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冷战斗士到反恐先锋——银幕特工杰克•莱恩的前世今生
2014年1月17日,一部名为《一触即发》的动作惊悚片将全球公映。故事讲述一名任职中情局金融情报科的分析师,无意间窥破一起颠覆美国经济的阴谋,随即被卷入一系列凶险密布的调查和追杀中。故事的主角杰克•莱恩这个名字,也许不像007詹姆斯•邦德,《谍影重重》的杰森•伯恩那样如雷贯耳,但熟悉好莱坞动作片的影迷都不会陌生,因为这已是他第五次登上银幕。包括老牌动作巨星哈里森•福特,才子小生本•阿弗莱克等都诠释过这个经典间谍角色,如今,又轮到以《星际迷航》走红的帅哥克里斯•派恩挑上重担。派恩俨然将《星际迷航》的角色融入谍报世界,初出茅庐、临危受命的愣头青,面临信任与背叛、欺骗与真相的心理挑战,历经出生入死、追击搏杀,终能破解谜团,挽救世界,对抗危机之余,也来段无伤大雅的缠绵悱恻,将谍战王国的奇诡魅力一展无遗。这位情报人员何德何能,能纵横银幕二十多年依旧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一切得从著名小说家、“杰克•莱恩之父”汤姆•克兰西说起。
军事小说的奠基人——汤姆•克兰西
汤姆•克兰西被誉为当代军事小说大师,他擅长描写国际政局中连锁纠缠的阴谋,精准细腻的当代军事科技,以及尔虞我诈的谍报内幕,其作品融合政治、军事、科技和间谍元素,曾在《纽约时报》创下上榜数十周的佳绩,书迷遍及全球。1982年他的首部著作《猎杀红色十月》由海军学会出版社推出,顿令全美国陷入了一阵“克兰西热”,获里根总统在公开场合的高度赞赏,销量猛窜,评论家和读者纷纷称赞作品军事细节的精准到位。曾获普利策奖的斯蒂芬•亨特在《芝加哥论坛报》评价道,“当《猎杀红色十月号》出版后,克兰西重新定义并扩大了军事小说派,使得很多作家能够创作军事小说。”
但其实,克兰西本人并无从军履历,大学毕业后他加入陆军后备军官训练团,却由于深度近视而无法服役,之后从事的是保险行业。他作品中所有能从智力、科技乃至意识形态方面吸引读者的专业素材,都是通过细腻的材料收集得来。走红之后,克兰西得以和不少与政界人士、军事高官会晤,也赋予了他的著作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扎实的细节。克兰西对国际政治风向和军事格局有着超凡的预见性,《美日开战》就预言到把747客机用作武器的恐怖袭击,如今他虽离世,类似《彩虹六号》的跨国反恐部队还在世界各地执行任务。
一个理想的美国斗士——克兰西笔下的杰克•莱恩
随着处女作名扬四海,克兰西全心投入到创作中去,每隔一两年便有大部头新作问世。他的多数作品都以一名美国男子杰克•莱恩为主角,其人与克兰西本人经历颇有相似,都是早年立志从军,却因某种意外未果(莱恩是由于一次直升机失事受伤),之后克兰西运营保险公司,莱恩当了证券交易员,双方都在金融界发了一笔小财后,才进入各自为人熟知的领域。杰克•莱恩是个意志坚定的爱国主义者,拥有敏锐的头脑,过人的行动力和判断力,同时也是个珍视家庭、深爱妻女的好男人,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理想主义的美国价值观。
在“红色十月”一役中立下战功后,杰克•莱恩大展宏图,《爱国者游戏》(1987)中,他在英国皇室赢得了爵士头衔,《克里姆林宫的枢机主教》(1988)中与前苏联特务斗智斗勇,《燃眉追击》(1989)和《惊天核网》(1991)中他已升任情报副局长,继续拯救美国和全世界之际,也要应付政府高层的压力,《美日开战》(1994)和《总统命令》(1996)中的莱恩已跻身最高领导层,新的安全威胁仍层出不穷;到了《熊与龙》(2000)和《红兔》(2002),莱恩对阵的是恐怖主义和崛起中的中国,后几部作品的重心逐渐移向莱恩的儿子和侄子。克兰西用近三十年的时间勾勒出一个虚构英雄的传奇一生,堪称一部史诗。
