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appreciation我想要说的
钱德勒投资集团创始人 苹果公司最早期的主要投资人之一Linda Chandler在她的CoreValueTraining课程里 每一次课都会random地抓随同的讲师上台 请他们讲一讲关于appreciation的一点一滴 'let's see what **** has to say about appreciation!' 然后大笑 看着被抓壮丁的讲师又吃惊又习惯地走上台
然后我在想 关于appreciation 我有什么要说的
当然 我要感恩我的父母 我的朋友 环绕在我身边让我比大部分人都有更多机会的社会资源 我甚至要感恩太阳感恩
我赖以生存空气和水 可是这不是我今天想说的
怀怀旧
去年年中我执行了一次让我成长很多的旅行 我一个人做背包客沙发客在昆州行走了两个礼拜 路途不算艰苦 但一路都在人工选择hard模式 能徒步的就不坐车 能自己找到的就不问人 能选择便宜的就不选择舒服 我并不一直都是那么hardcore的旅行者 但是选择去尝试一次 给自己带来了太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和影响
我以为背上背包不过是较为廉价的旅游方式罢了 我以为走走山路不过是辛苦一点的方式到达目的地罢了 我以为睡睡酒吧楼上的backpackers不过是稍微吵闹一点的休息方式罢了
当我每五分钟就必须喝一次水看着地图上自己走了几个小时的路只有小小一段
我以为悬崖边的浪花 终点的那片海滩就是不枉此行的全部原因
我以为支持我一次又一次把自己扔出去的是总会到来的黎明
我以为让我坚持下去所谓闯出一片天地的是要让自己的家庭幸福
我以为只有勇敢去做自己爱做的事的人才值得尊敬 只有有梦想的人才值得生存
而等到我真正让这些“以为”成为一个个当下的时刻 我才知道 我去 哥赚大了 因为这就是尼玛的生活啊! 也许有人会潜意识地把出行旅游当成某种程度上的逃离平日的生活和工作 也许辛苦写完好几篇essay终于可以跑出去玩了是一种解脱 可是那一次的背包让我如触电一般感受到的是 不管我怎样解读和label某一段时间的生命“工作时期”“学生时代”“抓狂的一个月”*它*们*都*是*生*活*的*一*部*分* 所以你只能own it, live it, love it 这里没有退路 没有可以成立的借口 没有人可以把你从生活的快乐和苦难中保释 所以我看不出为什么不无条件地appreciate我看到的每一个物品 每一个人 发生在我身上的每一件事 其实还真的不需要什么理由
为了这个还在我的新浪博客连写两篇 在这里就不再讲太多了
装装逼
记得Tal Ben-Shahar教授在哈佛的幸福课(就是那个大家都知道的公开课)里说到 让一个人体验到更多的幸福感 transformation是比information更加重要的因素 也就是不管你得到了多少的知识和技能 多少的荣誉和金钱 能最终产生自己的幸福感的是这个转化和解读信息的行为 appreciation就是这个行为中重要的一部分 我们可以把它当成一种解读方式 如果世界上围绕着我们发生的一切都是一场戏或是一本书 它其实就这样躺在那里 不卑不亢 不对我们施加任何影响 那实际上 就是我们解读它的方式在影响着自己的感受 幸福感 或者恶心感 而自1998年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被创造成为一个重要的学科分支后 appreciation对于人幸福感的影响就一直被高度重视着
