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罐面
都说顺德美食无数,广州美食圈内,也有不少顺德风味菜馆跻身前列。然而身为1/4个顺德人,唯一留在我味觉记忆中的,关乎顺德的美食,却独一份全然算不得顺德菜的罐罐面。
那店名已全然忘却,或许店名根本就只叫做“罐罐面”。十来公分高的赭红瓦罐里,细圆劲韧的面条,以鲜香浓郁的高汤煨着,汤的鲜味渗入面的肌理,因着恰到好处的火候,又不致融软了面的劲道。端上桌面,热气腾腾,仍咕嘟咕嘟冒着泡,揭开小巧的盖子,金黄的是汤,葱白的是面,朱红的是点缀其间的枸杞子,挑上一筷子,烫的是舌头,暖的是心。
那是2008年底,大概可以算是我人生最迷茫的时期。因为瞻前顾后,放弃了几次大好机会,错过招聘高峰期,辗转几个城市,仍不能安定。身边的同学朋友,大都成功转型为社会新鲜人,在全新的出发点上踌躇满志,我实在不愿暴露自己的窘境,索性跟所有朋友断了联系。看不清自己,也看不清去路,越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前途灰暗。
10月底到12月的那段时间,经表姐推荐,我去了顺德的一家广告公司当文案策划。去得很急,我匆匆把刚租了一个月的房子转租出去,离开广州。表姐很热心,托了朋友开车帮我把东西搬去顺德。在车上看着这个只待了两年却已经深深爱上的城市,看着在报社实习时跑遍了的那些大街小巷,我默默地哭了。是不是就此挥别广州,是不是再也回不来了?我很想安慰自己留得青山在,不怕XXX。却没有这样的信心。
我在顺德清晖园旁边一条小巷里住下,第二周就正式上班了。坦白讲,这个工作对我来说相当轻松,无非想想创意,写写方案,跟进一些商家活动或是婚礼,(大概也因为那段时间跟了不少婚礼,看尽了新人们被折腾得筋疲力尽的倦意,我自此下定决心绝不大操大办)。但因为公司整体效率低下,创意总监(大概是这个职位)习惯了花整整一个通宵来做一个两小时就能做完的方案,甚至整整一个通宵都没做完,拖到早上在交货前半个小时匆忙挤出来。大约有1/2的晚上,我们都在加班,不时通宵。冷冰冰的办公室里,好在有那锅罐罐面,温暖空荡荡的胃和苦逼逼的心。
“再熬一天吧!”在顺德的每天,都要无数次用这句话鼓励自己。在每天清晨从回到广州的美梦中醒来,看着出租屋有两层楼那么高的天花板,意识到自己还躺在顺德的地界上的时候;在“清晖园”站等公车的20分钟里,数着“粤A”开头的车牌的时候;在表姐向亲友骄傲地介绍着我说“XX大学毕业的,半年还找不到工作,到顺德来了”的时候;在表姨们拉着我说“安心呆在顺德吧,我们给你介绍个大款”的时候……我想我一定很快就能离开这里,我甚至连行李都没有拆封,只拿了一些必备的衣物和生活用品,放在我那空荡荡的出租屋里。
回广州的心始终不死,那段时间每天中午,我泡在网上,除了投简历就是复习公务员考试。11月底的一个周日,我回广州参加市公务员笔试。公司实行的是单休日,只有星期天放假,于是星期六晚上下班,我匆忙赶回广州,住在学校小北门外的小旅馆里。离龙洞的考场很远,但毕竟,毕业后冷寂的半年过去,能挨着母校住一晚上,感觉是不一样的。那时候已经很冷了,小旅馆的床垫和被子都很薄,我下楼找老板娘要被子。老板娘很不情愿地斜睨我一眼,说:“看你长得那么胖,穿那么多,还会冷啊?”才慢吞吞地从阁楼里抱了一床小薄被下来。我紧咬着嘴唇没说话,毕竟,我只是需要一床被子而已。
第二天早上不到六点,起身,坐一个多小时的公车去龙洞笔试。换乘的地方有一个巨大的农贸市场,满鼻子的三鸟味儿、鱼腥味儿和热烘烘的肉臭味儿,头顶上,巨大的高架桥遮住了尚未亮起来的天空,一切都像黑白电影,只有心里那么一点点微光。
我曾经是个悲观的人,但在那段时间里学会了用身边的一丁点小温暖来安慰自己。毕竟已经是谷底了呀,绝无可能会更差下去了,不过,不是还有罐罐面吃么?热乎乎的一大罐子,怎么吃也吃不完似的,老天爷似乎对我,也没那么糟。
当然,那并不是真正的谷底,因为无人知晓,自己怎么惨,只有自己知道,那便还不算太惨。11月底公考成绩出来,我进了笔试,立即辞了职,把所有东西搬回老家,回老家准备面试。临走前一天晚上,表姐和我的室友(即她的前同事),语重心长地劝解了我一番,大意是人生贵在坚持,我这么飘来飘去,即使再找到工作也肯定干不久就又要跳。我一言不发,心里暗暗想,即便如此也绝不会呆在这个一个城市只有一家书店,除了大款还是大款的地方。
