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在的时代(娱乐篇一):格局、梦想和学习——《我是歌手》第二季第一期观后感
上周五我记错了我是歌手的播出时间,于是在10点钟打开湖南卫视,只看到天天向上。后来没有找到回放的途径,就去睡了。但是周六一起床就观看了这期待好久的第二季。
邓紫棋的表现确实上佳,第一句声音出来的时候就已经吸引了大家。但是韩磊的第一名当之无愧。不过当韩磊唱等待的时候,我想到的却是《千百年后谁还记得谁》。格局很重要,无论你做任何事情,你的基底有多辽阔,你的成就就有多少上限。
我们本就是一个有着厚重历史传承的国家,我们讲究人间大爱,时常站在一生的角度看人事物的变迁。当谢安琪在《中国音超》上的第一次表演结束时,高晓松说,“香港音乐最辉煌的时代,大舞台、大乐队,现场观看,最好的歌者唱着那时我们都能听懂现在却听不懂的粤语歌,突然很感动”。这就是一种人事物的感概,一个对于某个时代的感概,所以韩磊的出场让邓紫棋表现不俗的歌唱瞬间暗淡了许多。因为兼具历史与人生的厚重,岂是小年轻们的小情小爱可比。
近来在写文的过程中,需要查很多资料,对于史料的记载,对照我们的生活,感觉轮回之苦。真的如西方哲人所说——历史根本不需要记录,历史一直在重复。总有人说佛教讲究修来世,其实他们从来没有这么说,他们只是在寻求摆脱一代又一代人在重复经历的痛苦,就是欲望之苦。
这是我从这期节目中感悟的第二点,欲望和梦想的区别。
从这一点来说,周笔畅的第一轮垫底,就显得不是那么不可接受了。当年的超级女生像昨天一样清晰,一群20出头,最好年华的女孩子恰逢其会地参加了一个注定只会火三年的节目。在那之前,她们真正想得到什么?是成名、还是从此进入殿堂级音乐世界?尚雯婕就是向唱歌,她又感悟,在不能唱他人的歌、没有经典歌曲之后,她毅然选择了电子音乐自己开发,在沉寂几年之后,有个平台给她专业级表现。她的努力获得了认同。
而李宇春从一开始是打算做自己的音乐,但其实她的方向并不明确,所以那时她说,没有超级女生,她会去做北漂。而后来她还参加了研究生考试,这说明她还打算走一条体制内音乐之路。当然也说明了她并没有打算受雇于谁,她是觉得自己应该再积累,结果她因为很真诚,很贴近我们,获得了冠军。当她在当年说她要学着做个艺人的时候,我那时就想这或许是另一个梅艳芳——长达10年压得同期女艺人抬不起头。但梅艳芳那时有最好的音乐人给她创作,李宇春并没有。超女本就诞生于一个做音乐很糟糕的年代,事实上,近10年拿得出手的华语流行音乐屈指可数,其中大多数还是影视歌曲。所以李宇春的梦想是否从她说她要学习当个艺人那时起就不单纯是音乐犹未可知。但是她通过勤恳的工作,至少满足了她成名的欲望。
相比较而言,周笔畅是最可惜的一个。她在这些年间,既没有满足自己的欲望,也没有成就自己的梦想。她当年的欲望也应当是成名、潮水般的财富。但是家境良好的她对卖身契一样的合约应该充满愤怒,而且最好的资源已经被她人占了,在比做人上,她略输一筹。那时的她应该还是有着音乐的梦想和想法的。在梦想的躁动之下,又得不到欲望满足的安抚,她选择了最惨烈地方式。之后的沉寂可以说是现实世界的规则制约。
当梦想踌躇难行,人们通常会在欲望的旅途中徒劳。我不知道她怎么利用这段时间,八年时间,够不够找到一个好乐者为她写一首歌,八年时间够不够她自己去创作几首更好的歌。我并没有听到她打动心灵的原创歌曲,只看到她开了潮牌店。
