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之追
《追风筝的人》
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接触了一下这本书,大概知道写一个让人心生悲悔的故事,还没细读,到现在却在马来西亚读你在中国带来的这本书。其实这本书,也被编辑成电影,可是一直没去看电影,有书的电影,我更喜欢先看书。
“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
这本书以第一人称主人翁 阿米尔从头回忆写的,与儿时喝同一个奶妈的哈桑的美好友谊,写父亲老爷与哈桑父亲阿里的淳厚的兄弟情,他们很愉快地生活一起,哈桑几乎成了阿米尔少爷的唯一玩伴。
阿米尔与哈桑都没有母亲,阿米尔时时刻刻都想要得到全部父亲的爱怜.追风筝大赛, 是阿富汗有名的传统习俗, 谁能把风筝放到最后, 以及把风筝追回来就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 阿米尔想要得到父亲的认可, 哈桑一心想要帮阿米尔少爷追回风筝, 但却因为中途被当地有名的恶人拦截, 哈桑被要挟交出风筝, 但是哈桑却誓死不交, 这不是第一次哈桑拼了命的去维护阿米尔, 上次哈桑用弹弓要挟恶人阿塞父: 如果你伤害阿米尔少爷, 你将会变成独眼龙. 这一幕也为后来哈桑的儿子索拉博为了救阿米尔把阿塞夫的眼睛用弹弓射瞎埋下了伏笔。哈桑保护那只蓝色的风筝,做出了极大的牺牲,这个牺牲让当时在场却不敢出来保护哈桑的阿米尔内疚了一辈子------哈桑被阿塞夫性侵犯了!因为那一只“蓝色的风筝”,阿米尔撒谎说哈桑偷了东西,逼走了哈桑,因为他无法面对自己的懦弱和自私带给哈桑的伤害
而老爷一直恳求阿里和哈桑不要走,原来哈桑也是他的儿子!阿里不育,老爷和他的妻子生下了天生有着兔唇的哈桑,这个理由足以解答为什么老爷对阿里和哈桑极好!阿米尔和父亲老爷,终其一生都活在懊悔以及赎罪里。
【赎罪的来源是造罪,造罪的来源是人类难以磨灭的自私】
当阿米尔才还是很小的时候, 父亲抱着他,对他说: “罪行只有一种,只有一种。那就是盗窃,其他罪行都是盗窃的变种。当你杀害一个人,你偷走一条性命,你偷走他妻子身为人妇的权利,夺走他子女的父亲。当你说谎,你偷走别人知道真相的权利。当你诈骗,你偷走公平的权利”
阿米尔躲在巷子里,心里想着哈桑只是一个哈扎拉人(阿米尔家族是普图什派,是骑在哈扎拉人的头上的强势力),他看着哈桑如何捍卫“蓝色的风筝”,黑色的血从哈桑的臀部随着阿塞夫恶人的欢吟声滴下,阿米尔紧闭着眼睛,任由拳头握紧,他不想自己受到伤害!他想得到风筝,让父亲刮目相看。所以他走了,留下哈桑一个人,多年后,他的脑海里还有那黑色的血迹和那条灯芯绒棕色裤子。如果阿米尔少爷站出来,可能结局就会不一样呢?也许只是打一顿恶架,那么他也不用内疚一辈子了。
那只“蓝色的风筝”,就是指代人在人生的不同时期的一些欲望,这些欲望迷惑我们自己,就像阿米尔,得到了那只风筝,他却失去了与哈桑的纯洁的友谊。因为短暂得到的幸福(父亲的亲昵)和快乐慢慢地淹没在自责、惭愧和内疚中,可是人类就是这样的,总会活在某个时限内,那里的世界也许是几年之后再往回看,连自己都无法理解的。
阿米尔的父亲,也曾经因为没有控制自己的一己私欲,所以才会有了哈桑,他的私生子。
老爷没有办法光明正大地给他关爱,因为他的声誉是那么充满光芒。所以他待哈桑好,每年都记得哈桑的生日,并且给他买礼物,有一年哈桑生日,还请了当时有名的整容医生,把哈桑的兔唇“修”好了,他的用心,他做善事,把钱和肉分给穷人,因为他怕真主责怪他的私欲。
最后,阿富汗战乱,阿米尔和父亲逃到美国。
【为你,千千万万遍----阿里和哈桑忠仆义无反顾的爱】
