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回 李逵打死殷天赐 柴进失陷高唐州
吴用、雷横带朱仝上山,留下李逵在柴进庄,并留下一句话:“你且小心,只在大官人庄上住几时,切不可胡乱惹事累人。待半年三个月,等他性定,却来取你还山,多管也来请柴大官人入伙。”柴进作为白社会向黑社会输送力量的重要据点和途径,已然促成了梁山的崛起,然而他却做不得头目,因为柴家庄牵绊于白社会,是新旧势力交替时期的转折型力量,它必定为旧势力所不容,而又终将为新势力所超越和取代。所以,柴进为梁山集团所吞噬,是难以避免的事。而梁山集团若如陷朱仝一般陷柴进上山,显然会有些犯众怒,读者不服,作者不敢。施公还当使白社会来承担逼迫柴进投向黑社会怀抱的重任。却又留下李逵在白社会,自是有意让黑社会大助其力。
果然,吴用等人走后,刚过一个月,柴进便接到其叔叔柴皇城从高唐州来的家信,言其叔叔“今被本州知府高廉的老婆兄弟殷天赐那厮来要占花园,呕了一口气,卧病在床,早晚性命不保”,柴进便即刻赶去,柴皇城被殴打兼气闷,转眼丧命。此事无甚波澜,是非也十分清楚。殷天赐作为高氏的外戚,纵欲逞凶,柴皇城成为完全无辜的受害者。柴进则又成为无辜更甚一层的受牵连者。从创作角度上说,这种安排自是大可服众议的。无论柴进曾经救助过多少杀人害命的罪犯,勾结过多少落草谋逆的匪寇,受到这种当初曾给柴进大开方便之门的白社会人情关系造就的奸佞之党的无妄迫害,到底还是不平之事,让人同情。这也算是《水浒》中广义上的第三则官逼民反的案例(林冲一,解珍解宝二)。柴进这一民,却又是前朝的皇族,现有免死铁券在家,与一般的民大不相同。这免死铁券是柴进的倚仗,所以他向来高调。但却又不能免死,一是他前往高唐州仓促间不曾带得去,二是殷天赐依仗的是高氏权力,连如今的赵家天子都不曾顾忌,更不会替赵家的祖宗埋单,所以纵使柴进拿出铁券,殷天赐也定然不买账。李逵倒是比柴进识时务,对柴进欲依凭铁券与殷天赐据理力争的幻想大为不屑,柴进说“这里和他理论不得,须是京师也有大似他的,放着明明的条例,和他打官司”,李逵发出宏论来:“条例条例!若还依得,天下不乱了!”倒是快人快语。天朝的条例,从来都是定给百姓去依的,权贵一向不必在意,到了李逵的时代,不独权贵可以不依,好汉也可以不依,而百姓便不但要依权贵,还要依好汉(如当初的祝家庄、李家庄、扈家庄者),重任难负,撂挑子不干的便不在少数,所以天下大乱,所以好汉多有出身于底层民众者。柴皇城死后,丧事未曾办完,殷天赐复又来令柴家搬出,不等柴进与殷天赐讲理毕,李逵打门后跳出来,迎头一顿好拳脚,殷天赐一命呜呼。李逵即刻逃上梁山去了。柴进却痴心,仍坚信铁券能够免死,便束手就擒,身陷囹圄,百般受苦。
又及,金公不知何故,在柴皇城受冤丧命事件中,只是频频挑剔柴皇城的继室,直把她说成了个不堪阴险之人。先在眉头总论中,便大发肆论:“柴皇城妻写作继室者,所以深明大官人之不得不往也。(不是继室的话,叔叔死了,柴进便不去了邪??)以偌大家私之人,而既已无儿无女,乃其妻又是继室,以此而遭人亡家破之日,其分崩决裂可胜道哉!继室则年尚少,年尚少而智略不足以御强侮,一也。继室则来未久,来未久而恩威不足以压众心,二也。继室则其志未定,智未定而外有继嗣未立,内有帷箔可忧,三也,四也。”文中,柴进赶到叔叔家,进门于榻前痛哭,皇城的继室出来劝柴进道:“大官人鞍马风尘不易,初到此间,且休烦恼。”金公凡三言:“既已无儿无女矣,乃其妻又是继室,皆所以深明柴进之必亲往也。”“家破人亡之时,只有妇人哭、男子劝之理,岂有男子哭,妇人反劝之理哉?