不光是心理学 在形而上学领域徘徊了几百年然后发现实在无法在不自相矛盾的情况下完美地找到一个universal truth的西方哲学也在后现代来到一个叫pataphyisics的阶段 哲学家们开始转头寻找更具弹性的理论来解决人根本的苦难 大家广泛同意即使有的东西 比如说物质 看上去有其坚不可摧的存在属性 其存在性也不是绝对的 而是依赖于每一个人的perception 这个逻辑下去很容易得出快乐与否追溯至源头也只是个人的perception 这一点尼采很爱搞 而相比尼采诗化的语言 量子力学甚至也在提供这样的一个科学依据 更不用讲各种灵修 那本著名的《奇迹课程》etc
所以你看 心灵鸡汤也好 各种宗教的教诲也好 灵修也好 哲学也好 自然科学也好 你愿意接受哪种说法都行 就好像貌似截然不同的登顶路线 最后都汇聚在同样一个点
去转换你的想法(transformation)你就能改变自己的幸福感 而去练习这个转换就是 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appreciation 咱甚至可以雄赳赳地说 如果你明白了你每天忙碌做那么多都只是为了让自己爽的话 去appreciate吧 这就是让你爽得更彻底的工具 也许还是最值得去做的一件事
(我还真不习惯写那么多正经的东西 逻辑真粗糙)
做点什么吧
当然 之所以那么多人都还没有认真地再做这件事情 是因为持续去感赏并且从中得到强大的幸福感提升并不是“啪!”一个响指就可以来的 这是一件足够simple的事情 但看上去却一点都不easy 因为这幸福感提升得也许快 但要保持就需要长期不断地坚持感赏
坚持做某一件事情有多难呢?呵呵呵。。。
所以 就在前天再一次行走在路上时 我冒出了这个想法 为什么不做点什么 创造一个环境 成为一个起头的人 组织 鼓励在猫本的各位一起来感赏呢? 环境在这件事里有多重要 相信大家都有过在一个乐观开心的人身边一段时间自己也被那种快乐传染的经历 或者在一个所谓“学习氛围很好”的图书馆里自己也不自觉地开始专心读书 或者更极端的例子 平时放不太开的人在夜店也能跳得像个dancer 或者像个傻逼 好吧 我忽略了酒精的作用。。。 anyway 如果我们可以创造一个充满了appreciation的环境呢?每一个人都可以互相扶持 在懒得坚持感赏的时候看到还有其他人在继续着 慢慢的 这就成为了一个你克服负面情绪和想法的根据地
这个想法其实有人在行动了 不久前我才知道Denny童鞋在国内已经建立了这个叫感赏社的网上论坛 鼓励大家坚持写感赏日记 现在看上去已经有不少人在参与 于是我想 咱就从小一点的事情做起 号召在我大猫本的小伙伴们一起来做懂得感赏的人吧!身在海外 其中各种挑战我们都懂 何不一起来创造一个不一样的community 从最小最小的事情做起来
我跟大部分人一样 也不是总是懂得如何去appreciate的人 也时常陷入负面情绪里面忘记了要怎么样转换 然后被身边的人和事情伤害到并且伤害回别人 我也认同这些fucked up的事情是怎么样都无法避免的 即便如前文所说经历过一次触电般的洗礼 也不是可以保证我之后的生活里就懂得感赏了 可是同时我也也经历过无数得到帮助后心内暖暖的时刻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时刻 和陌生人一两句友好的对话让我心情瞬间舒畅的时刻 一个好久不见的朋友寻求倾诉便想到我的时刻 甚至更简单的 早晨睁眼就见到阳光 饿的时候冰箱里就有食物 又困又累时躺下床那一刻的满足感
如果我们可以把这些当做每天感赏的主题 放大这些正面的想法和情绪 让它们在一天中占取越来越多的比例 真正提升幸福感 这就是我们要努力创造的价值了
而我 只想成为那个发起人和一直坚持感赏的成员之一
一个community的概念
community
"The condition of sharing or having certain attitudes and interests in common."
