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书摘
她对他说:“我被活埋了,埋了很长时间了。你每个星期来看我一次。你敲一敲墓穴,我就出来。我满眼都是土。
“你说:‘你什么也看不见’,然后你就帮我擦掉眼里的土。
“我回答你说:‘不管怎么样,我都看不见了。我的眼睛变成了两个洞’
“然后你就离开了,很久,我知道你和另一个女人在一起。很多个星期过去了,你一直都没有回来。我一点都睡不着,因为我害怕错过你回来的时候。一天,你终于回来了,你敲了敲墓穴,可是我等了整整一个月,都没有睡觉,精疲力尽,连爬出来的力气都快没有了,当我终于爬出地面。你一副很失望的样子。你说我的脸色不好。我知道我让你扫兴,我的两颊凹陷,动作又生硬又不连贯。
“为了请求你的原谅,我对你说:‘原谅我吧,我这段时间一直都没睡觉。’
“你用一种让人宽心的声音说:‘瞧,你应该休息。你应该休一个月假。’但听起来却不那么真实。
“我知道你说到假期意味着什么!我知道你想要整整一个月不见我,因为你要和别的女人在一起。你走了,我又掉进了坟墓的底层,我知道为了不要错过你,我还是会一个月不睡,一个月后你回来的时候,我会变得更丑,你会更加失望。”
他再没有听过比这更令人心碎的话了。他把特蕾莎紧紧地抱在怀里,感到她的身体在颤抖,他觉得自己再没有力量来承担对她的爱了
跟一个女人做爱和跟一个女人睡觉,是两种截然不同,甚至几乎对立的感情。爱情并不是通过做爱的欲望(这可以是对无数女人的欲求)体现的,而是通过和她共眠的欲望(这只能是对一个女人的欲求)而体现出来的。
萨宾娜认为,生活在真实之中,既不对我们自己也不对别人撒谎,只有远离人群才有可能。在有人睁眼盯住我们做什么的时候,在我们迫不得已只能让那只眼睛盯的时候,我们不可能有真实的举动。有一个公众脑子里留有一个公众,就意味着生活在谎言之中。萨宾娜看不起文学,文学作者老是泄漏他们自己或他们朋友的种种内心隐秘。萨宾娜以为,一个放弃了自己私我隐秘的人就等于丧失了一切,而一个自由而且自愿放弃它的人必是一个魔鬼。这就是萨宾娜保守着那么多恋爱秘密但一点儿也不感到难受的原因。相反,这样做才使她得以生活在真实之中。
追逐众多女性的男人很容易被归为两类。一类人在所有女人身上寻找他们自己的梦,他们对于女性的主观意念。另一类人则被欲念所驱使,想占有客观女性世界的无尽的多样性。前者的迷恋是浪漫型的迷恋:他们在女人身上寻找的是他们自己,是他们的理想。他们总是不断失望,因为,正如我们所知,理想从来都是不可能找到的。失望把他们从一个女人推向另一个女人,赋予他们的善变一种感动的藉口,因此,许多多愁善感的女人为他们顽强的纠缠所感动。后者的迷恋是放荡型的迷恋,女人在其中看不到丝毫感人之处:由于男人没有在女性身上寄托一个主观的理想,他们对所有女人都感兴趣,没有谁会令他们失望。的确,就是这从不失望本身带有某种可耻的成分。在世人眼中,放浪之徒的迷恋是不可宽恕的,因为从不为失望而补赎。
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
“怜悯”一位妇女,意味着处境比她好,也就意味着降贵纡尊,要与她处于同一位置。正因为如此,“同情”这个词一般会引发蔑视,它指的是一种处于次要地位的感情,同爱情没有瓜葛。出于同情爱一个人,并非真正爱他。
但是,如果一件事取决于一系列的偶然,难道不正说明它非同寻常而且意味深长?
