南湾;山的另一侧,近似于日出一线上的,是基隆、宜兰、花莲和台东,那里有美丽的太鲁阁和未到达的嘉明湖。
59天,从社子岛延伸出去的两条线分别停在了鹅銮鼻灯塔和黑暗中的清水断崖。从立法院走之前和信哥说,留有遗憾,说明一定会有下次相见。世界那么大,下雨的时候,车走过的印迹很快会被雨水冲刷干净,世界有时候也很小,就算是用两条腿,想去的地方,只要不停地走,也一定可以抵达。
要离开的,让我们说声再见。
要来到的,我的世界全力欢迎。
起床后(已经11点,这并不是计划,昨天欢送宴青海喝了很多,整晚都在喊难受,早上五点还在要水喝,大家应该都是那个点才睡着)非常快速地洗漱吃饭,然后去圆山转运站搭车。
1815一路爬行在北海岸,经过野柳海水不断冲刷屋舍门槛的渔港、新北的温泉和大片湿润的田野,最终抵达山门里的法鼓;1879则朝向南方的宜兰苏澳。从台北到东海岸有两条线路,或者乘台铁北上至基隆附近的海岸线然后南下,或者坐大巴穿过宜兰附近的雪山隧道,取近道直达东部。
昨天和今天都在下雨,并不是出行的好天气,云朵压在地平线上,丰富的水汽和大片的湖泊海域呼应着,难得见到带状的阳光穿过云层照射地面。这是看见台湾里齐柏林要表达的雨季,他说连绵不停的雨水和新植的高山茶破坏了台湾的土壤。但这似乎还没有破坏它的美。
到达罗东的时候刚过两点,大巴停在宜兰,如果想去花莲,就只能改乘台铁,到更远的距离就需要换上更长久的工具。赶去车站发现最近一班到和仁的车是三点四十。查过路线说在和仁搭计程车6分钟就可以到清水断崖,所以并不赶时间。买了车票就在罗东镇上闲逛,没有任何目的看着这个除了正在发生的交错以外和我毫无关联的小镇无比日常的午后。
因为罗东的耽搁,到达和仁时已经四点过半。火车穿过山中无人烟的小站时,总会想会是谁因为什么原因到这儿来,但原以为是花莲某个县城的和仁,就是这样的惊喜:周围除了一个采矿厂外,就只有沉默黛青的大山,海和公路。希望看到的旅店和计程车,哪怕是人,都无影无踪。
往前去花莲市?还要等几个小时。而且,既然是看海,海就在那里,为什么不直接去看它就好。
和仁站奇特地不设检票口,从进站口穿过地下通道就可以自由出入月台;售票处藏在站台里某个远处的角落:看起来,这个车站像是完全没有人在打理,和周围的自然源于一体的,伪装成人造物的山体或者森林。那些伪装成的人类穿过长长的地下通道,找到自己的月台然后上车,去向远方。而它也没有围墙,横穿七八条铁轨就可以到达海边。
雨越下越大,被荒芜的出口和大雨逼回月台,站在那里想,渡过时间的办法就只有跳下月台,翻过铁轨走向海边。海水和昨天一样浅绿,海浪和昨天一样翻着一层层白色铺平了海岸。沿着海边走了五分钟,海和大雨中的眼睛一样,变得模糊,但在铁轨的另一边,却可以清楚地看到所谓的清水断崖离这里其实并不远。
重新回到月台,买了六点半回罗东的票,算好时间,至少可以往前再走二十分钟。高速公路被不时驰及的怪物照亮,公路和铁路交错,随着后者遁入山中,公路向上爬至断崖。水域和视野变得开阔,然后太平洋发出越来越近的震动,冲它大吼几声打了招呼,它也给以回应。走了二十几分钟终于没办法往前。其时我正站在崖壁的一块立石上,身前是咆哮的大海,右前方是飞来飞去的高速公路,后方是洞穿的山体。而这里,就是清水断崖,就是太鲁阁的入口。
两个月里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台北,岛屿的中心在我看来好像停在了日落前社子岛的三角洲,几乎可以看见一个长镜头从对岸的福州一直望向淡水,从淡水老街终于在社子岛遇到了淡水和基隆河的岔道,那就是台北即将开始的地方。右岸向前是西门、北门和艋舺商圈划定的老台北,左岸是基隆河供养的新台北,站在阳明山上,可以看到绿光闪闪的101向不同的方向散发出数条金色的光带,那是城市的交通和脉络。
台北以南,在日落的同一条线上,是台中、古老的鹿港、高雄爱河、屏东以至恒春镇以南的垦丁南湾;山的另一侧,近似于日出一线上的,是基隆、宜兰、花莲和台东,那里有美丽的太鲁阁和未到达的嘉明湖。
59天,从社子岛延伸出去的两条线分别停在了鹅銮鼻灯塔和黑暗中的清水断崖。从立法院走之前和信哥说,留有遗憾,说明一定会有下次相见。世界那么大,下雨的时候,车走过的印迹很快会被雨水冲刷干净,世界有时候也很小,就算是用两条腿,想去的地方,只要不停地走,也一定可以抵达。
要离开的,让我们说声再见。
要来到的,我的世界全力欢迎。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