为什么说我们在创造的是一个社区呢 就是因为社区内部“分享”这个概念的重要性 跳过我不太懂的社会学部分 我们都知道 只要资源的分享是彻底的 它能带来的从来都是共同进步 什么是不彻底的分享呢 我们这个时代的“全球化”就是
对你爱的人说一句“我爱你” 这个爱就会被分享到对方那里 反过来对方也会向你分享这份爱 同时自己在给出爱的过程中也是在对自己肯定“我是可以分享爱的!” 这就是一个简单的爱的分享的效果 没有人损失 每个人都在得到被分享的东西 分享感赏也是一样的道理 我们再把分享的主体multiply让它成为一个拥有多名成员的社区 这就是在magnify这个分享的力量了
所以在我的愿景中 我们创造的这个community将允许并鼓励完完全全的分享和支持 分享每个人的感赏经历 分享心得 分享相关的学术资源 并且从我自己开始做到不带批判地聆听(阅读)他人的分享来给予支持 试图保持一个全然接受 允许和支持的环境(至于这个能有多爽 请回想一下生活中那个可以让你没有压力地做自己的人)
一个在线论坛也许就是一个好的开始(比如豆瓣小组)
关于appreciate的内容 我想 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独特的切入点 比如说每天所学到一点点知识 和他人相处中得到或给出的赞赏 打工时客人的微笑 State Library门前的鸽子 今天to do list里被完成的事情 不必拘谨 但也许事情越具体越好
There's always something to appreciate!
关于“感赏”这个词 我个人一直是习惯用“感恩”来翻译appreciation的 可是看到Denny童鞋的解释“将感恩和欣赏加在一起”又觉得是一个不错的诠释 因为我们去appreciate的东西不是每一个都容易用感恩来解释的 感赏似乎是一个更加down to earth的词
暂定Melbourne Appreciation Community吧 简称MAC(高端大气上档次)
下面是暂定的计划
1、在线公开做出承诺(commitment)坚持写一段时间的appreciation journal 就当公开监督自己 同时也是在无条件地分享给同伴 时间长短自己定 我们可以以一个礼拜为一个疗程(-.-) 每天都自己写三件今天可以感赏的事情 坚持一个礼拜就算给自己完成了一个目标 然后下一个目标可以是坚持一个月 一个季度什么的 有什么激励机制可以采用大家一起出出主意吧!虽然我觉得提升自己幸福感这件事基本就是能想到的最屌激励
2、线下感赏分享会 在MAC稍微有些规模了之后组织各位一起聚会 主要内容是吃喝玩乐! 次要内容就是分享感赏心得什么的(是反过来。。反过来) 各位有什么好玩有趣的项目都可以拿来一起组织吖 比如说一起徒个步 参加个节日 一起在sunday market摆摊 做志愿者etc
我想把这个想法拿出来请大家出出主意 只要有人愿意参与 我就一定会把事情做出来 不求场面火爆 只要能真的帮助到几个小伙伴
然后我在想 关于appreciation 我有什么要说的
当然 我要感恩我的父母 我的朋友 环绕在我身边让我比大部分人都有更多机会的社会资源 我甚至要感恩太阳感恩
我赖以生存空气和水 可是这不是我今天想说的
怀怀旧
去年年中我执行了一次让我成长很多的旅行 我一个人做背包客沙发客在昆州行走了两个礼拜 路途不算艰苦 但一路都在人工选择hard模式 能徒步的就不坐车 能自己找到的就不问人 能选择便宜的就不选择舒服 我并不一直都是那么hardcore的旅行者 但是选择去尝试一次 给自己带来了太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和影响
我以为背上背包不过是较为廉价的旅游方式罢了 我以为走走山路不过是辛苦一点的方式到达目的地罢了 我以为睡睡酒吧楼上的backpackers不过是稍微吵闹一点的休息方式罢了
当我每五分钟就必须喝一次水看着地图上自己走了几个小时的路只有小小一段
我以为悬崖边的浪花 终点的那片海滩就是不枉此行的全部原因
我以为支持我一次又一次把自己扔出去的是总会到来的黎明
我以为让我坚持下去所谓闯出一片天地的是要让自己的家庭幸福
我以为只有勇敢去做自己爱做的事的人才值得尊敬 只有有梦想的人才值得生存
而等到我真正让这些“以为”成为一个个当下的时刻 我才知道 我去 哥赚大了 因为这就是尼玛的生活啊! 也许有人会潜意识地把出行旅游当成某种程度上的逃离平日的生活和工作 也许辛苦写完好几篇essay终于可以跑出去玩了是一种解脱 可是那一次的背包让我如触电一般感受到的是 不管我怎样解读和label某一段时间的生命“工作时期”“学生时代”“抓狂的一个月”*它*们*都*是*生*活*的*一*部*分* 所以你只能own it, live it, love it 这里没有退路 没有可以成立的借口 没有人可以把你从生活的快乐和苦难中保释 所以我看不出为什么不无条件地appreciate我看到的每一个物品 每一个人 发生在我身上的每一件事 其实还真的不需要什么理由
