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观影盘点
算了一下,2013年总共看了200多部电影,其中看的最多作品的导演是费德里科·费里尼(9部),其次是胡金铨(6部),路易斯·布努埃尔(5部),徐克(4部),侯孝贤(5部),黑泽明(4部),成濑巳喜男(4部),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4部),英格玛·伯格曼(4部),洪尚秀(4部),宁瀛(3部),张杨(3部),比利·怀德(3部),赖纳·维纳·法斯宾德(3部),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3部),贝拉·塔尔(3部),阿兰·泰纳(3部)等等。 年度观影十佳: 1、《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1920年,德国,罗伯特·威恩作品,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代表作,1920年拍出如此恐怖心理之作,而且还是默片,实在是不可思议,布景和构图非常棒,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影片的结尾耐人寻味。 2、《切腹》,1962年,日本,小林正树作品,个人看过最好的日本武士题材电影,不同于其他的武士电影带有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这部作品更深刻的反映人之本性,与其说是武士之道,其实说是人性之道。 3、《芬妮与亚历山大》,1982年,瑞典,英格玛·伯格曼作品,一场关于哲学、宗教、人性的华丽盛宴,每一个镜头都拍摄的美轮美奂,每一个人物都刻画的入木三分,无论是视听感受,还是艺术内涵,都堪称完美。 4、《处女泉》,1960年,瑞典,英格玛·伯格曼作品,宗教的圣洁与人性的邪恶直接相碰撞,复仇的那段绝对堪称影史最难忘的精彩片段之一。 5、《云遮星》,1960年,印度,李维克·伽塔克作品,现实主义佳作,东方女性的悲惨命运,不煽情不做作,质朴真实更让人感动。 6、《橄榄树下的情人》,1994年,伊朗,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作品,用最简单的长镜头,拍出了最唯美最纯净的电影,观看影片的过程,仿佛时间停止、不在流逝。 7、《残菊物语》,1939年,日本,沟口健二作品,写实,不带任何取悦观众的元素,是我最偏爱的,此片就是这样一部杰作。 8、《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1972年,西班牙,路易斯·布努埃尔作品,超现实主义电影会让人着迷和沉醉,影片处处充满着荒诞化和梦境化的处理,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正如影片中六个主角人物漫无目的的行走着一条荒芜的公路上,不知哪里是起点,哪里又是终点。 9、《青年特尔勒斯》,1966年,德国,沃尔克·施隆多夫作品,德国新电影运动开山之作,整部电影充满令人窒息的氛围,在特殊时期一所寄宿学校里,青年们失去了本该有的纯真,结尾处母亲的宽容带来一丝温暖。 10、《浪荡儿》 ,1953年,意大利,费德里科·费里尼作品,当熟悉的Nino Rota配乐响起,跟随着五个年轻人游荡在大街小巷,挥霍青春时光,诙谐幽默又不乏对现实的批判,影片结尾也是神来之笔,喜欢费里尼早期的现实主义黑白影片。 2013年观影详细清单如下: 中国 侯孝贤 《南国再见,南国》《好男好女》《风柜来的人》《冬冬的假期》《戏梦人生》 胡金铨 《龙门客栈》《侠女》《迎春阁之风波》《忠烈图》《空山灵雨》《山中传奇》 贾樟柯《世界》《无用》 宁瀛 《找乐》《民警故事》《夏日暖洋洋》 张杨 《洗澡》《昨天》《爱情麻辣烫》 徐克 《蝶变》《地狱无门》《第一类型危险》《刀》 陈果 《细路祥》《去年烟花特别多》 杜琪峰 《PTU》 张彻 《独臂刀》 李翰祥 《梁山伯与祝英台》 蔡明亮 《你那边几点》 邓衍成 《乌鼠机密档案》 田壮壮 《小城之春 》 赖声川 《暗恋桃花源》 谢飞 《香魂女》 王家卫 《一代宗师》 日本 黑泽明 《低下层》《活人的记录》《静夜之决斗》《姿三四郎》 成濑巳喜男 《饭》《稻妻》《山之音》《乱云》 沟口健二 《残菊物语》《武蔵野夫人》 今村昌平 《鳗鱼》《赤桥下的暖流》 木下惠介 《二十四只眼睛》《日本的悲剧》 增村保造 《万字》《青空娘》 小林正树 《切腹》 稻垣浩 《无法松的一生》 押井守 《攻壳机动队》 今敏 《东京教父》《红辣椒》 三池崇史 《杀手阿一》 市川昆 《雪之丞变化》 铃木清顺 《肉体之门》 