或许总有人说,艺术创作总不是那么容易的。是的,但为什么周笔畅开潮牌店而尚雯婕做评委说自己写歌写到飘着走?这或许就是我的第三点看法,那就是读书对一个人的作用。
刘欢在第一届《好声音》决赛前,对吉克隽逸说,歌手的知识越宽广,越能走得长远。这也是为什么《等待》一出,能秒杀一切歌曲。这更是为什么关注大爱的beyond的歌,能成为香港人民的代表,也是为什么去年羽泉唱小哥的《狂流》一下能成为流行曲目。——当然,从这首小哥都不怎么唱的歌可以看出当年好歌之多,就像杨宗纬翻唱潘越云的《最爱》。——可是刘欢所说的那句话其实是要做能经得住时间考验的歌者,但显然吉克隽逸正沉溺于欲望的满足阶段,所以我更期待梁博的回归。
多读书最大的好处,其实是在一个较长的时段内,让你保有远见和维持生活的蒸蒸日上,将时间的价值发挥到最大。我知道一个刚刚20岁的小姑娘,在淘宝做店,月收入10万元以上,却不交社保,不存钱。我也知道一位长辈,20年前月收入就有20万,也是不存款不投资,到现在月收入0,依然没有存款,生活颇为艰难。这两人的共同点是对政府存疑,鄙视各种政府政策,以及读书少。或许学习一事是从起点上决定了周笔畅和尚雯婕在面对欲望与梦想的纠结中所做的不同选择,也决定了她们现时能达到的高度。
我相信周笔畅接下来会唱得很好,严格来说,那几年的超女歌唱水准都是极其优秀的。——当然也包括李宇春。她当年拿冠军也不是白给的。——只是终究唱别人的歌和唱自己的歌这是两件事。希望周笔畅能越走越好吧。
ps:作为一个重度拖延症患者,我在1月4号手写下这篇文章,却一直没有将其打出来,发到网上,直到又遇到小说的瓶颈,为了转换思维。这个文章同样也是对我自己的警示。——当梦想踌躇难行,不要在欲望中徒劳。
邓紫棋的表现确实上佳,第一句声音出来的时候就已经吸引了大家。但是韩磊的第一名当之无愧。不过当韩磊唱等待的时候,我想到的却是《千百年后谁还记得谁》。格局很重要,无论你做任何事情,你的基底有多辽阔,你的成就就有多少上限。
我们本就是一个有着厚重历史传承的国家,我们讲究人间大爱,时常站在一生的角度看人事物的变迁。当谢安琪在《中国音超》上的第一次表演结束时,高晓松说,“香港音乐最辉煌的时代,大舞台、大乐队,现场观看,最好的歌者唱着那时我们都能听懂现在却听不懂的粤语歌,突然很感动”。这就是一种人事物的感概,一个对于某个时代的感概,所以韩磊的出场让邓紫棋表现不俗的歌唱瞬间暗淡了许多。因为兼具历史与人生的厚重,岂是小年轻们的小情小爱可比。
近来在写文的过程中,需要查很多资料,对于史料的记载,对照我们的生活,感觉轮回之苦。真的如西方哲人所说——历史根本不需要记录,历史一直在重复。总有人说佛教讲究修来世,其实他们从来没有这么说,他们只是在寻求摆脱一代又一代人在重复经历的痛苦,就是欲望之苦。
这是我从这期节目中感悟的第二点,欲望和梦想的区别。
从这一点来说,周笔畅的第一轮垫底,就显得不是那么不可接受了。当年的超级女生像昨天一样清晰,一群20出头,最好年华的女孩子恰逢其会地参加了一个注定只会火三年的节目。在那之前,她们真正想得到什么?是成名、还是从此进入殿堂级音乐世界?尚雯婕就是向唱歌,她又感悟,在不能唱他人的歌、没有经典歌曲之后,她毅然选择了电子音乐自己开发,在沉寂几年之后,有个平台给她专业级表现。她的努力获得了认同。
