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JO的歌剧启蒙(二):1994,巴黎
在Y赴M国半年之后,JOJO在早春二月抱着一颗僵冷的心抵达法国。十多小时的飞行,JOJO因身体不适几乎未能入眠。到了机场,她仿佛踩着棉絮梦游;接机的是她的上司,处里的二把手,一望便知是传统的干部,紧张严肃有余,团结活泼不足。JOJO不得不强打起十二份精神与领导寒暄,好在领导并不健谈,上了车没多久就陷入了沉默。
JOJO有一眼没一眼地看着窗外,这就是她即将度过今后三四年的地方。高速公路两旁并无特别吸引人的风光,好象有点辜负了F国的盛名,JOJO只是注意到天是格外的蓝,一种通透的蓝。
下了环城,车子驶上一条宽阔的大道,刚下过雨,空气湿漉漉的,弥漫着绿意。斜倚在椅背上的JOJO不禁直起身子,将脸贴近了车窗:这是她见过的最美的大道。宽宽的车道是碎石铺成,开上去有微微的颠簸;车道与人行道之间有着极宽的绿化带,准确地说,应该是公园,有各种姿态婆挲,枝叶茂盛的大树,绒绒的草地,还有白石子的小径。在这绿色掩映的路两旁,是一座座古老的条石建筑,顶层的露台上种满了各类花草。JOJO的心情突然轻盈起来,对即将开始的新生活有了一点向往。
JOJO是处里唯一的未婚年轻女孩,也是年纪最小的外交官;大家都对她多少有点好奇,而参赞则把她列为重点保护对象,安排她住在市中心的办公地点,而不象其他同事那样住在近郊的公寓里。JOJO也是因祸得福了,心安理得地在黄金地段的富人区独享着一层三间房的宿舍;据说原先这一层住着三个人,所以有三个浴室。
处里的办公位置优越,而且是一座老的官邸,尽管被加上了一些颇为媚俗的所谓有中国特色的装饰,还是难掩其大家风范。JOJO的办公桌正对着著名的铁塔,伏案久了,一抬头就能望着那尖尖发会儿呆。
JOJO不是那种让人惊艳的女孩子,但很秀气经看,属于有味道的南方姑娘。况且又年轻单纯,聪明能干而不对任何人构成威胁,所有很快有了好人缘。小组里有个外贸学院的教授,热爱法国文化,交游广泛,在当时尚不鼓励跟当地人过多发展私交的背景下,他的关系网让JOJO这些小年轻们既羡慕又担心:会不会违反纪律呢?
整天乐呵呵的教授一天颇为神秘地来到JOJO的办公桌前,问她:“想不想看歌剧?”原来他不知从哪个路子得到两张罗西尼的“土耳其人在意大利”的首演邀请,大概看看处里能对歌剧感兴趣的人也没几个,而且还得是一个人,所以就想到了她。JOJO还没去剧场听过歌剧,而且知道即使对当地人,去听歌剧也是高尚娱乐,是女士们亮行头的场合之一。“好啊!”她当下满口答应。
苦思冥想了好几天,到那天还是穿了出国前去上海定做的旗袍,最民族的就是最国际的嘛!教授虽然已是中年人,但是保养有方,穿上西装仪表堂堂,与JOJO在剧场一亮相居然吸引了不少眼球。老实说,那年头,中国人的审美尚未与国际接轨,即使是外交官的着装也往往叫人不敢恭维。沐浴着旁人欣赏的目光,JOJO心里美滋滋的,可算给国人长脸了。
歌剧的内容JOJO已经记不清了,是出喜剧,后来听多了歌剧的JOJO并不最喜欢罗西尼。但是JOJO永远记得这第一次看歌剧的经历:周围人的打扮,什么时候应该鼓掌,幕间休息时喝的香槟,当然还有花腔女高音那黄鹂般的歌喉。但给JOJO印象最深的大概是:原来世上还有一类人过着这样的生活,跟小说电影里一样。
JOJO有一眼没一眼地看着窗外,这就是她即将度过今后三四年的地方。高速公路两旁并无特别吸引人的风光,好象有点辜负了F国的盛名,JOJO只是注意到天是格外的蓝,一种通透的蓝。
下了环城,车子驶上一条宽阔的大道,刚下过雨,空气湿漉漉的,弥漫着绿意。斜倚在椅背上的JOJO不禁直起身子,将脸贴近了车窗:这是她见过的最美的大道。宽宽的车道是碎石铺成,开上去有微微的颠簸;车道与人行道之间有着极宽的绿化带,准确地说,应该是公园,有各种姿态婆挲,枝叶茂盛的大树,绒绒的草地,还有白石子的小径。在这绿色掩映的路两旁,是一座座古老的条石建筑,顶层的露台上种满了各类花草。JOJO的心情突然轻盈起来,对即将开始的新生活有了一点向往。
JOJO是处里唯一的未婚年轻女孩,也是年纪最小的外交官;大家都对她多少有点好奇,而参赞则把她列为重点保护对象,安排她住在市中心的办公地点,而不象其他同事那样住在近郊的公寓里。JOJO也是因祸得福了,心安理得地在黄金地段的富人区独享着一层三间房的宿舍;据说原先这一层住着三个人,所以有三个浴室。
处里的办公位置优越,而且是一座老的官邸,尽管被加上了一些颇为媚俗的所谓有中国特色的装饰,还是难掩其大家风范。JOJO的办公桌正对着著名的铁塔,伏案久了,一抬头就能望着那尖尖发会儿呆。
JOJO不是那种让人惊艳的女孩子,但很秀气经看,属于有味道的南方姑娘。况且又年轻单纯,聪明能干而不对任何人构成威胁,所有很快有了好人缘。小组里有个外贸学院的教授,热爱法国文化,交游广泛,在当时尚不鼓励跟当地人过多发展私交的背景下,他的关系网让JOJO这些小年轻们既羡慕又担心:会不会违反纪律呢?
整天乐呵呵的教授一天颇为神秘地来到JOJO的办公桌前,问她:“想不想看歌剧?”原来他不知从哪个路子得到两张罗西尼的“土耳其人在意大利”的首演邀请,大概看看处里能对歌剧感兴趣的人也没几个,而且还得是一个人,所以就想到了她。JOJO还没去剧场听过歌剧,而且知道即使对当地人,去听歌剧也是高尚娱乐,是女士们亮行头的场合之一。“好啊!”她当下满口答应。
苦思冥想了好几天,到那天还是穿了出国前去上海定做的旗袍,最民族的就是最国际的嘛!教授虽然已是中年人,但是保养有方,穿上西装仪表堂堂,与JOJO在剧场一亮相居然吸引了不少眼球。老实说,那年头,中国人的审美尚未与国际接轨,即使是外交官的着装也往往叫人不敢恭维。沐浴着旁人欣赏的目光,JOJO心里美滋滋的,可算给国人长脸了。
歌剧的内容JOJO已经记不清了,是出喜剧,后来听多了歌剧的JOJO并不最喜欢罗西尼。但是JOJO永远记得这第一次看歌剧的经历:周围人的打扮,什么时候应该鼓掌,幕间休息时喝的香槟,当然还有花腔女高音那黄鹂般的歌喉。但给JOJO印象最深的大概是:原来世上还有一类人过着这样的生活,跟小说电影里一样。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