迄今为止已有四部克兰西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分别是《猎杀红色十月》(1990),《爱国者游戏》(1992),《燃眉追击》(1994),《惊天核网》(2002),并有多款立足于小说的电脑游戏。此番的《一触即发》是首部不改编自任何原著的莱恩电影,跳出了克兰西为之规划好的生涯,开启了全新的冒险。就像007的作者伊恩•弗莱明、杰森•伯恩的作者罗伯特•陆德伦一样,杰克•莱恩的缔造者虽已离世,但他创造的传奇英雄还将在银幕上继续战斗,不啻是对这位伟大作家的最好缅怀。
军事层面的审美——杰克•莱恩电影的特色
必须澄清的是,虽然改编电影通常被简单冠之以间谍片、惊险片,但杰克•莱恩的职业身份,并非我们寻常意义上的“间谍”,他不是特工(special agent),秘密调查员(secret operative),隐秘行动组成员(black ops)中的任何一种,更有别于007那样的孤胆英雄或《碟中谍》精英团队的一员。
与大多数间谍片不同的是,杰克•莱恩电影的动作场面、视觉效果只作为情节的点缀而存在。冷战和后冷战时代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和诡谲叵测的政治权谋,以及大量媲美真实的精尖武器的描画,才是最大看点。虽无太多声响隆隆的激烈对抗,却更能给人军事审美的愉悦,这得益于杰克•莱恩电影注重真实不夸张,比如《惊天核网》,除了大量聘请技术顾问,还得到国防部允许拍摄F-16战斗机、B-2轰炸机和黑鹰直升机等等,并进入白宫、五角大楼内部取景。比起那些只重视觉刺激、被军迷批得千疮百孔的爆米花片,杰克•莱恩系列堪称军事教科书。
《一触即发》继承了克兰西作品中挂帅的政治军事惊险调调,也融入了新世纪以来全新的间谍片灵感。比起系列前作,动作元素明显更为密集,刺杀,坠车,大厦与直升机爆炸,近身格斗,街头追逐,纯然是都市动作片的视感,而非运筹帷幄、御敌千里之外的军事化战斗。伦敦、东京、莫斯科、上海,国际都市一通转悠,洋溢着异域风情,增添视觉魅力,淡化前几部中裹挟着微言大义的宏观政局,向经典的“斗篷与匕首”间谍片风格靠拢,正与邪的二元对立更为突出,以更低的知识门槛撬起了更庞大的戏剧冲突,是比前作更商业通俗的设置。
政界成就最瞩目——比较杰克•莱恩与他的间谍同行
电影都取材自莱恩的青中年岁月,此时的他尚未泥足于政坛,体力上也仍有一展身手的机会。海军陆战队的训练不可小觑,他懂得娴熟的运用现役枪械,多次展示格斗与脱险身手,《追击红色十月》孤身潜入潜艇击毙叛徒,《爱国者游戏》勇救英国皇族,与恐怖分子游艇激战,《燃眉追击》深入哥伦比亚营救人质,《惊天核网》赴险侦查,从核弹爆炸中逃生。他具备丰富的战斗经验,《爱国者游戏》中懂得点亮灯光瘫痪敌人夜视镜。不过以银幕标准衡量,莱恩的战斗力并不惊人,并非杰森•伯恩、007那样以一敌百的动作英雄。小说中他的职业变迁如下:海军陆战队少尉,美国海军学院教授,中情局情报分析员,中情局代理情报副局长(后转正),国家安全顾问,美国副总统,两任美国总统。所以确切来说,他从特务机构的后勤做到了到特务头子,最后成为指挥全国特务头子的最高统帅。