为了这个还在我的新浪博客连写两篇 在这里就不再讲太多了
装装逼
记得Tal Ben-Shahar教授在哈佛的幸福课(就是那个大家都知道的公开课)里说到 让一个人体验到更多的幸福感 transformation是比information更加重要的因素 也就是不管你得到了多少的知识和技能 多少的荣誉和金钱 能最终产生自己的幸福感的是这个转化和解读信息的行为 appreciation就是这个行为中重要的一部分 我们可以把它当成一种解读方式 如果世界上围绕着我们发生的一切都是一场戏或是一本书 它其实就这样躺在那里 不卑不亢 不对我们施加任何影响 那实际上 就是我们解读它的方式在影响着自己的感受 幸福感 或者恶心感 而自1998年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被创造成为一个重要的学科分支后 appreciation对于人幸福感的影响就一直被高度重视着
不光是心理学 在形而上学领域徘徊了几百年然后发现实在无法在不自相矛盾的情况下完美地找到一个universal truth的西方哲学也在后现代来到一个叫pataphyisics的阶段 哲学家们开始转头寻找更具弹性的理论来解决人根本的苦难 大家广泛同意即使有的东西 比如说物质 看上去有其坚不可摧的存在属性 其存在性也不是绝对的 而是依赖于每一个人的perception 这个逻辑下去很容易得出快乐与否追溯至源头也只是个人的perception 这一点尼采很爱搞 而相比尼采诗化的语言 量子力学甚至也在提供这样的一个科学依据 更不用讲各种灵修 那本著名的《奇迹课程》etc
所以你看 心灵鸡汤也好 各种宗教的教诲也好 灵修也好 哲学也好 自然科学也好 你愿意接受哪种说法都行 就好像貌似截然不同的登顶路线 最后都汇聚在同样一个点
去转换你的想法(transformation)你就能改变自己的幸福感 而去练习这个转换就是 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appreciation 咱甚至可以雄赳赳地说 如果你明白了你每天忙碌做那么多都只是为了让自己爽的话 去appreciate吧 这就是让你爽得更彻底的工具 也许还是最值得去做的一件事
(我还真不习惯写那么多正经的东西 逻辑真粗糙)
做点什么吧
当然 之所以那么多人都还没有认真地再做这件事情 是因为持续去感赏并且从中得到强大的幸福感提升并不是“啪!”一个响指就可以来的 这是一件足够simple的事情 但看上去却一点都不easy 因为这幸福感提升得也许快 但要保持就需要长期不断地坚持感赏
坚持做某一件事情有多难呢?呵呵呵。。。
所以 就在前天再一次行走在路上时 我冒出了这个想法 为什么不做点什么 创造一个环境 成为一个起头的人 组织 鼓励在猫本的各位一起来感赏呢? 环境在这件事里有多重要 相信大家都有过在一个乐观开心的人身边一段时间自己也被那种快乐传染的经历 或者在一个所谓“学习氛围很好”的图书馆里自己也不自觉地开始专心读书 或者更极端的例子 平时放不太开的人在夜店也能跳得像个dancer 或者像个傻逼 好吧 我忽略了酒精的作用。。。 anyway 如果我们可以创造一个充满了appreciation的环境呢?每一个人都可以互相扶持 在懒得坚持感赏的时候看到还有其他人在继续着 慢慢的 这就成为了一个你克服负面情绪和想法的根据地
这个想法其实有人在行动了 不久前我才知道Denny童鞋在国内已经建立了这个叫感赏社的网上论坛 鼓励大家坚持写感赏日记 现在看上去已经有不少人在参与 于是我想 咱就从小一点的事情做起 号召在我大猫本的小伙伴们一起来做懂得感赏的人吧!身在海外 其中各种挑战我们都懂 何不一起来创造一个不一样的community 从最小最小的事情做起来
我跟大部分人一样 也不是总是懂得如何去appreciate的人 也时常陷入负面情绪里面忘记了要怎么样转换 然后被身边的人和事情伤害到并且伤害回别人 我也认同这些fucked up的事情是怎么样都无法避免的 即便如前文所说经历过一次触电般的洗礼 也不是可以保证我之后的生活里就懂得感赏了 可是同时我也也经历过无数得到帮助后心内暖暖的时刻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时刻 和陌生人一两句友好的对话让我心情瞬间舒畅的时刻 一个好久不见的朋友寻求倾诉便想到我的时刻 甚至更简单的 早晨睁眼就见到阳光 饿的时候冰箱里就有食物 又困又累时躺下床那一刻的满足感
如果我们可以把这些当做每天感赏的主题 放大这些正面的想法和情绪 让它们在一天中占取越来越多的比例 真正提升幸福感 这就是我们要努力创造的价值了
而我 只想成为那个发起人和一直坚持感赏的成员之一
一个community的概念
community
"The condition of sharing or having certain attitudes and interests in common."
