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空城”
因为霾,在家憋了几天,前天起床得知空气指数为“良”,背起小挎包就往外走,目的地是“滴水湖——临港新城”。
报道说,自去年底16号地铁开通后,尝新者众,人满为患。我想,过了这么多日子,热潮该冷却了吧。况且吸引我的还有“滴水湖”那个富有诗意的名字,总联想起在红太阳升起的地方,有一个神神叨叨的“滴水洞”哩。
嗨,远!网上一查,直线距离是近80公里,那端已经是东海和杭州湾的交界处了。倒车四部,先是10号线到老西门,再是8号线到东方体育中心,又是11号线到罗山路,最后才乘上了16号线。8点50分出门,11点抵达,足足花了两个多小时;幸好乘客不多,基本上都坐上了位子。即使报道里说挤得像罐头一样的16号线,也笃笃悠悠地欣赏着窗外的“南汇美景”。
可是一出车站,寒丝丝的海风扑面,我便失望了。滴水湖倒是很近,几步路便能走到,可是湖面空荡荡,湖岸冷清清,几乎没有绿化。如果一片湖,没有树,没有花,连草地都没有,那么还有什么魅力呢?据说跟西湖差不多大,可是光剩下个“大”那是远远不够的。坐飞机回上海,老远便能俯览滴水湖,夜晚,它像明珠;白天,它像宝石;可是走到边上,它就是一大坨揉在一起的水。我知道,这样说不大公平,树会有的,花会有的,草地会有的,“第二西湖”也会有的,只是我来得太早了。滴水湖如此,就去“逛新城”吧;“临港新城”可是屡屡见于报端的呀。
然而,“新城”的毛病也和滴水湖相似,它实在太新了。有几栋设计新潮的现代化办公楼,马路多半十车道,机动、非机动和人行的,分割得清清楚楚,气魄宏伟,就是看不到行人!我走着走着,突然莫名其妙想起了好莱坞西部片里的那些杳无人迹的街道,处处有玄机,说不准猛地从哪个窗口就会伸出一支枪,尽管阳光万道,竟然也惊悚起来。吃午饭,寻了很久才吃力地找到了一家“兰州拉面”。我觉得,这儿是建了一个天下第一豪华的鸟巢,就等全世界的鸟儿飞来定居了。昨天报上说,浦东自由贸易区即将把办公区移到这里来。那么,用不了多久,这里便会成为又一个行人摩肩擦踵、房价飚天的“陆家嘴”。但愿美好的愿望都能一一兑现,临港新城不能永远是“临港空城”,纳税人的钱再也经不起折腾了。
不能一无所获,去博物馆总是最保险的,那是一个把知识往你喉咙口灌进去的地方。航海博物馆的气派可以跟任何一个博物馆媲美,展品丰富,场地空敞,调用了许多高科技手段。有老人带着孙儿来启蒙的。孩子都喜欢做“飞翔梦”或“远航梦”,这和他们追求冒险新奇的秉性有关,看过一部苏联小说《船长与大尉》,写的就是这个内容。就不知现在被应试教育压坏又被网络世界宠坏的孩子,还有没有那样的梦了……因为时间紧,暖气太足,我走马看花一圈便离开了。
回家,又是倒四部地铁,又是两个多小时。来回路上的时间远远超过在那里的了。从南汇到闹市,车厢一部比一部挤,坐着坐着竟迷糊起来,忽然问自己——这样出去,有意思吗?如果在家里,就算眯眯摸摸,书也可以看不少,美剧也可以看好几集了。划算吗?
当然划算!——一个声音立刻响起。被霾害苦了,被霾憋惨了,只要能吸上清新的空气,晒上不被玷污的阳光,干什么都值!何况还活动了筋骨劳累了肢体,今晚可以睡个美觉了;何况还去了那个叫做“滴水湖”和“临港新城”的地方。其实冷清也有冷清的好处,日后,三两亲人或好友坐在湖边、走在街上,旁若无人,大声笑语随意,海风尽我吹,阳光由我晒,那种肆无忌惮的感觉不要太好哟!所以一跨进家门,妻子和毛毛问我“怎么样”,我大声回答:“好,好极了!”
