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3)
众人离去之后,唐寿敏先送赖宝昌回府。赖宝昌的福特箱型车停在银行公会不远处的马路边上。两人先后上了车,唐寿敏刚坐定,便不禁发自肺腑地感谢赖宝昌的及时出现。赖宝昌微微笑着,并不打断他,等他说完了,他才慢悠悠地说了一句:“寿敏,我这把老骨头呢,大家都还给几分薄面。不过,你更应该感谢你们程先生。”
唐寿敏一惊,赖宝昌见他呆滞,呵呵笑了起来:“今天中午辉德特地到我家中,求我来银行公会走一趟,替你解围。”
唐寿敏脸上讪讪的,程辉德并没有对他说起请赖宝昌的事,嘴上只好应了句:“是是是,回去我得当面感谢程先生。”
“这件事恐怕要拖得旷日持久啊。”赖宝昌渐渐收起了笑容,语调也冷了下来。“往后的日子,让你下不来台的事情多着呢。这个银行公会会长的位子,又怎么会坐的轻松惬意?”
他说到这里,又惹得唐寿敏想起刚才那一番攻击凌厉的场面,心中不免一阵气恼。他正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答赖宝昌,又听赖宝昌低沉地说道:“如今银行业互相竞争,各银行存放业务对外保密,彼此不通气,这就使祁某人为所欲为了。”
“银行公会在此事上并没有发挥作用,实是憾事一件。如今汉市的资力规模,与我当年可有天壤之别,但是若不善加管理,金山银山也只是纸上浮华。”他长叹一声,“这次恐怕汉市又是元气大伤啊。”
唐寿敏正色道:“赖先生说的对,在下一定尽心竭力,促成将来公会内部的坦诚沟通,确保银业安全。”
赖宝昌并不回答,他望着车窗外逐渐暗下去的天色。深冬夜晚寒气袭人,街上行人稀少。时近年关,来汉口谋生的外地工人,都渐渐回了乡,平时人潮涌动的街市也萧条了一些。租界的街面上竖着各色霓虹,红红绿绿,映在车窗上,随着汽车缓缓开过,车窗也变幻着各种色彩,与玻璃上的雾气交错,清冷之中直显得迷离诡异。
赖宝昌到家之后,又让司机送唐寿敏,唐寿敏拉着赖宝昌再次对他下午的救场千恩万谢,才独自回家。唐寿敏住在英租界,唐府是一座两开间的三层尖顶小楼,楼前带一个不大的庭院,在这片银业高管集中居住的区域,唐府不算大宅,但设计得颇为别致。这里是他在次子出生后购入自住,唐氏一家入住至今也有近十年。
他到家时,已经时近8点,他还没吃晚饭,只觉得饥肠辘辘。家中灯火通明,暖气充足,妻子简美惠正在客厅中打电话,见他回来,便匆匆挂了电话。唐寿敏正要脱去外套,却被美惠一把拦住,她神秘兮兮地问道:“你下午不在行中?”
唐寿敏疲惫地点点头,只答了一句:“在银行公会开会。”
“下午有个电话来,问你今晚有没有空,宋先生想请你吃晚饭。还说请你到家后务必给宋公馆回个电话。”
唐寿敏不解,问:“哪个宋先生。”妻子认真地答道:“国民政府的那位宋先生。”唐寿敏心中一惊,想起程辉德不同意20万元购买政府债券的事,实在难以对宋志文交代,不知如何向他解释,更觉得一阵烦躁。他起初并不想赴这个晚宴,只当是尚未到家,拖得久了便自然不了了之。但是辗转思虑,又觉得不妥,只好勉强起身去打这个电话。
宋公馆接电话的是个女子,口音带一点广东腔。唐寿敏一时错愕,他心想宋志文似乎并没有结婚,不知此女是什么人,只好报上自己名号。对方一听是他,也显得十分高兴,说话的声音也不觉提高了些。得知唐寿敏即将赴宴,她才放心,又略带歉意地嘱咐唐寿敏自己搭渡轮到武昌,她再派人去接。
唐寿敏知道宋志文不希望张扬,便欣然同意。妻子端了碗刚蒸好的蛋羹,服侍他吃了,又换了身衣服,整理了一番,他才轻车简从,从英租界的渡口搭船去武昌。船离岸不久,天上忽然飘起零落雪花,不一会,这雪越下越大,在黑夜之中,鹅毛大雪随风乱舞。唐寿敏一时兴起,走到船舷上看了看天色,汉口这一边渐渐退去的江滩闪闪点点亮了许多灯,既有路灯,也有船灯,江海关雄踞岸边,大灯更是照的明亮,支离破碎的光芒倒映在江面上,江边挤挤挨挨无数船只沿江错落排开,船的黑影望不到头。武昌这边就黯淡了许多,隔着灰蒙蒙的江面和漫天大雪看不清楚。
