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关心起豆腐脑和虾米的命运了
指尖流淌的文字大概就是心声吧。
豆腐脑真的就是那个让南北争论不休到底是咸或甜的豆腐脑。而虾米不是那个播放器,就真的是炒菜做饭居家厨房常有的虾米。 对于那个播放器虽然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会成为它自身的一种命运谶言,但是我还是蛮喜欢用的,祝它好运。
豆腐脑咸或是甜,我就不再讨论了。引经据典来一场世纪论战,我没这种本事。只是对于豆腐脑来说事情很是简单--甜或咸 世人皆吃的是豆腐脑,没人是奔着盐或糖 亦或其他的调味料去选择尝试豆腐脑。 如果豆腐脑有心的话对于这场持久的论战它应该会很高兴。 有争论存在豆腐脑就不必一辈子成为咸豆腐脑,或是一辈子甜豆腐脑。 咸淡甜腻只是命运赋予它的符号标点, 它自己永远是主体。
相较之下虾米的命运就相当有意思。 我不想深较对于虾米的定义,实际上在广泛共识中是有虾米,虾仁,虾皮的区别,不是做厨艺介绍,只权当是个统称。这里的虾米都是有共同点的一种调味品,脱水,留壳,有肉。对比那个活着的生命体,虾米是其留在物质世界最精华的部分。
虾米很有营养,每千克肉内据说有很多的蛋白质,壳也含有很多矿物元素。但最开始让人们去使用它进入菜色里的一定是另一个原因-- 虾米在味觉和嗅觉上能极大的提升一些菜尤其是烹煮,汤水类菜肴的味道和品质。如果做一道菜像是一画一幅画,虾米便是那完美作品的点睛一笔。 而这似乎是幸运而又不幸的虾米生来就被赋予的命运。
我不是要控诉作为主料的虾仁在晒干加工处理之后成为辅料调味品虾米的跌宕人生。 因为没得回头,走着走着人终究会是从主角走成配角,谁都逃不脱。而是同作为调味品的虾米,该是去点睛原本的菜色,还是去尝试另一种位置。
事情是起因与夜间肚饿做东西吃时候室友做粥,放了很多前一天我在亚洲超市买的虾米,有壳有肉。当时是觉得有点可惜,外面大雪纷飞的零下二十几度又不知道哪天再有时间搞一袋回来。我觉得可惜是因为该做汤炖菜的时候放一点点虾米能使菜色美味至极。有经验的朋友定然知道做汤炖菜在快结束之时尝味会总觉得缺少味道。那是一种充满舌尖留绕许久但却永恒缺憾一角的感觉,就如一个完整地魔方缺失中心一块凹槽一样。如果是视觉的缺憾, 人本能会将其补全完美,但是对于味道人总会对那缺失部分,缺憾味道充满无限渴望。室友不常下厨,是饿急了随意之作,放那么多虾米自不会想那么多。而我总是个别扭之人,一袋倒光了觉得难受的很。有虾米的粥味道并不差,相反还很助提味,饿急之时光是有生抽做辅料的粥,虾米也作成了主料。也算是一种奖励了吧。盯着那一碗粥我就一直在想,对于虾米来说,哪种是更好的命运?点睛汤肴,或是做一回主角?
每个人是否生来就是自己的主角,我一直是很困惑的,是否是每个人都是这第一人称的视角活着,我想也没人能说的明白。唯心的好处就是,我只相信我愿意相信的,世界就会变得简单。但是作为自己的命运来说,每个人在日常生活的间隙里,是否会质疑自己的命运存在。或者说你是谁,是你自己决定的还是那来自小说中命运的齿轮的旋转?虾米生来就是虾米,你可以说它原来是活着的虾,但那已经是另一种命运了。我们就先简单关注一下已成为脱水的虾米的命运吧,对于它接下来的路程怎么走,是看它自己对自己的认识还是交给命运去抉择?
