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工作中能用到的通用类辞书
翻译想学好,工具书是必备的。工具书与其它书籍的一大不同是知识含量密集,每本都是宝库。不用到各种材料里面去费力搜寻,一本好的工具书可以提供“一站式”的服务,方便、快捷。虽然下文列出了不少汉语和英语辞书(主要是英语),但主要还是我已经购置的或者多少了解一点的书。如果读者诸君有更好的辞书,也请一定分享。
汉语词典
首先自然是母语词典。做翻译的人,不少误认为自己不需要汉语词典,觉得自己从小就学,该查的都查过了,现在自然用不到了。其实并不是这样,英译汉的时候第一大障碍自然是英语,但第二大障碍就是汉语,很多时候译文不好实际上是自己的汉语有待改进、提高,字典和词典自然是能帮上忙的。
从小学开始用的《新华字典》是必备的,如果只是查字用着很方便。如果要查词,那么最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就必不可少了。做文字工作,免不了遇到或者想查点古文,那么《古代汉语词典》也是要备用的,古汉语词典《辞源》也可以考虑一下。在英语里面有不少言简意赅、表现力很丰富(至少是刚开始出现或者对于外国人来说)的习语,但它们的地位——非常不幸,已经堕落成陈词滥调(cliché )了,作者唯恐避之而不及,生怕让人指摘为语言没有想象力,没有创新力。但汉语恰好相反,如果用得恰到好处,不但别人觉得你很厉害,而且自己也觉得省时省力。这样一来,书架上怎么能少了成语词典呢。《汉语成语大全》就不错。说到成语就不能不提充满国人智慧的谚语和极其睿智的民间歇后语,推荐《汉语谚语词典》、《汉语歇后语词典》这两本。接下来就是《辞海》了,它基本算是现代汉语词典的一大终极武器了。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辞海、辞源、汉语谚语词典、汉语歇后语词典、汉语成语大全
英语词典
从学英语开始,必不可少的就是一本英汉词典。《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大名鼎鼎,必备。而内容丰富,涵盖不少文化百科知识的《朗文当代英语大辞典(英英英汉双解)》值得推荐,但这本辞书并非完美无缺,即使你不是专家也能找出它的毛病,比如我早就观察到:
这本词典的英英部分确实不错,但其中部分英汉内容就不敢让人那么恭维了。从这本词典,我能感觉到中国社会里的躁动、急不可耐之风刮到词典编辑里面去了。它的不少英汉翻译译文都经不起仔细推敲,错误也不少见,欧化的汉译更是比比皆是。商务印书馆的招牌也没能拯救得了这本匆匆出版的词典。我之所以还推荐这部词典是因为它很独特:它是加入了一些百科知识的词典,我们在查找词汇的同时也能顺便了解不少背景知识。它可以提高我们学习英语的效率。至于其中的汉译部分,我们完全可以“三七开”。我的一个提醒是,汉语免疫力不佳(对什么是得体、通顺、正确汉语还没有太多概念的人)或者知识不够丰富(这部词典的汉语部分可能会提供不准甚至错误的信息)的人士慎用其中的英译汉部分。
学英语和学翻译的人中不少有一个“毛病”,就是不管遇到一个什么汉语或者英文的字、词,总想英语或者汉语“应该怎么翻呢?”这时就需要汉英词典,推荐外研社《汉英词典》。随着学习的进步,这两本词典很快就不够用了,这时可以升级为陆谷孙的《英汉大词典》和吴光华的《汉英大词典》。
在学习的过程中,还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英语与我们所熟悉的汉语在表达的时候是很灵活的,并非像英汉或者汉英词典列出的那样“字字对应”、“词词对应”(这也就是本段中开头说的“毛病”)。这时需要摆脱英汉或者汉英的“翻译”桎梏,需要从“英中互译”的初级学习阶段过渡到“英语思维”、“英语表达”的阶段。因为随着学的英语越来越多,大脑已经可以用已经学到的英语来“思维”、“表达”,而无需先“想出”汉语,然后再“翻译”成英语,这时就需要开始用英英词典。刚开始能力不足,肯定要用为学生编写的学生词典,推荐《柯林斯高阶英语学习词典》,其中有双语版的,非常不错。韦氏也有学生词典,也可以考虑。
随着英语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这些词典慢慢都变得“小儿科”了。“大人”们都用什么词典呢?英国最受欢迎的自然是牛津词典了,推荐《牛津英语词典》(ODE)。美国受欢迎的词典有《韦氏大学词典》和《美国传统词典》。
规模更大一些的有:英国的两卷本的《简编牛津英语词典》(Shorter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简称SOED),在牛津系列的词典里面,这套排行第二,仅次于 20 卷本的《牛津英语词典》;美国的一卷本有《韦氏第三版新国际辞典》(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简称 W3。