渡船开的不快,随着江波左右颠簸,远处传来汽船鸣笛,渡船中有孩童哭喊吵闹,两个船夫在低声说着话,不时传来粗鲁的笑声。有个男人一声不吭地在不远处抽烟,稀疏的烟味偶尔飘过眼前,唐寿敏不知怎地,忽然感怀,想起白天遭遇的种种混乱,只觉得自己被抛入这乱世,风雨飘摇无所依靠。当年无所顾忌的少年,如今竟然变得身不由己、举步维艰,真是不堪回首。雪片静静地落在他身上,慢慢地化去,不见痕迹。
他定了定神,将思绪拉了回来,才又返身回到舱内,等待渡船靠岸。
下了渡船之后,唐寿敏走出码头,码头外面只停了一辆车,想必是宋公馆派来接他的,便走向那车。走了几步,车门开了,下来一个人。他定睛看了看,竟是个女人,她戴着顶棕色毛呢无檐帽,留着不长不短的卷发,穿一身米色的长大衣。她笑着朝唐寿敏招了招手,唐寿敏赶紧迎了上去。
“您是唐先生吧?”她热情地打招呼。
“正是。”唐寿敏应道,听她声音,唐寿敏知道她就是宋公馆接他电话的女子。她看起来不过20岁出头,身材窈窕,肤色白皙细嫩,似乎吹弹可破。瓜子脸上长了一双丹凤眼,单眼皮,眼睛细长,鼻梁挺拔,精致的樱桃小口涂了艳色口红,虽不是什么大美人,但胜在气质出众,颇有工笔美人的古典之相,又有现代女性的大方知性。
“您好,我是宋先生的私人秘书,Vivian Lu,您可以叫我Vivian,也可以叫我Miss Lu。”她自我介绍。
唐寿敏有些不好意思,只好叫了一声:“卢小姐。”
Vivian又招呼他上车,唐寿敏赶紧俯身去替Vivian开车门。Vivian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便欠身坐进车中,身上一缕暗香拂过。唐寿敏自己走向车的另一边,上车坐下,车才发动了起来。
“竟下雪了。”Vivian有些天真地说道:“回国之后这是看到的第一场雪呢。”接着,她又转头对唐寿敏兴致勃勃地说道:“唐先生,宋先生今晚可是准备了好东西等您呢。”
唐寿敏有些拘谨,只好低头淡淡地答道:“宋先生费心了,在下不敢当。”
“哪里的话,别人当不起,唐先生可是当得起的。”Vivian边笑边说。
唐寿敏心想,宋志文到底是留过洋,作风西式,用这年轻女子做私人秘书的事在汉口华界中闻所未闻,宋志文倒是大大方方,毫不避讳。有这年轻漂亮,有识见又机灵能干的女子在身边,倒也确是件乐事。他这样想着,渐渐放松下来,两人一路闲聊,来到了宋公馆。
宋公馆坐落于胭脂岭,说是宋公馆,也不过是名义上的,这是北伐军到达武昌之后,当地士绅借给国民政府的临时居所。雪夜中看不清全貌,只见宅院中绿荫掩映,一栋法式八角形白色小楼隐在树荫下,三切面的每层各开了三个窗,都亮着灯。一层修了一个高台,台阶通向正门。大门两边是个小走廊,两边各立了两个光洁的大柱子。走廊上点着欧式小路灯,照着宅院。
唐寿敏随着Vivian走上台阶,早有人开了门,迎两人进屋。屋中暖意融融,Vivian招呼他到客厅坐下,有佣人上楼知会主人。唐寿敏望了望屋内,屋顶装了双层十头玻璃大吊灯,照着地上正中的一组流苏粗呢大沙发,沙发围着宽大的梨花木茶几,地上铺了几何花纹的地毯,沙发对面是个壁炉,烧着火,壁炉上挂一幅巨大的洛可可风景画,画面氤氲烂漫。壁炉台上摆着一对绢花,银色的烛台架。壁炉两边是两面落地窗,正对着宅院,白色的纱帘拉着,紫色的流苏丝绒窗帘各束在边上。
正看着便听到楼梯上有人走动的声音,唐寿敏望向客厅门口,梳着光亮的背头、穿着西装马甲、手中拿着烟斗的宋志文走了进来。他呵呵笑着,还没走到近前,就高声喊道:“寿敏兄!”唐寿敏立即站起来,笑脸相迎。“哎呀,欢迎欢迎!”宋志文赶紧伸手示意他坐。Vivian在一边微笑着看着两人,宋志文问她:“Vivian,Chef. Pascal准备地怎么样了?”