爱情诞生的时刻就像这样:女人无法抗拒呼唤她受了惊吓的灵魂的声音,男人无法抗拒灵魂专注于他声音的女人。
我们全都需要有人注视我们。根据我们生活所追求的不同的目光类型,可以将我们分为四类。第一类追求那种被无数不知名的人注视的目光,换句话说,就是公众的目光。第二类是那种离开了众多熟悉的眼睛注视的目光就活不下去的人。他们比第一类人更快活,因为第一类人若失去了公众,就会想象着自己的生命殿堂的灯全都熄灭了,这种事在每个人身上迟早都会发生。而第二类人却相反,他们最终总能得到某种目光。接下来是第三类,这类人必须活在所爱之人的目光下,他们的境况与第一类人同样危险。一旦所爱的人闭上眼睛,其生命殿堂也将陷入黑暗之中。最后是第四类,也是最少见的一类,他们生活在纯属想象、不在身边的人的目光下。这类人是梦想家。
是否会有许多人,耗尽一生的精力,最后都发现,那仅仅是为了一个人,为了证明那个人是爱自己的,证明自己同样爱着他,证明自己战胜了一切可能夺走他的困难。
人生的悲剧总可以用沉重来比喻。人常说重担落在我们的肩上。我们背负着这个重担,承受得起或是承受不起。我们与之反抗,不是输就是赢。
她的悲剧不是因为重,而是在于轻。压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直至此时,她显然仍未明了,这也是可以理解的:追求的几只永远是朦胧的。期盼嫁人的年轻女子期盼的是她完全不了解的东西。追逐荣誉的年轻人根本不识荣誉为何物。赋予我们的行为以意义的,我们往往对其全然不知。
大脑中有一个专门的区域,我们可称之为诗化记忆,它记录的,是让我们陶醉,令我们感到,赋予我们的生活以美丽的一切。隐喻是危险的。爱由隐喻而起。换言之:爱开始于一个女人以某句话印在我们的诗化记忆中的那一刻。一个简单的比喻,便可从中产生爱情。
沉重便真的悲惨,而轻松便真的辉煌吗? 最沉重的负担压得我们崩塌了,沉没了,将我们钉在地上。可是在每一个时代的爱情诗篇里,女人总渴望压在男人的身躯之下。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 相反,完全没有负担,人变得比大气还轻,会高高地飞起,离别大地亦即离别真实的生活。他将变得似真非真,运动自由而毫无意义。
“你说:‘你什么也看不见’,然后你就帮我擦掉眼里的土。
“我回答你说:‘不管怎么样,我都看不见了。我的眼睛变成了两个洞’
“然后你就离开了,很久,我知道你和另一个女人在一起。很多个星期过去了,你一直都没有回来。我一点都睡不着,因为我害怕错过你回来的时候。一天,你终于回来了,你敲了敲墓穴,可是我等了整整一个月,都没有睡觉,精疲力尽,连爬出来的力气都快没有了,当我终于爬出地面。你一副很失望的样子。你说我的脸色不好。我知道我让你扫兴,我的两颊凹陷,动作又生硬又不连贯。
“为了请求你的原谅,我对你说:‘原谅我吧,我这段时间一直都没睡觉。’
“你用一种让人宽心的声音说:‘瞧,你应该休息。你应该休一个月假。’但听起来却不那么真实。
“我知道你说到假期意味着什么!我知道你想要整整一个月不见我,因为你要和别的女人在一起。你走了,我又掉进了坟墓的底层,我知道为了不要错过你,我还是会一个月不睡,一个月后你回来的时候,我会变得更丑,你会更加失望。”
他再没有听过比这更令人心碎的话了。他把特蕾莎紧紧地抱在怀里,感到她的身体在颤抖,他觉得自己再没有力量来承担对她的爱了
跟一个女人做爱和跟一个女人睡觉,是两种截然不同,甚至几乎对立的感情。爱情并不是通过做爱的欲望(这可以是对无数女人的欲求)体现的,而是通过和她共眠的欲望(这只能是对一个女人的欲求)而体现出来的。
萨宾娜认为,生活在真实之中,既不对我们自己也不对别人撒谎,只有远离人群才有可能。在有人睁眼盯住我们做什么的时候,在我们迫不得已只能让那只眼睛盯的时候,我们不可能有真实的举动。有一个公众脑子里留有一个公众,就意味着生活在谎言之中。萨宾娜看不起文学,文学作者老是泄漏他们自己或他们朋友的种种内心隐秘。萨宾娜以为,一个放弃了自己私我隐秘的人就等于丧失了一切,而一个自由而且自愿放弃它的人必是一个魔鬼。这就是萨宾娜保守着那么多恋爱秘密但一点儿也不感到难受的原因。相反,这样做才使她得以生活在真实之中。