起初,读到这一个情景的时候,阿米尔少爷喜欢故事,并且喜欢写故事,他把他的故事与 哈桑在石榴树下分享,心里不禁产生一副美妙的画面。
哈桑在阿米尔家做了仆人应该做的事, 他为阿米尔少爷准备早餐,熨好衣服。
哈桑也为了阿米尔少爷做了额外的付出,哈桑并不强大,甚至就是卑微的一个仆人,没有家人的权威庇护,可是,他勇敢地为阿米尔追回风筝,因为他把阿米尔当成朋友和兄弟,他觉得阿米尔也是把他当成兄弟的。因为哈桑爱着阿米尔,这个喜欢读故事给他听,这个教他写字的阿米尔!哈桑满足这一切,也会认为这是上帝的恩赐。
所以当他被恶人性侵犯,造成的心里阴影,却不敢向任何人诉说,他隐忍着,他害怕让阿米尔少爷难过,害怕损害阿米尔少爷在老爷面前的宠爱。直到拉辛汗和父亲阿里认识到不妥,他只告诉了这2个人。他试图和阿米尔少爷重新开始,他叫阿米尔一起出去玩,读书,和以前一样。可是阿米尔少爷根本无法面对哈桑天真的脸,只会让他觉得自己多么丑陋。所以他只好在石榴树下,不断地用石榴扔哈桑,他期待哈桑还手,这样他可能会觉得比较好受!但是哈桑怎么可能还手,他的卑微,我想最重要的还是哈桑对少爷的爱。然后阿米尔只好污蔑哈桑偷东西,让他们离开。
哈桑被污蔑,没有戳破真相,其实只要他开口否认,老爷就会信任他,老爷就会知道阿米尔少爷撒谎了,所以,哈桑什么也没说。在那个风雨急骤的日子,哈桑和阿里被老爷送回老家了。从此一晃,因为战乱,也没再和阿米尔少爷见面。
我很喜欢读下面这一段:这是哈桑和阿米尔被阿塞夫三个恶人欺负的时候,哈桑的话和动作:
哈桑用弹弓对着阿塞夫的脸,他使劲力气拉着弹弓,双手颤抖,含住在额头渗出来。
“请让我们走,阿塞夫少爷。”
阿塞夫咬牙切齿地说:“放下来,你这个没有老娘的哈扎拉小子。”
“请放过我们,少爷。”哈桑说。
阿塞夫笑起来说:“难道你没有看到吗?我们有3个人,而你们只有2个人。”
哈桑耸耸肩,在外人看来,他镇定自若,但哈桑的脸是我从小就看惯了的,我清楚它所有细微的变化,他脸上任何一丝颤动都躲不过我的眼睛,我看得出来,他很害怕,非常害怕。
哈桑说:“是的,少爷。但也许你没有看到,拉着弹弓的人是我,如果你敢动一动,他们会改掉你的花名,不再叫你‘吃耳朵的阿塞夫’,而是叫你‘独眼龙阿塞夫’,因为我这块石头对准你的左眼。”他泰然自若地说着,就算是我, 也要费尽力气才能听得出他平静声音下的恐惧。
之所以喜欢这一段,是被小小年纪的哈桑感动的!他天生恶疾,他根本就没办法斗赢恶人,但是他勇敢地保护自己心爱的人,他的阿米尔少爷。忽然就想起一句话:真正勇敢的人不是不害怕,是害怕依然前行。
哈桑爱阿米尔,他天真以为阿米尔也一样爱他。其实,哈桑的以为是对的,阿米尔也爱哈桑,只是少爷他,懦弱,害怕受伤
哈桑的千千万万遍,遍体鳞伤还是义无返顾。值不值,哈桑心里知道。后来为了看护老爷的房子,被“塔利班入侵者”无情枪毙,无辜地死掉,留下妻儿。
我想哈桑其实一点都不后悔, 只是遗憾不能再照顾妻儿。可怜我读到他有结婚,他有孩子,还找回母亲的时候觉得为他开心,哈桑居然可以过自己的生活了!我瞬间跌入谷底的心情,然后叹息。
【非同寻常的一分为二的父亲】
阿米尔的父亲,我们就叫他老爷吧。他是个强悍的爷们。
他是一位非同寻常的阿富汗父亲,依照自己规则生活的自由人士,他总是先看社会规范是否入情入理,才决定遵从还是会拒绝。这是我现在努力学习得地方。
当阿米尔还小的时候,少爷就喜欢写故事,当时老爷并不喜欢阿米尔做一个文弱书生,老爷几乎不看阿米尔写的故事,全部让他的朋友拉辛汗拿去看,所以,其实启蒙和鼓励少爷写作的是拉辛汗,拉辛汗为少爷“指路”,不止一次。老爷训练少爷,企图让他变得强大,高猛。老爷带少爷去看残忍的斗兽之类的比赛,少爷不喜欢,还被那血腥的场面刺激到吐;老爷带少爷去踢足球,少爷不喜欢。老爷只能叹气:这个儿子怎么一点都不像自己呢!
