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静心,随“玉”而安
2013年已经过去了,然而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中都有这样一种情结:农历春节没过,这一年就不算真正结束。13年对我来说是非常波折的一年,大起大落,心情犹如过山车。令人欣慰的是,这一年我结识了菩提,来到了天下“清凉菩提”版块。
说起来,从认识菩提到现在,也不到一年的时间,从最初的不解,到现在的珍爱,菩提子——蕴含着古人对“智慧”、“觉悟”等品格无限寄托的信物,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其实,我最初只是想找不太张扬的物件盘玩一下,静心之余还能平添点乐趣。后来在“畊読”兄的帖子上认识了菩提念珠,并逐渐被这种带有佛教艺术特色的实物所吸引。
这条星月,是我的第一条也是唯一一条108念珠,本是13年3月入手,盛夏过后已经挂瓷,只可惜那时没有好好地将车痕磨掉。后来忍痛将几个月的成果全部磨去,整平珠子后重新再来。其实当车痕和瓷光一同被磨掉的时候,我忽然觉得一切本该如此,此刻得到的也许即将失去,而此刻失去的,或许以后还会得到,人生就是这样在得到与失去中徘徊,最终无哀无尤。
说起来,这条星月有几点是我个人比较自傲的地方:
1.所有星月的月眼大小均根据“小-大-小”的顺序精确排列,佛头附近的月眼最小,逐渐过渡到主珠位置,月眼越来越大;
2.玛瑙佛头半边为褐色半边为透明,主珠半边为白色半边为褐色(某种程度上也算药师珠的样子吧~),下方坠饰为本人最爱的一枚和田玉籽料青花,黑白分明(顶有一点红皮,太珍贵没敢打孔),重要配饰全部是“阴阳各半”(每一颗菩提的身边,也有一片黑色的椰壳做陪衬,一法一报);
3.为了能让整条星月线长短可以伸缩(方便缠绕、盘捻等不同状态下佛珠的松紧程度),我特别在佛塔下面设计了一个“平结扣”,通过一大洞两小洞的设计,将珠饰与平结相结合,既能调节整条佛珠长短,又可以让平结显得不那么枯燥(值得一提的是,我选的这颗做扣的星月是“双月”)。
4.穿在佛头、主珠和两颗隔珠旁边的隔片,经过电钻不断打磨,变成了内凹的碗状,这种类似花托的设计,使得隔片与圆形珠子之间的贴合度更高,减少磨损。
另一个,则是一串猴头核桃手串,同样也是“菩提+玉”的搭配。因为星月108的长度,加之本人平时的工作环境,只能在下班回家后盘捻,而白天工作的时候,就靠这个东东了~说来也有趣,9月的时候,在论坛上看到了这种叫“猴头”的小核桃,当时很多人说太毛糙了盘不出来,而且上色极难,我却觉得这种纹理非常好看。于是就在某宝上找了找,还真是不少~最终选了一家卖的比较圆的,收了15个。也不知卖家有没有精心挑选过,反正到手的时候觉得颗颗都挺圆的,大小也都差不多,比较之后淘汰了四个孔打得有点歪的,剩下11枚就被我做成了手串。这串上面的和田玉青花桶珠最初是一枚扳指芯勒子,在好心坛友“璞玉未琢”老师的无私帮助下,顺利加工完成,黑白对半~椰壳隔片也采用了电钻打磨成碗状的形式。
我东西不多,菩提就这么两串,白天盘手串,晚上盘念珠。我不喜欢拥有太多的东西,算上自己的一枚和田玉,周身玩物不过三件,不是说我这人情浅,而是我的情“配额”不多,所以只想把最多的感情留给重要的人和物,东西多了,情也就淡了,这和人是一个道理。
最后,想说说自己的搭配风格,我本人喜欢和田玉,在这之中又以黑白分明的青花最是喜欢,因此在搭配上我也会以此为主题,营造出黑白分明的意境。之所以苛求这一点,源自于我自己的人生哲理:之前和群上朋友聊天时谈到,我说我是以道家的理论来认识事物和规律,以儒家礼教来规范自身言行,而以佛家思想来给内心寻求宁静和解脱。
道(黑与白的搭配),作为最虚无缥缈的规律,存在却又不存在(有与无永远都是道家最纠结的东东啊~),道化两仪,在矛盾和统一中不断交织出新的事物,因此我只以颜色搭配来表现这种玄之又玄,非恒道非恒名的规律。
儒(玉之五德),是中华民族的国学,自然也包含了很多美好的道德理念,这里就体现在玉的众多品德之上,然而不管是五德、十德,都只是为了时刻提醒我们自己要有德,无德之人,纵然金玉缠身,又有何用?