分明写出柴皇城家中,又无痛痒,又无缓急,此继室之所以为继室,而柴进之不得不亲往也。”“只‘继室’二字,直从意匠惨淡处经营出来,作文岂是易事,而读文又乌得不难也!”柴皇城临终,柴进领了遗言,痛哭一场,“继室恐怕昏晕,劝住柴进道:‘大官人烦恼有日,且请商量后事。’”金公又凡二言:“不惟不哭,反劝人勿哭,极写‘继室’二字。”“‘烦恼有日’四字,写尽新死人家相劝人语。”真让人感叹,不论学识门第,亦不论德行美丑,一沾“继室”二字,便立刻全部抹杀,不管是哭是笑,还是以礼待客,都一定要遭人疑忌甚至唾骂。而娶继室却是男人的特权,娶时如何便不嫌其年尚少、智略不足邪?这真是讨了便宜又卖乖,现代的小女子读来难免气煞,也着实惊叹于金公断章取义牵强附会的读文功夫。
再说梁山,自然是纠结人马下山搭救柴进。依然是宋江带领,共该二十二位头领,带了八千军兵,奔向高唐州来。若是火并厮杀,自是不怕他高廉,但谁想高廉却是个背着口“太阿宝剑”的主,手下有三百“飞天神兵”,只消捏出二指禅造型举剑吼一声“疾!”就会怪风怪兽毒虫一起出动,好汉还是好汉,纵使神勇,怎生抵挡得?于是大败。
自然,也不是直接完败,高廉第一波刮起怪风之时,“宋江不等那风到,口中也念念有词,左手捏诀,右手把剑一指,喝声道:‘疾!’那阵风不望宋江阵里来,倒望高廉神兵队里去了。”待到第二波怪兽毒虫杀来,“宋江阵里众多人马惊呆了。”这才撇了剑落荒而走。
这是宋江第一次运用超自然之力,也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从此他不仅黑白两道通吃,还上通天庭下接地府,鬼神通吃。他身上浓重的人情人性(以典型的负面品德为主)开始减退,而其人物的象征性开始明显,他的人性开始被弱化直至被抽干,一路上将生死弟兄们折损在回归白社会的道路上。回想当初,他是一个有着真切市侩性情的刀笔小吏,言语笑谈间,不失文学形象的可爱,如今,却如墨污泥涂的一副劣画,不独不可爱,还添了几分空洞。
但宋江自然不能就此成长成公孙胜,不然,公孙胜何往?如今一清先生云游既久,梁山与白社会的对峙又大战在即,高廉的出现,自然是在为他的回归洒扫以待,此是上天美意,亦是施公盛情。
果然,吴用等人走后,刚过一个月,柴进便接到其叔叔柴皇城从高唐州来的家信,言其叔叔“今被本州知府高廉的老婆兄弟殷天赐那厮来要占花园,呕了一口气,卧病在床,早晚性命不保”,柴进便即刻赶去,柴皇城被殴打兼气闷,转眼丧命。此事无甚波澜,是非也十分清楚。殷天赐作为高氏的外戚,纵欲逞凶,柴皇城成为完全无辜的受害者。柴进则又成为无辜更甚一层的受牵连者。从创作角度上说,这种安排自是大可服众议的。无论柴进曾经救助过多少杀人害命的罪犯,勾结过多少落草谋逆的匪寇,受到这种当初曾给柴进大开方便之门的白社会人情关系造就的奸佞之党的无妄迫害,到底还是不平之事,让人同情。这也算是《水浒》中广义上的第三则官逼民反的案例(林冲一,解珍解宝二)。柴进这一民,却又是前朝的皇族,现有免死铁券在家,与一般的民大不相同。这免死铁券是柴进的倚仗,所以他向来高调。但却又不能免死,一是他前往高唐州仓促间不曾带得去,二是殷天赐依仗的是高氏权力,连如今的赵家天子都不曾顾忌,更不会替赵家的祖宗埋单,所以纵使柴进拿出铁券,殷天赐也定然不买账。李逵倒是比柴进识时务,对柴进欲依凭铁券与殷天赐据理力争的幻想大为不屑,柴进说“这里和他理论不得,须是京师也有大似他的,放着明明的条例,和他打官司”,李逵发出宏论来:“条例条例!若还依得,天下不乱了!”倒是快人快语。天朝的条例,从来都是定给百姓去依的,权贵一向不必在意,到了李逵的时代,不独权贵可以不依,好汉也可以不依,而百姓便不但要依权贵,还要依好汉(如当初的祝家庄、李家庄、扈家庄者),重任难负,撂挑子不干的便不在少数,所以天下大乱,所以好汉多有出身于底层民众者。柴皇城死后,丧事未曾办完,殷天赐复又来令柴家搬出,不等柴进与殷天赐讲理毕,李逵打门后跳出来,迎头一顿好拳脚,殷天赐一命呜呼。李逵即刻逃上梁山去了。柴进却痴心,仍坚信铁券能够免死,便束手就擒,身陷囹圄,百般受苦。
