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和满洲里地名来历
在叙述“呼伦贝尔”这个概念之前,我们先看看这个词包含了哪些内容。呼伦一词据说是突厥语,意为“湖”,蒙古语称为“达来”,意为海。另一说是“水獭”,贝尔~贝尔湖,一说是雄水獭,理由是这两个湖里盛产水獭。真实的含义已经无法考证,总之,这两个湖的名字就构成了今天呼伦贝尔的地区名称。呼伦湖面积最大时2315公里,是中国第五大淡水湖。贝尔湖面积600多平方公里。后者现在是中蒙界湖。
在许多文献里,湖、池、海常常指的是同一个地方,盖由于古人惧怕大自然,既依靠他又难以逾越,对无边的水面一律称之为海,故名。很久以来,他是一个地区的泛概念,像草原一样,多年来并无清晰的界限,一般就一般就以河流、山峰、森林、高地等较为典型、特点集中的地貌来命名,在民众中历代传承,直到有了文字记录、“化界为牢”为止。
蒙古帝国、元朝时期,草原的概念仍然不像今天的铁丝网边界那样清晰。明朝只是在长城以南盘踞,与元朝的“延续政权”——史称“北元”隔长城相望,对峙266年,时间大体与明朝历史相当。到了清朝,同为游牧民族的女真(满族)深知游牧人的特性,同时还掌握了汉民族历代皇帝的统治方略,进而对蒙古人及其牧场进行了划界,分而治之。吸收了蒙古人创立的军民一体化的管理方式,以“嘎查”(相当于农耕地区的村)为基础单位,“苏木”(相当于乡,蒙古语意为“箭”)为上,“旗”(蒙古语为“胡硕”大意为军旗、先驱)为更上级,“盟”则影响深远,甚至说是革命性的,对蒙古人来说也是摧毁性的。它使得蒙古人原本淡漠的财富意识、属地意识强化了,利益之争导致了对中央集权的依赖,也增加了彼此的对立状态,使蒙古人无法像以前那样团建、凝聚,便于被各个击破和管理。对统治者来说这个策略的实施是极为成功的。当然,与藏传佛教传入草原开始受阻、以后逐渐融合一样,蒙旗制度经过几百年的实施,与蒙古人的生活紧密结合,逐渐成为蒙古地区的标志符号之一了。
在近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叫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简称呼纳盟。1954年,呼纳盟与兴安盟合并,成立呼伦贝尔盟。1969年,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内蒙古的半数地域被肢解,分别被划到东三省、宁夏、甘肃等。此时呼盟被划到黑龙江省。1979年此地又回到内蒙古,但一个叫加格达奇的一万多平方公里富庶的林区被黑龙江继续“租用”,成为中国境内罕见的“飞地”。
到2002年呼伦贝尔改盟为市,这个地区的范围包括了东西630公里、南北700公里的总共25.3万平方公里的面积,相当于7个台湾的面积。它还与俄罗斯、蒙古国有总共1732.6公里长的边境线。
此境内的著名山区有大兴安岭(占到整个大兴安岭的三分之二),当然随之而来的是广袤而巨大的森林资源。森林资源包括了树木、动物、植物、河湖、山川、草原,以及原住民的文明。著名的河流有额尔古纳河——蒙古族的摇篮之一,包括它的数以千计的众多支流和上下游河流,还有多达数百个大小不等的湖泊。
1901年中东铁路建成满洲里车站,由此定名。此前这里的曾用名是胪滨府。胪滨县。1985年,该市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为地级市,属呼伦贝尔市管辖。
在许多文献里,湖、池、海常常指的是同一个地方,盖由于古人惧怕大自然,既依靠他又难以逾越,对无边的水面一律称之为海,故名。很久以来,他是一个地区的泛概念,像草原一样,多年来并无清晰的界限,一般就一般就以河流、山峰、森林、高地等较为典型、特点集中的地貌来命名,在民众中历代传承,直到有了文字记录、“化界为牢”为止。
蒙古帝国、元朝时期,草原的概念仍然不像今天的铁丝网边界那样清晰。明朝只是在长城以南盘踞,与元朝的“延续政权”——史称“北元”隔长城相望,对峙266年,时间大体与明朝历史相当。到了清朝,同为游牧民族的女真(满族)深知游牧人的特性,同时还掌握了汉民族历代皇帝的统治方略,进而对蒙古人及其牧场进行了划界,分而治之。吸收了蒙古人创立的军民一体化的管理方式,以“嘎查”(相当于农耕地区的村)为基础单位,“苏木”(相当于乡,蒙古语意为“箭”)为上,“旗”(蒙古语为“胡硕”大意为军旗、先驱)为更上级,“盟”则影响深远,甚至说是革命性的,对蒙古人来说也是摧毁性的。它使得蒙古人原本淡漠的财富意识、属地意识强化了,利益之争导致了对中央集权的依赖,也增加了彼此的对立状态,使蒙古人无法像以前那样团建、凝聚,便于被各个击破和管理。对统治者来说这个策略的实施是极为成功的。当然,与藏传佛教传入草原开始受阻、以后逐渐融合一样,蒙旗制度经过几百年的实施,与蒙古人的生活紧密结合,逐渐成为蒙古地区的标志符号之一了。
在近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叫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简称呼纳盟。1954年,呼纳盟与兴安盟合并,成立呼伦贝尔盟。1969年,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内蒙古的半数地域被肢解,分别被划到东三省、宁夏、甘肃等。此时呼盟被划到黑龙江省。1979年此地又回到内蒙古,但一个叫加格达奇的一万多平方公里富庶的林区被黑龙江继续“租用”,成为中国境内罕见的“飞地”。
到2002年呼伦贝尔改盟为市,这个地区的范围包括了东西630公里、南北700公里的总共25.3万平方公里的面积,相当于7个台湾的面积。它还与俄罗斯、蒙古国有总共1732.6公里长的边境线。
此境内的著名山区有大兴安岭(占到整个大兴安岭的三分之二),当然随之而来的是广袤而巨大的森林资源。森林资源包括了树木、动物、植物、河湖、山川、草原,以及原住民的文明。著名的河流有额尔古纳河——蒙古族的摇篮之一,包括它的数以千计的众多支流和上下游河流,还有多达数百个大小不等的湖泊。
1901年中东铁路建成满洲里车站,由此定名。此前这里的曾用名是胪滨府。胪滨县。1985年,该市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为地级市,属呼伦贝尔市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