佛(菩提念珠),据说以前是没有这么多偶像崇拜的,佛是很单纯的境界,他看我们就好像我们在看《骇客帝国》一样,大家浑然不知自己一直受轮回之苦,而佛则不断地度化苍生,让我们和他一起去超越世俗烦恼,证菩提,到彼岸。
蛇年就要结束了,马年会是怎样的,我也不太清楚,都说“马上有这个,马上有那个”的,实际上马身上先有的是马毛,也就是“马上有毛”~我觉得这样解释也挺好的,只有你自己先觉得这个世界本该毛都没有时,你也不会因为一时失去而烦恼,也不会因为一时得到而兴奋,始终用淡然的态度去面对世界。
说起来,从认识菩提到现在,也不到一年的时间,从最初的不解,到现在的珍爱,菩提子——蕴含着古人对“智慧”、“觉悟”等品格无限寄托的信物,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其实,我最初只是想找不太张扬的物件盘玩一下,静心之余还能平添点乐趣。后来在“畊読”兄的帖子上认识了菩提念珠,并逐渐被这种带有佛教艺术特色的实物所吸引。
这条星月,是我的第一条也是唯一一条108念珠,本是13年3月入手,盛夏过后已经挂瓷,只可惜那时没有好好地将车痕磨掉。后来忍痛将几个月的成果全部磨去,整平珠子后重新再来。其实当车痕和瓷光一同被磨掉的时候,我忽然觉得一切本该如此,此刻得到的也许即将失去,而此刻失去的,或许以后还会得到,人生就是这样在得到与失去中徘徊,最终无哀无尤。
![]() |
![]() |
说起来,这条星月有几点是我个人比较自傲的地方:
1.所有星月的月眼大小均根据“小-大-小”的顺序精确排列,佛头附近的月眼最小,逐渐过渡到主珠位置,月眼越来越大;
2.玛瑙佛头半边为褐色半边为透明,主珠半边为白色半边为褐色(某种程度上也算药师珠的样子吧~),下方坠饰为本人最爱的一枚和田玉籽料青花,黑白分明(顶有一点红皮,太珍贵没敢打孔),重要配饰全部是“阴阳各半”(每一颗菩提的身边,也有一片黑色的椰壳做陪衬,一法一报);
3.为了能让整条星月线长短可以伸缩(方便缠绕、盘捻等不同状态下佛珠的松紧程度),我特别在佛塔下面设计了一个“平结扣”,通过一大洞两小洞的设计,将珠饰与平结相结合,既能调节整条佛珠长短,又可以让平结显得不那么枯燥(值得一提的是,我选的这颗做扣的星月是“双月”)。
4.穿在佛头、主珠和两颗隔珠旁边的隔片,经过电钻不断打磨,变成了内凹的碗状,这种类似花托的设计,使得隔片与圆形珠子之间的贴合度更高,减少磨损。
![]() |
另一个,则是一串猴头核桃手串,同样也是“菩提+玉”的搭配。因为星月108的长度,加之本人平时的工作环境,只能在下班回家后盘捻,而白天工作的时候,就靠这个东东了~说来也有趣,9月的时候,在论坛上看到了这种叫“猴头”的小核桃,当时很多人说太毛糙了盘不出来,而且上色极难,我却觉得这种纹理非常好看。于是就在某宝上找了找,还真是不少~最终选了一家卖的比较圆的,收了15个。也不知卖家有没有精心挑选过,反正到手的时候觉得颗颗都挺圆的,大小也都差不多,比较之后淘汰了四个孔打得有点歪的,剩下11枚就被我做成了手串。这串上面的和田玉青花桶珠最初是一枚扳指芯勒子,在好心坛友“璞玉未琢”老师的无私帮助下,顺利加工完成,黑白对半~椰壳隔片也采用了电钻打磨成碗状的形式。
![]() |
![]() |
我东西不多,菩提就这么两串,白天盘手串,晚上盘念珠。我不喜欢拥有太多的东西,算上自己的一枚和田玉,周身玩物不过三件,不是说我这人情浅,而是我的情“配额”不多,所以只想把最多的感情留给重要的人和物,东西多了,情也就淡了,这和人是一个道理。
![]() |
![]() |
最后,想说说自己的搭配风格,我本人喜欢和田玉,在这之中又以黑白分明的青花最是喜欢,因此在搭配上我也会以此为主题,营造出黑白分明的意境。之所以苛求这一点,源自于我自己的人生哲理:之前和群上朋友聊天时谈到,我说我是以道家的理论来认识事物和规律,以儒家礼教来规范自身言行,而以佛家思想来给内心寻求宁静和解脱。
道(黑与白的搭配),作为最虚无缥缈的规律,存在却又不存在(有与无永远都是道家最纠结的东东啊~),道化两仪,在矛盾和统一中不断交织出新的事物,因此我只以颜色搭配来表现这种玄之又玄,非恒道非恒名的规律。
儒(玉之五德),是中华民族的国学,自然也包含了很多美好的道德理念,这里就体现在玉的众多品德之上,然而不管是五德、十德,都只是为了时刻提醒我们自己要有德,无德之人,纵然金玉缠身,又有何用?
佛(菩提念珠),据说以前是没有这么多偶像崇拜的,佛是很单纯的境界,他看我们就好像我们在看《骇客帝国》一样,大家浑然不知自己一直受轮回之苦,而佛则不断地度化苍生,让我们和他一起去超越世俗烦恼,证菩提,到彼岸。
![]() |
![]() |
蛇年就要结束了,马年会是怎样的,我也不太清楚,都说“马上有这个,马上有那个”的,实际上马身上先有的是马毛,也就是“马上有毛”~我觉得这样解释也挺好的,只有你自己先觉得这个世界本该毛都没有时,你也不会因为一时失去而烦恼,也不会因为一时得到而兴奋,始终用淡然的态度去面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