但是阿米尔其实很崇拜父亲,父亲在他心中是唯一的最亲的人,他的母亲难产而死。他想要获得所有的爱,来自父亲的爱,所以很多次父亲叫阿米尔带上哈桑一起玩,阿米尔都说哈桑没空或者不想去,因为他希望父亲的眼里全是他。阿米尔做的一切,都是要引起父亲的关注,他要赢得风筝大赛,他要父亲知道他也是父亲的荣耀!读到这些,我的内心好像引起一股热流,曾经的我也是和阿米尔少爷一样的,一样想要母亲看到自己,肯定自己,认同自己。我渴望和她多交流,期待得到她的关爱赞杨。那是一个单亲青少年孩子的真实心情,如阿米尔,如我。那是一场还没得到结果的梦想,而阿米尔和我都选择了自己想要的,他选择写作,在美国读大学,他坚定地选择了文学和写作;而我大学毕业选择逃开,逃开有母亲的世界。
老爷对少爷苛刻,严谨;对哈桑没那么多要求,也尽量满足哈桑的愿望。他是一个被拉扯成2半的父亲。因为哈桑是私生子。少爷是有名分的一半,社会承认的,合法的一半,老爷集成的财富,和特权,都会给阿米尔合法继承;而哈桑,老爷不能公开表达他对哈桑的爱,只能把这些浓浓的父爱和愧疚转换成一个主人对忠贞仆人家的孩子的善良爱心。他,其实也不容易吧。
还记得有一个场面是讲,战乱时,他们要逃离阿富汗,逃站的过程其实都是很残忍的,有人死去,有人饿死,死亡就好像喝水那样简单,你用力呼吸为留活着,但是在那个时候,你可能会觉得空气怎么是固态的,你想把空气撕成一片一片的,然后把它塞进肺部,可是你连撕的力气都没有。在另一本书《海里有鳄鱼》中,也更细地描述了人们逃离和被贩卖大哦哦别的国家。途中有个俄罗斯士兵要强暴其中一个人的妻子,无论怎么哀求都不行,老爷挺身而出,即使对方很有可能一枪弊了他,他丝毫不动摇,因为他知道这是人应该做的事,而阿米尔却因为害怕失去父亲,或者这样说,害怕失去可以保护自己的父亲,阿米尔叫父亲别管这件事,这就是父亲和阿米尔截然不同的地方,父亲的勇敢和哈桑的,是几乎一样,他们不怕失去自己。
晚年,在美国老爷完全不能适应那里的生活,他感觉自己在美国就像个游客,心始终在阿富汗。晚年,老爷为阿米尔少爷做的一切,供他读书,为他提亲,安排婚事,然后死去。因为他也知道此前对阿米尔的过分严格,他是一个真男人,一个在痛苦的赎罪的父亲。
【当罪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解脱】
老爷死去,少爷阿米尔已经在美国和一个叫索拉雅的女子成婚,组成家庭。索拉雅的父亲是一个落寞的等待着阿富汗复活的将军。
当阿米尔已经开始写作,已经得到相爱的女子。可是梦里,却会出现哈桑的影子,缠绕他。
当阿米尔收到拉辛汗的信,阿米尔的秘密不再是秘密,拉辛汗知道他没有救哈桑,知道哈桑被人性侵犯,阿米尔的罪恶感便一发不可收拾,去见了拉辛汗。知道哈桑去世,知道哈桑是自己的同父异母的兄弟!阿米尔无法接受这个消息。
拉辛汗为阿米尔指路,不止一次。一次是鼓励他写作,一次是告诉他:再次成为好人的路-----去战乱中的阿富汗救哈桑的儿子,索拉博。
阿米尔还是阿米尔,他现在在美国有家,开始出书,有妻子,可惜她的妻子无法生育,但是还是美满的家庭。阿米尔不愿意冒险去阿富汗救哈桑的儿子,哪怕他对哈桑有愧疚, 阿米尔还是不敢回去,他的懦弱和自私再度成为他的煎熬。呵,这就是人类。日一日,拉辛汗的话语在耳边不断响起:你只是个孩子当时,我们会原谅你,可现在你已经可以为你做的一切负责任了,希望你救出索拉博,他是个可爱的儿子。阿米尔拿着手中的照片,照片里面是哈桑和儿子索拉博。能救赎他的只有阿米尔自己。
