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祖母
终于,在没有题目可写的时候,还是可以写写曾祖母的。她留给我明媚的记忆是我回首过去时唯一完整的幸福。
其实,关于曾祖母的记忆早已模糊不清。彼时,她去世时我方才五岁。对于她的外貌,我早已模糊不清,在我深深的回忆里,关于她的外貌总是只有一个枯瘦的背影裹在一件灰色的单衣里,远远的背对着我。那时她走了,在一间破陋的房子里。出殡那天上午,母亲带着我去镇子上买花圈,回家时路过我家后面的田埂上,天真的我并不理解生死是残忍的永别,心里并不十分难过还怀着美好的希望,跟母亲说“可能曾祖母已经活过来了。”到得了家里,家人都是再哭,心爱的愿望摔在地上,哐得一声,摔的粉碎。终于,我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死亡。于是,一个小小的身影,跪在曾祖母的灵前不停地抽泣。曾祖母,是没什么福气的,连出殡的时候还下着淅淅沥沥的雨,隐晦的很。这是我对死亡的第一个记忆,残忍到将痛苦深深地嵌入我的灵魂。彼时,我只有五岁。
在曾祖母去世之前,能和她相处的五年里,印象里只剩下了为数不多的几个残缺不清的片段。但是每一个片段里都有完整的被溺爱着的感觉。
孩童大约都是任性的吧,我且这样原谅自己。我是被曾祖母捧在手心里的宝贝疙瘩。那天,在厨房里靠着墙边她坐在一条黑黑长板凳上抱着我坐在她腿上晃来晃去,嘴里哼着什么哄着我。我竟生出不满意的任性来,说“坐着怎么算抱我,站着才算抱。”曾祖母便把我从腿上抱起来,两个手抱着我在她的怀里又颠颠的晃起来,嘴里也哼了起来,使很舒服也使我的任性得到了满足。我不知道为何能总记着这件事,而且在时光里这件事总也淡不了,褪不去色彩。
曾祖母对我的溺爱是没有底线的。倘若说我要吃她身上的肉,她也一定乐呵呵的割下一块来,许还会问我够不够,然后再做了我最爱的菜式给我吃。她必定是这样的爱我。那次她病了,卧在床上。我和母亲在回家之前去买了葡萄干给她吃。晶晶亮的葡萄干,在食品尚不丰富的那个年代是很好吃零食。我拿了那包葡萄干送到她房里去给她吃,她生生的把那包葡萄干推到我怀里,不停说着“我不要吃,要妹妹吃的。”家乡长辈不管大多大辈分,管男孩儿叫“弟弟,女孩儿叫“妹妹”。”我是个男孩儿,但曾祖母只是叫我“妹妹”,或者把我叫做“吾里妹妹”显得特别宝贝。方言里“吾里妹妹”有我“妹妹”,或者我们家的“妹妹”的意思。如今,我已经记不清她吃没吃那包葡萄干,大约最终也没有吃,因为在她心里我吃比她吃幸福。
对于其他事情已经没有记忆的片段了。只是她叫“妹妹”这件事还有一些整体的印象。那时,她抱着我就会不停“妹妹长,妹妹短”的与我说话。四五岁的我居然也有了性别的意识,那时对此总是耿耿于怀,会不耐烦地跟她说“我是弟弟,不是妹妹”。她也总是乐呵呵地纠正“弟弟,吾里弟弟”地与我说会。过不了多久,便又是“妹妹,妹妹”起来,最终也没能真正纠正过。我并不晓得她为何会执著的把我当做女孩子来叫唤,或许因为我自小长的秀气,或许因为把我当做女孩子来叫唤使她觉得格外亲,格外宝贝吧。
曾祖母并不曾留下一张照片,使我能够看着她怀念她。然而,在我心里却有一张合照。在照片里,她将我抱在怀里站着田边看着前面连成片的油菜花田。在那里暖暖的阳光照在金灿灿的油菜花上,一望无垠,格外明媚。