回到老家后,我一边在一个事业单位的办公室当实习生,一边准备面试。真正的谷底来临在一次晚上散步时和小学同学的偶遇。这位幼年时的好友学了舞蹈,披着一头真正的海藻般浓密的长卷发,美艳动人,浑身散发着风华正茂的骄傲。我呢,这个一直顶着优秀生的帽子进了名牌大学的同龄人,又肥又锉,灰头土脸,浑身散发着一种loser的气息,这个时候出现在老家,一眼即知还没工作。寒暄了什么我根本想不起来,只是能明显感觉到她同情的目光,逼着我匆匆逃走。
回到家,痛哭一场。此时知道了什么是谷底,怎么失败都不算,要失败到人皆同情之,才算真正的谷底。但那又怎么样呢?在顺德的时候有罐罐面,回了老家,起码还有妈,管一碗饭。
2009年,运势震荡上升。和前男友重逢,公务员面试没过,不过还是回了广州,进了一家杂志社。跟前男友当然没成,期间经历无数狗血事件,分分合合数次,每天喝醉,把胆汁吐出来也试过,不过第二天还是擦擦脸精神抖擞地去上班,因为知道这是自己的最后机会。莫名其妙拉了两个月肚子,瘦了20斤。然后遇上了比他好一万倍的男人,也就是现在的老公,决定不撒手了,在前男友还没反应过来之前火速搬了出来,彻底掀开人生新的一页。
从那时候知道自己是彻底脱胎换骨了,从里到外。因为经历了层层打击都挺了下来,韧性练出来了,乐观也练出来了,对工作,有了死磕到底的劲头,从进杂志社业绩垫底,受尽欺负,三年半的时间一步步走到了部门版面前两位。瘦了,自然也美了,因为底子其实不算太差,自信当然也回来了。后来结了婚,在杂志歇菜之前跳了槽,进了一家IT企业,做起文案策划。后来,就该是准备迎接新生命了吧。
大概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挣扎到最低点的时候,突然有了一个契机,把所有的所有都翻过去了,大概只是因为上帝看把你打压至此,你都尚未死心,也该拉你一把了。而在那时候支撑着你的,也许不过是一锅罐罐面而已。
所以,如何再难,守住你心中的那锅罐罐面,别让它凉了,该来的,自然也就来了。
(媒体发文,请勿转载)
那店名已全然忘却,或许店名根本就只叫做“罐罐面”。十来公分高的赭红瓦罐里,细圆劲韧的面条,以鲜香浓郁的高汤煨着,汤的鲜味渗入面的肌理,因着恰到好处的火候,又不致融软了面的劲道。端上桌面,热气腾腾,仍咕嘟咕嘟冒着泡,揭开小巧的盖子,金黄的是汤,葱白的是面,朱红的是点缀其间的枸杞子,挑上一筷子,烫的是舌头,暖的是心。
那是2008年底,大概可以算是我人生最迷茫的时期。因为瞻前顾后,放弃了几次大好机会,错过招聘高峰期,辗转几个城市,仍不能安定。身边的同学朋友,大都成功转型为社会新鲜人,在全新的出发点上踌躇满志,我实在不愿暴露自己的窘境,索性跟所有朋友断了联系。看不清自己,也看不清去路,越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前途灰暗。
10月底到12月的那段时间,经表姐推荐,我去了顺德的一家广告公司当文案策划。去得很急,我匆匆把刚租了一个月的房子转租出去,离开广州。表姐很热心,托了朋友开车帮我把东西搬去顺德。在车上看着这个只待了两年却已经深深爱上的城市,看着在报社实习时跑遍了的那些大街小巷,我默默地哭了。是不是就此挥别广州,是不是再也回不来了?我很想安慰自己留得青山在,不怕XXX。却没有这样的信心。
我在顺德清晖园旁边一条小巷里住下,第二周就正式上班了。坦白讲,这个工作对我来说相当轻松,无非想想创意,写写方案,跟进一些商家活动或是婚礼,(大概也因为那段时间跟了不少婚礼,看尽了新人们被折腾得筋疲力尽的倦意,我自此下定决心绝不大操大办)。但因为公司整体效率低下,创意总监(大概是这个职位)习惯了花整整一个通宵来做一个两小时就能做完的方案,甚至整整一个通宵都没做完,拖到早上在交货前半个小时匆忙挤出来。大约有1/2的晚上,我们都在加班,不时通宵。冷冰冰的办公室里,好在有那锅罐罐面,温暖空荡荡的胃和苦逼逼的心。