只有那么一刻,阿米尔才决定去救索拉博,他就马上行动了,不是因为他有多心急救索拉博,是因为他都怕自己害怕得会改变主意。这里文中的写法有点讽刺,讽刺阿米尔的懦弱。
当他费尽心思找到索拉博,索拉博落入了当年的恶人阿塞夫手中,索拉博和哈桑一样被性侵犯了,多么残忍的阿塞夫,无论十年二十年,他依旧残忍变态,阿塞夫从索拉博身上报复,因为他记得哈桑曾经用弹弓要挟过他。
最后的角斗,阿塞夫和阿米尔在一个房子里,用暴力的方式解决,谁能活着离开,谁就会得到哈桑的儿子。阿米尔少爷怎么可能打赢呢,他是一个从来不打架的人啊!阿塞夫的“不锈钢手套”在阿米尔的身上留下无数的伤痕,他的肋骨,他的脸颊,他的腹部腿部......阿米尔的血留着,可是阿米尔却大声地笑了,这么多年来,他不就是希望有人这样重重给他来点教训吗?他觉得这是一种惩罚,他该得的惩罚。可是阿米尔快要被打死了!索拉博,看得满眼热泪,不知如何是好。索拉博拿出裤衩里的弹弓,找到一颗铜球,瞄准了阿塞夫:“你们不要再打了!求求你,停下来!别再伤害他了!”阿塞夫不停手,索拉博松开弹弓,接着阿塞夫惨叫起来,他的眼珠掉下来了。看到这里,我想我和阿米尔少爷一样想起了哈桑,为他捍卫的哈桑,如今哈桑的儿子再次救了阿米尔。
他们一起逃出生天,逃出恶魔。
阿米尔再也不忍心把索拉博扔下在阿富汗,他决定以及答应要把索拉博带回美国,一起生活,成为家人。索拉博害怕被嫌弃,害怕自己身上的肮脏,所以他总要洗很久很久的澡。可是当阿米尔说暂时无法把他带去美国,要先到庇护所待一阵子的时候,索拉博感觉希望变成了绝望,没人能帮他。索拉博在浴室里,用阿米尔早上用过的胡须刀自杀了。其实,我明白索拉博的绝望,好像对一切的事物都厌倦了,唤不醒心里任何的感觉,丢失了自己,无法做任何挣扎。所以只有这个方式。
当阿米尔救到了索拉博,再看到满浴缸的血水,他只能一直尖叫,一直,到医院。毕竟得到再失去,总比从未得到更伤人吧。阿米尔害怕,害怕再也见不到索拉博。阿米尔打电话回美国告诉妻子一切,妻子虽然懵懂了下,但她请阿米尔一定要把索拉博带回来一起生活!她真是个好妻子善良的人。
索拉博被救醒了,只是不再愿意和阿米尔或者其他人说话了,他只说了一句:“我希望你没有救我......”他不再信任阿米尔,他把自己锁了起来。不再对这个世界作出任何反应,即便后来阿米尔和妻子努力才争取到索拉博的人道主义签证到美国,一年,索拉博都没开口说话。
有一天,阿米尔在天空中看到一只风筝,他也去买了一只,追跑起来放起风筝,边对索拉博说:“你的父亲哈桑是个追风筝和放风筝高手,你要不要试试看?”阿米尔等了很久,才看到索拉博点头,那一刻,我瞬间泪飙。多年前,哈桑追的那只风筝,为了阿米尔。现在,阿米尔放的风筝,为了索拉博。这和弹弓事件的描述其实是首尾相呼应了,让我们读者一下就想到哈桑之前的样子。我想作者的这样的目的在于告诉我们,哈桑的灵魂没有丢失,他降临在儿子索拉博的身上,那就是,好的品质,会有永恒存在的理由。这是真理。
追这一只风筝,让阿米尔和索拉博,找回了自己和希望。
追吧,去追吧。
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接触了一下这本书,大概知道写一个让人心生悲悔的故事,还没细读,到现在却在马来西亚读你在中国带来的这本书。其实这本书,也被编辑成电影,可是一直没去看电影,有书的电影,我更喜欢先看书。
“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