其实,关于曾祖母的记忆早已模糊不清。彼时,她去世时我方才五岁。对于她的外貌,我早已模糊不清,在我深深的回忆里,关于她的外貌总是只有一个枯瘦的背影裹在一件灰色的单衣里,远远的背对着我。那时她走了,在一间破陋的房子里。出殡那天上午,母亲带着我去镇子上买花圈,回家时路过我家后面的田埂上,天真的我并不理解生死是残忍的永别,心里并不十分难过还怀着美好的希望,跟母亲说“可能曾祖母已经活过来了。”到得了家里,家人都是再哭,心爱的愿望摔在地上,哐得一声,摔的粉碎。终于,我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死亡。于是,一个小小的身影,跪在曾祖母的灵前不停地抽泣。曾祖母,是没什么福气的,连出殡的时候还下着淅淅沥沥的雨,隐晦的很。这是我对死亡的第一个记忆,残忍到将痛苦深深地嵌入我的灵魂。彼时,我只有五岁。
在曾祖母去世之前,能和她相处的五年里,印象里只剩下了为数不多的几个残缺不清的片段。但是每一个片段里都有完整的被溺爱着的感觉。
孩童大约都是任性的吧,我且这样原谅自己。我是被曾祖母捧在手心里的宝贝疙瘩。那天,在厨房里靠着墙边她坐在一条黑黑长板凳上抱着我坐在她腿上晃来晃去,嘴里哼着什么哄着我。我竟生出不满意的任性来,说“坐着怎么算抱我,站着才算抱。”曾祖母便把我从腿上抱起来,两个手抱着我在她的怀里又颠颠的晃起来,嘴里也哼了起来,使很舒服也使我的任性得到了满足。我不知道为何能总记着这件事,而且在时光里这件事总也淡不了,褪不去色彩。
曾祖母对我的溺爱是没有底线的。倘若说我要吃她身上的肉,她也一定乐呵呵的割下一块来,许还会问我够不够,然后再做了我最爱的菜式给我吃。她必定是这样的爱我。那次她病了,卧在床上。我和母亲在回家之前去买了葡萄干给她吃。晶晶亮的葡萄干,在食品尚不丰富的那个年代是很好吃零食。我拿了那包葡萄干送到她房里去给她吃,她生生的把那包葡萄干推到我怀里,不停说着“我不要吃,要妹妹吃的。”家乡长辈不管大多大辈分,管男孩儿叫“弟弟,女孩儿叫“妹妹”。”我是个男孩儿,但曾祖母只是叫我“妹妹”,或者把我叫做“吾里妹妹”显得特别宝贝。方言里“吾里妹妹”有我“妹妹”,或者我们家的“妹妹”的意思。如今,我已经记不清她吃没吃那包葡萄干,大约最终也没有吃,因为在她心里我吃比她吃幸福。
对于其他事情已经没有记忆的片段了。只是她叫“妹妹”这件事还有一些整体的印象。那时,她抱着我就会不停“妹妹长,妹妹短”的与我说话。四五岁的我居然也有了性别的意识,那时对此总是耿耿于怀,会不耐烦地跟她说“我是弟弟,不是妹妹”。她也总是乐呵呵地纠正“弟弟,吾里弟弟”地与我说会。过不了多久,便又是“妹妹,妹妹”起来,最终也没能真正纠正过。我并不晓得她为何会执著的把我当做女孩子来叫唤,或许因为我自小长的秀气,或许因为把我当做女孩子来叫唤使她觉得格外亲,格外宝贝吧。
曾祖母并不曾留下一张照片,使我能够看着她怀念她。然而,在我心里却有一张合照。在照片里,她将我抱在怀里站着田边看着前面连成片的油菜花田。在那里暖暖的阳光照在金灿灿的油菜花上,一望无垠,格外明媚。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