山田洋次 《远山的呼唤》 北野武 《奏鸣曲》 降旗康男 《夜叉》 深作欣二 《无仁义之战》 法国 克莱尔·丹尼斯 《军中禁恋》 安德列·泰西内 《我最爱的季节》《犯罪现场》 雅克·德米《柳媚花娇》 雅克·塔蒂 《玩乐时间》 让-皮埃尔·梅尔维尔 《大黎明》《红圈》 凯瑟琳·布雷亚 《非对称情爱》《罗曼史》 弗朗索瓦·特吕弗 《骗婚记》《柔肤》 雷内·克莱芒 《禁忌的游戏》 让-克劳德·布里索《残酷的游戏》 雷吉斯·瓦格涅 《印度支那》 克劳德·贝里 《甘泉玛侬》《恋恋山城》 让-雅克·阿诺 《情人》 亨利-乔治·克鲁佐 《情妇玛侬》 菲利普·加瑞尔 《秘密的孩子》 雅克·杜瓦隆 《初生牛犊》 乔治·梅里爱 《月球旅行记》 意大利 费德里科·费里尼 《白酋长》《浪荡儿》《骗子》《卖艺春秋》《阿玛柯德》《女人城》《卡萨诺瓦》《罗马风情画》《朱丽叶与魔鬼》 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 《幽会百科》《俄狄浦斯王》《马太福音》《定理》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喊叫》 卢奇诺·维斯康蒂 《战国妖姬》 贝纳尔多·贝托鲁奇 《戏梦巴黎》《一九零零》 丁度·巴拉斯 《激情信箱》《米兰达》 加布里埃尔·萨瓦特瑞斯 《地中海》 美国 比利·怀德 《龙凤配》《失去的周末》《控方证人》 查理·卓别林 《寻子遇仙记》《马戏团》 刘别谦 《街角的商店》《你逃我也逃》 蒂姆·波顿 《艾德·伍德》 格斯·范·桑特《迷幻牛郎》 诺亚·鲍姆巴赫《鱿鱼和鲸》 约翰·福特 《关山飞渡》 李安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米洛斯·福尔曼《性书大亨》 科恩兄弟《缺席的人》 吉姆·贾木许《离魂异客》 奥利佛·斯通《大门》 马丁·斯科塞斯《基督最后的诱惑》 罗伯特·雷德福《马语者》 艾伦·帕克 《天使的孩子》 英国 肯·洛奇 《以祖国之名》 迈克·李 《维拉·德雷克》《酣歌畅戏》 彼得·格林纳威 《八又二分一女人》 尼尔·乔丹 《哭泣游戏》 史蒂夫·麦奎因 《饥饿》 约翰·古勒米 《尼罗河上的惨案》 德国 赖纳·维纳·法斯宾德 《瘟疯之神》《美国大兵》《当心圣妓》 沃尔克·施隆多夫 《青年特尔勒斯》 罗伯特·威恩 《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 西班牙 路易斯·布努埃尔 《黄金时代》《银河》《特丽丝塔娜》《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自由的幻影》 佩德罗·阿莫多瓦 《回归》 胡安玛·巴乔·乌略亚 《杀手·蝴蝶·梦》 加拿大 丹尼斯·阿康特 《野蛮入侵》 伊朗 莫森·玛克玛尔巴夫 《坎大哈》《伊朗电影往事》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随风而逝》《橄榄树下的情人》 汉娜·玛克玛尔巴夫 《佛在耻辱中倒塌》 马基德·马基迪 《麻雀之歌》 阿斯哈·法哈蒂 《一次别离》 波兰 彼得·恰斯卡尔斯基 《艾迪》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生命的烙印》《电影狂》《无休无止》 匈牙利 贝拉·塔尔 《秋天年鉴》《诅咒》《鲸鱼马戏团》 伊斯特凡·萨博 《阳光情人》 捷克 伊利·曼佐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反复无常的夏天》 伊凡·帕瑟 《逝水年华》 苏俄 谢尔盖·帕拉杰诺夫 《吟游诗人》 安德烈·萨金塞夫 《回归》 瑞典 英格玛·伯格曼 《芬妮与亚历山大》《处女泉》《面孔》《蛇蛋》 丹麦 苏珊娜·比尔 《更好的世界》 阿根廷 法比安·别林斯基 《九个皇后》 比利时 达内兄弟 《孩子》 冰岛 达格·卡利《飞越雪乡情》 荷兰 保罗·范霍文 《橙色战士》 非洲 苏莱曼·西塞 《光之翼》 瑞士 阿兰·泰纳 《内心的火焰》《蝾螈》《光年以外》 印度 李维克·伽塔克 《一条河流的名字》《云遮星》 巴勒斯坦 汉尼·阿布-阿萨德 《天堂此时》 泰国 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 《祝福》《恋爱症候群》 彭力·云旦拿域安 《地球只剩我和你》 韩国 洪尚秀《猪堕井的那天》《江原道之力》《生活的发现》《懂得又如何》 郑允哲 《马拉松》 柳河 《周末同床》
-
薇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2-01 12: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