年轻时做什么事都爱问个“有意义吗?”,似乎分分秒秒有了“意义”,生命才有了价值,才能像保尔.柯察金那样在去天堂以前毫无悔意;其实现在才知道,许多“意义”都是无聊,更是一种生命的浪费;后来蹉跎了许多岁月以后,也知道了,活着“意思”比“意义”更重要。“意义”可以是附加的、人为的,可以今天这么说,明天又那么说的;可是“意思”不一样,它是发自内心的对生命的认可与肯定。常常说祝谁谁快乐,天天快乐。可是哪里会天天快乐呢。真的让我天天快乐,不光是身体吃不消,精神也吃不消,也就不快乐了。快乐需要衬托,需要对比,快乐是在许多平淡的、无聊的日子以后出现的一个节点。就像《白杨礼赞》里写的,你在旅途中看窗外的风景,壮阔的黄土高原虽然雄伟,也让你昏昏欲睡,这时候你看到了地平线上的白杨树,于是精神大振。这白杨树就是你的快乐呀!
这样一想,似乎又豁然开朗了。生活的艺术,首先就是要让那些平淡和无聊的日子也鲜活起来,去发掘和调动它们的意思。生命就是感受,感受越丰富,生命也就越充沛;那么突破常规,哪怕是自己最熟悉、最喜欢、最迷恋的活法,去获得新的体验,这就是“意思”呀!想到这点,对我这个懒人来说,“意义”特别重大。无聊也是感受,单调也是感受,你不喜欢的一切都是某种感受。用平和淡定的心态去接受一切,去迎接下一个节点,心别堵,千万别堵哟。……
既来之,则忍之,则安之,则乐之。四个多小时,80里路,不虚行。临港新城并不“空”,滴水湖给人的启示又何止“一滴水”呢。
报道说,自去年底16号地铁开通后,尝新者众,人满为患。我想,过了这么多日子,热潮该冷却了吧。况且吸引我的还有“滴水湖”那个富有诗意的名字,总联想起在红太阳升起的地方,有一个神神叨叨的“滴水洞”哩。
嗨,远!网上一查,直线距离是近80公里,那端已经是东海和杭州湾的交界处了。倒车四部,先是10号线到老西门,再是8号线到东方体育中心,又是11号线到罗山路,最后才乘上了16号线。8点50分出门,11点抵达,足足花了两个多小时;幸好乘客不多,基本上都坐上了位子。即使报道里说挤得像罐头一样的16号线,也笃笃悠悠地欣赏着窗外的“南汇美景”。
可是一出车站,寒丝丝的海风扑面,我便失望了。滴水湖倒是很近,几步路便能走到,可是湖面空荡荡,湖岸冷清清,几乎没有绿化。如果一片湖,没有树,没有花,连草地都没有,那么还有什么魅力呢?据说跟西湖差不多大,可是光剩下个“大”那是远远不够的。坐飞机回上海,老远便能俯览滴水湖,夜晚,它像明珠;白天,它像宝石;可是走到边上,它就是一大坨揉在一起的水。我知道,这样说不大公平,树会有的,花会有的,草地会有的,“第二西湖”也会有的,只是我来得太早了。滴水湖如此,就去“逛新城”吧;“临港新城”可是屡屡见于报端的呀。
然而,“新城”的毛病也和滴水湖相似,它实在太新了。有几栋设计新潮的现代化办公楼,马路多半十车道,机动、非机动和人行的,分割得清清楚楚,气魄宏伟,就是看不到行人!我走着走着,突然莫名其妙想起了好莱坞西部片里的那些杳无人迹的街道,处处有玄机,说不准猛地从哪个窗口就会伸出一支枪,尽管阳光万道,竟然也惊悚起来。吃午饭,寻了很久才吃力地找到了一家“兰州拉面”。我觉得,这儿是建了一个天下第一豪华的鸟巢,就等全世界的鸟儿飞来定居了。昨天报上说,浦东自由贸易区即将把办公区移到这里来。那么,用不了多久,这里便会成为又一个行人摩肩擦踵、房价飚天的“陆家嘴”。但愿美好的愿望都能一一兑现,临港新城不能永远是“临港空城”,纳税人的钱再也经不起折腾了。
