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朵奇葩
连着近俩礼拜半夜一两点以后睡觉,熬着熬着就精神了,这不睡不着,辗转回忆起很多事,想到了我们家,起来写写看。
实际上,我妈生过5个孩子,只是头胎是双胞胎,来到这个世界没几天就双双夭折了,实属可惜。我们家属于传统家庭,爸妈应该是想要有个男孩,毕竟男孩能让老爹这一支的荣耀,从姓氏上得到再多一代的传承。其实也没什么荣耀可谈,像其他吃官饭的一样,爸爸是一个多面性格的简单男人,风华正茂时也想过做大官,过过大人物的瘾,只是他和我一样,或者说我跟他一样,挺想成功,但不愿以卑躬屈膝为代价,我和我爸都驼背,但腿很直,屈膝之事特别不擅长。后来有个机会他去了一个无药可救的陶瓷厂做厂长,挺有干劲,早出晚归,走遍中国陶瓷重镇,跟人家交流、学习、取经,老爸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去做这些事的,因为,我们家那不盛产烧瓷的原料,煤矿不少,但都达不到烧瓷的燃点。没几年,厂子黄了,他回到政府继续上班,不甘心,老爸想要脸面,也想要为这个家,这三个闺女做些努力,让日子过得更富裕。我知道的:他倒腾钢材赚没赚钱不知道;倒腾粮食差点让安徽骗子把我们家骗破产;最厉害的是对种植感兴趣的他承包土地种树苗陪个底儿掉,让我们家得日子一下子回到解放前。我妈因为这件事,恨了他将近20年。也确实,那时候我和我妹妹都上学,我即将上大学时,家里总在还债,我大学毕业了,债还没还清。记得我们班毕业生里有几个出国留学去日本去法国的,毕业暑假里的某一天,我慢悠悠在饭桌边坐下,爸爸一边啃着肉骨头,我一边毫无底气的说:同学们有不少都出国留学了,去国外上学,深造,真有出息。我说这些话时,眼睛一定是放着光的。我爸看也没看我一眼,说:咱们家现在的情况你也知道,要是早几年,能让你去。彼时彼景,现在想来,还是觉得当年的我太不应该,家里情况我是知道的,还非要说那些雪上加霜的话,跟一个50岁的男人念叨他最最不爱提起的事,揭他久年不愈的伤疤。
我妈长着一张小李飞刀般的嘴唇,20厘米以下,藏着一颗山海关豆腐般的心。我爸承包的那块地,在失败的最终,收成了两麻袋的花生和数十个大萝卜。我妈一边剥花生,一边恨我爸恨的脸色很吓人,在厨房里,一边炸着花生米,一边给这些花生米起外号,管他们叫“金豆子”,这些金豆子,是我妈身体里飞出来的尖刀,刀刀扎在我爸的心里,继续破坏着本来就不怎么融洽的家庭氛围。那十数年还债的压力加上我妈每天每天的谩骂和讽刺,我爸变成了老爸,皮肤也不白了,还长出好多皱纹。一般情况下,他忍住不说话,实在受不了,就骂难听的讨伐我妈。日子在怨恨中过得格外慢,我是幸运的,因为多事之秋的阶段里,我只身一人躲在天津。听不见我妈的骂声,也感受不到我爸的叹息。
我的命运似乎和我们家的运势是绑在一起的。毕业很多年后,我在天津有了相对稳定的工作和为人厚道的男友。那时候我一个月赚4000块钱,带着男友回家见家长,一进门,一屋子人全都惊呆了。我事先打好招呼说是个大胡子人士,他们没想到的是胡子真的很大,很胖,很高,很壮,很异域。我带他出门,也总是迎来一双双惊呆了的眼神,大胡子顺势陶醉在这种全城瞩目的舞台中。与此同时,我们家的债也应该是还清了,因为我妈很少提起金豆子和树苗子,更年期已过的她,终究是跟生活和解了。不提债的事,就是我们全家的大好事。他们都从各自的岗位退休赋闲在家,只是我爸是自己偷着办的提前退休,公务员在正式退休和提前退休上,钱差的越来越多,这个事我妈也偶尔会唠叨几句,但比起以前的日子,总算是风吹乌云散,白日见青天。
