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技巧,自行归纳
【烟雾】光圈6.3 1/60 iso800
【雨景】深背景 1/30~1/50 可在室外玻璃窗上涂上薄薄的一层油
【人像】①转动你的拍摄对象使其一个肩膀面向光线,然后再让其3/4的面部转向阳光中。这个侧面的角度会在高光和阴影中给人物柔和的边缘转换。这种光线还会加深你肖像的纵深立体感。面向你的拍摄对象拍摄肩部。
②拍摄外景人像比较理想的时段是夏日的9点前,以及3点后
③光比较大的情况下,刻意大幅度提升曝光补偿,以求得暗部的充分曝光,同时可以有效降低光比,当然,这个方式的前提是用RAW拍摄,利用其宽广的宽容度,可以将亮部的略微过曝弥补回来
④九宫格分割法,重点在交点处
⑤曝光模式:光圈优先 既 A 档
光圈:除非极特殊情况,都是开到最大 一般是 2.8
测光模式:中央重点平均测光
对焦点:一般采用中央一点
白平衡:自动
ISO:一般自动
【月亮】拍摄满月用F11光圈,弦月的时候用F8光圈,新月则使用F5.6光圈
【光绘】f11 b门 iso100
【夜景】后帘同步
【摄影模式】弱光下,光圈优先曝光会比较充足,但容易失去安全快门。快门优先会确保稳定,但容易曝光不足。
最大光圈
白加黑减。曝光补偿(例如雪景)
【摄影心态】如果一幅作品,你在前期都没投入状态,那么让别人认真的给你点评,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对等。这张片子看不到你对用光,对构图的一点思考,包括你说的不在状态。当初你按下快门之前,脑子里有没有自己的想法?那么在这样一个基础上,我给你什么样的建议呢?
关于手动曝光,就是完全的经验了,靠练习的次数获得。有身边的前辈背各种介质光线的折射率,就是为了最终能第一时间调整出最佳的曝光组合。看过一个老师拍的照片,原片,从第一张开始看,一直到最后,都是曝光精确,全手动,各种介质,材质都完美体现。这是深厚功力的体现。
摄影学习的一般顺序是 拍身边的小景,譬如花草,物件,街景,蓝天白云等等。然后是拍一些具有相对深入想法的题材,譬如扫街,譬如旅游去的著名景点与风光。最后可以是按照自己的兴趣更深入的拍专门性的门类,譬如人像、譬如纪实、譬如专门“打鸟”。
亚当斯区域曝光理论
【雨景】深背景 1/30~1/50 可在室外玻璃窗上涂上薄薄的一层油
【人像】①转动你的拍摄对象使其一个肩膀面向光线,然后再让其3/4的面部转向阳光中。这个侧面的角度会在高光和阴影中给人物柔和的边缘转换。这种光线还会加深你肖像的纵深立体感。面向你的拍摄对象拍摄肩部。
②拍摄外景人像比较理想的时段是夏日的9点前,以及3点后
③光比较大的情况下,刻意大幅度提升曝光补偿,以求得暗部的充分曝光,同时可以有效降低光比,当然,这个方式的前提是用RAW拍摄,利用其宽广的宽容度,可以将亮部的略微过曝弥补回来
④九宫格分割法,重点在交点处
⑤曝光模式:光圈优先 既 A 档
光圈:除非极特殊情况,都是开到最大 一般是 2.8
测光模式:中央重点平均测光
对焦点:一般采用中央一点
白平衡:自动
ISO:一般自动
【月亮】拍摄满月用F11光圈,弦月的时候用F8光圈,新月则使用F5.6光圈
【光绘】f11 b门 iso100
【夜景】后帘同步
【摄影模式】弱光下,光圈优先曝光会比较充足,但容易失去安全快门。快门优先会确保稳定,但容易曝光不足。
最大光圈
白加黑减。曝光补偿(例如雪景)
【摄影心态】如果一幅作品,你在前期都没投入状态,那么让别人认真的给你点评,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对等。这张片子看不到你对用光,对构图的一点思考,包括你说的不在状态。当初你按下快门之前,脑子里有没有自己的想法?那么在这样一个基础上,我给你什么样的建议呢?
关于手动曝光,就是完全的经验了,靠练习的次数获得。有身边的前辈背各种介质光线的折射率,就是为了最终能第一时间调整出最佳的曝光组合。看过一个老师拍的照片,原片,从第一张开始看,一直到最后,都是曝光精确,全手动,各种介质,材质都完美体现。这是深厚功力的体现。
摄影学习的一般顺序是 拍身边的小景,譬如花草,物件,街景,蓝天白云等等。然后是拍一些具有相对深入想法的题材,譬如扫街,譬如旅游去的著名景点与风光。最后可以是按照自己的兴趣更深入的拍专门性的门类,譬如人像、譬如纪实、譬如专门“打鸟”。
亚当斯区域曝光理论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