“再熬一天吧!”在顺德的每天,都要无数次用这句话鼓励自己。在每天清晨从回到广州的美梦中醒来,看着出租屋有两层楼那么高的天花板,意识到自己还躺在顺德的地界上的时候;在“清晖园”站等公车的20分钟里,数着“粤A”开头的车牌的时候;在表姐向亲友骄傲地介绍着我说“XX大学毕业的,半年还找不到工作,到顺德来了”的时候;在表姨们拉着我说“安心呆在顺德吧,我们给你介绍个大款”的时候……我想我一定很快就能离开这里,我甚至连行李都没有拆封,只拿了一些必备的衣物和生活用品,放在我那空荡荡的出租屋里。
回广州的心始终不死,那段时间每天中午,我泡在网上,除了投简历就是复习公务员考试。11月底的一个周日,我回广州参加市公务员笔试。公司实行的是单休日,只有星期天放假,于是星期六晚上下班,我匆忙赶回广州,住在学校小北门外的小旅馆里。离龙洞的考场很远,但毕竟,毕业后冷寂的半年过去,能挨着母校住一晚上,感觉是不一样的。那时候已经很冷了,小旅馆的床垫和被子都很薄,我下楼找老板娘要被子。老板娘很不情愿地斜睨我一眼,说:“看你长得那么胖,穿那么多,还会冷啊?”才慢吞吞地从阁楼里抱了一床小薄被下来。我紧咬着嘴唇没说话,毕竟,我只是需要一床被子而已。
第二天早上不到六点,起身,坐一个多小时的公车去龙洞笔试。换乘的地方有一个巨大的农贸市场,满鼻子的三鸟味儿、鱼腥味儿和热烘烘的肉臭味儿,头顶上,巨大的高架桥遮住了尚未亮起来的天空,一切都像黑白电影,只有心里那么一点点微光。
我曾经是个悲观的人,但在那段时间里学会了用身边的一丁点小温暖来安慰自己。毕竟已经是谷底了呀,绝无可能会更差下去了,不过,不是还有罐罐面吃么?热乎乎的一大罐子,怎么吃也吃不完似的,老天爷似乎对我,也没那么糟。
当然,那并不是真正的谷底,因为无人知晓,自己怎么惨,只有自己知道,那便还不算太惨。11月底公考成绩出来,我进了笔试,立即辞了职,把所有东西搬回老家,回老家准备面试。临走前一天晚上,表姐和我的室友(即她的前同事),语重心长地劝解了我一番,大意是人生贵在坚持,我这么飘来飘去,即使再找到工作也肯定干不久就又要跳。我一言不发,心里暗暗想,即便如此也绝不会呆在这个一个城市只有一家书店,除了大款还是大款的地方。
回到老家后,我一边在一个事业单位的办公室当实习生,一边准备面试。真正的谷底来临在一次晚上散步时和小学同学的偶遇。这位幼年时的好友学了舞蹈,披着一头真正的海藻般浓密的长卷发,美艳动人,浑身散发着风华正茂的骄傲。我呢,这个一直顶着优秀生的帽子进了名牌大学的同龄人,又肥又锉,灰头土脸,浑身散发着一种loser的气息,这个时候出现在老家,一眼即知还没工作。寒暄了什么我根本想不起来,只是能明显感觉到她同情的目光,逼着我匆匆逃走。
回到家,痛哭一场。此时知道了什么是谷底,怎么失败都不算,要失败到人皆同情之,才算真正的谷底。但那又怎么样呢?在顺德的时候有罐罐面,回了老家,起码还有妈,管一碗饭。
2009年,运势震荡上升。和前男友重逢,公务员面试没过,不过还是回了广州,进了一家杂志社。跟前男友当然没成,期间经历无数狗血事件,分分合合数次,每天喝醉,把胆汁吐出来也试过,不过第二天还是擦擦脸精神抖擞地去上班,因为知道这是自己的最后机会。莫名其妙拉了两个月肚子,瘦了20斤。然后遇上了比他好一万倍的男人,也就是现在的老公,决定不撒手了,在前男友还没反应过来之前火速搬了出来,彻底掀开人生新的一页。
从那时候知道自己是彻底脱胎换骨了,从里到外。因为经历了层层打击都挺了下来,韧性练出来了,乐观也练出来了,对工作,有了死磕到底的劲头,从进杂志社业绩垫底,受尽欺负,三年半的时间一步步走到了部门版面前两位。瘦了,自然也美了,因为底子其实不算太差,自信当然也回来了。后来结了婚,在杂志歇菜之前跳了槽,进了一家IT企业,做起文案策划。后来,就该是准备迎接新生命了吧。
大概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挣扎到最低点的时候,突然有了一个契机,把所有的所有都翻过去了,大概只是因为上帝看把你打压至此,你都尚未死心,也该拉你一把了。而在那时候支撑着你的,也许不过是一锅罐罐面而已。
所以,如何再难,守住你心中的那锅罐罐面,别让它凉了,该来的,自然也就来了。
(媒体发文,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