因此,杰克•莱恩最引人注目的不是九死一生的搏斗,而是功勋卓著的政坛生涯。虽然电影对这块表现不多,但莱恩对于从政的浓厚兴趣仍可以寻到蛛丝马迹,尤其是在《燃眉追击》中身居中情局代理情报副局长,结尾更是暗示了政坛平步青云的去向。也许在若干年后,莱恩会以总统的身份登上大银幕。我们熟知的银幕特工极少有这种职业轨迹,多的是伯恩那样的独行侠,痛恨政客手段卑劣,不愿与其同流合污,但求杀出血路,隐居一隅,或是《碟中谍》IMF团队专注出生入死,从不过问任务的缘由和正当性,更极少涉足政务,或是007这样身在体制,却对体制不屑一顾的登徒浪子,顶撞上司,无视规矩,开会都要故意迟到。
莱恩身上没有神话光环,却充满令人信任和折服的人格魅力。如果要找一个类比,也只有美剧《24小时》的黑人总统大卫•帕尔默比较接近,同样是胆识谋略视野决策力样样不缺,有着超乎寻常感染力的领袖式英雄。杰克•莱恩借助国家机器的综合力量化解危机,挽救苍生,确保为之奋斗的意识形态所代表的生活方式得以存续。这是比《007》的导弹汽车、《碟中谍》的人皮面具、伯恩的菲律宾格斗术更具威力和现实意义的武器,承载着美利坚奉为圭臬的十字军精神,披荆斩棘,战无不胜。
一个新系列的诞生——杰克•莱恩的全新启程
暌违银幕十余年,2014年的《一触即发》借用漫画领域的概念,标志着杰克•莱恩系列的重启。打破前几部的传统并不是一件坏事。克兰西善于用美苏对抗的模式解析后冷战时代的国际冲突,前几部电影也秉承这一理念。但在这个时过境迁的环境里,赤裸裸的武力不再是协调对外关系的法宝,军事冲突日益高涨的预算也限制了这种手段的滥用。银幕上,连曾是冷战格局代言的007,伯恩,都在新世纪摆脱了意识形态对垒的束缚,注入了焕然一新的活力。杰克•莱恩也不能停留在过去的形象中,他必须改变,以适应2014年观众的口味。
《一触即发》以标准动作英雄的姿态包装莱恩,化解了他身上的冷战斗士色彩,与时俱进。恐怖袭击也换成全新的形态,与生化武器、人体炸弹、劫持核武器、刺杀政要相比,反派借助电脑网络引发金融危机,动摇经济命脉的方式,更高效隐秘,更具信息时代没有枪火和硝烟的战斗特征,这种战斗也是新一代的杰克•莱恩所擅长的。
“从头来过”的更大好处是收拾前人留下的烂摊子。由于商业策略的迁延,前四部电影构成一个相当混乱的状态,按照原著,情节先后依次是《爱国者游戏》,《猎杀红色十月》,《燃眉追击》和《惊天核网》,对照卡司却显现角色年龄、职务等前后不统一的荒谬(见附录)。这么一番大起大落,彻底冲散了原著的世界观和时间线,引来书迷的抱怨纷纷,名义上的四部曲也徒具噱头。即使抛开原著来看,也只有福特主演的两部存在微弱的连贯性。整个四部曲除了主角名字一致,基本是各说各的故事。《一触即发》的重启,正好将杰克•莱恩的宇宙重新理顺,33岁的克里斯•派恩差不多正是原著中莱恩谍报生涯开端的年龄,为后续作品打下坚实的奠基。这将是一个既传承了克兰西原著精神,又吸收了新时代气息的杰克•莱恩,无论你是克兰西的书迷,还是谍战电影的爱好者,都会为他着迷。
附录:各个电影版本的杰克•莱恩
《猎杀红色十月》
情节:前苏联台风级核潜艇红色十月号秘密驶往美国投诚,杰克•莱恩奉命与苏方斗智斗力,成功接收潜艇。
扮演者:亚力克•鲍德温(32岁)
原著职务:中情局情报分析员
片中职务:中情局情报分析员
《爱国者游戏》
情节:在居家度假伦敦中途,杰克•莱恩目睹爱尔兰恐怖分子行刺,拔刀相助救下王室成员,不料恐怖分子前往美国袭击他的家人。
扮演者:哈里森•福特(50岁)
原著职务:美国海军学院教授
片中职务:美国海军学院教授
《燃眉追击》
情节:出于政治原因,一支打击哥伦比亚毒贩的美国特种部队被政府抛弃,杰克•莱恩抽丝剥茧查出真相,亲自前往营救,并与总统摊牌。
扮演者:哈里森•福特(52岁)
原著职务:中情局代理情报副局长
片中职务:中情局代理情报副局长
《惊天核网》
情节:中东恐怖份子计划在美国引爆核弹,以挑动美国与苏联爆发世界大战,杰克•莱恩是唯一洞察危机并能阻止阴谋的人。
扮演者:本•阿弗莱克(30岁)
