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职场的5个月
时间从不会因为你的忙碌、纠结、难受而停留一秒,看看日历,算算时间我已经参加工作5个月了~回想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找工作的过程,有简历投递后石沉大海的黯淡,有笔试被灭杀的凄惨,更是经历了周围人都找到工作而自己却还没有去处的纠结,那段过程是希望--失望--怀疑-绝望-重拾希望--再被打击-心情烦躁-继续投简历的循环往复。最终,老天有眼,让我考上了一个区直部门,一个在外人眼里很光鲜的工作,一个很适合女生的工作,---事业单位。凑巧的是也,我工作的地方在我男朋友的家乡~
就这样,2013年7月31日,我拿着行李,离开家,到了一个在找工作之前从没来过、一个认识他之前也从没想去过的地方,开始了我的事业单位的工作~
上班第一个月,什么事都没有,我每天早晨早早来到办公室打扫办公室的卫生,给每一个人擦桌要子,扫地,打水,见到局里每个人都以哥、姐的称呼,小心翼翼的工作~那时每天就是上网,没有任何工作,在这样过了一个月后,我就向同学“诉苦”:我上那么多年学就是来这里上网的吗?再让我上网我就要换工作,我要实现我的人生价值~,现在想想,那时的想法多么可笑,与现在的每天加班,每周五都心惊胆战地担心周六是否能休息相比,我是多么羡慕那时的生活啊~
上班第二个月,开始协助办公室的X姐做一些业务工作,我没来之前,这个科室只有她自己干活,W是不做具体工作的,除非特别忙的时候~而且,局里的模式是当你有一定工作年限时,会让你当某个科室的“科长”、“副科长”,但这只是局里的职务,是虚衔,局里的“科长”、“副科长”们一般不干活,都是科员来做~而且,局里同一年龄段的人很多,“科长”、“副科长”占到多数~但也并不是某个科室的科长业务就很精通,很有可能是人太多了,必须要给他个“虚头衔”。在和X做某个年度的审批时,通过与她的接触,陆陆续续了解了工作性质,如不遇国家大型的工作,平时就集中某几周是忙得,其他时间都很空闲~X的业务真的很熟练~业务上的事很精通~工作也很细,我很佩服她~
上班第三个月,与办公室的人都比较熟了,话也多了起来,有时也会开个玩笑~关系融洽了很多~自己也不再那么小心翼翼~10月份的下半个月开始着手进行某大型普查,我们科室是主要牵头单位,10月就陆续拉开了忙碌的序幕~
11月份,相关工作就开始展开,这期间有两件事印象深刻,随着工作的进行,工作量越来越大,这个普查是全区性质的,但我发现全局只有我们3、4个人在做这项工作,我们很忙很累,有时还经常加班,但从没见过其他科室的人过来帮忙,也没看到之前制定的文件中的“集中办公”,我那时很纳闷,心里还想这全区的工作怎么就我们几个人来做呢,后来我才明白,我们的直接领导也是局里的新人,比我早来局里几个月,没有树立威信,底气不足,再加上大领导也不太懂业务,大领导也没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与复杂性,所以他也没有做好统筹规划,这样的决策直接导致了后期我们几个人的辛苦程度~同时,从这里我也体会到领导是否给力直接影响到你的工作量、工作热情,这种感觉随着日后工作的进行是与日俱增~另一件事是区里需要培训业务知识到乡镇,这样培训会议地点的选择就成了重点,由于这项工作我们3、4个人都没经历过,没有一点经验可谈,所以准备的特别仓促,到找培训地点时又与其他区重合,所以地点选择费了些波折,最终确定酒店后,我们办公室的某些人就开始不满意了,现在想想,那时已经开始体现出局内的“帮派之争”了~
12月份,加班成了家常便饭,工作量陡然增加,乡镇工作的不给力都带来了额外的工作量,有一次,去镇督导工作,让我坚信当时找工作时我决定的不去镇、不去村是多么的明智~镇上工作真是复杂,环境也简陋~同时,又感慨自己多么幸运能在这栋办公楼上上班~若想完成增加的工作量,要么提高工作效率、要么增加人手、要么延长工作时间,最后,我发现我们选择了最苦逼的“延长工作时间”,直接领导威力不够,调动不了工作力量,她还甚至想把所有工作都压到我和X的身上,提高工作效率那是更不可能的了~X虽然业务熟练,但在工作效率上面我真是不敢苟同~而且,这一个月的工作经历也让我看到了体制工作的拖拉、体制人的丑陋~拖拉是指能下午干的工作绝不上午干,能明天做的工作绝不今天做,而且做了一点点工作就想向领导炫耀、邀功~X工作效率的低下直接带动着我陪她加班若干次~丑陋则是“看得到别人的无所事事,却看不见自己的闲散”~而且,在一次加班饭局上我听他们谈论局里的帮派之分,才突然明白原来看似平和的关系下,有那么多的汹涌暗流~