而李宇春从一开始是打算做自己的音乐,但其实她的方向并不明确,所以那时她说,没有超级女生,她会去做北漂。而后来她还参加了研究生考试,这说明她还打算走一条体制内音乐之路。当然也说明了她并没有打算受雇于谁,她是觉得自己应该再积累,结果她因为很真诚,很贴近我们,获得了冠军。当她在当年说她要学着做个艺人的时候,我那时就想这或许是另一个梅艳芳——长达10年压得同期女艺人抬不起头。但梅艳芳那时有最好的音乐人给她创作,李宇春并没有。超女本就诞生于一个做音乐很糟糕的年代,事实上,近10年拿得出手的华语流行音乐屈指可数,其中大多数还是影视歌曲。所以李宇春的梦想是否从她说她要学习当个艺人那时起就不单纯是音乐犹未可知。但是她通过勤恳的工作,至少满足了她成名的欲望。
相比较而言,周笔畅是最可惜的一个。她在这些年间,既没有满足自己的欲望,也没有成就自己的梦想。她当年的欲望也应当是成名、潮水般的财富。但是家境良好的她对卖身契一样的合约应该充满愤怒,而且最好的资源已经被她人占了,在比做人上,她略输一筹。那时的她应该还是有着音乐的梦想和想法的。在梦想的躁动之下,又得不到欲望满足的安抚,她选择了最惨烈地方式。之后的沉寂可以说是现实世界的规则制约。
当梦想踌躇难行,人们通常会在欲望的旅途中徒劳。我不知道她怎么利用这段时间,八年时间,够不够找到一个好乐者为她写一首歌,八年时间够不够她自己去创作几首更好的歌。我并没有听到她打动心灵的原创歌曲,只看到她开了潮牌店。
或许总有人说,艺术创作总不是那么容易的。是的,但为什么周笔畅开潮牌店而尚雯婕做评委说自己写歌写到飘着走?这或许就是我的第三点看法,那就是读书对一个人的作用。
刘欢在第一届《好声音》决赛前,对吉克隽逸说,歌手的知识越宽广,越能走得长远。这也是为什么《等待》一出,能秒杀一切歌曲。这更是为什么关注大爱的beyond的歌,能成为香港人民的代表,也是为什么去年羽泉唱小哥的《狂流》一下能成为流行曲目。——当然,从这首小哥都不怎么唱的歌可以看出当年好歌之多,就像杨宗纬翻唱潘越云的《最爱》。——可是刘欢所说的那句话其实是要做能经得住时间考验的歌者,但显然吉克隽逸正沉溺于欲望的满足阶段,所以我更期待梁博的回归。
多读书最大的好处,其实是在一个较长的时段内,让你保有远见和维持生活的蒸蒸日上,将时间的价值发挥到最大。我知道一个刚刚20岁的小姑娘,在淘宝做店,月收入10万元以上,却不交社保,不存钱。我也知道一位长辈,20年前月收入就有20万,也是不存款不投资,到现在月收入0,依然没有存款,生活颇为艰难。这两人的共同点是对政府存疑,鄙视各种政府政策,以及读书少。或许学习一事是从起点上决定了周笔畅和尚雯婕在面对欲望与梦想的纠结中所做的不同选择,也决定了她们现时能达到的高度。
我相信周笔畅接下来会唱得很好,严格来说,那几年的超女歌唱水准都是极其优秀的。——当然也包括李宇春。她当年拿冠军也不是白给的。——只是终究唱别人的歌和唱自己的歌这是两件事。希望周笔畅能越走越好吧。
ps:作为一个重度拖延症患者,我在1月4号手写下这篇文章,却一直没有将其打出来,发到网上,直到又遇到小说的瓶颈,为了转换思维。这个文章同样也是对我自己的警示。——当梦想踌躇难行,不要在欲望中徒劳。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