原著职务:中情局情报副局长
片中职务:中情局情报分析员
《一触即发》
情节:杰克•莱恩发现顶头上司正策划一起颠覆美国经济的阴谋,遂得到中情局老将招募,变身外勤特工接受重重考验。
扮演者:克里斯•派恩(33岁)
原著职务:无原著
片中职务:中情局金融情报科分析师
文/方聿南
原刊于《大众电影》,转载请注明。
![]() |
军事小说的奠基人——汤姆•克兰西
汤姆•克兰西被誉为当代军事小说大师,他擅长描写国际政局中连锁纠缠的阴谋,精准细腻的当代军事科技,以及尔虞我诈的谍报内幕,其作品融合政治、军事、科技和间谍元素,曾在《纽约时报》创下上榜数十周的佳绩,书迷遍及全球。1982年他的首部著作《猎杀红色十月》由海军学会出版社推出,顿令全美国陷入了一阵“克兰西热”,获里根总统在公开场合的高度赞赏,销量猛窜,评论家和读者纷纷称赞作品军事细节的精准到位。曾获普利策奖的斯蒂芬•亨特在《芝加哥论坛报》评价道,“当《猎杀红色十月号》出版后,克兰西重新定义并扩大了军事小说派,使得很多作家能够创作军事小说。”
![]() |
但其实,克兰西本人并无从军履历,大学毕业后他加入陆军后备军官训练团,却由于深度近视而无法服役,之后从事的是保险行业。他作品中所有能从智力、科技乃至意识形态方面吸引读者的专业素材,都是通过细腻的材料收集得来。走红之后,克兰西得以和不少与政界人士、军事高官会晤,也赋予了他的著作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扎实的细节。克兰西对国际政治风向和军事格局有着超凡的预见性,《美日开战》就预言到把747客机用作武器的恐怖袭击,如今他虽离世,类似《彩虹六号》的跨国反恐部队还在世界各地执行任务。
![]() |
一个理想的美国斗士——克兰西笔下的杰克•莱恩
随着处女作名扬四海,克兰西全心投入到创作中去,每隔一两年便有大部头新作问世。他的多数作品都以一名美国男子杰克•莱恩为主角,其人与克兰西本人经历颇有相似,都是早年立志从军,却因某种意外未果(莱恩是由于一次直升机失事受伤),之后克兰西运营保险公司,莱恩当了证券交易员,双方都在金融界发了一笔小财后,才进入各自为人熟知的领域。杰克•莱恩是个意志坚定的爱国主义者,拥有敏锐的头脑,过人的行动力和判断力,同时也是个珍视家庭、深爱妻女的好男人,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理想主义的美国价值观。
在“红色十月”一役中立下战功后,杰克•莱恩大展宏图,《爱国者游戏》(1987)中,他在英国皇室赢得了爵士头衔,《克里姆林宫的枢机主教》(1988)中与前苏联特务斗智斗勇,《燃眉追击》(1989)和《惊天核网》(1991)中他已升任情报副局长,继续拯救美国和全世界之际,也要应付政府高层的压力,《美日开战》(1994)和《总统命令》(1996)中的莱恩已跻身最高领导层,新的安全威胁仍层出不穷;到了《熊与龙》(2000)和《红兔》(2002),莱恩对阵的是恐怖主义和崛起中的中国,后几部作品的重心逐渐移向莱恩的儿子和侄子。克兰西用近三十年的时间勾勒出一个虚构英雄的传奇一生,堪称一部史诗。
迄今为止已有四部克兰西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分别是《猎杀红色十月》(1990),《爱国者游戏》(1992),《燃眉追击》(1994),《惊天核网》(2002),并有多款立足于小说的电脑游戏。此番的《一触即发》是首部不改编自任何原著的莱恩电影,跳出了克兰西为之规划好的生涯,开启了全新的冒险。就像007的作者伊恩•弗莱明、杰森•伯恩的作者罗伯特•陆德伦一样,杰克•莱恩的缔造者虽已离世,但他创造的传奇英雄还将在银幕上继续战斗,不啻是对这位伟大作家的最好缅怀。