退休之后的日子不好过,我是这么理解的:从岗位上回到家中,存在感的信号越来越弱,感觉社会已经不需要自己了,实现共产主义的艰巨任务跟自己再也扯不上关系,在经历了一段不知所措的茫然后,我妈决定参加夕阳红艺术团、融入乒乓球兴趣小组。我爸只好去老干部活动中心跟一群老头们打牌,可他又嫌弃那的人不大气,常常因为输赢搞得面红耳赤,他看不惯这些小肚鸡肠,就扬言再也不去那打牌了。
石头般的母爱,开出了泪之花
描写我妈,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来都是仰着头走路,说话声音洪亮,走在街上每逢熟人就要聊上一聊,好,从这说起吧,我妈很爱去逛集,买筛子、笤帚、簸箕、葵花籽、豆子、小米,我那时候对集并不反感,只是冬天,家那特别冷,骑自行车去赶集,常常冻得浑身没一个热乎地方。我家那人和人几乎都认识,去集的这一路,总能遇上好几个熟人,我妈不管寒风数九,下车跟人聊了起来,我在一边站着等,像一支等待被冻成的冰棍儿,我没好气的说:妈....快走吧.....冷.....。她心情好时,会再聊几分钟,和人依依不舍之后,默默跟我去目的地,心情不好时(我猜大概聊天时聊到痛点了),就会一边迈上自行车,一边骂我。那时候我对四五十岁的人特别崇拜,因为她们很少说冷,也很少真正觉得冷。有些事,是天生的,比如怕冷不怕冷这种事。我喜欢骂脏话,也是受了家庭熏陶,当然,狠话也一样。现在说这些,不是怪她,就是想给人生留点压箱底儿的陈芝麻烂谷子,等我老了,没事可以回忆以前。
北方的冬天格外长,我度过了天天尿棉裤的小学,异常黑暗的初中,以及黎明前的高中三年。
----------------------------------------------------------------------------------------------------------------------------------------
组建家庭、过日子、幸福不幸福,这些人生大决定带来的感受,不像买彩票那么随机,说不清到底像什么,最后我只能承认真有命运这回事。我妈和我爸的结合,简直是命运跟他们开的一串串残酷的玩笑。懂事之后我常想:我妈要是跟另外的男人生活在一起,应该比现在幸福。我爸要是当初选择别的女人,也不至于让他感觉如此清苦。这种话我只敢偷偷写出来,不敢用嘴说,会显得我很混蛋。理解和包容大概是出现在生活中频率最高的词了,可能做到的,又有几个呢?
我姐为炸元宵,落疤在手背
我姐初中毕业死活不再上学,早早去药厂上班,那时她15岁,是个童工。那年跟我姐夫认识,后来结婚,生娃。。。。。
姐姐是两个家族里第一个孩子,在70年代即便资源匮乏、吃喝贫瘠,她也无疑是最被疼爱的唯一。我奶奶爷爷姥姥姥爷爱她胜过我们所有这辈人加起来的总和。第一个孩子总是最先也最多得到爱,这个谁也争不来,因为那种“首次”是无与伦比的感情。
她任性,不是不讲理的那种,只是单纯的自己想怎样就怎样,不影响别人也不想被别人影响的那种自我意识强烈。小时候家里算是家族里比较富裕的家庭,很小的时候在别人家还得批条子买苹果的时候,我们就能一年四季吃到水果,爸爸出差去北京、沈阳、天津、南方,总能给我俩买回潮流巅峰的牛仔装、套服、夏天的超短裤、娃娃衫、手表、电子琴等等各种新鲜玩意。小伙伴们很是羡慕我俩。但有一个前提,我们可以吃喝玩乐,零花钱却是绝对禁止的!我们没有任何零花钱,爸妈很少很少给我们。直到改革春风彻底吹到我们小县城,爸爸出差次数少了,姐姐的青春期也来临了。她想买自己喜欢的衣服鞋子,找我妈商量,我妈不同意,屡次提出要求,屡次被拒绝,我现在也不知道我妈为什么就是不想给我们钱花,不愿意让我们穿的更好一些。我姐开始偷钱,偷家里的钱,她知道钱放在哪,从5元、10元,到50、100