Vivian笑颜如花,答道:“不早不晚,刚刚好。”
“那就请吧。”宋志文对唐寿敏说,然后自己先站起来,走向餐厅。Vivian跟唐寿敏两人又相让了一番,才并排走入餐厅。长餐桌已经布置好,宋志文坐在主位上,Vivian和唐寿敏相对坐在两边,每人面前铺着餐垫,叠着硕大的瓷盘,两边放着刀叉汤匙,玻璃水杯和高脚红酒杯。桌上摆着面包、沙拉、各式香料和色泽浓郁的酱。
佣人端来热毛巾,三人擦了手,才开始上汤,唐寿敏早已饥肠辘辘,便随主人一起拿起汤匙喝了起来。他小心翼翼地不发出声响,喝完汤又掰了几块面包下肚。然后开始上头盘,Vivian热情地介绍说:“今天的大厨可是宋先生从美国领事馆借来的呢。材料也是新鲜从广州空运过来的,十分难得。这头盘是香脂醋烤鸡,唐先生尝尝。”
盘中是一块鸡胸肉,配着奶油卷心菜,鸡肉烤地发黄,油脂满溢,上面随意地撒着胡椒。他切了一块鸡肉尝了一下,皮脆肉嫩,混合着甜醋和香料,口中塞满了丰郁的香气。他心中想着如此宴席还需从广州空运材料,不免过于奢侈,嘴上却很是配合地称赞了一番。
宋志文兴致很高,他倒了点红酒,自己先喝起来,似乎也很久没有享受过这样的大餐。酒酣耳热的时候,他突然想起一件事,便凑过来问唐寿敏:“寿敏兄,中国银行广东行的贝祖贻先生和你们程先生十分相熟么?”
唐寿敏略觉疑惑,答道:“辉德和贝先生确为熟人,辉德很希望在香港开设上行分支,曾力劝贝先生在港协助,执掌分行,后来碍于中行张先生的关系,没有成行。不过贝先生与辉德常有通信,互通信息。”
“哦……”宋志文故意提高音调拖长音应了一声。
“宋先生,何有此问?”唐寿敏反问道。
“哼。”宋志文冷笑了一声,直直地看着唐寿敏,缓缓地说道:“据广东消息,你们程先生,通过贝先生,相助蒋某人30万圆。”
唐寿敏听到这话,吃惊不小,他怔了一怔,才张口问道:“真有此事?宋先生如何知道?”话一出口,他又颇觉自己愚蠢,眼前的国府要人,如果这点情报都掌握不了,又如何治这天下?