《韦氏大辞典》(W3)的编写理念是“描述”(descriptive),即词典只负责描述人们是怎么使用语言的,而对用法对错不予置评。这样一来就有人不高兴了,因为在他们看来词典必须体现出来“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于是有人想收购韦氏词典的出版公司,要把所有的错误都“改正”过来,未果。于是《美国传统词典》问世了,光听“传统”这两个字就知道这部词典编辑出版的用意。但是,语言始终是发展变化的,“描述”和“规定”二者已经无法截然分开。证据之一就是,据说最新版的《美国传统词典》前面是两个人写的,表达的是“描述”和“规定”两种理念,这也许是出版社为了扩大销量不得已为之。但可以想象两边讨好的结果就是两边都有怨言。
再大的词典就是 20 卷本的巨无霸《牛津英语大词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这个一般人就别考虑了。实在想要一套的可以考虑电子版。
“掌上型”的词典可以考虑《外研社最新简明英汉词典》、《口袋牛津词典》、三件套《韦氏日常语言参考书》(含词典韦小红、同义词汇编韦小黄和单词书韦小绿)。
插图词典也可以考虑:《插图牛津词典》(Illustrated Oxford Dictionary)。这本词典的特点是除了是一本“正常”的词典之外,还有很多插图。有时候用文字很难说清楚的东西,用这本词典就很容易就搞明白了。
关键字:Shorter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Illustrated Oxford Dictionary、Collins COBUIL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 Dictionary(柯林斯高阶英语学习词典)、朗文当代英语大辞典(英英英汉双解)、外研社最新简明英汉词典、陆谷孙-英汉大词典(第2版) 、吴光华-汉英大词典(第3版) 、外研社汉英词典
同义词词典/汇编
英语的词汇非常丰富,如何按照某个意思查找所有意思相关的词汇呢?这时同义词词典(Thesaurus)就能帮上忙了。最有名的有两本,一个是Roget’s International Thesaurus,另一个是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Thesaurus。一般来说,第一个查词更准,但比较麻烦(特有的索引方式);第二个查词方便(索引跟词典一样),但不如第一个效果好。各有千秋。
英语用法词典
不光是学英语的外国学生,就连母语是英语的英美人士也有挠头的语言问题。比如 all right 和 alright 哪个对?lighted和lit什么区别?data和datum的单复数是什么?再比如abandon、desert、forsake有什么区别?conclusive、decisive、determinative、definitive怎么区分使用?Merriam-Webster English Usage Dictionary 和 Merriam-Webster’s Dictionary of Synonyms 分别有解释。看到了吧,即使英语学习到了这个阶段,仍然是烦恼不断,仍然需要——看词典,这就是本文开头说的“不少人误认为自己不需要汉语词典”的意义所在。但话说回来,我还没有注意到汉语有这种用法词典。
当然,把英语当外语来学的入门级用法读物也有,比如语法与用法二合一的《柯林斯 COBUILD 英语使用词典》。
关键字:Collins COBUILD English Usage、Merriam-Webster English Usage Dictionary、Merriam-Webster’s Dictionary of Synonyms
一些专门的辞书
写到了这里,其实我们应该能明白了:英语学习的是没有止境的,书是读不完的,也是买不完的。虽然如此,仍然可以考虑一下这几种辞书。
一个是《英语口语词典》,它根据场合和主题分门别类列出口语表达方式,比如怎么表达“高兴”,还比如在“银行”办事时要说什么话。
另外,对于学英语的外国人来说,一大苦恼是并非在英语环境长大,母语人士习以为常的物品和知识词汇对于我们来说是闻所未闻,比如缝纫机的各个部件是怎么称呼的?还比如监狱各个房间和设施是怎么叫的?从垃圾车到警车再到小孩的三轮车都是什么名字?这时图像词典就能帮上大忙了,推荐韦氏公司的《Merriam-Webster’s Visual Dictionary》。
名人名言不但是学习的好素材,也是背诵的好材料。推荐 Webster’s New Explorer Dictionary of Quotations,当然还有业内评价最高的《牛津引语词典》和《Bartlett’s Familiar Quotations》。
最后自然是少不了《大英百科全书》的。纸版的已经停印,虽然能买到,但价钱很贵,体积很大。跟《牛津大词典》一样,都需要配备专门的书架和书桌。不过,在电子时代,可以考虑不那么贵、几乎不占体积的电子版。桌上型的《企鹅简明百科全书》也可以考虑一下。
关键词:口语词典、Merriam-Webster’s Visual Dictionary、Webster’s New Explorer Dictionary of Quotations、Encyclopedia Britannica、Penguin Concise Encyclopedia
