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光年外孤独的漫步者
许久不写如此的文章,我以为大概是心绪混乱,难以安排思路的缘故。近来总是情绪压过见解,牢骚多于思想。不能直抒胸臆,言语间躲避着直白的表述。可终究还是决定“纵一苇之所如”,不假思索,任其所纵。。
1)在跨年的前一天爆炸
是夜,为了逃避某些事情,借口去西操跑步。一个人在西操看星星,说起来倒不是故意追求冷清。然而处在那个当下的自适,的确有些无心插柳。
星大如豆,尤其是北极星分外亮眼,显现出四下里的漆黑。平素里,夜晚的西操多半是热闹的,此时却四下人声寥寥,不得不叫人感慨,好一个佳节。零零星星,有人绕着操场在黑暗里奔跑,一圈一圈,或许是出于某种自我释放吧。好在这些并不打扰到我。
我并不感到冷,似全然无感的状态。走到足球门边的草地上,躺下。抬头看看天,天是撑满了视野的大幕,是虚幻多过真实的穹顶。低头看下四处,四处是视角奇特的环绕影像,是展开的充满人烟渺渺的许多截面。把外面的一切当成不存在的想象,认为此时的我是唯一的存在,这实在是一种极度的障眼法,却给我慰藉。人或许自我一点才能够更自在吧。人能醉于酒,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能够沉醉于自我安慰了。透过星空下的寂静,是可以想象他处的人声鼎沸的。喧嚣的地方越多,剩余给我的旷野也越广大。热闹的人聚在一起,把这样的星空留给我一人,实在没有比这样更好的了。想象一个在亿万光年外,孤独星空中的漫步者。
我确实想在这样一个地方燃烧,灿烂地爆炸,于外却无声息,没有人在意。于是,没有那些意见,那些忠告,那些林林总总的期待,我就可以自在一些。就像那些亘古不变的星星,终会在一个瞬间,骤的燃烧,放射出璀璨和寂灭。可是那样的宏大,在遥远的星空外被感知时,是非曲直,已然万年。
2)空想家
来这里转眼已逾一年多,不算糟糕,也谈不上一帆风顺。表面上平平淡淡,更多的是内在的冲击,那般的焦躁和翻腾,就好像虎跳峡的水流,绞碎了现实与梦想的边界。能安之若素否?不符合本心的逃避终究是一时之策。时时疑惑于别人的不同看法,困惑于:或许并不是所有的坚持自我都是那么理所当然;或许我还没有足够成熟(在我的认知中,成熟的人应该是亲近政治的,是支配的力量,是老练的处事原则。是目的驱使的执行者,是童话的嗤之以鼻者。 所以,成熟的人会让人误解为狡诈和圆滑吗?),能够安然听进别人的逆耳忠言;又或许别人的生活总是外在的,他的不痛不痒,天花乱坠,一不小心就击到了我的痛处。不管怎样,这里充斥着太多强大的灵魂力量了。那些响亮的言论和充足的支撑,那些完美的成果和缜密的推断,甚至好心的劝告,都好像是恒星的光芒,那么炫目,那样怦然有力,让人侧目,让人惊颤。我就像一个孤独的漫步者,随波逐流。所以避而不闻为净,只愿意与相似的人交流是一种狭隘吗?
更多的时候,好像不是理想在支撑着我,而是迷茫在麻痹着我。这样的日子实属不易,理想似乎并不在这里。诚然通向任何地方,这里都算得上捷径。又或者本来就没有什么理想的环境,只有适应不同环境的理想方式而已。处处都是围城,旁观的角度好像一层多角的彩色滤镜,将别人的点滴呈现出每个人自己所艳羡的光怪陆离。
所谓“空想家”原先只不过是不得已的“自我麻醉”,到了后来也就成了一种生存态度了。对于空想家这样的心境,旁人是不能说实质,也不必考究真实的。迷惑不前的时候,就把一切都当成情绪吧,远离现实,远离人声。
3)为何而来
我曾经困惑,又似乎在某个刹那通晓,我为何而来,不只是这里,也就是更加广阔的这里——褶皱的地表。地平线上的一切都是现实,之前的和之后的是目光,是飞翔的梦。我离开了梦想来到现实,是追逐了什么,或许不过是被追赶,被指示罢了。在这一切的因缘际会里,理由似乎不紧要,重要的是我所不理解的结果。不是为何如此,而是该如何去做,去服从,去遵守,那些规则和定律。
五年对我来说,是看不到头的前路,就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我这样的漫步者,就好像闭着眼睛向前的人,难道需要知晓别人的方向吗?我时而固执,时而困惑,或许实质不过是懈怠和懒惰,是无聊和矫情。或许思考着这样毫无意义的事情,终究走向了起点。为何而来,似乎并不那样重要,也必然不重要。
然则,杂感纷陈,放歌尔,弗如是,且为之奈何:
“可是那么遥远,
我如何才能跨过漫长的时间,
如何才能越过渺渺的路途。
离去的时候,
我的眼睛散发着亮光,想把你嵌入到瞳孔的深处。
却苦于没有梦幻的城池,
我想象着你,却只能看见镜中的自己。
还没有归来,
我的眼神已经暗淡,
额头越发光亮,反射着月光,不着一缕愁丝。
我乘着欢歌来到这儿,
声势浩大,如同春竹节节拔高时的轰鸣。
