呷哺呷哺
今天偶然在微博上看到一条新闻,说的是呷哺呷哺要在南京开分店了,想起在北京的时候,也许光顾过最多的火锅店就是呷哺了,所以第一篇文章就以呷哺开头吧。
呷哺其实是一家最大的特点是调料的火锅店,食材价格环境服务都无可厚非,但是特调的麻酱确是一绝,让人忍不住临走还有偷偷厚着脸皮顺走几包。呷哺的员工对此也是见怪不怪,任由顾客顺手牵酱,只要你别太贪心一次拿个十袋八袋。呷哺还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特点,那就是成排的长条回字形座位,如果是1-3个人,那注定是要并排坐的,聊天时坐在中间的人占尽地利人和,两头的人要想穿过蒸汽和嘈杂对上一两句话那是颇得费一番功夫。
以前和朋友去呷哺的时候,几乎十次有九次需要等位。而等位的人中几乎没有只身一人的,偶尔出现的也显得神色落寞无心享受,只求快快吃完早早结账。于是便有戏言:你长得就像一个人吃呷哺的。诶,其实想想,一个人吃火锅真的是很孤单寂寞冷的。
来温哥华以后,几乎没有什么吃火锅的机会,这里有连锁的小肥羊,但是作为计算着过日子的留学生,通常在不打折的情况下我是不会去那些比国内贵个几倍的消耗类奢侈品店面消费的。刚来的时候住宿舍,支一口小锅,烧上点儿开水,在炉子边站着涮菜也权当慰藉自己思念火锅的心情了,可惜少了那袋麻酱,始终是食不知味。
后来搬出了宿舍,和两个女生合住。还是支一口小锅,烧上点儿开水,烫菜,涮肉,汆丸子,自己调制蘸料,却始终不是大学时代坐在高脚椅上伸着脖子和一锅之隔的朋友喊话的感觉。可能念旧,是会影响食欲的。
17个月的学业眼看已经过了三分之一,可是距离回家的日子还是遥遥无期。心心念念的那袋麻酱也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再吃到。不过美食,和重逢的感动,我想都值得等待。
呷哺其实是一家最大的特点是调料的火锅店,食材价格环境服务都无可厚非,但是特调的麻酱确是一绝,让人忍不住临走还有偷偷厚着脸皮顺走几包。呷哺的员工对此也是见怪不怪,任由顾客顺手牵酱,只要你别太贪心一次拿个十袋八袋。呷哺还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特点,那就是成排的长条回字形座位,如果是1-3个人,那注定是要并排坐的,聊天时坐在中间的人占尽地利人和,两头的人要想穿过蒸汽和嘈杂对上一两句话那是颇得费一番功夫。
以前和朋友去呷哺的时候,几乎十次有九次需要等位。而等位的人中几乎没有只身一人的,偶尔出现的也显得神色落寞无心享受,只求快快吃完早早结账。于是便有戏言:你长得就像一个人吃呷哺的。诶,其实想想,一个人吃火锅真的是很孤单寂寞冷的。
来温哥华以后,几乎没有什么吃火锅的机会,这里有连锁的小肥羊,但是作为计算着过日子的留学生,通常在不打折的情况下我是不会去那些比国内贵个几倍的消耗类奢侈品店面消费的。刚来的时候住宿舍,支一口小锅,烧上点儿开水,在炉子边站着涮菜也权当慰藉自己思念火锅的心情了,可惜少了那袋麻酱,始终是食不知味。
后来搬出了宿舍,和两个女生合住。还是支一口小锅,烧上点儿开水,烫菜,涮肉,汆丸子,自己调制蘸料,却始终不是大学时代坐在高脚椅上伸着脖子和一锅之隔的朋友喊话的感觉。可能念旧,是会影响食欲的。
17个月的学业眼看已经过了三分之一,可是距离回家的日子还是遥遥无期。心心念念的那袋麻酱也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再吃到。不过美食,和重逢的感动,我想都值得等待。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