原文链接:http://changguohua.com/archives/helpful-dictionaries-for-language-translation-professionals-in-china.html
汉语词典
首先自然是母语词典。做翻译的人,不少误认为自己不需要汉语词典,觉得自己从小就学,该查的都查过了,现在自然用不到了。其实并不是这样,英译汉的时候第一大障碍自然是英语,但第二大障碍就是汉语,很多时候译文不好实际上是自己的汉语有待改进、提高,字典和词典自然是能帮上忙的。
从小学开始用的《新华字典》是必备的,如果只是查字用着很方便。如果要查词,那么最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就必不可少了。做文字工作,免不了遇到或者想查点古文,那么《古代汉语词典》也是要备用的,古汉语词典《辞源》也可以考虑一下。在英语里面有不少言简意赅、表现力很丰富(至少是刚开始出现或者对于外国人来说)的习语,但它们的地位——非常不幸,已经堕落成陈词滥调(cliché )了,作者唯恐避之而不及,生怕让人指摘为语言没有想象力,没有创新力。但汉语恰好相反,如果用得恰到好处,不但别人觉得你很厉害,而且自己也觉得省时省力。这样一来,书架上怎么能少了成语词典呢。《汉语成语大全》就不错。说到成语就不能不提充满国人智慧的谚语和极其睿智的民间歇后语,推荐《汉语谚语词典》、《汉语歇后语词典》这两本。接下来就是《辞海》了,它基本算是现代汉语词典的一大终极武器了。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辞海、辞源、汉语谚语词典、汉语歇后语词典、汉语成语大全
英语词典
从学英语开始,必不可少的就是一本英汉词典。《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大名鼎鼎,必备。而内容丰富,涵盖不少文化百科知识的《朗文当代英语大辞典(英英英汉双解)》值得推荐,但这本辞书并非完美无缺,即使你不是专家也能找出它的毛病,比如我早就观察到:
这本词典的英英部分确实不错,但其中部分英汉内容就不敢让人那么恭维了。从这本词典,我能感觉到中国社会里的躁动、急不可耐之风刮到词典编辑里面去了。它的不少英汉翻译译文都经不起仔细推敲,错误也不少见,欧化的汉译更是比比皆是。商务印书馆的招牌也没能拯救得了这本匆匆出版的词典。我之所以还推荐这部词典是因为它很独特:它是加入了一些百科知识的词典,我们在查找词汇的同时也能顺便了解不少背景知识。它可以提高我们学习英语的效率。至于其中的汉译部分,我们完全可以“三七开”。我的一个提醒是,汉语免疫力不佳(对什么是得体、通顺、正确汉语还没有太多概念的人)或者知识不够丰富(这部词典的汉语部分可能会提供不准甚至错误的信息)的人士慎用其中的英译汉部分。
学英语和学翻译的人中不少有一个“毛病”,就是不管遇到一个什么汉语或者英文的字、词,总想英语或者汉语“应该怎么翻呢?”这时就需要汉英词典,推荐外研社《汉英词典》。随着学习的进步,这两本词典很快就不够用了,这时可以升级为陆谷孙的《英汉大词典》和吴光华的《汉英大词典》。
在学习的过程中,还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英语与我们所熟悉的汉语在表达的时候是很灵活的,并非像英汉或者汉英词典列出的那样“字字对应”、“词词对应”(这也就是本段中开头说的“毛病”)。这时需要摆脱英汉或者汉英的“翻译”桎梏,需要从“英中互译”的初级学习阶段过渡到“英语思维”、“英语表达”的阶段。因为随着学的英语越来越多,大脑已经可以用已经学到的英语来“思维”、“表达”,而无需先“想出”汉语,然后再“翻译”成英语,这时就需要开始用英英词典。刚开始能力不足,肯定要用为学生编写的学生词典,推荐《柯林斯高阶英语学习词典》,其中有双语版的,非常不错。韦氏也有学生词典,也可以考虑。
随着英语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这些词典慢慢都变得“小儿科”了。“大人”们都用什么词典呢?英国最受欢迎的自然是牛津词典了,推荐《牛津英语词典》(ODE)。美国受欢迎的词典有《韦氏大学词典》和《美国传统词典》。
规模更大一些的有:英国的两卷本的《简编牛津英语词典》(Shorter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简称SOED),在牛津系列的词典里面,这套排行第二,仅次于 20 卷本的《牛津英语词典》;美国的一卷本有《韦氏第三版新国际辞典》(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简称 W3。
《韦氏大辞典》(W3)的编写理念是“描述”(descriptive),即词典只负责描述人们是怎么使用语言的,而对用法对错不予置评。这样一来就有人不高兴了,因为在他们看来词典必须体现出来“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于是有人想收购韦氏词典的出版公司,要把所有的错误都“改正”过来,未果。于是《美国传统词典》问世了,光听“传统”这两个字就知道这部词典编辑出版的用意。但是,语言始终是发展变化的,“描述”和“规定”二者已经无法截然分开。证据之一就是,据说最新版的《美国传统词典》前面是两个人写的,表达的是“描述”和“规定”两种理念,这也许是出版社为了扩大销量不得已为之。但可以想象两边讨好的结果就是两边都有怨言。
