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个人观影十大
刚看了豆瓣的统计,2013这一年看了205部电影,应该是看片数量最多的一年了。看了这么多,虽然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权当背景音的消磨时间,但挑一挑还是有一些比较喜欢的,于是也来一发总结十大这样的高大上动作。当然跟大神们的审美段位没法比,就是自娱自乐,而且一年之中看电影的那几百个小时,总是平凡人生里偶尔或沉浸或平静或激动的特殊时刻,那个时刻的感受也值得记录下来吧。
以下十大,按2013的观看顺序倒叙排列,其中2,3,4,8是大银幕片,9是图书馆借的DVD,其余网络盗版。
1.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 Being John Malkovich (1999)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2279/
再次给查理考夫曼的剧本跪了——虽然这是他第一个长片剧本,但已经足以用自己强大的个人风格湮没导演。剧情当然是怪,但跟他的其他剧本一样,所有的奇思怪想都有剧作的立脚点,所有复杂的结构都是有道理的,也有无数意味深长的细节可供玩味。如果是别人的片子,你可能会担心过度解读。但查理考夫曼的不会,看他片子的快感就在于可以一遍一遍看,每次都有新的发现。
纵向来看查理考夫曼的剧本们,其实是有强烈的内在联系的,我相信每个电影里的loser主角,都是他本人的主动带入——麦基肯定会反对编剧这么做……而我所深深热爱的《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片名的渊源,艾洛伊斯和阿伯拉德在这部里也有出现。总而言之,瑰奇,深刻,浓浓的loser味,实在是太符合我的胃口了。
2.童年往事 (1985)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00572/
散文电影,生老病死,成长与别离都在一部电影里了。相较于《桃姐》之流的温情做作,《童年往事》的出色之处一则在于平静淡然,却更见平凡人世里的惊心动魄。而且散文式的提炼也做得很好,奶奶领我回大陆的下午那段,她用客家话和本省人对话问路,彼此都听不懂对方说什么,奶奶只好笑笑,嘴中却嘟囔重复着她的地名。这段剧情实在是太精妙,时代的悲剧,乡愁和人生的无奈尽在其中。
虽然缺乏洞察的透彻,但胜在流畅练达。
3.八部半 8½ (1963)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61276/
艺术家会面临创作瓶颈的焦虑,但这焦虑一方面是创作的动力,一方面却也能成为创作的源泉。套用政治语言:既是本质动力,又是根本动力。慕名已久的八部半,远没有想象的晦涩沉闷,每个梦境、每段超现实的剧情都拍的很有趣,导演将自己的孤独与爱,潜意识与欲望都大方地展现在了银幕上,导演跟观众一起在这纠结的内心世界里捡拾索隐。
我一直认为《广告狂人》里的Don Draper这个角色借鉴了本片,两个男人都是那么的孤独,那么地焦虑,那么地需要爱,却又决绝地拒绝爱。
4.地心引力 Gravity (2013)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3793783/
十大里唯一的院线片,因为实在是太有开创性了。一直以来主流电影带给观众的一个重要享受是通过“同理心”的代入感,而《地心引力》的让这样的代入感上了一个台阶。通过出色的视觉效果和优雅的长镜头,让观众真正做到了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宇宙的伟大,自身的渺小,和置身其中的无尽孤独。其实广被诟病的剧情也跟场景一样的简单,但却浩瀚,有一种第一次仰望星空的深邃震撼。从这个角度来看,《地心引力》真正做到了技术、故事和情感的完美结合。
5.重建 Αναπαράσταση (1970)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3127/
安哲的长片处女座,诗意的美学风格还未成形,黑白画面中更多的是冷峻和沉默,叙事手法也比之后的所有片子复杂。值得注意的是,此后安哲电影里一再重复“寻父”主题,而一直寻找的父亲,从一开始的回归就已经死亡。这样纵向来看,可以把安哲此后的作品都类比于本片中警察的重建工作,是“父亲已死”这一事实下的无意义构建。安哲对电影意义的自觉性从处女作就是这么的清晰,实在是一件让人崇拜又替他感到忧伤的事情啊。
6.狩猎 Jagten (2012)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6985810/
《狩猎》是一部真正冰冷彻骨的电影。首先要夸赞镜头,光打的非常讲究,低饱和度之下那种画面隐隐渗出来的黑暗冰冷感很惊人,非常完美地展现了故事发生地的冷峻特色,而故事本身又是震撼热烈的,外冷内热一结合,就给人一种非常压抑的狂躁感。从一个小孩的谎言出发,整个成人社会轻易地采信并对一个人采取决绝的敌对厌恶状态,这过程中呈现出了巨大的荒谬性,即是萨特所说的“他人即地狱”,是悲观的存在主义。
7. 言语之庭 言の葉の庭 (2013)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20470074/