却为岁月的漫长而沉寂,
枯坐在这里的如今只剩下肉体。
精神由木讷而狂躁,
又因为空间的狭小而间歇不语。”
1)在跨年的前一天爆炸
是夜,为了逃避某些事情,借口去西操跑步。一个人在西操看星星,说起来倒不是故意追求冷清。然而处在那个当下的自适,的确有些无心插柳。
星大如豆,尤其是北极星分外亮眼,显现出四下里的漆黑。平素里,夜晚的西操多半是热闹的,此时却四下人声寥寥,不得不叫人感慨,好一个佳节。零零星星,有人绕着操场在黑暗里奔跑,一圈一圈,或许是出于某种自我释放吧。好在这些并不打扰到我。
我并不感到冷,似全然无感的状态。走到足球门边的草地上,躺下。抬头看看天,天是撑满了视野的大幕,是虚幻多过真实的穹顶。低头看下四处,四处是视角奇特的环绕影像,是展开的充满人烟渺渺的许多截面。把外面的一切当成不存在的想象,认为此时的我是唯一的存在,这实在是一种极度的障眼法,却给我慰藉。人或许自我一点才能够更自在吧。人能醉于酒,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能够沉醉于自我安慰了。透过星空下的寂静,是可以想象他处的人声鼎沸的。喧嚣的地方越多,剩余给我的旷野也越广大。热闹的人聚在一起,把这样的星空留给我一人,实在没有比这样更好的了。想象一个在亿万光年外,孤独星空中的漫步者。
我确实想在这样一个地方燃烧,灿烂地爆炸,于外却无声息,没有人在意。于是,没有那些意见,那些忠告,那些林林总总的期待,我就可以自在一些。就像那些亘古不变的星星,终会在一个瞬间,骤的燃烧,放射出璀璨和寂灭。可是那样的宏大,在遥远的星空外被感知时,是非曲直,已然万年。
2)空想家
来这里转眼已逾一年多,不算糟糕,也谈不上一帆风顺。表面上平平淡淡,更多的是内在的冲击,那般的焦躁和翻腾,就好像虎跳峡的水流,绞碎了现实与梦想的边界。能安之若素否?不符合本心的逃避终究是一时之策。时时疑惑于别人的不同看法,困惑于:或许并不是所有的坚持自我都是那么理所当然;或许我还没有足够成熟(在我的认知中,成熟的人应该是亲近政治的,是支配的力量,是老练的处事原则。是目的驱使的执行者,是童话的嗤之以鼻者。 所以,成熟的人会让人误解为狡诈和圆滑吗?),能够安然听进别人的逆耳忠言;又或许别人的生活总是外在的,他的不痛不痒,天花乱坠,一不小心就击到了我的痛处。不管怎样,这里充斥着太多强大的灵魂力量了。那些响亮的言论和充足的支撑,那些完美的成果和缜密的推断,甚至好心的劝告,都好像是恒星的光芒,那么炫目,那样怦然有力,让人侧目,让人惊颤。我就像一个孤独的漫步者,随波逐流。所以避而不闻为净,只愿意与相似的人交流是一种狭隘吗?
更多的时候,好像不是理想在支撑着我,而是迷茫在麻痹着我。这样的日子实属不易,理想似乎并不在这里。诚然通向任何地方,这里都算得上捷径。又或者本来就没有什么理想的环境,只有适应不同环境的理想方式而已。处处都是围城,旁观的角度好像一层多角的彩色滤镜,将别人的点滴呈现出每个人自己所艳羡的光怪陆离。
所谓“空想家”原先只不过是不得已的“自我麻醉”,到了后来也就成了一种生存态度了。对于空想家这样的心境,旁人是不能说实质,也不必考究真实的。迷惑不前的时候,就把一切都当成情绪吧,远离现实,远离人声。
3)为何而来
我曾经困惑,又似乎在某个刹那通晓,我为何而来,不只是这里,也就是更加广阔的这里——褶皱的地表。地平线上的一切都是现实,之前的和之后的是目光,是飞翔的梦。我离开了梦想来到现实,是追逐了什么,或许不过是被追赶,被指示罢了。在这一切的因缘际会里,理由似乎不紧要,重要的是我所不理解的结果。不是为何如此,而是该如何去做,去服从,去遵守,那些规则和定律。
五年对我来说,是看不到头的前路,就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我这样的漫步者,就好像闭着眼睛向前的人,难道需要知晓别人的方向吗?我时而固执,时而困惑,或许实质不过是懈怠和懒惰,是无聊和矫情。或许思考着这样毫无意义的事情,终究走向了起点。为何而来,似乎并不那样重要,也必然不重要。
然则,杂感纷陈,放歌尔,弗如是,且为之奈何:
“可是那么遥远,
我如何才能跨过漫长的时间,
如何才能越过渺渺的路途。
离去的时候,
我的眼睛散发着亮光,想把你嵌入到瞳孔的深处。
却苦于没有梦幻的城池,
我想象着你,却只能看见镜中的自己。
还没有归来,
我的眼神已经暗淡,
额头越发光亮,反射着月光,不着一缕愁丝。
我乘着欢歌来到这儿,
声势浩大,如同春竹节节拔高时的轰鸣。
却为岁月的漫长而沉寂,
枯坐在这里的如今只剩下肉体。
精神由木讷而狂躁,
又因为空间的狭小而间歇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