![]() |
军事层面的审美——杰克•莱恩电影的特色
必须澄清的是,虽然改编电影通常被简单冠之以间谍片、惊险片,但杰克•莱恩的职业身份,并非我们寻常意义上的“间谍”,他不是特工(special agent),秘密调查员(secret operative),隐秘行动组成员(black ops)中的任何一种,更有别于007那样的孤胆英雄或《碟中谍》精英团队的一员。
与大多数间谍片不同的是,杰克•莱恩电影的动作场面、视觉效果只作为情节的点缀而存在。冷战和后冷战时代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和诡谲叵测的政治权谋,以及大量媲美真实的精尖武器的描画,才是最大看点。虽无太多声响隆隆的激烈对抗,却更能给人军事审美的愉悦,这得益于杰克•莱恩电影注重真实不夸张,比如《惊天核网》,除了大量聘请技术顾问,还得到国防部允许拍摄F-16战斗机、B-2轰炸机和黑鹰直升机等等,并进入白宫、五角大楼内部取景。比起那些只重视觉刺激、被军迷批得千疮百孔的爆米花片,杰克•莱恩系列堪称军事教科书。
《一触即发》继承了克兰西作品中挂帅的政治军事惊险调调,也融入了新世纪以来全新的间谍片灵感。比起系列前作,动作元素明显更为密集,刺杀,坠车,大厦与直升机爆炸,近身格斗,街头追逐,纯然是都市动作片的视感,而非运筹帷幄、御敌千里之外的军事化战斗。伦敦、东京、莫斯科、上海,国际都市一通转悠,洋溢着异域风情,增添视觉魅力,淡化前几部中裹挟着微言大义的宏观政局,向经典的“斗篷与匕首”间谍片风格靠拢,正与邪的二元对立更为突出,以更低的知识门槛撬起了更庞大的戏剧冲突,是比前作更商业通俗的设置。
![]() |
政界成就最瞩目——比较杰克•莱恩与他的间谍同行
电影都取材自莱恩的青中年岁月,此时的他尚未泥足于政坛,体力上也仍有一展身手的机会。海军陆战队的训练不可小觑,他懂得娴熟的运用现役枪械,多次展示格斗与脱险身手,《追击红色十月》孤身潜入潜艇击毙叛徒,《爱国者游戏》勇救英国皇族,与恐怖分子游艇激战,《燃眉追击》深入哥伦比亚营救人质,《惊天核网》赴险侦查,从核弹爆炸中逃生。他具备丰富的战斗经验,《爱国者游戏》中懂得点亮灯光瘫痪敌人夜视镜。不过以银幕标准衡量,莱恩的战斗力并不惊人,并非杰森•伯恩、007那样以一敌百的动作英雄。小说中他的职业变迁如下:海军陆战队少尉,美国海军学院教授,中情局情报分析员,中情局代理情报副局长(后转正),国家安全顾问,美国副总统,两任美国总统。所以确切来说,他从特务机构的后勤做到了到特务头子,最后成为指挥全国特务头子的最高统帅。
![]() |
因此,杰克•莱恩最引人注目的不是九死一生的搏斗,而是功勋卓著的政坛生涯。虽然电影对这块表现不多,但莱恩对于从政的浓厚兴趣仍可以寻到蛛丝马迹,尤其是在《燃眉追击》中身居中情局代理情报副局长,结尾更是暗示了政坛平步青云的去向。也许在若干年后,莱恩会以总统的身份登上大银幕。我们熟知的银幕特工极少有这种职业轨迹,多的是伯恩那样的独行侠,痛恨政客手段卑劣,不愿与其同流合污,但求杀出血路,隐居一隅,或是《碟中谍》IMF团队专注出生入死,从不过问任务的缘由和正当性,更极少涉足政务,或是007这样身在体制,却对体制不屑一顾的登徒浪子,顶撞上司,无视规矩,开会都要故意迟到。
莱恩身上没有神话光环,却充满令人信任和折服的人格魅力。如果要找一个类比,也只有美剧《24小时》的黑人总统大卫•帕尔默比较接近,同样是胆识谋略视野决策力样样不缺,有着超乎寻常感染力的领袖式英雄。杰克•莱恩借助国家机器的综合力量化解危机,挽救苍生,确保为之奋斗的意识形态所代表的生活方式得以存续。这是比《007》的导弹汽车、《碟中谍》的人皮面具、伯恩的菲律宾格斗术更具威力和现实意义的武器,承载着美利坚奉为圭臬的十字军精神,披荆斩棘,战无不胜。