这本书以第一人称主人翁 阿米尔从头回忆写的,与儿时喝同一个奶妈的哈桑的美好友谊,写父亲老爷与哈桑父亲阿里的淳厚的兄弟情,他们很愉快地生活一起,哈桑几乎成了阿米尔少爷的唯一玩伴。
阿米尔与哈桑都没有母亲,阿米尔时时刻刻都想要得到全部父亲的爱怜.追风筝大赛, 是阿富汗有名的传统习俗, 谁能把风筝放到最后, 以及把风筝追回来就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 阿米尔想要得到父亲的认可, 哈桑一心想要帮阿米尔少爷追回风筝, 但却因为中途被当地有名的恶人拦截, 哈桑被要挟交出风筝, 但是哈桑却誓死不交, 这不是第一次哈桑拼了命的去维护阿米尔, 上次哈桑用弹弓要挟恶人阿塞父: 如果你伤害阿米尔少爷, 你将会变成独眼龙. 这一幕也为后来哈桑的儿子索拉博为了救阿米尔把阿塞夫的眼睛用弹弓射瞎埋下了伏笔。哈桑保护那只蓝色的风筝,做出了极大的牺牲,这个牺牲让当时在场却不敢出来保护哈桑的阿米尔内疚了一辈子------哈桑被阿塞夫性侵犯了!因为那一只“蓝色的风筝”,阿米尔撒谎说哈桑偷了东西,逼走了哈桑,因为他无法面对自己的懦弱和自私带给哈桑的伤害
而老爷一直恳求阿里和哈桑不要走,原来哈桑也是他的儿子!阿里不育,老爷和他的妻子生下了天生有着兔唇的哈桑,这个理由足以解答为什么老爷对阿里和哈桑极好!阿米尔和父亲老爷,终其一生都活在懊悔以及赎罪里。
【赎罪的来源是造罪,造罪的来源是人类难以磨灭的自私】
当阿米尔才还是很小的时候, 父亲抱着他,对他说: “罪行只有一种,只有一种。那就是盗窃,其他罪行都是盗窃的变种。当你杀害一个人,你偷走一条性命,你偷走他妻子身为人妇的权利,夺走他子女的父亲。当你说谎,你偷走别人知道真相的权利。当你诈骗,你偷走公平的权利”
阿米尔躲在巷子里,心里想着哈桑只是一个哈扎拉人(阿米尔家族是普图什派,是骑在哈扎拉人的头上的强势力),他看着哈桑如何捍卫“蓝色的风筝”,黑色的血从哈桑的臀部随着阿塞夫恶人的欢吟声滴下,阿米尔紧闭着眼睛,任由拳头握紧,他不想自己受到伤害!他想得到风筝,让父亲刮目相看。所以他走了,留下哈桑一个人,多年后,他的脑海里还有那黑色的血迹和那条灯芯绒棕色裤子。如果阿米尔少爷站出来,可能结局就会不一样呢?也许只是打一顿恶架,那么他也不用内疚一辈子了。
那只“蓝色的风筝”,就是指代人在人生的不同时期的一些欲望,这些欲望迷惑我们自己,就像阿米尔,得到了那只风筝,他却失去了与哈桑的纯洁的友谊。因为短暂得到的幸福(父亲的亲昵)和快乐慢慢地淹没在自责、惭愧和内疚中,可是人类就是这样的,总会活在某个时限内,那里的世界也许是几年之后再往回看,连自己都无法理解的。
阿米尔的父亲,也曾经因为没有控制自己的一己私欲,所以才会有了哈桑,他的私生子。
老爷没有办法光明正大地给他关爱,因为他的声誉是那么充满光芒。所以他待哈桑好,每年都记得哈桑的生日,并且给他买礼物,有一年哈桑生日,还请了当时有名的整容医生,把哈桑的兔唇“修”好了,他的用心,他做善事,把钱和肉分给穷人,因为他怕真主责怪他的私欲。
最后,阿富汗战乱,阿米尔和父亲逃到美国。
【为你,千千万万遍----阿里和哈桑忠仆义无反顾的爱】
起初,读到这一个情景的时候,阿米尔少爷喜欢故事,并且喜欢写故事,他把他的故事与 哈桑在石榴树下分享,心里不禁产生一副美妙的画面。
哈桑在阿米尔家做了仆人应该做的事, 他为阿米尔少爷准备早餐,熨好衣服。