你是谁是不是真能决定你能成为谁。你是个虾米所以决定了你一辈子闪光的就是成为一种辅料?你是块猪肉就一辈子要成为一道主菜?有的人会说“哎呀,你是虾米诶,成天想着成为主菜,看看自己好不好,你还是去做调味品这个很有前途的职业吧。” 亦或“ 你是猪肉,就要有成为主菜的觉悟,看看你成天这个懒散的样子,你是要成为主菜的材料!” 一切看似很荒谬恩,如果对某些生来就被社会标上标签和光环的人来说,这就是他们人生要面对的舆论。而有没有虾米成为了主菜?有,就像我这误打误撞的室友做出了一道虾米粥,外力的因素总会带来奇妙的巧合际遇,生来平凡的主人公机缘巧合的升入上流社会权利螺旋,从而过着另外一种日子。有没有猪肉沦为配角?有,只让猪肉提个味熬点油,而常温放置个两天猪肉就会臭掉了,连菜也做不成。平庸的世界浪费无限的资质的例子比比皆是。
我想讨论的是,究竟对虾米来说主菜和配菜,平凡和闪亮,哪个才是它最好的归宿。
豆腐脑真的就是那个让南北争论不休到底是咸或甜的豆腐脑。而虾米不是那个播放器,就真的是炒菜做饭居家厨房常有的虾米。 对于那个播放器虽然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会成为它自身的一种命运谶言,但是我还是蛮喜欢用的,祝它好运。
豆腐脑咸或是甜,我就不再讨论了。引经据典来一场世纪论战,我没这种本事。只是对于豆腐脑来说事情很是简单--甜或咸 世人皆吃的是豆腐脑,没人是奔着盐或糖 亦或其他的调味料去选择尝试豆腐脑。 如果豆腐脑有心的话对于这场持久的论战它应该会很高兴。 有争论存在豆腐脑就不必一辈子成为咸豆腐脑,或是一辈子甜豆腐脑。 咸淡甜腻只是命运赋予它的符号标点, 它自己永远是主体。
相较之下虾米的命运就相当有意思。 我不想深较对于虾米的定义,实际上在广泛共识中是有虾米,虾仁,虾皮的区别,不是做厨艺介绍,只权当是个统称。这里的虾米都是有共同点的一种调味品,脱水,留壳,有肉。对比那个活着的生命体,虾米是其留在物质世界最精华的部分。
虾米很有营养,每千克肉内据说有很多的蛋白质,壳也含有很多矿物元素。但最开始让人们去使用它进入菜色里的一定是另一个原因-- 虾米在味觉和嗅觉上能极大的提升一些菜尤其是烹煮,汤水类菜肴的味道和品质。如果做一道菜像是一画一幅画,虾米便是那完美作品的点睛一笔。 而这似乎是幸运而又不幸的虾米生来就被赋予的命运。
我不是要控诉作为主料的虾仁在晒干加工处理之后成为辅料调味品虾米的跌宕人生。 因为没得回头,走着走着人终究会是从主角走成配角,谁都逃不脱。而是同作为调味品的虾米,该是去点睛原本的菜色,还是去尝试另一种位置。
事情是起因与夜间肚饿做东西吃时候室友做粥,放了很多前一天我在亚洲超市买的虾米,有壳有肉。当时是觉得有点可惜,外面大雪纷飞的零下二十几度又不知道哪天再有时间搞一袋回来。我觉得可惜是因为该做汤炖菜的时候放一点点虾米能使菜色美味至极。有经验的朋友定然知道做汤炖菜在快结束之时尝味会总觉得缺少味道。那是一种充满舌尖留绕许久但却永恒缺憾一角的感觉,就如一个完整地魔方缺失中心一块凹槽一样。如果是视觉的缺憾, 人本能会将其补全完美,但是对于味道人总会对那缺失部分,缺憾味道充满无限渴望。室友不常下厨,是饿急了随意之作,放那么多虾米自不会想那么多。而我总是个别扭之人,一袋倒光了觉得难受的很。有虾米的粥味道并不差,相反还很助提味,饿急之时光是有生抽做辅料的粥,虾米也作成了主料。也算是一种奖励了吧。盯着那一碗粥我就一直在想,对于虾米来说,哪种是更好的命运?点睛汤肴,或是做一回主角?
每个人是否生来就是自己的主角,我一直是很困惑的,是否是每个人都是这第一人称的视角活着,我想也没人能说的明白。唯心的好处就是,我只相信我愿意相信的,世界就会变得简单。但是作为自己的命运来说,每个人在日常生活的间隙里,是否会质疑自己的命运存在。或者说你是谁,是你自己决定的还是那来自小说中命运的齿轮的旋转?虾米生来就是虾米,你可以说它原来是活着的虾,但那已经是另一种命运了。我们就先简单关注一下已成为脱水的虾米的命运吧,对于它接下来的路程怎么走,是看它自己对自己的认识还是交给命运去抉择?
你是谁是不是真能决定你能成为谁。你是个虾米所以决定了你一辈子闪光的就是成为一种辅料?你是块猪肉就一辈子要成为一道主菜?有的人会说“哎呀,你是虾米诶,成天想着成为主菜,看看自己好不好,你还是去做调味品这个很有前途的职业吧。” 亦或“ 你是猪肉,就要有成为主菜的觉悟,看看你成天这个懒散的样子,你是要成为主菜的材料!” 一切看似很荒谬恩,如果对某些生来就被社会标上标签和光环的人来说,这就是他们人生要面对的舆论。而有没有虾米成为了主菜?有,就像我这误打误撞的室友做出了一道虾米粥,外力的因素总会带来奇妙的巧合际遇,生来平凡的主人公机缘巧合的升入上流社会权利螺旋,从而过着另外一种日子。有没有猪肉沦为配角?有,只让猪肉提个味熬点油,而常温放置个两天猪肉就会臭掉了,连菜也做不成。平庸的世界浪费无限的资质的例子比比皆是。
我想讨论的是,究竟对虾米来说主菜和配菜,平凡和闪亮,哪个才是它最好的归宿。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