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说说《盲探》中的五起案件
到了年终,总想说说今年看过的电影。
作为悬疑小说迷,难得今年院线上映了一部大陆和一部香港悬疑片,前者为《全民目击》,后者则是今天要说《盲探》。记得看完《全民目击》后,我说过,希望导演非行能够去银河追随杜琪峰学习一段时间,无论是镜头语言还是叙事技巧。如果还能接触到韦家辉就更好,随便还能学习韦生讲故事的水准(好像这才是主要目的)。
今天第三次看完《盲探》,才觉得有资格谈论一下这部电影的剧本,而且资源到处都是也不担心任何剧透。最重要的原因是作为推理片,《盲探》好到让我觉得没有漏洞,剧本近乎完美到欲罢不能,不吐不快的地步。
在电影中,庄士敦和何佳彤一起总共处理了五起案件,如果都要对这些案件进行详加剖析的话,每一起都可独立成片,但融合到一部电影中则需要做减法。而且每起案件所存在意义也不相同。
1. 通渠水事件:建设人物
情节简单,电影弱化掉内容,前因后果直接通过新闻报道和作案者的电话描述建立,迅速地建立起庄士敦的“盲”的人物形象和机智但却贪财性格。
细节则是:
开场是的盲人拐杖
和天台的电话报警
再结合餐桌上的一场戏,衬托出何佳彤头脑简单四肢敏捷的特点
两人特点上就是互补,并且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非常明显
2. 彩票谋杀案:假高潮也是高潮
这起案件在电影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如果没有看过电影,只从《盲探》上映前的预告片中我们可能也会被误导,以为全片是围绕这起案件搭起的框架。
这起案件的最重要目的只是为“情景还原演绎法”和“角色代入法”提供一次展示的舞台。庄士敦的炫技表演大约是全片的20分钟处,时间长达7、8分钟之久,算是电影的第一个情节点。
而此后对真凶的推理以及抓捕将悬疑推向了第一个高潮。
3. 大脚丫事件:矛盾冲突
“大脚丫案”置于其他案件中看上去是没有存在的必要。但电影是需要冲突和矛盾的。如果“通渠水事件”是为观众塑造角色形象,那么“大脚丫事件”则是人物性格更加丰满。这是庄士敦和何佳彤的第一次矛盾,同时大家看到的是电影中两个人性格的另外一面。
而且庄士敦在两人之间第一次处于弱势。
4. 变态司机案:真相假相
这是半路衍生出来的一起案件,中心依然是围绕最重要的小敏失踪案展开,同时协助感情线,不多说。
5. 小敏失踪案
说说最重要的案件——小敏失踪案件,这也是何佳彤和庄士敦能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主线,中间穿插的多起案件都是为其铺路。
在这之前我们先看一组镜头:
这是国内许多导演的镜头,是不是总觉得过程有些不对。这也是为什么《全民目击》的导演非行应该去银河追随杜琪峰一段时间的原因。
然后我们看看电影中杜琪峰的镜头语言
(截图不好,请看原片)
这里我不是想夸奖杜琪峰有多厉害,这是他的基本水准,也没什么值得称赞。而是想说一切情感、叙事都是需要过渡的,过渡就是为情节提供可能性和合理性,试想如果没有中间的过度镜头,刘天王需要在楼上摇晃多久的杯子才能为长腿的郑秀文下楼提供合理的时间。
类比,推理也是一样,最重要的就是合理,需要创作者绞尽脑汁完成不合理到合理的过渡。
庄士敦的推理,许多人可能觉得不合理,觉得身为一个瞎子能够看到太多了。但是电影中“人盲心不盲”、“查案要靠想象力的”则是其推理的诠释。
最重要的是他的推理也并非完全瞎猜
我们来看看“小敏失踪案”的推理过程:
第一次何佳彤简单介绍案情,庄士敦的猜测可能是失踪被杀
第二次则是庄士敦见小敏外婆,想要了解背景。上接的是“大脚丫事件”,负罪感后的真正出力,也是推理的重点——真相就在眼前
第三次庄士敦失恋,角色代入猜测失恋女生失踪案
第四次庄士敦与丁丁(高圆圆)见面后,推理出何佳彤对小敏的描述是否带有同样的一厢情愿
第五次庄士敦摸出何佳彤的真容,眼不见皆是猜测,一步错,步步错
靠,居然真的这么严谨,没有漏洞。一起案件,一波三折,环环相扣,终于真相大白。不得不称赞韦生大才,金像奖的半程最佳剧本奖已经揣到兜中。
写罢,多图少文,只图一“快”!
最后提醒自己好电影不能只看一遍!
