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不是北京
每天下午的6点至8点,城铁龙泽苑站前的519路公交站牌前总会压着一群年龄在20岁至30岁不等的人群,他们站在零下6、7度的寒风中,慢慢地向马路中间靠拢,企图将马路占领。直到有车经过,用震耳欲聋的喇叭和叫骂声迫使他们的阵线不停地向后退。待车辆经过后,他们又重新回到马路中央,等待那辆许久也没有从旁边的公交站里驶出的519路公交车。
随着一辆519路驶出,公交车司机不得不被前面的人群拦下,不管怎么样,如果不打开车门,想再往前挪动一步试比登天。车门打开,叫骂声、撞门声、吵架声伴着司机的叹息一同出现,没有人再去想什么礼仪道德、温良恭谦,他们要的只是车上的一个座位来栖息自己下班后疲惫的身体,就像他们当年大学毕业挤得头破血流也要争到一个工作机会一样残忍,此时此刻,除了互相保护的情侣,所有人都是残忍的陌生人。司机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考官,表情默然却夹杂着一种怜悯。这场战役在车门关闭后结束,拼到座的欣然闭上了自己疲惫的双眼,等待目的地的到达;站着的人也毫无怨言,用自嘲的信念告诉自己,站着也是好的,因为站着也能到家。
昌平区的沙河公交枢纽,是京藏高速辅路的一个栖息站,是去往昌平和延庆八达岭长城的必经之地。有25辆公交车经过沙河或者将此地作为始发站,每天就有数百辆次公交车驶过这里。而如此重要的公交枢纽站,除了西边还有着四线城市一样脏乱不堪的生活区,车站的东面已经是满目荒夷。这曾经也是明灯耀眼的区域,在几年前拆除后便已无人问津,人们也由这里搬到了马路对面,只为求得一个合适的栖身之地。
519路转过沙河,向西进入沙阳路。从沙河西站开始,车上的人开始走出这个移动的牢笼,当车停靠在老牛湾时,车上百分之九十的人再也待不住了,从前后门纷纷涌下,司机看着空荡荡的车,哀叹一声,扬长而去。下车的人,如黑色的乌云,穿过马路便消失在夜色中。这些人,可能从东直门来,可能从中关村来,可能从西单来,也可能来自北京更远的地方,而这些人不辞辛苦地从工作地来到这个神不知鬼不觉的地方,原因只有一个:住在这里,他们可以每月只用几百块钱就可以留在北京,他们回家,只需2块4毛钱。
为什么?看看网上的租房信息,你也许就会略知一二:城铁 立水桥 顶秀青溪 三室两厅 6500元每月、朝阳媒体村天居园 8000元每月、中关村 4号地铁附近 三室两厅 12000元每月、朝阳-国贸新城国际公寓30000元每月。当然,这些不能说明所有问题,但住在市里的成本绝非这些上班族可以承担。如果非要享受市里繁华的美色,恐怕居于黑暗的地下室是他们付出的唯一代价。而同样是处所,地处北京五环外的老牛湾只需不到一千元就可以解决。而就交通的成本而言,比起获得北京户口、再通过摇号购买汽车,上地铁和公交仅是饱受挤贴之痛显得多么不足挂齿。就算足够幸运拥有了一辆北京牌照的汽车,日益高涨的油价对于普通工薪上班族来说更多是可望而不可及。
这里是哪里?很多人说,这里是北京,不管怎样,这片荒凉仍是北京。
可是那又能怎么样呢?是北京又如何?
我说,这里不是北京,这里只是一座海市蜃楼,无数的人为了一个梦境而来,又因为一个现实而去,他们留下的只是一段拼搏无果的年华。
在这里,无论是平安夜、圣诞节还是新年,你都看不到任何的痕迹。放眼望去,等待眼神的永远是一片黑暗和零星的几盏昏灯,这里的人过着自己内心的日子,因为这里不是他们的北京。
随着一辆519路驶出,公交车司机不得不被前面的人群拦下,不管怎么样,如果不打开车门,想再往前挪动一步试比登天。车门打开,叫骂声、撞门声、吵架声伴着司机的叹息一同出现,没有人再去想什么礼仪道德、温良恭谦,他们要的只是车上的一个座位来栖息自己下班后疲惫的身体,就像他们当年大学毕业挤得头破血流也要争到一个工作机会一样残忍,此时此刻,除了互相保护的情侣,所有人都是残忍的陌生人。司机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考官,表情默然却夹杂着一种怜悯。这场战役在车门关闭后结束,拼到座的欣然闭上了自己疲惫的双眼,等待目的地的到达;站着的人也毫无怨言,用自嘲的信念告诉自己,站着也是好的,因为站着也能到家。
昌平区的沙河公交枢纽,是京藏高速辅路的一个栖息站,是去往昌平和延庆八达岭长城的必经之地。有25辆公交车经过沙河或者将此地作为始发站,每天就有数百辆次公交车驶过这里。而如此重要的公交枢纽站,除了西边还有着四线城市一样脏乱不堪的生活区,车站的东面已经是满目荒夷。这曾经也是明灯耀眼的区域,在几年前拆除后便已无人问津,人们也由这里搬到了马路对面,只为求得一个合适的栖身之地。
519路转过沙河,向西进入沙阳路。从沙河西站开始,车上的人开始走出这个移动的牢笼,当车停靠在老牛湾时,车上百分之九十的人再也待不住了,从前后门纷纷涌下,司机看着空荡荡的车,哀叹一声,扬长而去。下车的人,如黑色的乌云,穿过马路便消失在夜色中。这些人,可能从东直门来,可能从中关村来,可能从西单来,也可能来自北京更远的地方,而这些人不辞辛苦地从工作地来到这个神不知鬼不觉的地方,原因只有一个:住在这里,他们可以每月只用几百块钱就可以留在北京,他们回家,只需2块4毛钱。
为什么?看看网上的租房信息,你也许就会略知一二:城铁 立水桥 顶秀青溪 三室两厅 6500元每月、朝阳媒体村天居园 8000元每月、中关村 4号地铁附近 三室两厅 12000元每月、朝阳-国贸新城国际公寓30000元每月。当然,这些不能说明所有问题,但住在市里的成本绝非这些上班族可以承担。如果非要享受市里繁华的美色,恐怕居于黑暗的地下室是他们付出的唯一代价。而同样是处所,地处北京五环外的老牛湾只需不到一千元就可以解决。而就交通的成本而言,比起获得北京户口、再通过摇号购买汽车,上地铁和公交仅是饱受挤贴之痛显得多么不足挂齿。就算足够幸运拥有了一辆北京牌照的汽车,日益高涨的油价对于普通工薪上班族来说更多是可望而不可及。
这里是哪里?很多人说,这里是北京,不管怎样,这片荒凉仍是北京。
可是那又能怎么样呢?是北京又如何?
我说,这里不是北京,这里只是一座海市蜃楼,无数的人为了一个梦境而来,又因为一个现实而去,他们留下的只是一段拼搏无果的年华。
在这里,无论是平安夜、圣诞节还是新年,你都看不到任何的痕迹。放眼望去,等待眼神的永远是一片黑暗和零星的几盏昏灯,这里的人过着自己内心的日子,因为这里不是他们的北京。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