哈桑也为了阿米尔少爷做了额外的付出,哈桑并不强大,甚至就是卑微的一个仆人,没有家人的权威庇护,可是,他勇敢地为阿米尔追回风筝,因为他把阿米尔当成朋友和兄弟,他觉得阿米尔也是把他当成兄弟的。因为哈桑爱着阿米尔,这个喜欢读故事给他听,这个教他写字的阿米尔!哈桑满足这一切,也会认为这是上帝的恩赐。
所以当他被恶人性侵犯,造成的心里阴影,却不敢向任何人诉说,他隐忍着,他害怕让阿米尔少爷难过,害怕损害阿米尔少爷在老爷面前的宠爱。直到拉辛汗和父亲阿里认识到不妥,他只告诉了这2个人。他试图和阿米尔少爷重新开始,他叫阿米尔一起出去玩,读书,和以前一样。可是阿米尔少爷根本无法面对哈桑天真的脸,只会让他觉得自己多么丑陋。所以他只好在石榴树下,不断地用石榴扔哈桑,他期待哈桑还手,这样他可能会觉得比较好受!但是哈桑怎么可能还手,他的卑微,我想最重要的还是哈桑对少爷的爱。然后阿米尔只好污蔑哈桑偷东西,让他们离开。
哈桑被污蔑,没有戳破真相,其实只要他开口否认,老爷就会信任他,老爷就会知道阿米尔少爷撒谎了,所以,哈桑什么也没说。在那个风雨急骤的日子,哈桑和阿里被老爷送回老家了。从此一晃,因为战乱,也没再和阿米尔少爷见面。
我很喜欢读下面这一段:这是哈桑和阿米尔被阿塞夫三个恶人欺负的时候,哈桑的话和动作:
哈桑用弹弓对着阿塞夫的脸,他使劲力气拉着弹弓,双手颤抖,含住在额头渗出来。
“请让我们走,阿塞夫少爷。”
阿塞夫咬牙切齿地说:“放下来,你这个没有老娘的哈扎拉小子。”
“请放过我们,少爷。”哈桑说。
阿塞夫笑起来说:“难道你没有看到吗?我们有3个人,而你们只有2个人。”
哈桑耸耸肩,在外人看来,他镇定自若,但哈桑的脸是我从小就看惯了的,我清楚它所有细微的变化,他脸上任何一丝颤动都躲不过我的眼睛,我看得出来,他很害怕,非常害怕。
哈桑说:“是的,少爷。但也许你没有看到,拉着弹弓的人是我,如果你敢动一动,他们会改掉你的花名,不再叫你‘吃耳朵的阿塞夫’,而是叫你‘独眼龙阿塞夫’,因为我这块石头对准你的左眼。”他泰然自若地说着,就算是我, 也要费尽力气才能听得出他平静声音下的恐惧。
之所以喜欢这一段,是被小小年纪的哈桑感动的!他天生恶疾,他根本就没办法斗赢恶人,但是他勇敢地保护自己心爱的人,他的阿米尔少爷。忽然就想起一句话:真正勇敢的人不是不害怕,是害怕依然前行。
哈桑爱阿米尔,他天真以为阿米尔也一样爱他。其实,哈桑的以为是对的,阿米尔也爱哈桑,只是少爷他,懦弱,害怕受伤
哈桑的千千万万遍,遍体鳞伤还是义无返顾。值不值,哈桑心里知道。后来为了看护老爷的房子,被“塔利班入侵者”无情枪毙,无辜地死掉,留下妻儿。
我想哈桑其实一点都不后悔, 只是遗憾不能再照顾妻儿。可怜我读到他有结婚,他有孩子,还找回母亲的时候觉得为他开心,哈桑居然可以过自己的生活了!我瞬间跌入谷底的心情,然后叹息。
【非同寻常的一分为二的父亲】
阿米尔的父亲,我们就叫他老爷吧。他是个强悍的爷们。
他是一位非同寻常的阿富汗父亲,依照自己规则生活的自由人士,他总是先看社会规范是否入情入理,才决定遵从还是会拒绝。这是我现在努力学习得地方。
当阿米尔还小的时候,少爷就喜欢写故事,当时老爷并不喜欢阿米尔做一个文弱书生,老爷几乎不看阿米尔写的故事,全部让他的朋友拉辛汗拿去看,所以,其实启蒙和鼓励少爷写作的是拉辛汗,拉辛汗为少爷“指路”,不止一次。老爷训练少爷,企图让他变得强大,高猛。老爷带少爷去看残忍的斗兽之类的比赛,少爷不喜欢,还被那血腥的场面刺激到吐;老爷带少爷去踢足球,少爷不喜欢。老爷只能叹气:这个儿子怎么一点都不像自己呢!