![]() |
一个新系列的诞生——杰克•莱恩的全新启程
暌违银幕十余年,2014年的《一触即发》借用漫画领域的概念,标志着杰克•莱恩系列的重启。打破前几部的传统并不是一件坏事。克兰西善于用美苏对抗的模式解析后冷战时代的国际冲突,前几部电影也秉承这一理念。但在这个时过境迁的环境里,赤裸裸的武力不再是协调对外关系的法宝,军事冲突日益高涨的预算也限制了这种手段的滥用。银幕上,连曾是冷战格局代言的007,伯恩,都在新世纪摆脱了意识形态对垒的束缚,注入了焕然一新的活力。杰克•莱恩也不能停留在过去的形象中,他必须改变,以适应2014年观众的口味。
《一触即发》以标准动作英雄的姿态包装莱恩,化解了他身上的冷战斗士色彩,与时俱进。恐怖袭击也换成全新的形态,与生化武器、人体炸弹、劫持核武器、刺杀政要相比,反派借助电脑网络引发金融危机,动摇经济命脉的方式,更高效隐秘,更具信息时代没有枪火和硝烟的战斗特征,这种战斗也是新一代的杰克•莱恩所擅长的。
![]() |
“从头来过”的更大好处是收拾前人留下的烂摊子。由于商业策略的迁延,前四部电影构成一个相当混乱的状态,按照原著,情节先后依次是《爱国者游戏》,《猎杀红色十月》,《燃眉追击》和《惊天核网》,对照卡司却显现角色年龄、职务等前后不统一的荒谬(见附录)。这么一番大起大落,彻底冲散了原著的世界观和时间线,引来书迷的抱怨纷纷,名义上的四部曲也徒具噱头。即使抛开原著来看,也只有福特主演的两部存在微弱的连贯性。整个四部曲除了主角名字一致,基本是各说各的故事。《一触即发》的重启,正好将杰克•莱恩的宇宙重新理顺,33岁的克里斯•派恩差不多正是原著中莱恩谍报生涯开端的年龄,为后续作品打下坚实的奠基。这将是一个既传承了克兰西原著精神,又吸收了新时代气息的杰克•莱恩,无论你是克兰西的书迷,还是谍战电影的爱好者,都会为他着迷。
![]() |
附录:各个电影版本的杰克•莱恩
《猎杀红色十月》
情节:前苏联台风级核潜艇红色十月号秘密驶往美国投诚,杰克•莱恩奉命与苏方斗智斗力,成功接收潜艇。
扮演者:亚力克•鲍德温(32岁)
原著职务:中情局情报分析员
片中职务:中情局情报分析员
![]() |
《爱国者游戏》
情节:在居家度假伦敦中途,杰克•莱恩目睹爱尔兰恐怖分子行刺,拔刀相助救下王室成员,不料恐怖分子前往美国袭击他的家人。
扮演者:哈里森•福特(50岁)
原著职务:美国海军学院教授
片中职务:美国海军学院教授
![]() |
《燃眉追击》
情节:出于政治原因,一支打击哥伦比亚毒贩的美国特种部队被政府抛弃,杰克•莱恩抽丝剥茧查出真相,亲自前往营救,并与总统摊牌。
扮演者:哈里森•福特(52岁)
原著职务:中情局代理情报副局长
片中职务:中情局代理情报副局长
![]() |
《惊天核网》
情节:中东恐怖份子计划在美国引爆核弹,以挑动美国与苏联爆发世界大战,杰克•莱恩是唯一洞察危机并能阻止阴谋的人。
扮演者:本•阿弗莱克(30岁)
原著职务:中情局情报副局长
片中职务:中情局情报分析员
![]() |
《一触即发》
情节:杰克•莱恩发现顶头上司正策划一起颠覆美国经济的阴谋,遂得到中情局老将招募,变身外勤特工接受重重考验。
扮演者:克里斯•派恩(33岁)
原著职务:无原著
片中职务:中情局金融情报科分析师
![]() |
文/方聿南
原刊于《大众电影》,转载请注明。
-
漂泊682159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7-22 14:4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