宋志文仿佛看懂了他的心思,就宽慰道:“我也是今天下午才收到的消息,此事尚属绝密,知道的不超过五人。”说着他看了看Vivian,两人相视笑了起来。
唐寿敏脸上一阵青一阵白,程辉德阻他认购临时国民政府发债,自己却又暗中助力北伐军总司令,目前正一边与临时政府拉锯,一边试图继续北上的蒋渠正。程辉德做事并不知会自己,今日他已领教了两回,看来他始终对自己多有顾忌。
他心中气恼,便趁机将程辉德反对认购公债20万的事说了出来。宋志文听了只是看看他,并不说话。
此时正好佣人端上来一道烩牛尾,白色的瓷盘,衬着暗红色的牛尾和浓稠的酱汁,点缀洋葱、番茄,香气直入鼻而来。Vivian及时插嘴说:“汉口吃的到的烩牛尾,多半是用中式方法煨成,Chef Pascal却有烤箱,这烤出来的牛尾,才是正宗的味道。”
宋志文吃了一口,仍不说话,唐寿敏知道他心中不悦,也只好自顾吃了起来,牛尾软烂,口感筋斗,又有些微辣,味道上佳,只是吃得不自在。
宋志文沉默了一会,又问唐寿敏:“湖北以往的公债发行情况,想必唐先生很清楚。”
唐寿敏略一沉吟答道:“据在下所知,此前湖北公债只发行过两次,一次是宣统元年,湖广总督陈夔龙奏请发行240万两,行销并不成功,有近一半公债由洋人购入。宣统退位之后,这笔由洋人持有的公债,便成为外债。”
宋志文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他便说道:“第二次是由湖北督军王占元发行200万,以充军资,不过他下野之后,这笔公债也是烂账一笔,再无其他。”
宋志文苦笑了一声,说道:“湖北公债推广之不易,唐先生想必很清楚了。”
“唉,”唐寿敏叹了一声,“国无宁日,公债如无本之木,如何立足?”
“但据我所知,上海的情况却要好些。”宋志文说道。
唐寿敏心中一动,已经明白宋的意思,立即说道:“现在华行的态度,无非也是知道公债无利可图,还反而凭空多笔倒账,如果债市发达,华行可从中取利,自然也会配合咯。”
宋志文抬起手来,食指指了指唐寿敏,眼神充满同意和嘉许:“寿敏兄,我正是这个意思。”
“但是……”
“但是国民政府立足未稳,北方尚有军阀未倒,又有人伺机蠢蠢欲动与国民政府分庭抗礼。”宋志文打断了他,自己接道。
唐寿敏讪笑了一下,不接话。
“此次北伐,消灭军阀,统一中华,国民政府决心很大。唐兄经管放心。哈哈。”宋志文笑了起来,笑声爽朗,笑完他顿了一顿,看着唐寿敏坚决地说道:“既已认购,我自然绝无再退还给你们上行的道理,不过可以再给上行一个折扣,让你们以20万现银领30万公债。一旦以后汉市公债交易发达,你们上行绝对不会吃亏,你看怎么样?”
唐寿敏心中无奈,只怕还是难以跟程辉德交代,自己夹在中间,辛苦斡旋,弄不好两边都要得罪。忽听宋志文声音低了下去,“不过你们程先生,还真让人头疼啊。”他不知宋志文此话何意,只觉得前途凶险无比……
唐寿敏一惊,赖宝昌见他呆滞,呵呵笑了起来:“今天中午辉德特地到我家中,求我来银行公会走一趟,替你解围。”
唐寿敏脸上讪讪的,程辉德并没有对他说起请赖宝昌的事,嘴上只好应了句:“是是是,回去我得当面感谢程先生。”
“这件事恐怕要拖得旷日持久啊。”赖宝昌渐渐收起了笑容,语调也冷了下来。“往后的日子,让你下不来台的事情多着呢。这个银行公会会长的位子,又怎么会坐的轻松惬意?”
他说到这里,又惹得唐寿敏想起刚才那一番攻击凌厉的场面,心中不免一阵气恼。他正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答赖宝昌,又听赖宝昌低沉地说道:“如今银行业互相竞争,各银行存放业务对外保密,彼此不通气,这就使祁某人为所欲为了。”
“银行公会在此事上并没有发挥作用,实是憾事一件。如今汉市的资力规模,与我当年可有天壤之别,但是若不善加管理,金山银山也只是纸上浮华。”他长叹一声,“这次恐怕汉市又是元气大伤啊。”
唐寿敏正色道:“赖先生说的对,在下一定尽心竭力,促成将来公会内部的坦诚沟通,确保银业安全。”
赖宝昌并不回答,他望着车窗外逐渐暗下去的天色。深冬夜晚寒气袭人,街上行人稀少。时近年关,来汉口谋生的外地工人,都渐渐回了乡,平时人潮涌动的街市也萧条了一些。租界的街面上竖着各色霓虹,红红绿绿,映在车窗上,随着汽车缓缓开过,车窗也变幻着各种色彩,与玻璃上的雾气交错,清冷之中直显得迷离诡异。
赖宝昌到家之后,又让司机送唐寿敏,唐寿敏拉着赖宝昌再次对他下午的救场千恩万谢,才独自回家。唐寿敏住在英租界,唐府是一座两开间的三层尖顶小楼,楼前带一个不大的庭院,在这片银业高管集中居住的区域,唐府不算大宅,但设计得颇为别致。这里是他在次子出生后购入自住,唐氏一家入住至今也有近十年。
他到家时,已经时近8点,他还没吃晚饭,只觉得饥肠辘辘。家中灯火通明,暖气充足,妻子简美惠正在客厅中打电话,见他回来,便匆匆挂了电话。唐寿敏正要脱去外套,却被美惠一把拦住,她神秘兮兮地问道:“你下午不在行中?”
