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东野圭吾,一些没营养的文字
半夜翻出个以前坑掉的白夜行评论草稿,顺手统计下读过的东野作品,随便写点什么
《恶意》《白夜行》《嫌疑犯X的献身》《秘密》《湖边凶杀案》《雪地杀机》《放学后》《毕业——雪月花杀人游戏》《名侦探的守则》《超·杀人事件——推理作家的苦恼》《侦探伽利略》《预知梦》《红色手指》
阅读当时触动最深的自然是《X》,不管那是“最纯粹的爱情、最好的诡计”还是“最愚蠢的爱情、最呆的诡计”,感人没的说。然而有关纯非推理的《秘密》记忆更加强烈,第一遍读完索然无味,一周后重读末尾章节忽觉五雷轰顶,呆立半晌后泣不成声。
《放学》《毕业》在主题和诡计方面各有擅场,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可惜莫名其妙的动机是硬伤。《雪地》过程乏味无比,却有个推理小说中极其罕见的欢乐结局。《守则》《超杀》以讽刺与幽默的形式,分别对本格推理发展与推理业界现状进行关怀。《伽利略》和《预知梦》完全不对胃口,改编日剧当个娱乐片看不错。《湖边》《红手指》同样是社会派色彩浓烈的作品,从两个角度表现亲子关系的悲哀,布局方面前者更加犀利一些。
《白》的世界太黑暗,全书最后一句话八个字的残酷程度在我的阅读经历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想多说了。
年初和61闲聊,61说完全无法相信《侦探伽利略》和《白夜行》是同一个人的作品;我倒觉得东野固然写作风格千变万化,但从出道作《放学后》拿到江户川乱步奖,经过默默无名混迹文坛的十年,到凭借《秘密》进入畅销作家行列,再到近两年乘着影视化东风红到发紫,创作目的从未改变——剖析人性。
因此比起荣誉等身人气爆棚的《嫌疑犯X的献身》,《恶意》具有更高的价值。那经过层层抽丝剥茧最终显现的犯罪动机切实令人脊背发凉,随之带给读者的漫长沉思真正代表了东野身为一名作家的水准。
《恶意》《白夜行》《嫌疑犯X的献身》《秘密》《湖边凶杀案》《雪地杀机》《放学后》《毕业——雪月花杀人游戏》《名侦探的守则》《超·杀人事件——推理作家的苦恼》《侦探伽利略》《预知梦》《红色手指》
阅读当时触动最深的自然是《X》,不管那是“最纯粹的爱情、最好的诡计”还是“最愚蠢的爱情、最呆的诡计”,感人没的说。然而有关纯非推理的《秘密》记忆更加强烈,第一遍读完索然无味,一周后重读末尾章节忽觉五雷轰顶,呆立半晌后泣不成声。
《放学》《毕业》在主题和诡计方面各有擅场,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可惜莫名其妙的动机是硬伤。《雪地》过程乏味无比,却有个推理小说中极其罕见的欢乐结局。《守则》《超杀》以讽刺与幽默的形式,分别对本格推理发展与推理业界现状进行关怀。《伽利略》和《预知梦》完全不对胃口,改编日剧当个娱乐片看不错。《湖边》《红手指》同样是社会派色彩浓烈的作品,从两个角度表现亲子关系的悲哀,布局方面前者更加犀利一些。
《白》的世界太黑暗,全书最后一句话八个字的残酷程度在我的阅读经历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想多说了。
年初和61闲聊,61说完全无法相信《侦探伽利略》和《白夜行》是同一个人的作品;我倒觉得东野固然写作风格千变万化,但从出道作《放学后》拿到江户川乱步奖,经过默默无名混迹文坛的十年,到凭借《秘密》进入畅销作家行列,再到近两年乘着影视化东风红到发紫,创作目的从未改变——剖析人性。
因此比起荣誉等身人气爆棚的《嫌疑犯X的献身》,《恶意》具有更高的价值。那经过层层抽丝剥茧最终显现的犯罪动机切实令人脊背发凉,随之带给读者的漫长沉思真正代表了东野身为一名作家的水准。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