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可惜,回忆只能是回忆
记忆是没得比较的,回忆里的味道是无法重寻的。
——张小娴
记得七年多前,我离开家乡来到北京。无依无靠,学校便成了唯一的依靠;无亲无故,老师同学便成了最亲近的人。在这点上,每个远道求学的人大概都有着同样的经历。毕业后离开,也还是时不时地想起这个地方,时不时想回这个地方。人们都说,这就像出嫁的女儿,对娘家的牵挂永不间断;一旦受了什么委屈,第一个想到的去处也是娘家,而这个“家”总能给予她力所能及的宽慰。
前段时间我就专程回了一趟母校。与我同期的“那些花儿”都早已“散落天涯”。旧地重游,只能裹紧大衣,湮没在既陌生又青春逼人的欢声笑语中。
从大门进入就开始感觉到许许多多的变化:新设的包裹收发处、恨不得年年翻修的教学楼、大小不一的显示屏、越来越摩登的大讲堂……变化虽不小,但起码的架构都还在,余温犹存。可是,越往深处走,变化就越大:在校园中央,一个食堂因改建被拆,新楼拔地而起;其余两个食堂(包括自习室)也只“徒有外表”,内部已然“面目全非”;更可怕的是,全校唯一的男生宿舍(即我居住了四年的宿舍)早被夷为平地,一旁的主校道因施工而不得不罩上棚架。
长江后浪推前浪,母校“内核”更新换代的大潮无法阻挡。不过,更令人黯然的是,连她的“外在”也变得太快——快得连“物是人非”的感叹都来不及发出。诚然,这样的改变好处不少:条件变好,师生的学习生活质量变高,一切似乎都是蓬勃向上的。我应该为这种“变”而高兴。只是,心中那份“不变”却忍不住地要透出一些遗憾与失落。
原来,比“物是人非”更悲情的,是“相见不如不见”。回忆终究是回忆,只能存在于自己的脑海中。这些美好的画面,像是电影胶片,却一帧都不重复。这个道理,放之于其他地方,放之于某件事物,放之于某个人,大抵也同样行得通。
于是我想,当小王子从地球回家,那颗遥远的B-612行星还是不是他记忆中的那样?假如连“驯服”过他的那朵玫瑰花也回去了,他仍能怀有一样的感觉么?如果不一样了,那究竟是物变了,还是人变了?……
2014年1月8日
癸巳年腊月初八
于北京
——张小娴
记得七年多前,我离开家乡来到北京。无依无靠,学校便成了唯一的依靠;无亲无故,老师同学便成了最亲近的人。在这点上,每个远道求学的人大概都有着同样的经历。毕业后离开,也还是时不时地想起这个地方,时不时想回这个地方。人们都说,这就像出嫁的女儿,对娘家的牵挂永不间断;一旦受了什么委屈,第一个想到的去处也是娘家,而这个“家”总能给予她力所能及的宽慰。
前段时间我就专程回了一趟母校。与我同期的“那些花儿”都早已“散落天涯”。旧地重游,只能裹紧大衣,湮没在既陌生又青春逼人的欢声笑语中。
从大门进入就开始感觉到许许多多的变化:新设的包裹收发处、恨不得年年翻修的教学楼、大小不一的显示屏、越来越摩登的大讲堂……变化虽不小,但起码的架构都还在,余温犹存。可是,越往深处走,变化就越大:在校园中央,一个食堂因改建被拆,新楼拔地而起;其余两个食堂(包括自习室)也只“徒有外表”,内部已然“面目全非”;更可怕的是,全校唯一的男生宿舍(即我居住了四年的宿舍)早被夷为平地,一旁的主校道因施工而不得不罩上棚架。
长江后浪推前浪,母校“内核”更新换代的大潮无法阻挡。不过,更令人黯然的是,连她的“外在”也变得太快——快得连“物是人非”的感叹都来不及发出。诚然,这样的改变好处不少:条件变好,师生的学习生活质量变高,一切似乎都是蓬勃向上的。我应该为这种“变”而高兴。只是,心中那份“不变”却忍不住地要透出一些遗憾与失落。
原来,比“物是人非”更悲情的,是“相见不如不见”。回忆终究是回忆,只能存在于自己的脑海中。这些美好的画面,像是电影胶片,却一帧都不重复。这个道理,放之于其他地方,放之于某件事物,放之于某个人,大抵也同样行得通。
于是我想,当小王子从地球回家,那颗遥远的B-612行星还是不是他记忆中的那样?假如连“驯服”过他的那朵玫瑰花也回去了,他仍能怀有一样的感觉么?如果不一样了,那究竟是物变了,还是人变了?……
2014年1月8日
癸巳年腊月初八
于北京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