唐寿敏疲惫地点点头,只答了一句:“在银行公会开会。”
“下午有个电话来,问你今晚有没有空,宋先生想请你吃晚饭。还说请你到家后务必给宋公馆回个电话。”
唐寿敏不解,问:“哪个宋先生。”妻子认真地答道:“国民政府的那位宋先生。”唐寿敏心中一惊,想起程辉德不同意20万元购买政府债券的事,实在难以对宋志文交代,不知如何向他解释,更觉得一阵烦躁。他起初并不想赴这个晚宴,只当是尚未到家,拖得久了便自然不了了之。但是辗转思虑,又觉得不妥,只好勉强起身去打这个电话。
宋公馆接电话的是个女子,口音带一点广东腔。唐寿敏一时错愕,他心想宋志文似乎并没有结婚,不知此女是什么人,只好报上自己名号。对方一听是他,也显得十分高兴,说话的声音也不觉提高了些。得知唐寿敏即将赴宴,她才放心,又略带歉意地嘱咐唐寿敏自己搭渡轮到武昌,她再派人去接。
唐寿敏知道宋志文不希望张扬,便欣然同意。妻子端了碗刚蒸好的蛋羹,服侍他吃了,又换了身衣服,整理了一番,他才轻车简从,从英租界的渡口搭船去武昌。船离岸不久,天上忽然飘起零落雪花,不一会,这雪越下越大,在黑夜之中,鹅毛大雪随风乱舞。唐寿敏一时兴起,走到船舷上看了看天色,汉口这一边渐渐退去的江滩闪闪点点亮了许多灯,既有路灯,也有船灯,江海关雄踞岸边,大灯更是照的明亮,支离破碎的光芒倒映在江面上,江边挤挤挨挨无数船只沿江错落排开,船的黑影望不到头。武昌这边就黯淡了许多,隔着灰蒙蒙的江面和漫天大雪看不清楚。
渡船开的不快,随着江波左右颠簸,远处传来汽船鸣笛,渡船中有孩童哭喊吵闹,两个船夫在低声说着话,不时传来粗鲁的笑声。有个男人一声不吭地在不远处抽烟,稀疏的烟味偶尔飘过眼前,唐寿敏不知怎地,忽然感怀,想起白天遭遇的种种混乱,只觉得自己被抛入这乱世,风雨飘摇无所依靠。当年无所顾忌的少年,如今竟然变得身不由己、举步维艰,真是不堪回首。雪片静静地落在他身上,慢慢地化去,不见痕迹。
他定了定神,将思绪拉了回来,才又返身回到舱内,等待渡船靠岸。
下了渡船之后,唐寿敏走出码头,码头外面只停了一辆车,想必是宋公馆派来接他的,便走向那车。走了几步,车门开了,下来一个人。他定睛看了看,竟是个女人,她戴着顶棕色毛呢无檐帽,留着不长不短的卷发,穿一身米色的长大衣。她笑着朝唐寿敏招了招手,唐寿敏赶紧迎了上去。
“您是唐先生吧?”她热情地打招呼。
“正是。”唐寿敏应道,听她声音,唐寿敏知道她就是宋公馆接他电话的女子。她看起来不过20岁出头,身材窈窕,肤色白皙细嫩,似乎吹弹可破。瓜子脸上长了一双丹凤眼,单眼皮,眼睛细长,鼻梁挺拔,精致的樱桃小口涂了艳色口红,虽不是什么大美人,但胜在气质出众,颇有工笔美人的古典之相,又有现代女性的大方知性。
“您好,我是宋先生的私人秘书,Vivian Lu,您可以叫我Vivian,也可以叫我Miss Lu。”她自我介绍。
唐寿敏有些不好意思,只好叫了一声:“卢小姐。”
Vivian又招呼他上车,唐寿敏赶紧俯身去替Vivian开车门。Vivian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便欠身坐进车中,身上一缕暗香拂过。唐寿敏自己走向车的另一边,上车坐下,车才发动了起来。