又及,金公不知何故,在柴皇城受冤丧命事件中,只是频频挑剔柴皇城的继室,直把她说成了个不堪阴险之人。先在眉头总论中,便大发肆论:“柴皇城妻写作继室者,所以深明大官人之不得不往也。(不是继室的话,叔叔死了,柴进便不去了邪??)以偌大家私之人,而既已无儿无女,乃其妻又是继室,以此而遭人亡家破之日,其分崩决裂可胜道哉!继室则年尚少,年尚少而智略不足以御强侮,一也。继室则来未久,来未久而恩威不足以压众心,二也。继室则其志未定,智未定而外有继嗣未立,内有帷箔可忧,三也,四也。”文中,柴进赶到叔叔家,进门于榻前痛哭,皇城的继室出来劝柴进道:“大官人鞍马风尘不易,初到此间,且休烦恼。”金公凡三言:“既已无儿无女矣,乃其妻又是继室,皆所以深明柴进之必亲往也。”“家破人亡之时,只有妇人哭、男子劝之理,岂有男子哭,妇人反劝之理哉?分明写出柴皇城家中,又无痛痒,又无缓急,此继室之所以为继室,而柴进之不得不亲往也。”“只‘继室’二字,直从意匠惨淡处经营出来,作文岂是易事,而读文又乌得不难也!”柴皇城临终,柴进领了遗言,痛哭一场,“继室恐怕昏晕,劝住柴进道:‘大官人烦恼有日,且请商量后事。’”金公又凡二言:“不惟不哭,反劝人勿哭,极写‘继室’二字。”“‘烦恼有日’四字,写尽新死人家相劝人语。”真让人感叹,不论学识门第,亦不论德行美丑,一沾“继室”二字,便立刻全部抹杀,不管是哭是笑,还是以礼待客,都一定要遭人疑忌甚至唾骂。而娶继室却是男人的特权,娶时如何便不嫌其年尚少、智略不足邪?这真是讨了便宜又卖乖,现代的小女子读来难免气煞,也着实惊叹于金公断章取义牵强附会的读文功夫。
再说梁山,自然是纠结人马下山搭救柴进。依然是宋江带领,共该二十二位头领,带了八千军兵,奔向高唐州来。若是火并厮杀,自是不怕他高廉,但谁想高廉却是个背着口“太阿宝剑”的主,手下有三百“飞天神兵”,只消捏出二指禅造型举剑吼一声“疾!”就会怪风怪兽毒虫一起出动,好汉还是好汉,纵使神勇,怎生抵挡得?于是大败。
自然,也不是直接完败,高廉第一波刮起怪风之时,“宋江不等那风到,口中也念念有词,左手捏诀,右手把剑一指,喝声道:‘疾!’那阵风不望宋江阵里来,倒望高廉神兵队里去了。”待到第二波怪兽毒虫杀来,“宋江阵里众多人马惊呆了。”这才撇了剑落荒而走。
这是宋江第一次运用超自然之力,也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从此他不仅黑白两道通吃,还上通天庭下接地府,鬼神通吃。他身上浓重的人情人性(以典型的负面品德为主)开始减退,而其人物的象征性开始明显,他的人性开始被弱化直至被抽干,一路上将生死弟兄们折损在回归白社会的道路上。回想当初,他是一个有着真切市侩性情的刀笔小吏,言语笑谈间,不失文学形象的可爱,如今,却如墨污泥涂的一副劣画,不独不可爱,还添了几分空洞。
但宋江自然不能就此成长成公孙胜,不然,公孙胜何往?如今一清先生云游既久,梁山与白社会的对峙又大战在即,高廉的出现,自然是在为他的回归洒扫以待,此是上天美意,亦是施公盛情。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