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
c先生是一个很奇葩的文艺青年
一 第一次接触到文艺青年这个词应当是在初中,在上课时偷偷看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道少然后大呼上当了的时候。这是一本烂书。文艺青年的样子大概只这样的——安静,看过很多书,写的一手好字,文章里总是出些一些很少人用的词藻,有好看的侧脸。
除了看书不算少之外,c先生再无任何文艺青年的特点。
当c先生还在被叫猴子的初中时代,唯一跟文艺挂钩的东西是他的初恋。
文青的初恋应该发生在被树叶打碎的午后,坐在窗边眺望远方的绿色然后等一个被风吹起刘海的女子闯入眼帘。c先生的初恋发生在没人睡觉的初中午休时间。在众人的起哄下,c先生在黑板上写了些有关喜欢的文字,字很难看,然后对一个长相很一般的短发妹子表了个白。
别急,文艺的部分来了。之后就是小女生被吓到,躲避,视而不见。如此狗血的剧情好死不死的碰上了有驴脾气的的伪文青c先生,于是书信出现了,接下来的三年里c先生几乎都是靠书信跟这个短发妹子交流。
好看的信纸,推敲了很久的内容,折得跟朵花似得,叫俩人为数不多的共同好友互相传递。一切都那么文艺,除了c先生一直不怎么好看的字。
貌似初中时代的爱情跟爱情没什么关系,人们总是在这个成长速度很不均衡的年岁里找一个人做为对象让自己独自成型的世界不那么空旷。后来短发妹子一直是短发,读了大学也没学会打扮。c先生也快记不得她的长相了。作为一个恋旧的人,那些书信倒是留下了大部分,放在书桌左边的抽屉里,时不时看看c先生总是笑得很像个傻逼。
二 文青怎么没有一个好看的本子用来写些个酸腐文章。
c先生的初中时代有一个当时很不适宜的黑色皮质记事本,还是超市购物送的。那几年手机还是违禁品,上课传小纸条什么的还是很流行的。于是,在上英语课时一个黑色本子总是在一小撮被老师看做问题学生的手里穿来穿去。
L是一个有着爷们办事模式的软妹子,长着一张外国人的脸。喜欢郭敬明这一类的书,有着一些个只有几个人知道实情,大部分人有所耳闻的恋爱故事。她写的文字轻柔,不实在。那时读的书多是一种类型,所以写的东西好看却推敲不得。作为一个问题学生的代表,L像书里写的九零后一样。突发奇想就拉着我们几个再带上一个关系不差的好学生一起淋雨,更年期的班主任找我们一个个谈话,其他人认个怂就走了。她就一定得一直扛着说没什么为什么只是想淋雨了。好不容易出来了就把本子拿去一直不停的写然后撕掉。
HH是个胖胖的男生,涉猎很广。写出来的东西让c先生多少有些嫉妒然后不屑的说HH写的造作。HH基本上是一个标准的有为青年,家境好,唱歌好,会拉小提琴,有故事,买得起单反。HH成绩不差,听话,不出头又能帮老师管管班上的刺头。之所以被当成问题学生除了跟我们几个走的太近之外再无其他。
c先生呢?写的东西中规中矩的,看的出有些想法但是稚嫩的跟温水煮出来的鸡蛋一样。三年被老师当做范文的只有一篇,还有一篇老师也不知道怎么评价的科幻小说。内容也都忘记了。c先生成为一个问题学生是因为成绩,从初中开始就是标准的单科王。然后老师怎么谈话都是驴脾气的我行我素。文青的坚持看上去那么的像心灵鸡汤,c先生的固执却是教育学中问题学生的典型特质。
那个黑色本子都后来从一个人的变成三个人的再到一帮人的。于是,它成了所谓的青春纪念册。记录着一帮懵懂的少年飘飘然的文学梦,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玩意谈不上是梦想。
L HH c先生三人至今还是算得上好朋友的。只是每每聚会时,c先生总是不出现。人们总说现在努力是为了年少时吹过的牛逼。初中那帮家伙或多或少的坚持着,改变着,适应着,放下再出发。c先生呢?依旧驴脾气却又没什么起色。长胖了,胖的眼睛都变小了。不再写让他们觉得很牛逼的文章了,一事无成。看着那些个年少时的朋友一个个过得不差,即使知道他们心里一样憋屈却还是觉得很羞愧啊。工作了的每次出来都买单,读名校的看着就眼红,放浪形骸的在有支持的情况下依旧潇洒。c先生从一个小文青成了路人甲。
三 c先生之所以是个奇葩的文青是因为他自己这么觉得。首先他还以为自己是文艺青年,第二,他真的很奇葩。
确实是个奇葩。——画外音
先说说文青的部分。看书爱看名著和各种老书,而那些文艺青年喜闻乐见的却基本没有涉猎。听歌很杂,民谣、流行、经典等等,具体偏爱摇滚。于是一个说着江湖话,走着潇洒路的文青诞生了。没有文艺青年的忧愁,敏感,温暖。即使这样,c先生依旧固执的认为自己是个文青。坚持写作与绘画,没有文青的随笔和涂鸦,c先生一直喜欢把东西想明白了再动手。当然,不会想明白到不能开口诉说的份上。画画也是这样,c先生的技术真的一般,眼界也不高,但是就是固执的画着,别人分分钟出来的效果他偏要一次次打草稿一次次对比,虽说最后的东西自己也知道不怎么样但还是会很满意的。