为什么说我们在创造的是一个社区呢 就是因为社区内部“分享”这个概念的重要性 跳过我不太懂的社会学部分 我们都知道 只要资源的分享是彻底的 它能带来的从来都是共同进步 什么是不彻底的分享呢 我们这个时代的“全球化”就是
对你爱的人说一句“我爱你” 这个爱就会被分享到对方那里 反过来对方也会向你分享这份爱 同时自己在给出爱的过程中也是在对自己肯定“我是可以分享爱的!” 这就是一个简单的爱的分享的效果 没有人损失 每个人都在得到被分享的东西 分享感赏也是一样的道理 我们再把分享的主体multiply让它成为一个拥有多名成员的社区 这就是在magnify这个分享的力量了
所以在我的愿景中 我们创造的这个community将允许并鼓励完完全全的分享和支持 分享每个人的感赏经历 分享心得 分享相关的学术资源 并且从我自己开始做到不带批判地聆听(阅读)他人的分享来给予支持 试图保持一个全然接受 允许和支持的环境(至于这个能有多爽 请回想一下生活中那个可以让你没有压力地做自己的人)
一个在线论坛也许就是一个好的开始(比如豆瓣小组)
关于appreciate的内容 我想 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独特的切入点 比如说每天所学到一点点知识 和他人相处中得到或给出的赞赏 打工时客人的微笑 State Library门前的鸽子 今天to do list里被完成的事情 不必拘谨 但也许事情越具体越好
There's always something to appreciate!
关于“感赏”这个词 我个人一直是习惯用“感恩”来翻译appreciation的 可是看到Denny童鞋的解释“将感恩和欣赏加在一起”又觉得是一个不错的诠释 因为我们去appreciate的东西不是每一个都容易用感恩来解释的 感赏似乎是一个更加down to earth的词
暂定Melbourne Appreciation Community吧 简称MAC(高端大气上档次)
下面是暂定的计划
1、在线公开做出承诺(commitment)坚持写一段时间的appreciation journal 就当公开监督自己 同时也是在无条件地分享给同伴 时间长短自己定 我们可以以一个礼拜为一个疗程(-.-) 每天都自己写三件今天可以感赏的事情 坚持一个礼拜就算给自己完成了一个目标 然后下一个目标可以是坚持一个月 一个季度什么的 有什么激励机制可以采用大家一起出出主意吧!虽然我觉得提升自己幸福感这件事基本就是能想到的最屌激励
2、线下感赏分享会 在MAC稍微有些规模了之后组织各位一起聚会 主要内容是吃喝玩乐! 次要内容就是分享感赏心得什么的(是反过来。。反过来) 各位有什么好玩有趣的项目都可以拿来一起组织吖 比如说一起徒个步 参加个节日 一起在sunday market摆摊 做志愿者etc
我想把这个想法拿出来请大家出出主意 只要有人愿意参与 我就一定会把事情做出来 不求场面火爆 只要能真的帮助到几个小伙伴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