“竟下雪了。”Vivian有些天真地说道:“回国之后这是看到的第一场雪呢。”接着,她又转头对唐寿敏兴致勃勃地说道:“唐先生,宋先生今晚可是准备了好东西等您呢。”
唐寿敏有些拘谨,只好低头淡淡地答道:“宋先生费心了,在下不敢当。”
“哪里的话,别人当不起,唐先生可是当得起的。”Vivian边笑边说。
唐寿敏心想,宋志文到底是留过洋,作风西式,用这年轻女子做私人秘书的事在汉口华界中闻所未闻,宋志文倒是大大方方,毫不避讳。有这年轻漂亮,有识见又机灵能干的女子在身边,倒也确是件乐事。他这样想着,渐渐放松下来,两人一路闲聊,来到了宋公馆。
宋公馆坐落于胭脂岭,说是宋公馆,也不过是名义上的,这是北伐军到达武昌之后,当地士绅借给国民政府的临时居所。雪夜中看不清全貌,只见宅院中绿荫掩映,一栋法式八角形白色小楼隐在树荫下,三切面的每层各开了三个窗,都亮着灯。一层修了一个高台,台阶通向正门。大门两边是个小走廊,两边各立了两个光洁的大柱子。走廊上点着欧式小路灯,照着宅院。
唐寿敏随着Vivian走上台阶,早有人开了门,迎两人进屋。屋中暖意融融,Vivian招呼他到客厅坐下,有佣人上楼知会主人。唐寿敏望了望屋内,屋顶装了双层十头玻璃大吊灯,照着地上正中的一组流苏粗呢大沙发,沙发围着宽大的梨花木茶几,地上铺了几何花纹的地毯,沙发对面是个壁炉,烧着火,壁炉上挂一幅巨大的洛可可风景画,画面氤氲烂漫。壁炉台上摆着一对绢花,银色的烛台架。壁炉两边是两面落地窗,正对着宅院,白色的纱帘拉着,紫色的流苏丝绒窗帘各束在边上。
正看着便听到楼梯上有人走动的声音,唐寿敏望向客厅门口,梳着光亮的背头、穿着西装马甲、手中拿着烟斗的宋志文走了进来。他呵呵笑着,还没走到近前,就高声喊道:“寿敏兄!”唐寿敏立即站起来,笑脸相迎。“哎呀,欢迎欢迎!”宋志文赶紧伸手示意他坐。Vivian在一边微笑着看着两人,宋志文问她:“Vivian,Chef. Pascal准备地怎么样了?”
Vivian笑颜如花,答道:“不早不晚,刚刚好。”
“那就请吧。”宋志文对唐寿敏说,然后自己先站起来,走向餐厅。Vivian跟唐寿敏两人又相让了一番,才并排走入餐厅。长餐桌已经布置好,宋志文坐在主位上,Vivian和唐寿敏相对坐在两边,每人面前铺着餐垫,叠着硕大的瓷盘,两边放着刀叉汤匙,玻璃水杯和高脚红酒杯。桌上摆着面包、沙拉、各式香料和色泽浓郁的酱。
佣人端来热毛巾,三人擦了手,才开始上汤,唐寿敏早已饥肠辘辘,便随主人一起拿起汤匙喝了起来。他小心翼翼地不发出声响,喝完汤又掰了几块面包下肚。然后开始上头盘,Vivian热情地介绍说:“今天的大厨可是宋先生从美国领事馆借来的呢。材料也是新鲜从广州空运过来的,十分难得。这头盘是香脂醋烤鸡,唐先生尝尝。”
盘中是一块鸡胸肉,配着奶油卷心菜,鸡肉烤地发黄,油脂满溢,上面随意地撒着胡椒。他切了一块鸡肉尝了一下,皮脆肉嫩,混合着甜醋和香料,口中塞满了丰郁的香气。他心中想着如此宴席还需从广州空运材料,不免过于奢侈,嘴上却很是配合地称赞了一番。
宋志文兴致很高,他倒了点红酒,自己先喝起来,似乎也很久没有享受过这样的大餐。酒酣耳热的时候,他突然想起一件事,便凑过来问唐寿敏:“寿敏兄,中国银行广东行的贝祖贻先生和你们程先生十分相熟么?”