越来越体会到体制的黑暗了~每天我都要提醒自己,无视这些,不被这些所影响,做自己,不要接受这些负面情绪,我需要正能量,我需要积极向上~
就这样,2013年7月31日,我拿着行李,离开家,到了一个在找工作之前从没来过、一个认识他之前也从没想去过的地方,开始了我的事业单位的工作~
上班第一个月,什么事都没有,我每天早晨早早来到办公室打扫办公室的卫生,给每一个人擦桌要子,扫地,打水,见到局里每个人都以哥、姐的称呼,小心翼翼的工作~那时每天就是上网,没有任何工作,在这样过了一个月后,我就向同学“诉苦”:我上那么多年学就是来这里上网的吗?再让我上网我就要换工作,我要实现我的人生价值~,现在想想,那时的想法多么可笑,与现在的每天加班,每周五都心惊胆战地担心周六是否能休息相比,我是多么羡慕那时的生活啊~
上班第二个月,开始协助办公室的X姐做一些业务工作,我没来之前,这个科室只有她自己干活,W是不做具体工作的,除非特别忙的时候~而且,局里的模式是当你有一定工作年限时,会让你当某个科室的“科长”、“副科长”,但这只是局里的职务,是虚衔,局里的“科长”、“副科长”们一般不干活,都是科员来做~而且,局里同一年龄段的人很多,“科长”、“副科长”占到多数~但也并不是某个科室的科长业务就很精通,很有可能是人太多了,必须要给他个“虚头衔”。在和X做某个年度的审批时,通过与她的接触,陆陆续续了解了工作性质,如不遇国家大型的工作,平时就集中某几周是忙得,其他时间都很空闲~X的业务真的很熟练~业务上的事很精通~工作也很细,我很佩服她~
上班第三个月,与办公室的人都比较熟了,话也多了起来,有时也会开个玩笑~关系融洽了很多~自己也不再那么小心翼翼~10月份的下半个月开始着手进行某大型普查,我们科室是主要牵头单位,10月就陆续拉开了忙碌的序幕~
11月份,相关工作就开始展开,这期间有两件事印象深刻,随着工作的进行,工作量越来越大,这个普查是全区性质的,但我发现全局只有我们3、4个人在做这项工作,我们很忙很累,有时还经常加班,但从没见过其他科室的人过来帮忙,也没看到之前制定的文件中的“集中办公”,我那时很纳闷,心里还想这全区的工作怎么就我们几个人来做呢,后来我才明白,我们的直接领导也是局里的新人,比我早来局里几个月,没有树立威信,底气不足,再加上大领导也不太懂业务,大领导也没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与复杂性,所以他也没有做好统筹规划,这样的决策直接导致了后期我们几个人的辛苦程度~同时,从这里我也体会到领导是否给力直接影响到你的工作量、工作热情,这种感觉随着日后工作的进行是与日俱增~另一件事是区里需要培训业务知识到乡镇,这样培训会议地点的选择就成了重点,由于这项工作我们3、4个人都没经历过,没有一点经验可谈,所以准备的特别仓促,到找培训地点时又与其他区重合,所以地点选择费了些波折,最终确定酒店后,我们办公室的某些人就开始不满意了,现在想想,那时已经开始体现出局内的“帮派之争”了~
12月份,加班成了家常便饭,工作量陡然增加,乡镇工作的不给力都带来了额外的工作量,有一次,去镇督导工作,让我坚信当时找工作时我决定的不去镇、不去村是多么的明智~镇上工作真是复杂,环境也简陋~同时,又感慨自己多么幸运能在这栋办公楼上上班~若想完成增加的工作量,要么提高工作效率、要么增加人手、要么延长工作时间,最后,我发现我们选择了最苦逼的“延长工作时间”,直接领导威力不够,调动不了工作力量,她还甚至想把所有工作都压到我和X的身上,提高工作效率那是更不可能的了~X虽然业务熟练,但在工作效率上面我真是不敢苟同~而且,这一个月的工作经历也让我看到了体制工作的拖拉、体制人的丑陋~拖拉是指能下午干的工作绝不上午干,能明天做的工作绝不今天做,而且做了一点点工作就想向领导炫耀、邀功~X工作效率的低下直接带动着我陪她加班若干次~丑陋则是“看得到别人的无所事事,却看不见自己的闲散”~而且,在一次加班饭局上我听他们谈论局里的帮派之分,才突然明白原来看似平和的关系下,有那么多的汹涌暗流~
越来越体会到体制的黑暗了~每天我都要提醒自己,无视这些,不被这些所影响,做自己,不要接受这些负面情绪,我需要正能量,我需要积极向上~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