一 第一次接触到文艺青年这个词应当是在初中,在上课时偷偷看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道少然后大呼上当了的时候。这是一本烂书。文艺青年的样子大概只这样的——安静,看过很多书,写的一手好字,文章里总是出些一些很少人用的词藻,有好看的侧脸。
除了看书不算少之外,c先生再无任何文艺青年的特点。
当c先生还在被叫猴子的初中时代,唯一跟文艺挂钩的东西是他的初恋。
文青的初恋应该发生在被树叶打碎的午后,坐在窗边眺望远方的绿色然后等一个被风吹起刘海的女子闯入眼帘。c先生的初恋发生在没人睡觉的初中午休时间。在众人的起哄下,c先生在黑板上写了些有关喜欢的文字,字很难看,然后对一个长相很一般的短发妹子表了个白。
别急,文艺的部分来了。之后就是小女生被吓到,躲避,视而不见。如此狗血的剧情好死不死的碰上了有驴脾气的的伪文青c先生,于是书信出现了,接下来的三年里c先生几乎都是靠书信跟这个短发妹子交流。
好看的信纸,推敲了很久的内容,折得跟朵花似得,叫俩人为数不多的共同好友互相传递。一切都那么文艺,除了c先生一直不怎么好看的字。
貌似初中时代的爱情跟爱情没什么关系,人们总是在这个成长速度很不均衡的年岁里找一个人做为对象让自己独自成型的世界不那么空旷。后来短发妹子一直是短发,读了大学也没学会打扮。c先生也快记不得她的长相了。作为一个恋旧的人,那些书信倒是留下了大部分,放在书桌左边的抽屉里,时不时看看c先生总是笑得很像个傻逼。
二 文青怎么没有一个好看的本子用来写些个酸腐文章。
c先生的初中时代有一个当时很不适宜的黑色皮质记事本,还是超市购物送的。那几年手机还是违禁品,上课传小纸条什么的还是很流行的。于是,在上英语课时一个黑色本子总是在一小撮被老师看做问题学生的手里穿来穿去。
L是一个有着爷们办事模式的软妹子,长着一张外国人的脸。喜欢郭敬明这一类的书,有着一些个只有几个人知道实情,大部分人有所耳闻的恋爱故事。她写的文字轻柔,不实在。那时读的书多是一种类型,所以写的东西好看却推敲不得。作为一个问题学生的代表,L像书里写的九零后一样。突发奇想就拉着我们几个再带上一个关系不差的好学生一起淋雨,更年期的班主任找我们一个个谈话,其他人认个怂就走了。她就一定得一直扛着说没什么为什么只是想淋雨了。好不容易出来了就把本子拿去一直不停的写然后撕掉。
HH是个胖胖的男生,涉猎很广。写出来的东西让c先生多少有些嫉妒然后不屑的说HH写的造作。HH基本上是一个标准的有为青年,家境好,唱歌好,会拉小提琴,有故事,买得起单反。HH成绩不差,听话,不出头又能帮老师管管班上的刺头。之所以被当成问题学生除了跟我们几个走的太近之外再无其他。
c先生呢?写的东西中规中矩的,看的出有些想法但是稚嫩的跟温水煮出来的鸡蛋一样。三年被老师当做范文的只有一篇,还有一篇老师也不知道怎么评价的科幻小说。内容也都忘记了。c先生成为一个问题学生是因为成绩,从初中开始就是标准的单科王。然后老师怎么谈话都是驴脾气的我行我素。文青的坚持看上去那么的像心灵鸡汤,c先生的固执却是教育学中问题学生的典型特质。
那个黑色本子都后来从一个人的变成三个人的再到一帮人的。于是,它成了所谓的青春纪念册。记录着一帮懵懂的少年飘飘然的文学梦,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玩意谈不上是梦想。
L HH c先生三人至今还是算得上好朋友的。只是每每聚会时,c先生总是不出现。人们总说现在努力是为了年少时吹过的牛逼。初中那帮家伙或多或少的坚持着,改变着,适应着,放下再出发。c先生呢?依旧驴脾气却又没什么起色。长胖了,胖的眼睛都变小了。不再写让他们觉得很牛逼的文章了,一事无成。看着那些个年少时的朋友一个个过得不差,即使知道他们心里一样憋屈却还是觉得很羞愧啊。工作了的每次出来都买单,读名校的看着就眼红,放浪形骸的在有支持的情况下依旧潇洒。c先生从一个小文青成了路人甲。
三 c先生之所以是个奇葩的文青是因为他自己这么觉得。首先他还以为自己是文艺青年,第二,他真的很奇葩。
确实是个奇葩。——画外音
先说说文青的部分。看书爱看名著和各种老书,而那些文艺青年喜闻乐见的却基本没有涉猎。听歌很杂,民谣、流行、经典等等,具体偏爱摇滚。于是一个说着江湖话,走着潇洒路的文青诞生了。没有文艺青年的忧愁,敏感,温暖。即使这样,c先生依旧固执的认为自己是个文青。坚持写作与绘画,没有文青的随笔和涂鸦,c先生一直喜欢把东西想明白了再动手。当然,不会想明白到不能开口诉说的份上。画画也是这样,c先生的技术真的一般,眼界也不高,但是就是固执的画着,别人分分钟出来的效果他偏要一次次打草稿一次次对比,虽说最后的东西自己也知道不怎么样但还是会很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