不能一无所获,去博物馆总是最保险的,那是一个把知识往你喉咙口灌进去的地方。航海博物馆的气派可以跟任何一个博物馆媲美,展品丰富,场地空敞,调用了许多高科技手段。有老人带着孙儿来启蒙的。孩子都喜欢做“飞翔梦”或“远航梦”,这和他们追求冒险新奇的秉性有关,看过一部苏联小说《船长与大尉》,写的就是这个内容。就不知现在被应试教育压坏又被网络世界宠坏的孩子,还有没有那样的梦了……因为时间紧,暖气太足,我走马看花一圈便离开了。
回家,又是倒四部地铁,又是两个多小时。来回路上的时间远远超过在那里的了。从南汇到闹市,车厢一部比一部挤,坐着坐着竟迷糊起来,忽然问自己——这样出去,有意思吗?如果在家里,就算眯眯摸摸,书也可以看不少,美剧也可以看好几集了。划算吗?
当然划算!——一个声音立刻响起。被霾害苦了,被霾憋惨了,只要能吸上清新的空气,晒上不被玷污的阳光,干什么都值!何况还活动了筋骨劳累了肢体,今晚可以睡个美觉了;何况还去了那个叫做“滴水湖”和“临港新城”的地方。其实冷清也有冷清的好处,日后,三两亲人或好友坐在湖边、走在街上,旁若无人,大声笑语随意,海风尽我吹,阳光由我晒,那种肆无忌惮的感觉不要太好哟!所以一跨进家门,妻子和毛毛问我“怎么样”,我大声回答:“好,好极了!”
年轻时做什么事都爱问个“有意义吗?”,似乎分分秒秒有了“意义”,生命才有了价值,才能像保尔.柯察金那样在去天堂以前毫无悔意;其实现在才知道,许多“意义”都是无聊,更是一种生命的浪费;后来蹉跎了许多岁月以后,也知道了,活着“意思”比“意义”更重要。“意义”可以是附加的、人为的,可以今天这么说,明天又那么说的;可是“意思”不一样,它是发自内心的对生命的认可与肯定。常常说祝谁谁快乐,天天快乐。可是哪里会天天快乐呢。真的让我天天快乐,不光是身体吃不消,精神也吃不消,也就不快乐了。快乐需要衬托,需要对比,快乐是在许多平淡的、无聊的日子以后出现的一个节点。就像《白杨礼赞》里写的,你在旅途中看窗外的风景,壮阔的黄土高原虽然雄伟,也让你昏昏欲睡,这时候你看到了地平线上的白杨树,于是精神大振。这白杨树就是你的快乐呀!
这样一想,似乎又豁然开朗了。生活的艺术,首先就是要让那些平淡和无聊的日子也鲜活起来,去发掘和调动它们的意思。生命就是感受,感受越丰富,生命也就越充沛;那么突破常规,哪怕是自己最熟悉、最喜欢、最迷恋的活法,去获得新的体验,这就是“意思”呀!想到这点,对我这个懒人来说,“意义”特别重大。无聊也是感受,单调也是感受,你不喜欢的一切都是某种感受。用平和淡定的心态去接受一切,去迎接下一个节点,心别堵,千万别堵哟。……
既来之,则忍之,则安之,则乐之。四个多小时,80里路,不虚行。临港新城并不“空”,滴水湖给人的启示又何止“一滴水”呢。
shouzhong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一日三“惊” (1人喜欢)
- 银发经济“银”几许
- 不做“多情人” (7人喜欢)
- 在“通”与“痛”之间 (7人喜欢)
- 不敢“任性”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