但是阿米尔其实很崇拜父亲,父亲在他心中是唯一的最亲的人,他的母亲难产而死。他想要获得所有的爱,来自父亲的爱,所以很多次父亲叫阿米尔带上哈桑一起玩,阿米尔都说哈桑没空或者不想去,因为他希望父亲的眼里全是他。阿米尔做的一切,都是要引起父亲的关注,他要赢得风筝大赛,他要父亲知道他也是父亲的荣耀!读到这些,我的内心好像引起一股热流,曾经的我也是和阿米尔少爷一样的,一样想要母亲看到自己,肯定自己,认同自己。我渴望和她多交流,期待得到她的关爱赞杨。那是一个单亲青少年孩子的真实心情,如阿米尔,如我。那是一场还没得到结果的梦想,而阿米尔和我都选择了自己想要的,他选择写作,在美国读大学,他坚定地选择了文学和写作;而我大学毕业选择逃开,逃开有母亲的世界。
老爷对少爷苛刻,严谨;对哈桑没那么多要求,也尽量满足哈桑的愿望。他是一个被拉扯成2半的父亲。因为哈桑是私生子。少爷是有名分的一半,社会承认的,合法的一半,老爷集成的财富,和特权,都会给阿米尔合法继承;而哈桑,老爷不能公开表达他对哈桑的爱,只能把这些浓浓的父爱和愧疚转换成一个主人对忠贞仆人家的孩子的善良爱心。他,其实也不容易吧。
还记得有一个场面是讲,战乱时,他们要逃离阿富汗,逃站的过程其实都是很残忍的,有人死去,有人饿死,死亡就好像喝水那样简单,你用力呼吸为留活着,但是在那个时候,你可能会觉得空气怎么是固态的,你想把空气撕成一片一片的,然后把它塞进肺部,可是你连撕的力气都没有。在另一本书《海里有鳄鱼》中,也更细地描述了人们逃离和被贩卖大哦哦别的国家。途中有个俄罗斯士兵要强暴其中一个人的妻子,无论怎么哀求都不行,老爷挺身而出,即使对方很有可能一枪弊了他,他丝毫不动摇,因为他知道这是人应该做的事,而阿米尔却因为害怕失去父亲,或者这样说,害怕失去可以保护自己的父亲,阿米尔叫父亲别管这件事,这就是父亲和阿米尔截然不同的地方,父亲的勇敢和哈桑的,是几乎一样,他们不怕失去自己。
晚年,在美国老爷完全不能适应那里的生活,他感觉自己在美国就像个游客,心始终在阿富汗。晚年,老爷为阿米尔少爷做的一切,供他读书,为他提亲,安排婚事,然后死去。因为他也知道此前对阿米尔的过分严格,他是一个真男人,一个在痛苦的赎罪的父亲。
【当罪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解脱】
老爷死去,少爷阿米尔已经在美国和一个叫索拉雅的女子成婚,组成家庭。索拉雅的父亲是一个落寞的等待着阿富汗复活的将军。
当阿米尔已经开始写作,已经得到相爱的女子。可是梦里,却会出现哈桑的影子,缠绕他。
当阿米尔收到拉辛汗的信,阿米尔的秘密不再是秘密,拉辛汗知道他没有救哈桑,知道哈桑被人性侵犯,阿米尔的罪恶感便一发不可收拾,去见了拉辛汗。知道哈桑去世,知道哈桑是自己的同父异母的兄弟!阿米尔无法接受这个消息。
拉辛汗为阿米尔指路,不止一次。一次是鼓励他写作,一次是告诉他:再次成为好人的路-----去战乱中的阿富汗救哈桑的儿子,索拉博。
阿米尔还是阿米尔,他现在在美国有家,开始出书,有妻子,可惜她的妻子无法生育,但是还是美满的家庭。阿米尔不愿意冒险去阿富汗救哈桑的儿子,哪怕他对哈桑有愧疚, 阿米尔还是不敢回去,他的懦弱和自私再度成为他的煎熬。呵,这就是人类。日一日,拉辛汗的话语在耳边不断响起:你只是个孩子当时,我们会原谅你,可现在你已经可以为你做的一切负责任了,希望你救出索拉博,他是个可爱的儿子。阿米尔拿着手中的照片,照片里面是哈桑和儿子索拉博。能救赎他的只有阿米尔自己。