我妹妹从小就怕我,关键时刻为我解围 白粉事件,姐妹情深
老冠儿埋试卷,爱一切除了学习
实际上,我妈生过5个孩子,只是头胎是双胞胎,来到这个世界没几天就双双夭折了,实属可惜。我们家属于传统家庭,爸妈应该是想要有个男孩,毕竟男孩能让老爹这一支的荣耀,从姓氏上得到再多一代的传承。其实也没什么荣耀可谈,像其他吃官饭的一样,爸爸是一个多面性格的简单男人,风华正茂时也想过做大官,过过大人物的瘾,只是他和我一样,或者说我跟他一样,挺想成功,但不愿以卑躬屈膝为代价,我和我爸都驼背,但腿很直,屈膝之事特别不擅长。后来有个机会他去了一个无药可救的陶瓷厂做厂长,挺有干劲,早出晚归,走遍中国陶瓷重镇,跟人家交流、学习、取经,老爸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去做这些事的,因为,我们家那不盛产烧瓷的原料,煤矿不少,但都达不到烧瓷的燃点。没几年,厂子黄了,他回到政府继续上班,不甘心,老爸想要脸面,也想要为这个家,这三个闺女做些努力,让日子过得更富裕。我知道的:他倒腾钢材赚没赚钱不知道;倒腾粮食差点让安徽骗子把我们家骗破产;最厉害的是对种植感兴趣的他承包土地种树苗陪个底儿掉,让我们家得日子一下子回到解放前。我妈因为这件事,恨了他将近20年。也确实,那时候我和我妹妹都上学,我即将上大学时,家里总在还债,我大学毕业了,债还没还清。记得我们班毕业生里有几个出国留学去日本去法国的,毕业暑假里的某一天,我慢悠悠在饭桌边坐下,爸爸一边啃着肉骨头,我一边毫无底气的说:同学们有不少都出国留学了,去国外上学,深造,真有出息。我说这些话时,眼睛一定是放着光的。我爸看也没看我一眼,说:咱们家现在的情况你也知道,要是早几年,能让你去。彼时彼景,现在想来,还是觉得当年的我太不应该,家里情况我是知道的,还非要说那些雪上加霜的话,跟一个50岁的男人念叨他最最不爱提起的事,揭他久年不愈的伤疤。
我妈长着一张小李飞刀般的嘴唇,20厘米以下,藏着一颗山海关豆腐般的心。我爸承包的那块地,在失败的最终,收成了两麻袋的花生和数十个大萝卜。我妈一边剥花生,一边恨我爸恨的脸色很吓人,在厨房里,一边炸着花生米,一边给这些花生米起外号,管他们叫“金豆子”,这些金豆子,是我妈身体里飞出来的尖刀,刀刀扎在我爸的心里,继续破坏着本来就不怎么融洽的家庭氛围。那十数年还债的压力加上我妈每天每天的谩骂和讽刺,我爸变成了老爸,皮肤也不白了,还长出好多皱纹。一般情况下,他忍住不说话,实在受不了,就骂难听的讨伐我妈。日子在怨恨中过得格外慢,我是幸运的,因为多事之秋的阶段里,我只身一人躲在天津。听不见我妈的骂声,也感受不到我爸的叹息。
我的命运似乎和我们家的运势是绑在一起的。毕业很多年后,我在天津有了相对稳定的工作和为人厚道的男友。那时候我一个月赚4000块钱,带着男友回家见家长,一进门,一屋子人全都惊呆了。我事先打好招呼说是个大胡子人士,他们没想到的是胡子真的很大,很胖,很高,很壮,很异域。我带他出门,也总是迎来一双双惊呆了的眼神,大胡子顺势陶醉在这种全城瞩目的舞台中。与此同时,我们家的债也应该是还清了,因为我妈很少提起金豆子和树苗子,更年期已过的她,终究是跟生活和解了。不提债的事,就是我们全家的大好事。他们都从各自的岗位退休赋闲在家,只是我爸是自己偷着办的提前退休,公务员在正式退休和提前退休上,钱差的越来越多,这个事我妈也偶尔会唠叨几句,但比起以前的日子,总算是风吹乌云散,白日见青天。
退休之后的日子不好过,我是这么理解的:从岗位上回到家中,存在感的信号越来越弱,感觉社会已经不需要自己了,实现共产主义的艰巨任务跟自己再也扯不上关系,在经历了一段不知所措的茫然后,我妈决定参加夕阳红艺术团、融入乒乓球兴趣小组。我爸只好去老干部活动中心跟一群老头们打牌,可他又嫌弃那的人不大气,常常因为输赢搞得面红耳赤,他看不惯这些小肚鸡肠,就扬言再也不去那打牌了。