再大的词典就是 20 卷本的巨无霸《牛津英语大词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这个一般人就别考虑了。实在想要一套的可以考虑电子版。
“掌上型”的词典可以考虑《外研社最新简明英汉词典》、《口袋牛津词典》、三件套《韦氏日常语言参考书》(含词典韦小红、同义词汇编韦小黄和单词书韦小绿)。
插图词典也可以考虑:《插图牛津词典》(Illustrated Oxford Dictionary)。这本词典的特点是除了是一本“正常”的词典之外,还有很多插图。有时候用文字很难说清楚的东西,用这本词典就很容易就搞明白了。
关键字:Shorter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Illustrated Oxford Dictionary、Collins COBUIL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 Dictionary(柯林斯高阶英语学习词典)、朗文当代英语大辞典(英英英汉双解)、外研社最新简明英汉词典、陆谷孙-英汉大词典(第2版) 、吴光华-汉英大词典(第3版) 、外研社汉英词典
同义词词典/汇编
英语的词汇非常丰富,如何按照某个意思查找所有意思相关的词汇呢?这时同义词词典(Thesaurus)就能帮上忙了。最有名的有两本,一个是Roget’s International Thesaurus,另一个是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Thesaurus。一般来说,第一个查词更准,但比较麻烦(特有的索引方式);第二个查词方便(索引跟词典一样),但不如第一个效果好。各有千秋。
英语用法词典
不光是学英语的外国学生,就连母语是英语的英美人士也有挠头的语言问题。比如 all right 和 alright 哪个对?lighted和lit什么区别?data和datum的单复数是什么?再比如abandon、desert、forsake有什么区别?conclusive、decisive、determinative、definitive怎么区分使用?Merriam-Webster English Usage Dictionary 和 Merriam-Webster’s Dictionary of Synonyms 分别有解释。看到了吧,即使英语学习到了这个阶段,仍然是烦恼不断,仍然需要——看词典,这就是本文开头说的“不少人误认为自己不需要汉语词典”的意义所在。但话说回来,我还没有注意到汉语有这种用法词典。
当然,把英语当外语来学的入门级用法读物也有,比如语法与用法二合一的《柯林斯 COBUILD 英语使用词典》。
关键字:Collins COBUILD English Usage、Merriam-Webster English Usage Dictionary、Merriam-Webster’s Dictionary of Synonyms
一些专门的辞书
写到了这里,其实我们应该能明白了:英语学习的是没有止境的,书是读不完的,也是买不完的。虽然如此,仍然可以考虑一下这几种辞书。
一个是《英语口语词典》,它根据场合和主题分门别类列出口语表达方式,比如怎么表达“高兴”,还比如在“银行”办事时要说什么话。
另外,对于学英语的外国人来说,一大苦恼是并非在英语环境长大,母语人士习以为常的物品和知识词汇对于我们来说是闻所未闻,比如缝纫机的各个部件是怎么称呼的?还比如监狱各个房间和设施是怎么叫的?从垃圾车到警车再到小孩的三轮车都是什么名字?这时图像词典就能帮上大忙了,推荐韦氏公司的《Merriam-Webster’s Visual Dictionary》。
名人名言不但是学习的好素材,也是背诵的好材料。推荐 Webster’s New Explorer Dictionary of Quotations,当然还有业内评价最高的《牛津引语词典》和《Bartlett’s Familiar Quotations》。
最后自然是少不了《大英百科全书》的。纸版的已经停印,虽然能买到,但价钱很贵,体积很大。跟《牛津大词典》一样,都需要配备专门的书架和书桌。不过,在电子时代,可以考虑不那么贵、几乎不占体积的电子版。桌上型的《企鹅简明百科全书》也可以考虑一下。
关键词:口语词典、Merriam-Webster’s Visual Dictionary、Webster’s New Explorer Dictionary of Quotations、Encyclopedia Britannica、Penguin Concise Encyclopedia
原文链接:http://changguohua.com/archives/helpful-dictionaries-for-language-translation-professionals-in-china.html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