只有那么一刻,阿米尔才决定去救索拉博,他就马上行动了,不是因为他有多心急救索拉博,是因为他都怕自己害怕得会改变主意。这里文中的写法有点讽刺,讽刺阿米尔的懦弱。
当他费尽心思找到索拉博,索拉博落入了当年的恶人阿塞夫手中,索拉博和哈桑一样被性侵犯了,多么残忍的阿塞夫,无论十年二十年,他依旧残忍变态,阿塞夫从索拉博身上报复,因为他记得哈桑曾经用弹弓要挟过他。
最后的角斗,阿塞夫和阿米尔在一个房子里,用暴力的方式解决,谁能活着离开,谁就会得到哈桑的儿子。阿米尔少爷怎么可能打赢呢,他是一个从来不打架的人啊!阿塞夫的“不锈钢手套”在阿米尔的身上留下无数的伤痕,他的肋骨,他的脸颊,他的腹部腿部......阿米尔的血留着,可是阿米尔却大声地笑了,这么多年来,他不就是希望有人这样重重给他来点教训吗?他觉得这是一种惩罚,他该得的惩罚。可是阿米尔快要被打死了!索拉博,看得满眼热泪,不知如何是好。索拉博拿出裤衩里的弹弓,找到一颗铜球,瞄准了阿塞夫:“你们不要再打了!求求你,停下来!别再伤害他了!”阿塞夫不停手,索拉博松开弹弓,接着阿塞夫惨叫起来,他的眼珠掉下来了。看到这里,我想我和阿米尔少爷一样想起了哈桑,为他捍卫的哈桑,如今哈桑的儿子再次救了阿米尔。
他们一起逃出生天,逃出恶魔。
阿米尔再也不忍心把索拉博扔下在阿富汗,他决定以及答应要把索拉博带回美国,一起生活,成为家人。索拉博害怕被嫌弃,害怕自己身上的肮脏,所以他总要洗很久很久的澡。可是当阿米尔说暂时无法把他带去美国,要先到庇护所待一阵子的时候,索拉博感觉希望变成了绝望,没人能帮他。索拉博在浴室里,用阿米尔早上用过的胡须刀自杀了。其实,我明白索拉博的绝望,好像对一切的事物都厌倦了,唤不醒心里任何的感觉,丢失了自己,无法做任何挣扎。所以只有这个方式。
当阿米尔救到了索拉博,再看到满浴缸的血水,他只能一直尖叫,一直,到医院。毕竟得到再失去,总比从未得到更伤人吧。阿米尔害怕,害怕再也见不到索拉博。阿米尔打电话回美国告诉妻子一切,妻子虽然懵懂了下,但她请阿米尔一定要把索拉博带回来一起生活!她真是个好妻子善良的人。
索拉博被救醒了,只是不再愿意和阿米尔或者其他人说话了,他只说了一句:“我希望你没有救我......”他不再信任阿米尔,他把自己锁了起来。不再对这个世界作出任何反应,即便后来阿米尔和妻子努力才争取到索拉博的人道主义签证到美国,一年,索拉博都没开口说话。
有一天,阿米尔在天空中看到一只风筝,他也去买了一只,追跑起来放起风筝,边对索拉博说:“你的父亲哈桑是个追风筝和放风筝高手,你要不要试试看?”阿米尔等了很久,才看到索拉博点头,那一刻,我瞬间泪飙。多年前,哈桑追的那只风筝,为了阿米尔。现在,阿米尔放的风筝,为了索拉博。这和弹弓事件的描述其实是首尾相呼应了,让我们读者一下就想到哈桑之前的样子。我想作者的这样的目的在于告诉我们,哈桑的灵魂没有丢失,他降临在儿子索拉博的身上,那就是,好的品质,会有永恒存在的理由。这是真理。
追这一只风筝,让阿米尔和索拉博,找回了自己和希望。
追吧,去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