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南京!南京!》
昨天去影院看了《南京!南京!》。电影院的气氛比较严肃,没有出现像大连影院里面出现有人笑而被赶出去的情况。《南京!南京!》再次揭开了南京大屠杀这段很多人不愿意回忆的历史伤疤。 但是陆川的视角却惹来了很多的争议,我从网上看到很多评论,几乎是毁誉参半。整个电影看下来令我很震撼,同时有着说不出的压抑。而压抑却比震撼还要多些,直到最后,电影还没有让我释放出这种压抑。我个人觉得电影最大的败笔就是安排角川的自杀,导演做的有些一厢情愿,这可能是我最后还是不能释放出这种压抑的最主要的原因。我觉得对待日本人的态度,只要做到伊田修的那种程度的描写就已经足够了。应为那段历史中的日本人的确是全面兽性发作的时候,有经历过那段历史到现在还活着的外国人回忆说,他们在当时从没有看到过像角川那样的人。所以我认为到伊田修见唐先生死时把头别过去,和最后在水缸里洗澡的程度就完全足够了。
导演刻意的运用了大量的晃动镜头和大量的特写让我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十分不安。这种不安正是大屠杀直接带给我们的心里隐痛。刘烨扮演的陆剑雄和高圆圆扮演的姜淑云是整部电影里面最正面的中国人的形象。陆剑雄代表的是抵抗,姜淑云代表的是拯救。虽然抵抗与拯救都不能做到彻底,但是这是最能代表中国人姿态的形象,在这样一部电影中必须要有这样的人物出现。唐先生是电影里面塑造的最饱满的一个人物,开始时他依赖着拉贝,过着相对平安的生活,所以他的太太在那个时候还敢打麻将。后来他见到在安全区内有6个女性被日本人强奸时,逼迫他太太剪头发。后面拉贝要走了,他在无奈中便去找日本人‘合作’。而这次‘合作’的结果便是带来安全区内的大肆屠杀,他的女儿也不能幸免。从这开始他对日本人彻底绝望。我想这应该就是他最后留下来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在他临死时伊田修给他一根烟然后帮他把眼镜摘了,让人用布把他的眼镜蒙上。这时的唐先生一身傲骨,把头一甩,示意用不着。这时的唐先生的形象显的无比高大。在他死时说了一句极赋哲理的话:你晓得吗,我太太又怀孕啦。我的太太又怀孕啦。这句平常的话铁铮铮的告诉他们,我们中国人是不会被他们杀完的。
电影中另外一个比较饱满的人物是妓女江香君,她不愿剪头发时和姜淑云的正面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令人非常厌恶。但是后来经过被日本军强奸之后观念发生转变,到后面她为了保住安全区内的人,明知是死还要站出来做慰安妇,这时人物形象升华。
电影里面的两段配乐,非常震撼。里面两次最精彩的配乐分别出现在第一次大屠杀后,以一个日本军官俯视的姿态,呈现遍地的尸体。当时在电影院里看到这段有一种想哭的感觉。这段音乐是对日本人屠戮的一种鞭挞。还有一段配乐是快结尾时日本占领南京庆典上的音乐,庄严的鼓乐配合着日本的鬼舞有种奇怪的视觉听觉畸形的感觉。占领南京庆典和祭奠战死的士兵是同时进行的。祭典上有一个巨大的祭字,日本先是挑起这场侵略战,然后一边是残忍的屠戮我们中国的百姓,一边是庄严的祭奠自己战死的将士。这是对日本侵略战争的无情讽刺。
电影刚开始时只有十几个日本人走进里面有上千中国人的人群里面,当时只要每人吐一口唾沫也能把那些日本兵给淹死。但是没有,里面的中国人眼神麻木,无一另外的举起了投降的手。这是我们要强烈反思的地方。电影中两次出现伊田修在水缸里面洗澡的镜头,这或许是导演安排日本人洗涤罪恶的一种方式,但是这种罪恶能洗尽吗?最后角川的自杀令人很难接受,陆川对这段的表达显然是在意淫,当时的日本人不会有那么高的思想觉悟,现在也不会有。
在电影院里,我几次哽咽,一种强烈的民族感情在我心里澎湃。陆川的目的达到了。但是我心里的压抑依然不能平息。
导演刻意的运用了大量的晃动镜头和大量的特写让我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十分不安。这种不安正是大屠杀直接带给我们的心里隐痛。刘烨扮演的陆剑雄和高圆圆扮演的姜淑云是整部电影里面最正面的中国人的形象。陆剑雄代表的是抵抗,姜淑云代表的是拯救。虽然抵抗与拯救都不能做到彻底,但是这是最能代表中国人姿态的形象,在这样一部电影中必须要有这样的人物出现。唐先生是电影里面塑造的最饱满的一个人物,开始时他依赖着拉贝,过着相对平安的生活,所以他的太太在那个时候还敢打麻将。后来他见到在安全区内有6个女性被日本人强奸时,逼迫他太太剪头发。后面拉贝要走了,他在无奈中便去找日本人‘合作’。而这次‘合作’的结果便是带来安全区内的大肆屠杀,他的女儿也不能幸免。从这开始他对日本人彻底绝望。我想这应该就是他最后留下来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在他临死时伊田修给他一根烟然后帮他把眼镜摘了,让人用布把他的眼镜蒙上。这时的唐先生一身傲骨,把头一甩,示意用不着。这时的唐先生的形象显的无比高大。在他死时说了一句极赋哲理的话:你晓得吗,我太太又怀孕啦。我的太太又怀孕啦。这句平常的话铁铮铮的告诉他们,我们中国人是不会被他们杀完的。
电影中另外一个比较饱满的人物是妓女江香君,她不愿剪头发时和姜淑云的正面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令人非常厌恶。但是后来经过被日本军强奸之后观念发生转变,到后面她为了保住安全区内的人,明知是死还要站出来做慰安妇,这时人物形象升华。
电影里面的两段配乐,非常震撼。里面两次最精彩的配乐分别出现在第一次大屠杀后,以一个日本军官俯视的姿态,呈现遍地的尸体。当时在电影院里看到这段有一种想哭的感觉。这段音乐是对日本人屠戮的一种鞭挞。还有一段配乐是快结尾时日本占领南京庆典上的音乐,庄严的鼓乐配合着日本的鬼舞有种奇怪的视觉听觉畸形的感觉。占领南京庆典和祭奠战死的士兵是同时进行的。祭典上有一个巨大的祭字,日本先是挑起这场侵略战,然后一边是残忍的屠戮我们中国的百姓,一边是庄严的祭奠自己战死的将士。这是对日本侵略战争的无情讽刺。
电影刚开始时只有十几个日本人走进里面有上千中国人的人群里面,当时只要每人吐一口唾沫也能把那些日本兵给淹死。但是没有,里面的中国人眼神麻木,无一另外的举起了投降的手。这是我们要强烈反思的地方。电影中两次出现伊田修在水缸里面洗澡的镜头,这或许是导演安排日本人洗涤罪恶的一种方式,但是这种罪恶能洗尽吗?最后角川的自杀令人很难接受,陆川对这段的表达显然是在意淫,当时的日本人不会有那么高的思想觉悟,现在也不会有。
在电影院里,我几次哽咽,一种强烈的民族感情在我心里澎湃。陆川的目的达到了。但是我心里的压抑依然不能平息。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