作为悬疑小说迷,难得今年院线上映了一部大陆和一部香港悬疑片,前者为《全民目击》,后者则是今天要说《盲探》。记得看完《全民目击》后,我说过,希望导演非行能够去银河追随杜琪峰学习一段时间,无论是镜头语言还是叙事技巧。如果还能接触到韦家辉就更好,随便还能学习韦生讲故事的水准(好像这才是主要目的)。
今天第三次看完《盲探》,才觉得有资格谈论一下这部电影的剧本,而且资源到处都是也不担心任何剧透。最重要的原因是作为推理片,《盲探》好到让我觉得没有漏洞,剧本近乎完美到欲罢不能,不吐不快的地步。
在电影中,庄士敦和何佳彤一起总共处理了五起案件,如果都要对这些案件进行详加剖析的话,每一起都可独立成片,但融合到一部电影中则需要做减法。而且每起案件所存在意义也不相同。
1. 通渠水事件:建设人物
情节简单,电影弱化掉内容,前因后果直接通过新闻报道和作案者的电话描述建立,迅速地建立起庄士敦的“盲”的人物形象和机智但却贪财性格。
![]() |
细节则是:
开场是的盲人拐杖
![]() |
和天台的电话报警
![]() |
再结合餐桌上的一场戏,衬托出何佳彤头脑简单四肢敏捷的特点
![]() |
![]() |
两人特点上就是互补,并且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非常明显
![]() |
2. 彩票谋杀案:假高潮也是高潮
这起案件在电影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如果没有看过电影,只从《盲探》上映前的预告片中我们可能也会被误导,以为全片是围绕这起案件搭起的框架。
这起案件的最重要目的只是为“情景还原演绎法”和“角色代入法”提供一次展示的舞台。庄士敦的炫技表演大约是全片的20分钟处,时间长达7、8分钟之久,算是电影的第一个情节点。
![]() |
![]() |
而此后对真凶的推理以及抓捕将悬疑推向了第一个高潮。
3. 大脚丫事件:矛盾冲突
“大脚丫案”置于其他案件中看上去是没有存在的必要。但电影是需要冲突和矛盾的。如果“通渠水事件”是为观众塑造角色形象,那么“大脚丫事件”则是人物性格更加丰满。这是庄士敦和何佳彤的第一次矛盾,同时大家看到的是电影中两个人性格的另外一面。
![]() |
而且庄士敦在两人之间第一次处于弱势。
4. 变态司机案:真相假相
这是半路衍生出来的一起案件,中心依然是围绕最重要的小敏失踪案展开,同时协助感情线,不多说。
![]() |
5. 小敏失踪案
说说最重要的案件——小敏失踪案件,这也是何佳彤和庄士敦能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主线,中间穿插的多起案件都是为其铺路。
在这之前我们先看一组镜头:
![]() |
![]() |
这是国内许多导演的镜头,是不是总觉得过程有些不对。这也是为什么《全民目击》的导演非行应该去银河追随杜琪峰一段时间的原因。
然后我们看看电影中杜琪峰的镜头语言
![]() |
![]() |
![]() |
(截图不好,请看原片)
这里我不是想夸奖杜琪峰有多厉害,这是他的基本水准,也没什么值得称赞。而是想说一切情感、叙事都是需要过渡的,过渡就是为情节提供可能性和合理性,试想如果没有中间的过度镜头,刘天王需要在楼上摇晃多久的杯子才能为长腿的郑秀文下楼提供合理的时间。
类比,推理也是一样,最重要的就是合理,需要创作者绞尽脑汁完成不合理到合理的过渡。
庄士敦的推理,许多人可能觉得不合理,觉得身为一个瞎子能够看到太多了。但是电影中“人盲心不盲”、“查案要靠想象力的”则是其推理的诠释。
![]() |
![]() |
最重要的是他的推理也并非完全瞎猜
我们来看看“小敏失踪案”的推理过程:
第一次何佳彤简单介绍案情,庄士敦的猜测可能是失踪被杀
![]() |
第二次则是庄士敦见小敏外婆,想要了解背景。上接的是“大脚丫事件”,负罪感后的真正出力,也是推理的重点——真相就在眼前
![]() |
第三次庄士敦失恋,角色代入猜测失恋女生失踪案
![]() |
第四次庄士敦与丁丁(高圆圆)见面后,推理出何佳彤对小敏的描述是否带有同样的一厢情愿
![]() |
第五次庄士敦摸出何佳彤的真容,眼不见皆是猜测,一步错,步步错
![]() |
靠,居然真的这么严谨,没有漏洞。一起案件,一波三折,环环相扣,终于真相大白。不得不称赞韦生大才,金像奖的半程最佳剧本奖已经揣到兜中。
写罢,多图少文,只图一“快”!
最后提醒自己好电影不能只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