石头般的母爱,开出了泪之花
描写我妈,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来都是仰着头走路,说话声音洪亮,走在街上每逢熟人就要聊上一聊,好,从这说起吧,我妈很爱去逛集,买筛子、笤帚、簸箕、葵花籽、豆子、小米,我那时候对集并不反感,只是冬天,家那特别冷,骑自行车去赶集,常常冻得浑身没一个热乎地方。我家那人和人几乎都认识,去集的这一路,总能遇上好几个熟人,我妈不管寒风数九,下车跟人聊了起来,我在一边站着等,像一支等待被冻成的冰棍儿,我没好气的说:妈....快走吧.....冷.....。她心情好时,会再聊几分钟,和人依依不舍之后,默默跟我去目的地,心情不好时(我猜大概聊天时聊到痛点了),就会一边迈上自行车,一边骂我。那时候我对四五十岁的人特别崇拜,因为她们很少说冷,也很少真正觉得冷。有些事,是天生的,比如怕冷不怕冷这种事。我喜欢骂脏话,也是受了家庭熏陶,当然,狠话也一样。现在说这些,不是怪她,就是想给人生留点压箱底儿的陈芝麻烂谷子,等我老了,没事可以回忆以前。
北方的冬天格外长,我度过了天天尿棉裤的小学,异常黑暗的初中,以及黎明前的高中三年。
----------------------------------------------------------------------------------------------------------------------------------------
组建家庭、过日子、幸福不幸福,这些人生大决定带来的感受,不像买彩票那么随机,说不清到底像什么,最后我只能承认真有命运这回事。我妈和我爸的结合,简直是命运跟他们开的一串串残酷的玩笑。懂事之后我常想:我妈要是跟另外的男人生活在一起,应该比现在幸福。我爸要是当初选择别的女人,也不至于让他感觉如此清苦。这种话我只敢偷偷写出来,不敢用嘴说,会显得我很混蛋。理解和包容大概是出现在生活中频率最高的词了,可能做到的,又有几个呢?
我姐为炸元宵,落疤在手背
我姐初中毕业死活不再上学,早早去药厂上班,那时她15岁,是个童工。那年跟我姐夫认识,后来结婚,生娃。。。。。
姐姐是两个家族里第一个孩子,在70年代即便资源匮乏、吃喝贫瘠,她也无疑是最被疼爱的唯一。我奶奶爷爷姥姥姥爷爱她胜过我们所有这辈人加起来的总和。第一个孩子总是最先也最多得到爱,这个谁也争不来,因为那种“首次”是无与伦比的感情。
她任性,不是不讲理的那种,只是单纯的自己想怎样就怎样,不影响别人也不想被别人影响的那种自我意识强烈。小时候家里算是家族里比较富裕的家庭,很小的时候在别人家还得批条子买苹果的时候,我们就能一年四季吃到水果,爸爸出差去北京、沈阳、天津、南方,总能给我俩买回潮流巅峰的牛仔装、套服、夏天的超短裤、娃娃衫、手表、电子琴等等各种新鲜玩意。小伙伴们很是羡慕我俩。但有一个前提,我们可以吃喝玩乐,零花钱却是绝对禁止的!我们没有任何零花钱,爸妈很少很少给我们。直到改革春风彻底吹到我们小县城,爸爸出差次数少了,姐姐的青春期也来临了。她想买自己喜欢的衣服鞋子,找我妈商量,我妈不同意,屡次提出要求,屡次被拒绝,我现在也不知道我妈为什么就是不想给我们钱花,不愿意让我们穿的更好一些。我姐开始偷钱,偷家里的钱,她知道钱放在哪,从5元、10元,到50、100
我妹妹从小就怕我,关键时刻为我解围 白粉事件,姐妹情深
老冠儿埋试卷,爱一切除了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