追逐众多女性的男人很容易被归为两类。一类人在所有女人身上寻找他们自己的梦,他们对于女性的主观意念。另一类人则被欲念所驱使,想占有客观女性世界的无尽的多样性。前者的迷恋是浪漫型的迷恋:他们在女人身上寻找的是他们自己,是他们的理想。他们总是不断失望,因为,正如我们所知,理想从来都是不可能找到的。失望把他们从一个女人推向另一个女人,赋予他们的善变一种感动的藉口,因此,许多多愁善感的女人为他们顽强的纠缠所感动。后者的迷恋是放荡型的迷恋,女人在其中看不到丝毫感人之处:由于男人没有在女性身上寄托一个主观的理想,他们对所有女人都感兴趣,没有谁会令他们失望。的确,就是这从不失望本身带有某种可耻的成分。在世人眼中,放浪之徒的迷恋是不可宽恕的,因为从不为失望而补赎。
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
“怜悯”一位妇女,意味着处境比她好,也就意味着降贵纡尊,要与她处于同一位置。正因为如此,“同情”这个词一般会引发蔑视,它指的是一种处于次要地位的感情,同爱情没有瓜葛。出于同情爱一个人,并非真正爱他。
但是,如果一件事取决于一系列的偶然,难道不正说明它非同寻常而且意味深长?
爱情诞生的时刻就像这样:女人无法抗拒呼唤她受了惊吓的灵魂的声音,男人无法抗拒灵魂专注于他声音的女人。
我们全都需要有人注视我们。根据我们生活所追求的不同的目光类型,可以将我们分为四类。第一类追求那种被无数不知名的人注视的目光,换句话说,就是公众的目光。第二类是那种离开了众多熟悉的眼睛注视的目光就活不下去的人。他们比第一类人更快活,因为第一类人若失去了公众,就会想象着自己的生命殿堂的灯全都熄灭了,这种事在每个人身上迟早都会发生。而第二类人却相反,他们最终总能得到某种目光。接下来是第三类,这类人必须活在所爱之人的目光下,他们的境况与第一类人同样危险。一旦所爱的人闭上眼睛,其生命殿堂也将陷入黑暗之中。最后是第四类,也是最少见的一类,他们生活在纯属想象、不在身边的人的目光下。这类人是梦想家。
是否会有许多人,耗尽一生的精力,最后都发现,那仅仅是为了一个人,为了证明那个人是爱自己的,证明自己同样爱着他,证明自己战胜了一切可能夺走他的困难。
人生的悲剧总可以用沉重来比喻。人常说重担落在我们的肩上。我们背负着这个重担,承受得起或是承受不起。我们与之反抗,不是输就是赢。
她的悲剧不是因为重,而是在于轻。压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直至此时,她显然仍未明了,这也是可以理解的:追求的几只永远是朦胧的。期盼嫁人的年轻女子期盼的是她完全不了解的东西。追逐荣誉的年轻人根本不识荣誉为何物。赋予我们的行为以意义的,我们往往对其全然不知。
大脑中有一个专门的区域,我们可称之为诗化记忆,它记录的,是让我们陶醉,令我们感到,赋予我们的生活以美丽的一切。隐喻是危险的。爱由隐喻而起。换言之:爱开始于一个女人以某句话印在我们的诗化记忆中的那一刻。一个简单的比喻,便可从中产生爱情。
沉重便真的悲惨,而轻松便真的辉煌吗? 最沉重的负担压得我们崩塌了,沉没了,将我们钉在地上。可是在每一个时代的爱情诗篇里,女人总渴望压在男人的身躯之下。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 相反,完全没有负担,人变得比大气还轻,会高高地飞起,离别大地亦即离别真实的生活。他将变得似真非真,运动自由而毫无意义。
-
Neo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01-09 13: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