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与情感》读后
昨天和今天,用两天时间读完了简·奥斯汀的《理智与情感》。大学时就读过的,但那是过去很久的事儿了,最起码也得四五年了吧,这次是重新拾起。
很高兴,主人公的爱情都修成了正果,最后都收获了幸福。
我觉得,情感冲动的人,往往更容易沉浸在一己的悲伤或欢乐中,容易忽略他人的感受,他们随性、率真,爱的热烈盲目冲动。比如梅莉爱,当初她和维罗宾一见钟情,很快就坠入爱河,忽略了对恋人应具有品质的考量。这样的爱轰轰烈烈,如果能修成正果当然最好,可惜,故事中的维罗宾自私,最终没和梅莉爱结合。梅莉爱最后改变了自己只爱一个人的信念,嫁给了一直钟爱于他的勃朗德上校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是小说。应该说梅莉爱在经历了维罗宾婚变和自己生病的一番事件后,重新思考改变了很多,她认识了艾利洛的有点及节制的品质,为自己当初的草率感到歉意。
我觉得,理智的人,在处理情感的时候有节制,不一味的任凭情感的波澜泛滥。如艾利洛,她和埃登霍的感情出现变故时,虽然心底痛苦异常,却依旧隐忍不发,一直都在默默承受,不想给亲近的人带来烦恼。艾利洛钟情于埃登霍,埃登霍也一直对其念念不忘,虽然是由于罗茜的原因,他们才能在一起,但是我想,这也与她一贯的节制有关吧?
我不想评判这两种性格,哪类更好一点儿。我是觉得,虽然这是18世纪的英国小说,但现在依然可以从两人的故事中得到一些启发。每个人喜欢的类型不一样,有人愿意轰轰烈烈,有人愿意细水长流,有人愿意大声说出口,有人愿意深埋在心底。对于他人,这些我都无法评判。对于自己,我想要理智与情感并存了。
我觉得自己在处理长远的事情时很理智,但是对于突然发生的事儿却特别冲动、毛躁,茫然无措、不知道如何是好。有时候,为了不打扰别人的幸福,不耽误别人的时间,有些想法就在心里慢慢消化,这有点像艾利洛;有时候情绪冲动起来,也一股脑儿的说出来,受害的确是自己最亲的人。我觉得这样不好,也一直希望改变。
相信未来。
我想,他会包容我的;更关键的是,我会自己好好修炼的。
加油!
20140107
很高兴,主人公的爱情都修成了正果,最后都收获了幸福。
我觉得,情感冲动的人,往往更容易沉浸在一己的悲伤或欢乐中,容易忽略他人的感受,他们随性、率真,爱的热烈盲目冲动。比如梅莉爱,当初她和维罗宾一见钟情,很快就坠入爱河,忽略了对恋人应具有品质的考量。这样的爱轰轰烈烈,如果能修成正果当然最好,可惜,故事中的维罗宾自私,最终没和梅莉爱结合。梅莉爱最后改变了自己只爱一个人的信念,嫁给了一直钟爱于他的勃朗德上校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是小说。应该说梅莉爱在经历了维罗宾婚变和自己生病的一番事件后,重新思考改变了很多,她认识了艾利洛的有点及节制的品质,为自己当初的草率感到歉意。
我觉得,理智的人,在处理情感的时候有节制,不一味的任凭情感的波澜泛滥。如艾利洛,她和埃登霍的感情出现变故时,虽然心底痛苦异常,却依旧隐忍不发,一直都在默默承受,不想给亲近的人带来烦恼。艾利洛钟情于埃登霍,埃登霍也一直对其念念不忘,虽然是由于罗茜的原因,他们才能在一起,但是我想,这也与她一贯的节制有关吧?
我不想评判这两种性格,哪类更好一点儿。我是觉得,虽然这是18世纪的英国小说,但现在依然可以从两人的故事中得到一些启发。每个人喜欢的类型不一样,有人愿意轰轰烈烈,有人愿意细水长流,有人愿意大声说出口,有人愿意深埋在心底。对于他人,这些我都无法评判。对于自己,我想要理智与情感并存了。
我觉得自己在处理长远的事情时很理智,但是对于突然发生的事儿却特别冲动、毛躁,茫然无措、不知道如何是好。有时候,为了不打扰别人的幸福,不耽误别人的时间,有些想法就在心里慢慢消化,这有点像艾利洛;有时候情绪冲动起来,也一股脑儿的说出来,受害的确是自己最亲的人。我觉得这样不好,也一直希望改变。
相信未来。
我想,他会包容我的;更关键的是,我会自己好好修炼的。
加油!
2014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