唐寿敏略觉疑惑,答道:“辉德和贝先生确为熟人,辉德很希望在香港开设上行分支,曾力劝贝先生在港协助,执掌分行,后来碍于中行张先生的关系,没有成行。不过贝先生与辉德常有通信,互通信息。”
“哦……”宋志文故意提高音调拖长音应了一声。
“宋先生,何有此问?”唐寿敏反问道。
“哼。”宋志文冷笑了一声,直直地看着唐寿敏,缓缓地说道:“据广东消息,你们程先生,通过贝先生,相助蒋某人30万圆。”
唐寿敏听到这话,吃惊不小,他怔了一怔,才张口问道:“真有此事?宋先生如何知道?”话一出口,他又颇觉自己愚蠢,眼前的国府要人,如果这点情报都掌握不了,又如何治这天下?
宋志文仿佛看懂了他的心思,就宽慰道:“我也是今天下午才收到的消息,此事尚属绝密,知道的不超过五人。”说着他看了看Vivian,两人相视笑了起来。
唐寿敏脸上一阵青一阵白,程辉德阻他认购临时国民政府发债,自己却又暗中助力北伐军总司令,目前正一边与临时政府拉锯,一边试图继续北上的蒋渠正。程辉德做事并不知会自己,今日他已领教了两回,看来他始终对自己多有顾忌。
他心中气恼,便趁机将程辉德反对认购公债20万的事说了出来。宋志文听了只是看看他,并不说话。
此时正好佣人端上来一道烩牛尾,白色的瓷盘,衬着暗红色的牛尾和浓稠的酱汁,点缀洋葱、番茄,香气直入鼻而来。Vivian及时插嘴说:“汉口吃的到的烩牛尾,多半是用中式方法煨成,Chef Pascal却有烤箱,这烤出来的牛尾,才是正宗的味道。”
宋志文吃了一口,仍不说话,唐寿敏知道他心中不悦,也只好自顾吃了起来,牛尾软烂,口感筋斗,又有些微辣,味道上佳,只是吃得不自在。
宋志文沉默了一会,又问唐寿敏:“湖北以往的公债发行情况,想必唐先生很清楚。”
唐寿敏略一沉吟答道:“据在下所知,此前湖北公债只发行过两次,一次是宣统元年,湖广总督陈夔龙奏请发行240万两,行销并不成功,有近一半公债由洋人购入。宣统退位之后,这笔由洋人持有的公债,便成为外债。”
宋志文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他便说道:“第二次是由湖北督军王占元发行200万,以充军资,不过他下野之后,这笔公债也是烂账一笔,再无其他。”
宋志文苦笑了一声,说道:“湖北公债推广之不易,唐先生想必很清楚了。”
“唉,”唐寿敏叹了一声,“国无宁日,公债如无本之木,如何立足?”
“但据我所知,上海的情况却要好些。”宋志文说道。
唐寿敏心中一动,已经明白宋的意思,立即说道:“现在华行的态度,无非也是知道公债无利可图,还反而凭空多笔倒账,如果债市发达,华行可从中取利,自然也会配合咯。”
宋志文抬起手来,食指指了指唐寿敏,眼神充满同意和嘉许:“寿敏兄,我正是这个意思。”
“但是……”
“但是国民政府立足未稳,北方尚有军阀未倒,又有人伺机蠢蠢欲动与国民政府分庭抗礼。”宋志文打断了他,自己接道。
唐寿敏讪笑了一下,不接话。
“此次北伐,消灭军阀,统一中华,国民政府决心很大。唐兄经管放心。哈哈。”宋志文笑了起来,笑声爽朗,笑完他顿了一顿,看着唐寿敏坚决地说道:“既已认购,我自然绝无再退还给你们上行的道理,不过可以再给上行一个折扣,让你们以20万现银领30万公债。一旦以后汉市公债交易发达,你们上行绝对不会吃亏,你看怎么样?”
唐寿敏心中无奈,只怕还是难以跟程辉德交代,自己夹在中间,辛苦斡旋,弄不好两边都要得罪。忽听宋志文声音低了下去,“不过你们程先生,还真让人头疼啊。”他不知宋志文此话何意,只觉得前途凶险无比……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