鸥鹭忘机
《鸥鹭》一直是我十分偏爱的小曲子,虽短小精悍,却韵味十足,所描绘的也是天高云阔,鸥鹭自由翱翔的画面。因为之前经常听,故而第一段弹得非常的顺手,记得第一节课回来当晚在家练习后,因为弹这首曲子弹得太兴奋了而无法按时入睡。
主要是发觉自己开始会适度的吟猱为曲子润色,以前经常掌握不好“吟”的技巧,只是遇到“吟”的时候都是敷衍了事,草草收场,而这次终于觉察到了吟的妙处,似乎这首曲子的味道全在这“吟”上了。如果这首曲子没有“吟”的话,估计会显得干涩生硬,不灵动,毫无生机。此外在“猱”的时候有些小问题,老师说我“猱”的幅度偏大了些,这一点需要改正。
曲子的难度在于节奏上的重复,每一段看起来有大段的相似,在小细节处又有一些不同的处理。所以为记谱增加了难度,如果一个不注意会岔到另外一段上去。所以老师强调的谱子要经常对照着来看,而不是说背会了谱子之后再也不去看了,这样往往会忽略一些小细节,或者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彻底忘谱。
此外还面临一个问题是:稳。因为几段的节奏相似,在初学的时候往往会越弹越快,以致于后面的节奏无法跟上。其实会弹指法不难,难的是如何把节奏处理稳当,不为突显熟练而急进,不故意拉长音显得高深。大概这对学生的心理是个大考验,心稳自然手稳。可见气息匀,不浮躁,内心踏实这些是学琴者必备的品质。
主要是发觉自己开始会适度的吟猱为曲子润色,以前经常掌握不好“吟”的技巧,只是遇到“吟”的时候都是敷衍了事,草草收场,而这次终于觉察到了吟的妙处,似乎这首曲子的味道全在这“吟”上了。如果这首曲子没有“吟”的话,估计会显得干涩生硬,不灵动,毫无生机。此外在“猱”的时候有些小问题,老师说我“猱”的幅度偏大了些,这一点需要改正。
曲子的难度在于节奏上的重复,每一段看起来有大段的相似,在小细节处又有一些不同的处理。所以为记谱增加了难度,如果一个不注意会岔到另外一段上去。所以老师强调的谱子要经常对照着来看,而不是说背会了谱子之后再也不去看了,这样往往会忽略一些小细节,或者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彻底忘谱。
此外还面临一个问题是:稳。因为几段的节奏相似,在初学的时候往往会越弹越快,以致于后面的节奏无法跟上。其实会弹指法不难,难的是如何把节奏处理稳当,不为突显熟练而急进,不故意拉长音显得高深。大概这对学生的心理是个大考验,心稳自然手稳。可见气息匀,不浮躁,内心踏实这些是学琴者必备的品质。
-
旦旦的世界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6-17 06:5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