首先给新海诚老师跪一个,他对画面质感的痴迷和还原度除了“逆天”二字再无合适形容词。对现实场景的高还原度带来场景的真实感,而绘制的画面又带来了现实没有的精细美感,二者相加,《言语之庭》的场景画面所营造的气氛,给人超完美的审美愉悦感。本来雨天、公园就是我的审美死穴,他还加入了恋足、师生姐弟恋这样的隐秘的情感体验元素,且都在那样逆天的画面之下呈现,虽然简单粗暴,但都是平常看不见的,但又是期盼着看到的美妙感官体验,看到之后审美情趣的满足感立马爆棚。
从这个角度来看,新海诚的作品就是美学角度的A片,把你想看的东西挑好看的、刺激的直接展现给你,直截了当地满足感官欲望。他当然非常成功,因为每次看完内心都很湿。
8.堤 La jetée (1962)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06626/
实验性质,其实不是电影是幻灯片,但是却非常的好看。静止画面配旁白,想来会无比做作的设计,实际效果却非常引人入胜。跟《十二猴子》撞剧情,但《堤》的静止画面所营造的强烈的形式感,反而让沉重的宿命感和悲情都更加打动人心。这种形式的成功之处还是在于与故事的匹配度上,静止画面模拟出了记忆的片段性和凝滞感,如果不断打来的潮水是线性的流动的时间,堤则让这样的流动性停滞了下来,而影片给我们的正是这样“流动中的静止”所带来的强烈的形式感和审美情趣。
9. 省港旗兵 (1984)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2846/
绝无仅有的写实警匪片,剧情简单直接热辣,黑色到底。几次大战,空间的利用淋漓尽致,从粤港边界的偷渡,再到港岛杀人坠落冰场,从狮子山追逐到歌和老街,然后进入九龙城寨,逼仄小巷建筑间的尾追堵截,每个场景都合理又增加了警匪大战的好看程度。
充满戾气快意自得的“大圈仔”形象,和港英差人的狡诈无义,再到本地黑帮和妓女的从自视甚高再到暴力胁迫之下的唯唯诺诺,看那个时代香港对大陆的想象,以及自我认知,再对比如今的香港,真是有趣。
10. 改编剧本 Adaptation. (2002)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02193/
来吧,继续给查理考夫曼跪。诺兰的多层梦境跟《改编剧本》里的多层嵌套叙事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而每层里都有对上一层的颠覆,对麦基讽刺挖苦的同时也不忘同时告诉大家他自己是怎么样一个pathetic的loser。遇到这样一个天才的loser编剧,还毫不吝啬地把自己的天才和不堪都放到剧本里供我们玩味,那就继续跪吧。
特别电影:西游降魔篇 西遊降魔篇 (2013)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5308265/
没啥,就是特别。Thank you , Stephen Chow.
以下十大,按2013的观看顺序倒叙排列,其中2,3,4,8是大银幕片,9是图书馆借的DVD,其余网络盗版。
![]() |
1.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 Being John Malkovich (1999)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2279/
再次给查理考夫曼的剧本跪了——虽然这是他第一个长片剧本,但已经足以用自己强大的个人风格湮没导演。剧情当然是怪,但跟他的其他剧本一样,所有的奇思怪想都有剧作的立脚点,所有复杂的结构都是有道理的,也有无数意味深长的细节可供玩味。如果是别人的片子,你可能会担心过度解读。但查理考夫曼的不会,看他片子的快感就在于可以一遍一遍看,每次都有新的发现。
纵向来看查理考夫曼的剧本们,其实是有强烈的内在联系的,我相信每个电影里的loser主角,都是他本人的主动带入——麦基肯定会反对编剧这么做……而我所深深热爱的《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片名的渊源,艾洛伊斯和阿伯拉德在这部里也有出现。总而言之,瑰奇,深刻,浓浓的loser味,实在是太符合我的胃口了。
2.童年往事 (1985)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00572/
散文电影,生老病死,成长与别离都在一部电影里了。相较于《桃姐》之流的温情做作,《童年往事》的出色之处一则在于平静淡然,却更见平凡人世里的惊心动魄。而且散文式的提炼也做得很好,奶奶领我回大陆的下午那段,她用客家话和本省人对话问路,彼此都听不懂对方说什么,奶奶只好笑笑,嘴中却嘟囔重复着她的地名。这段剧情实在是太精妙,时代的悲剧,乡愁和人生的无奈尽在其中。
虽然缺乏洞察的透彻,但胜在流畅练达。
3.八部半 8½ (1963)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61276/
艺术家会面临创作瓶颈的焦虑,但这焦虑一方面是创作的动力,一方面却也能成为创作的源泉。套用政治语言:既是本质动力,又是根本动力。慕名已久的八部半,远没有想象的晦涩沉闷,每个梦境、每段超现实的剧情都拍的很有趣,导演将自己的孤独与爱,潜意识与欲望都大方地展现在了银幕上,导演跟观众一起在这纠结的内心世界里捡拾索隐。
我一直认为《广告狂人》里的Don Draper这个角色借鉴了本片,两个男人都是那么的孤独,那么地焦虑,那么地需要爱,却又决绝地拒绝爱。
4.地心引力 Gravity (2013)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3793783/
十大里唯一的院线片,因为实在是太有开创性了。一直以来主流电影带给观众的一个重要享受是通过“同理心”的代入感,而《地心引力》的让这样的代入感上了一个台阶。通过出色的视觉效果和优雅的长镜头,让观众真正做到了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宇宙的伟大,自身的渺小,和置身其中的无尽孤独。其实广被诟病的剧情也跟场景一样的简单,但却浩瀚,有一种第一次仰望星空的深邃震撼。从这个角度来看,《地心引力》真正做到了技术、故事和情感的完美结合。
5.重建 Αναπαράσταση (1970)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3127/
安哲的长片处女座,诗意的美学风格还未成形,黑白画面中更多的是冷峻和沉默,叙事手法也比之后的所有片子复杂。值得注意的是,此后安哲电影里一再重复“寻父”主题,而一直寻找的父亲,从一开始的回归就已经死亡。这样纵向来看,可以把安哲此后的作品都类比于本片中警察的重建工作,是“父亲已死”这一事实下的无意义构建。安哲对电影意义的自觉性从处女作就是这么的清晰,实在是一件让人崇拜又替他感到忧伤的事情啊。
6.狩猎 Jagten (2012)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6985810/
《狩猎》是一部真正冰冷彻骨的电影。首先要夸赞镜头,光打的非常讲究,低饱和度之下那种画面隐隐渗出来的黑暗冰冷感很惊人,非常完美地展现了故事发生地的冷峻特色,而故事本身又是震撼热烈的,外冷内热一结合,就给人一种非常压抑的狂躁感。从一个小孩的谎言出发,整个成人社会轻易地采信并对一个人采取决绝的敌对厌恶状态,这过程中呈现出了巨大的荒谬性,即是萨特所说的“他人即地狱”,是悲观的存在主义。
7. 言语之庭 言の葉の庭 (2013)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20470074/
首先给新海诚老师跪一个,他对画面质感的痴迷和还原度除了“逆天”二字再无合适形容词。对现实场景的高还原度带来场景的真实感,而绘制的画面又带来了现实没有的精细美感,二者相加,《言语之庭》的场景画面所营造的气氛,给人超完美的审美愉悦感。本来雨天、公园就是我的审美死穴,他还加入了恋足、师生姐弟恋这样的隐秘的情感体验元素,且都在那样逆天的画面之下呈现,虽然简单粗暴,但都是平常看不见的,但又是期盼着看到的美妙感官体验,看到之后审美情趣的满足感立马爆棚。
从这个角度来看,新海诚的作品就是美学角度的A片,把你想看的东西挑好看的、刺激的直接展现给你,直截了当地满足感官欲望。他当然非常成功,因为每次看完内心都很湿。
8.堤 La jetée (1962)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06626/
实验性质,其实不是电影是幻灯片,但是却非常的好看。静止画面配旁白,想来会无比做作的设计,实际效果却非常引人入胜。跟《十二猴子》撞剧情,但《堤》的静止画面所营造的强烈的形式感,反而让沉重的宿命感和悲情都更加打动人心。这种形式的成功之处还是在于与故事的匹配度上,静止画面模拟出了记忆的片段性和凝滞感,如果不断打来的潮水是线性的流动的时间,堤则让这样的流动性停滞了下来,而影片给我们的正是这样“流动中的静止”所带来的强烈的形式感和审美情趣。
9. 省港旗兵 (1984)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2846/
绝无仅有的写实警匪片,剧情简单直接热辣,黑色到底。几次大战,空间的利用淋漓尽致,从粤港边界的偷渡,再到港岛杀人坠落冰场,从狮子山追逐到歌和老街,然后进入九龙城寨,逼仄小巷建筑间的尾追堵截,每个场景都合理又增加了警匪大战的好看程度。
充满戾气快意自得的“大圈仔”形象,和港英差人的狡诈无义,再到本地黑帮和妓女的从自视甚高再到暴力胁迫之下的唯唯诺诺,看那个时代香港对大陆的想象,以及自我认知,再对比如今的香港,真是有趣。
10. 改编剧本 Adaptation. (2002)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02193/
来吧,继续给查理考夫曼跪。诺兰的多层梦境跟《改编剧本》里的多层嵌套叙事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而每层里都有对上一层的颠覆,对麦基讽刺挖苦的同时也不忘同时告诉大家他自己是怎么样一个pathetic的loser。遇到这样一个天才的loser编剧,还毫不吝啬地把自己的天才和不堪都放到剧本里供我们玩味,那就继续跪吧。
特别电影:西游降魔篇 西遊降魔篇 (2013)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5308265/
没啥,就是特别。Thank you , Stephen C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